康复治疗学(精选5篇)

《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中有明确规定,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和护士学校应设置康复医学和康复治疗学专业。而目前我国偏远的一般医类院校和技术学院刚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及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且西部地区医学类院校才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为了和我国发达城市及国际康复治疗学专业接轨,促进康复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先简单介绍我国康复治疗学教育发展和现状,再结合本人在《物理治疗学》中的教学体会,深入剖析我国偏远地区在康复治疗学这门功课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一、我国康复治疗学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二、《物理治疗学》的教学方法探讨

(一)教师以临床康复治疗为目标教学

(二)学校必须设置科学合理的课时,教师必须重视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教学

(三)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不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以临床病例为中心,以教师提出问题为主轴,以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教师讲解为线,掌握每种疾病应用的治疗技术治疗,以及每种技术的理论及操作。如教师提出实际病例:一位男性青年患者,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急性期应用什么运动治疗技术,应用什么物理因子治疗?学生回答应:用股四头肌肌力等长收缩训练促进血液循环及预防肌肉萎缩,应用红外线治疗伤口促进愈合。教师再提出:该患者能扶拐下地吗?能用超短波吗?能用温磁治疗吗?学生思考后回答一系列问题,课堂就很活跃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抛弃不合理的教学方法。

(四)教师合理安排学生早期进入临床见习

(五)学校和任课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选择目前国内重点院校乃至国际发达地区应用的物理治疗学教材

西部地区医学院由于才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经验缺乏,必须借鉴国内发达地区院校及国外经验,选择合理的、科学的教材,让学生和教师不走弯路,很快和其他发达地区院校接轨,教出同样优秀的学生。

(六)学生必须重视理论课、实训课和临床见习及实习的学习机会

每一次理论课教师讲授学生必须认真听讲。每一次实训课都是物理治疗技术教师演示,同学间互相操作,熟练掌握基本技术的操作流程及规范。临床见习让同学看到老师怎样应用康复治疗技术为病人治疗,怎样应用物理因子仪器治疗疾病,为今后实习打下良好基础。实习是同学进入临床教师指导下亲自为病人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的实战时期,必须多学、多做、多问。在课堂和实习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动手能力。

(七)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好习惯,利用网络平台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创新

当今信息社会,知识更替速度快。本科学生学好书本理论知识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新知识,要多问为什么,要不断思考及创新,利用多种平台学习新知识,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将来成为集教学、临床、科研为一体的创新型、实用型的高级康复治疗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1.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康复治疗;临床技能;教学满意度;教学

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起步较晚的新兴专业,是科学技术与医学相互渗透结合,逐渐发展形成的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医学应用技术学科专业[1]。我校为全国首家康复治疗学开办院校,一直在探索如何改善教学质量。项目教学法萌芽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经过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逐渐趋于完善,并成为一种重要的理论思潮。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2]。我院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康复治疗学专业临床技能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校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校进行康复治疗学专业临床技能学习的学生共120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名,其中观察组男38名,女22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8.3±1.3)岁。对照组男35名,女25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8.6±1.3)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且上学期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比较无差异。

1.2实施方法

1.2.1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带教教师根据临床实习需要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在确立项目目标和任务时,一方面要求项目活动符合临床病例的实际情况,即项目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要求项目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有一个完整的计划,即项目的完整性;再者,要求项目的设计应该符合康复治疗规则。

1.2.2设计活动形式、步骤和方法在项目教学中,为了便于项目的操作和管理,在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需要对项目运作的基本步骤、形式和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过程中,活动的形式一般采用的是分组进行的模式,该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小组协作和团队精神,起到优势互补的效果。一般每组4~6人为宜。在分组的基础之上,要求各组列出项目计划、活动步骤和具体分工。小组的活动步骤可以设计为准备开始阶段、研究实施阶段、评价总结阶段3个部分。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注重过程的体验,全面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和过程。

1.2.3成果展示(康复治疗方案)与交流活动结束,带教教师组织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让学生切身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感觉,并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成果(康复治疗方案)展示可以采取计划书展览、多媒体展示、研究报告等多种形式。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技能教学考核成绩沿用传统技能考核方案进行,分笔试部分以及操作部分,总分100分。

1.3.2教学满意度调查自拟教学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学生的满意度的调查,于期末进行调查,量表由10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10分,满分为100分,100分为十分满意,85~100分为比较满意,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PS19.0统计软件分析所有资料数据,结果采用(n,x±s)表示结果,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结果

对照组学生十分满意28名,比较满意20名,不满意12名,教学满意度为80%,观察组学生十分满意38名,比较满意22名,不满意0名,教学满意度为100%,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3讨论

2001年,“项目教学法”被引入我国,并应用于医学临床、计算机、电工以及财会等多个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活动中,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枯燥的学习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3]。张伟丽等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病理学》的教学中,结果显示,通过在《病理学》课程的大专院校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满意度,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明显提高教学质量[4]。本次研究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康复治疗学临床技能教学中,并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开展项目教学法的观察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李晓捷,吕智海,张丽华.融创新精神于实践教学注重康复治疗学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4):394.

[2]郭明,李建军.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新思路[J].中国康复,2005,20(6):371.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疾病;早期康复;疗效

近年来,在神经系统康复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就是人们逐步认识到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具有结构和(或)功能上的重新组织能力,即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塑性,脑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成为神经康复包括脑卒中康复的主要机制,脑卒中的早期康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院对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40例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治疗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40例脑血管病患者,男220例,女120例,年龄42-90岁,平均64.5岁。所有病例均按照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指定的诊断标准判定,并经头颅CT证实。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160例,出血性脑血管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康复组170例,对照组170例,两组临床资料基本相同。

1.3结果见表1,表2。

表1康复治疗前后肌力对照表

注:经秩和检验,两组治疗前uc=0.069,P>0.05,治疗后uc=5.57,P

表2康复治疗前后ADL的Barthel指数分级

注:经秩和检验:两组治疗前uc=0.0408,P>0.05,治疗后uc=6.6067,P

从以上结果表明,经治疗后康复治疗组无论从患肢肌力测定,或ADL的Barthel的指数分级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康复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44-145.

[2]南登昆主编.康复医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08.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病因;治疗;康复

第一节脑部的血液供应及其特征

脑是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其代谢活动特别旺盛,并完全依赖着血液循环的连续供应。正常人脑的重量约为1.400克,占体重的2%。为了维持其正常机能和代谢,不管是在睡眠、觉醒、安静或活动时,机体始终保持着相对恒定的脑血液循环,即成年人脑组织每100g每分需氧42~53ml和葡萄糖75~100mg。由此可知,脑血液循环的需要量是极大的。当心脏停搏后脑电活动可迅速消失;若供血连续停止30秒则神经细胞代谢受累,2分钟后则代谢停止,5分钟后神经细胞开始死亡,大脑皮质开始出现永久性损害,10~15分钟后小脑出现永久性损害,20~30分钟后延脑的呼吸、血管运动中枢开始出现不可逆的损害。

第二节常见脑血管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1脑出血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发病率为每年60~80/10万,在我国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30%~40%。

1.1病因

引起脑出血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其次为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血液病、脑外伤、抗凝或溶血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等引起的脑出血。

此外,有些因素与脑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导致脑血管病的诱因:(1)血压波动:如高血压患者近期没有服用降压药物或生气着急等引起血压增高,以收缩压升高尤为重要。(2)脾气急躁或情绪紧张:常见于生气或与人争吵后。(3)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食盐过多体重过重。(4)过分疲劳:如体力和脑力劳动过度、排便用力运动。

1.2临床表现

脑出血起病非常突然,一般表现有:

(1)头痛头晕:头痛是脑出血的首发症状,常常位于出血一侧的头部;有颅内压力增高时,疼痛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头晕常与头痛伴发,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

(2)呕吐:大约一半的脑出血病人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4)运动和语言障碍:运动障碍以偏瘫较为多见;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失语和言语含糊不清。

(5)眼部症状: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的脑疝病人;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如脑出血病人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

脑出血还可伴有颈项强直、癫痫发作、大小便失禁等。若病人出现深昏迷高热、瞳孔改变以及合并消化道出血等,则表明病情危重,预后较差。

2脑血栓

脑血栓: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是在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壁病变基础上,脑动脉主干或分支动脉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中断,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1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破裂或形成溃疡,血小板、血液中其它有形成分及纤维粘附于受损的粗糙的内膜上,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压下降、血流缓慢、血流量减少,血液粘度增加和血管痉挛等情况影响下,血栓逐渐增大,最后导致动脉完全闭塞。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下段、椎动脉上段,椎一基底动脉交界处,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脑后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等。其它病因有非特异动脉炎、钩端螺旋体病、动脉瘤、胶原性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头颈部外伤等。

2.2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以上,多数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或高血脂病史,有的已发生过TIA或卒中,通常急性起病,在数小时内发展达高峰,一部分患者于清晨醒转时发觉异常,可有病侧头痛,很少以剧烈头痛、呕吐起病。主要有以下4类:

(1)颈内动脉闭塞:常见症状为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可有失语,可出现特征性的病变。

(2)大脑中动脉闭塞:主干闭塞时,出现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受累还可出现失语,梗死面积大、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颅高压、脑疝、昏迷,甚至可导致死亡。

(3)大脑前动脉闭塞:近端阻塞时可无症状。前交通支以后阻塞时,出现对侧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排尿不易控制。深穿支闭塞时,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轻瘫。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时。可出现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及双侧脑性瘫痪。

(4)大脑后动脉:常见对侧同向性偏盲(有黄斑回避)及一过性视力障碍如黑蒙等。优势半球受累除有皮质感觉障碍外,还可出现失语、失读、失认、失写等症状;非优势半球受累可有体象障碍。

第三节脑血管病的治疗与康复

脑血管疾病现已成为我国人口主要致死和致残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患脑血管疾病的年龄呈逐渐降低趋势。为减轻幸存者的致残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患者的残存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属提供正确的康复教育是关系到患者康复的重要工作。患者的健康教育目的是通过向患者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康复、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护理活动,提高自我康复、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1物理治疗

当病人入院后,物理治疗师会进行一个仔细的检查,其中包括病历及家庭、工作背景。会详细评估身体的感觉、肌力、动作的模式、平衡、协调功能、步态、疼痛、关节活动幅度等等。然后确定治疗目标、治疗计划,尽量去达到所预定的短期及长期目标,就是使病人达到最高独立能力。

病人应了解正确的动作模式及防止不正确的动作模式,渐渐学会如何做到理想的肌肉控制及平衡活动。

另一面,拍打法及抹法可用于促进肌肉收缩能力。对于掌握合适的自主运动,主动式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需要治疗师人手指引和病人自己的参与。此外,物理治疗师也利用温热疗法去减少疼痛和炎症,而这些经常在肩关节产生(偏瘫后的肩手综合征)。若病人出现足下垂或踝关节内翻的现象,矫形师会为病人做一个脚托,去保持踝关节在步行时的正常角度。

若有需要,不同种类的步行辅助器具如拐杖、四脚叉、步行架会由治疗师训练病人使用。为达到较高的独立能力,治疗师会教导病人如何使用楼梯及斜坡。

2作业治疗

作业治疗对脑血管疾病病人最终的治疗目的是使他们在家居、工作及业余生活获得最大的独立性,当一个脑血管疾病病人入院后,作业治疗师会立即作出功能上的评估,包括自我照顾能力如饮食、梳洗、穿衣等。若病人不能用双手完成这些活动时,作业治疗师会提供训练,使病人能以单手及辅助仪器如长柄刷、穿衣棍、浴缸板等,去完成这些活动。

此外,作业治疗师会考虑病人生活上所扮演的角色及需要,鼓励他重过以往的生活。如病人本人是一位家庭主妇,治疗师会提供一些病人能力范围可做到的家务训练,如清洁、煮饭等项目。

复康之路是漫长及缓慢的,虽然中风病人未必能彻底康复,但作业治疗师会尽力帮助他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重建新生,再次融入社会。

3语言障碍的练习

4康复护理

护理对于脑血管疾病病人非常重要,其中在生理、心理及社交上均需兼顾,基于个别病人的需要而给予不同程度的护理。

当病人新入院时,护士会替病人作初步检查,如血压、脉搏、心率、呼吸等,作为日后复康护理的评估基础。医生给予中风病人常用的药物处方有多种,如降血压药,抗凝药,肌肉松弛剂,止痛及轻泻剂等等,当病人服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护士的协助及观察其作用。

部分脑血管疾病病人,会因病情影响其咀嚼及吞咽动作,引致进食困难,使病人容易噎喉甚至窒息,所以护士会选择一些易进食的食物给这些病人。此外亦有提供一些特别辅助工具如长柄匙、吸管及防滑胶垫等给一些手部不灵活的病人,使其能自助进食。

脑血管疾病卧床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造成局部形成褥疮,所以必须讲解形成褥疮的因素及预防措施,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减少褥疮的形成,有痰者给予翻身拍背,鼓励其咳出,预防坠积性肺炎,患肢感觉障碍应告诉患者及家属不可用热水袋暖,以防烫伤,饮食上给予含有粗纤维的食物以防便秘,病人的个人卫生及皮肤护理亦非常重要,病人应定时洗澡及更换衣服,皮肤要经常保持干爽,床单亦须清洁及整齐。此外,定时替病人转换卧姿,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羊毛垫、坐垫及气垫床等,均能减低病人身体所受的压力。病人所用的床头柜应放在患侧,以提醒及鼓励病人多训练及应用患侧的肢体,以加速其康复。还有其他特别的设施如便利病人上下的矮床、大型日历、指示标贴、治疗简介图等,均能帮助病人的康复。

5临床心理服务

6日常生活指导

6.1站起

患者双手作Bobath式握手,向前上方伸直双上肢,同时躯干在髋上向前倾,病足稍在健足后方以便负重,在此位置上慢慢站起。

6.2洗脸

用脸盆或洗手池盛水,用健手持毛巾洗脸,然后利用水龙头拧千毛巾擦脸。

轮椅患者的洗脸池高度应在70~80cm,其下方应有足够的空间放置轮椅。

6.3洗手

洗健手时,可将改造后的细毛刷(毛刷背面加两个吸盘)吸在洗手池壁上,健手在毛刷上来回刷洗。撩擦健手时,可利用患侧上肢弯曲的前臂和腹部夹住干毛巾,健手在毛巾上来同擦拭,或在坐位下将毛由巾放在大腿上,健手在毛巾上来回擦试。

6.4刷牙

如果患手有少许功能,可利用患手持牙刷,健手挤牙膏,然后用健手刷牙。如果患手功能完全丧失,可用健手单独完成。

6.5更衣

上衣的穿脱方法和步骤:

(1)套头衫的穿法:

a.忠者取坐位、将套头衫平铺于双膝上(正面朝下、背面朝上、衣襟靠近身体、领口位于膝部用健手抓住衣襟部,将患侧上肢自袖口穿出;健侧上肢穿过袖口,然后将双侧袖口拉至肘部以上;健手抓住衣服后身,颈部前屈,将领口自头部穿过;用健手拉平衣服的各个部分,另外,应尽量利用患手,配和健手穿衣。

b.坐位下,用健手将衣袖从患侧上肢穿过,并拉至肩部,拉住领口穿过头部,最后穿上健侧衣袖。

(2)前开衫的穿法:坐位下,将衣服铺于双膝上;用健手将患侧上肢自袖口穿过,并拉自肩部;沿衣领将衣服从体后绕过,穿健侧衣袖;将衣服各部整理平整,系扣或拉链等。

(3)套头衫的脱法:采用功套头衫相反的动作步骤即可。

(4)前开衫的脱法:先将患侧衣服自肩部褪至肘部以下;再脱下健侧衣袖,为便于脱衣,此时可将衣襟压在臀部以下;最后将患侧衣袖自肘部脱下。

(5)裤子的穿脱方法和步骤:患者取椅坐位;患侧下肢搭在健侧;用健手将裤腿穿过患侧下肢,并拉至膝部;将另一侧裤腿穿过健侧下肢;起立,将裤子提至腰部,用健手系纽扣或者挂钩。可在患足下铺防滑垫,以加强稳定性。穿裤子时,要求患者具有良好的立位平衡能力。

五、神经生理治疗技术

此方法临床常用的有两种,即神经发育疗法和运动再学习技术。

1.神经发育疗法又称为PNF技术,是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的治疗脑损伤后肢体运动障碍的方法,其典型代表为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Kabat-Knott-Voss技术,这些技术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①治疗原则以神经系统作为治疗重点对象,将神经发育学、神经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应用到脑损伤后运动障碍的康复治疗中。

②治疗目的把治疗与功能活动特别是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结合起来,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已经掌握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

③治疗顺序按照头―尾、近端―远端的顺序治疗,将治疗变成学习和控制动作的过程。在治疗中强调先做等长练习(如保持静态姿势),后做等张练习(如在某一姿势上做运动);先练习离心性控制(如离开姿势的运动),再练习向心性控制(如向着姿势的运动);先掌握对称性的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性的运动模式。

④治疗方法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躯体、语言、视觉等,并认为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掌握、运动控制及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运动再学习疗法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以神经生理学、运动科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脑损伤后的可塑性和功能重组为理论依据。认为实现功能重组的主要条件是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活动,练习得越多,功能重组就越有效,特别是早期练习有关的运动。而缺少练习则可能产生继发性神经萎缩或形成不正常的神经突触。运动再学习方法主张通过多种反馈(视、听、皮肤、、手的引导)来强化训练效果,充分利用反馈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运动再学习疗法由七个部分组成,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功能。分别为:①上肢功能;②口面部功能;③仰卧到床边坐起;④坐位平衡;⑤站起与坐下;⑥站立平衡;⑦步行。治疗时,根据患者存在的具体问题选择最适合患者的部分开始训练,每一部分分为四个步骤:①了解正常的活动成分并通过观察患者的动作来分析缺失的基本成分;②针对患者丧失的运动成分,通过简洁的解释和指令,反复多次地练习,并配合语言、视觉反馈及手法指导,使重新恢复已经丧失的运动功能;③把所掌握的运动成分与正常的运动结合起来,不断纠正异常,使其逐渐正常化;④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练习已经掌握的运动功能,使其不断熟练。

以下分别介绍神经发育疗法中常用的几种技术。

1.Bobath技术

①理论基础:包括灵活运用运动发育控制理论,强调运动感觉的学习,重视技巧性动作的掌握和整体治疗。主张按照正常个体发育的顺序,利用正常感觉反馈输入,如以自发性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来调节肌张力,诱发正常的运动反应输出,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输出加以重组而改善运动功能。先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姿势与运动模式,然后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中复杂的功能性、技巧性动作。

Bobath认为,运动是人类固有的特性,运动的感觉可以通过后天不断地学习而获得。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是儿童如何骑自行车,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通过体验正确的骑自行车感觉来掌握骑车技术,而不是只听成人对骑车要领的描述或所做的骑车示范。康复治疗同样如此,如在儿童脑瘫的训练中,通过控制和引导儿童运动的输出来影响感觉的输入,逐渐减少帮助,最终儿童学会在没有任何帮助下控制自己的运动。

技巧性动作以姿势控制、调正反应、平衡反应及其他保护性反应为基础,基本技巧包括中线对称、直立反应、躯干旋转等。Bobath认为,脑损伤患者在获得这些基本技巧后,比较容易达到不同的运动阶段。例如,在掌握中线对称后,几乎不需要经过特别练习,就可以掌握坐位技巧。

Bobath技术主张按照正常个体发育的顺序,利用正常感觉反馈输入,如自发性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来调节肌张力,诱发正常的运动反应输出,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输出加以重新组合而改善运动功能。先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姿势与运动模式,然后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中复杂的功能性、技巧性动作。

②基本技术与手法

a.控制关键点关键点是指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这些部位对身体其他部位或肢体的肌张力具有重要影响。治疗者通过在关键点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肌张力,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对关键点的控制是Bobath技术中手法操作的核心,常与反射性抑制配合应用。人体关键点,包括中部关键点,如头部、躯干、胸骨中下段;近端关键点,如上肢的肩峰,下肢的髂前上棘;远端关键点,如上肢和下肢的拇指。

b.反射性抑制躯干屈肌张力增高时,把头部放置在过伸位,可以降低屈肌张力,增加伸肌张力;躯干伸肌张力增高时,把头放置在屈曲位,可以降低伸肌张力,增加屈肌张力;躯干屈肌与伸肌张力均增高时,可以通过旋转躯干(保持骨盆不动)来抑制。肢体屈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外旋位,外展肌张力增高时可取肢体内旋位,上臂屈肌痉挛时,取肢体的对称性伸展(保持头在中立位,以排除不对称紧张性颈反射)。躯干、头、肢体的伸肌张力均增高时,使髋屈曲外展并屈膝即可抑制。颈、臂及手出现屈曲痉挛时,可取上臂水平外展或对角线伸展来抑制;躯干与髋出现痉挛时,可将臂上举过头,以促进躯干及髋的伸展。

THE END
1.钩端螺旋体病症状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不同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导致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夏秋季节多见,农村青年和孩子患病率较高,传播途径是带菌动物尿污染的水源或土壤而被感染。临床症状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还可以引起视觉系统病变,重症者可以累及肺脏、心脏、血液、肾脏乃肝脏等http://www.iejumei.com/jinrong/2024-12-11/91567.html
2.患者男性,26岁,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斑疹伤寒 C.流行性出血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败血症答案 查看答案发布时间:2024-12-10 更多“患者男性,26岁,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9/L,异型淋巴10…”相关的https://www.manonggu.cn/2iv8djr3.html
3.杏林讲坛第158讲2005-2018年先后在捷克、英国和美国从事锥虫、贾第虫、微孢子虫、和弓形虫等原虫寄生和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于2018年回国任中国农业大学“杰出人才”教授,2024年5月加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目前主要从事人兽共患寄生虫在寄生和致病机制方面的分子和细胞基础、以及弓形虫病防控技术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https://www.nbu.edu.cn/info/1073/75480.htm
4.养殖技术培训(精选8篇)另外还有些人畜共患病如狂犬病、犬钩端螺旋体等, 不仅会造成犬生病死亡, 而且还会危及人类。为此, 坚持疫苗注射是预防犬类传染病发生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是养犬中的重中之重。同时, 预防注射必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目前最常见的是采用犬五联 (或六联、七联等) 弱毒冻干疫苗进行预防注射, 30~90日龄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c8nk605.html
5.好医生2018继续教育课后题() 钩端螺旋体病治疗时为避免治疗后出现 氏反应 钩端螺旋体中、重度感染可选头孢曲松 关于白喉抗毒素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达托霉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灭活 关于对氨基水杨酸,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E 严重肾病者可使用本药 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 B 根据病原选用杀菌剂,应单一用 药https://m.360docs.net/doc/9c17418077.html
6.作业:1.完成泛雅平台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网络学习笔记讨论B. 钩端螺旋体病 C. 败血症 D. 肾综合征出血热 E. 鼠疫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徐某,男,21岁,导游。急起畏寒,高热持续不退,伴头痛、全身酸痛8天。曾用青霉素治疗,疗效欠佳。身体评估:体温39.8°C,脉搏120次1分。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右腹股沟有圆形皮损,直径2cm,焦黑色,边沿稍隆起。右腹股沟淋巴结https://www.shuashuati.com/ti/a1642ae08b9745a8a2961109a103cdb5.html
7.传染病学教学日历 考评方式与标准 学习指南 教学单元 第1章 传染病学总论 第2章 病毒性传染病 02-01 病毒性肝炎 02-02 肾综合症出血热 02-03 流行性乙型脑炎 02-04 艾滋病 第3章 细菌性传染病 03-01 伤寒 03-02 霍乱 第4章 螺旋体病 04-01 钩端螺旋体病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6811.html
8.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汇总15篇)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524455.html
9.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与人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登革热;细菌性疾病: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食物中毒、鼠疫、布鲁菌病、百日咳、败血症;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原虫感染:疟疾;蠕虫病:日本血吸虫病https://www.chinaooc.com.cn/search?school=%E9%A6%96%E9%83%BD%E5%8C%BB%E7%A7%91%E5%A4%A7%E5%AD%A6
10.药学论文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https://www.yjbys.com/bylw/yiyaoxue/155990.html
11.每日热点0628病媒生物,主要指蚊、蝇、鼠、蟑、蜱、臭虫等跟人类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类医学动物,不仅可以通过直接叮咬、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重要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登革热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23年以来全球多地登革热等蚊媒传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1325
12.尿常规检查报告单模板9篇(全文)至于病理性的增多则多见于受到急性感染,如细菌性感染(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引起许多种疾病、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感染),少数病毒感染(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感染或急性血吸虫感染等。尤其当受到急性化脓细菌感染(如金葡菌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时,白细胞增多最为明显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yena6cc.html
13.解剖学(一)视频课程执业医师章节课传染病总论(一) 传染病总论(二) 【重点】【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 ¥4 购买 病毒性肝炎(一) ¥2.00 购买 病毒性肝炎(二) ¥1.00 购买 病毒性肝炎(三) ¥1.00 购买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 【重点】【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 ¥4.00 购买 【https://v.mingtian.com/35988.html
14.自考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浙江省2009年4月自考试卷7.下列哪些动物是钩端螺旋体的主要传染源?( ) A.鸭 B.鸡 C.鼠 D.猪 E.蜱 8.寄生虫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 A.传染源 B.经土壤传播 C.经媒介昆虫传播 D.传播途径 E.易感人群 9.鉴别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的形态特点有( ) A.头节的结构 B.成节的结构 https://www.hbzkw.com/exam/20090912121538.html
15.乡镇卫生院工作计划(精选17篇)进一步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有效地切实抓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和人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乙脑、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好传染病监测、预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与疫情处理,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发病数,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出重点疾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https://www.yuwenmi.com/fanwen/jihua/3016291.html
16.精品实施方案范文合集九篇(四)对重点人群(主要是发生疫情地区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免费应急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通过接种上述16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112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