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兽医专业网络课程:养猪技术(4)种猪选育猪场管理

===========================================================================

一、健全组织机构,定岗定编。

(一)日管理(二)周管理(三)月管理(四)年终总结

1.员工上班必须更衣换鞋方可进入生产线。2.上班时,员工换下的衣服、鞋帽等留在消毒房外间衣柜内,经沐浴后(种猪场设沐浴),在消毒房里间穿上工作服、工作靴等上班。3.下班时候,工作服留在里间衣柜内,然后在外间穿上自己的衣服鞋帽等回到生活区。4.换衣间内必须保持整洁,衣服编号和衣柜编号要一一对应,工作服、毛巾折叠整齐,禁止随意乱放,水鞋放在自己的编号柜下。5.地面、冲凉房要保持清洁干净、整齐有序,无臭味。6.工作服、工作靴等不得乱拿乱放,要整洁、整齐。7.上班员工应该互相检查督促,切实落实消毒房管理措施。8.消毒房管理人员负责消毒更衣房的管理工作。

学习内容二、猪场的计划管理

一.科学养猪知识的普及与培训

科学养猪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是畜牧业医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之一。如何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养猪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农民并使其学会,这也是一个畜牧兽医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和本领。

(一)科学养猪知识普及与培训的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要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变为生产力,必须经过一个科技传递的过程。

1、进行科学养猪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是达到科技传递这一目的的途径之一。

2、我国一些农村生产者的文化程度及生产素质都不很高,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要想在短时期内改变传统的养猪方式,摒弃自给半自给的经济模式,使养猪生产逐步地向社会化、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化,促使“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发展,就必须结合当地、当时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科学养猪知识普及与培训的方法

1、科技培训的基本要求

(1)必须加强培训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和不断提高,这是搞好科技培训的先决条件。

(2)要有选择、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将科学应用于生产,更好地提高农民养猪生产水平,

(3)科学养猪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应与农民扫盲班、夜校、农民技校等教育形式相结合。

(4)科学养猪知识的普及与新技术推广、拓宽农民致富路等活动相配合。

2、科技培训的形式

(1)科技人员可以深入村落、农户,结合生产环节,采取发资料。

(2)办墙报、现场答疑以及借助科技示范户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

(3)也可以将养猪农民集中起来进行授课。为调动农民学习的兴趣,可采用挂图图解、放映幻灯、放映录像或科教电影片以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科技培训课时安排

4、科技培训课内容组织

要尽量向生产靠拢。多联系实际,或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出来,分专题讲授。这样,既有系统性,又有重点、有针对性,要突出适用性和实用性。对社会上的一些“炒种热”及各种所谓“新的处理技术”等乱刮风现象及“热点”问题,要旗帜鲜明,态度明朗。要用科学观点给以正确地解释,对的给以肯定,对一些不正确甚至是伪科学的东西,要用基础理论、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的数据与事实,坚决给以批驳。尽量避免农民上当受骗。

5、科技培训讲授方法

(1)讲授时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必要的术语及不易懂的概念,要做到心中有数,应解释透彻,说明到位。讲解时,要多总结、应用一些群众语言,并注意将之和术语、规范化的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做对应解释。这样既能做到浅显易懂,又可方便以后自学,看书和提高。

(2)课堂上要活跃,讲解时手势要变化,语言要抑扬顿挫,生动活泼,风趣,课堂气氛要随和。

(3)要时时注意观察听众的反映,应及时收集反馈,随时调整、调动和激发听众的学习兴趣。

(4)对重点问题、主要观点、一些结论、饲料给量、所占比例、药品剂量及给药方法等要叫响、叫准、写清,千万不能摸棱两可。

(5)对有些单位必要时要标出市制或写出换算关系。语言要清晰,板书要工整。

6、备课准备

(1)写出讲授提纲,事先应做调查研究,明确听众对象及其想要知道的东西。了解当地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增强讲课的针对性,使所讲内容实用性、适用性更强,能解决一些实用问题,将这些问题分专题地写出讲授提纲。

(2)为了熟练、准确、生动活泼的讲好课,对要讲的内容都要事先进行设计。对讲授提纲要反复检查,最好在讲授提纲上标示出来,这对初搞培训的同志非常的重要。

二、养猪新技术推广

(一)新技术推广的意义研究与实践证明,发展养猪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在政策稳定、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科学养猪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目前,新措施、好办法层出不穷,一些实用、适用技术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尽快的学习、掌握、应用和推广。

广义讲,新技术是和当地传统养猪技术相对而言。不一定是高新技术。新技术推广是一项结合当地养猪生产实际情况的科学实验。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相应地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合当地的情况,从而达到促进养猪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科学养猪事业的发展目的。

(二)新技术推广的方法

1.有的放矢选好项目。新技术推广,各地尽不相同,各具特色,在项目选择时,应以我国的国情出发,要考虑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应用范围广的实用,适用的技术项目予以推广。

2.健全科技推广队伍,建立科技推广体系。新技术推广,应紧紧依靠各级畜牧兽医科技队伍。应做到各负其责,层层有人抓,项目有人管,尤其是乡镇一级畜牧兽医干部就显得特别重要。应定期对技术干部进行适当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的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技术推广的扩散能力,使之机构健全,队伍稳定,专业配套,手段先进。

3.新技术推广与农民技术培训相结合。在推广新技术的同时,可与办农民夜校、技术培训班、农民技校等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普通语言,向农民讲清楚新技术推广的目的、意义、具体方法步骤、预期效果、注意问题,让一些科学养猪新技术在农民中普及,引起农民钻研养猪技术。这是新技术推广的基础。

4.抓好典型做好示范。新技术推广应立足于点,着眼于面。点上出经验,面上见效益。应抓好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搞好新技术推广工作。这样,一则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具体指导;二则能使新技术推广更加规范、简便易行。

5.做好具体指导。农户养猪所处地区、生产方向、经营规模、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等不同,在技术指导上也应各有所异。

(1)是下到农户当中去,进行操作示范和面对面的指导。

(2)是在当地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协助农户找出替代的措施和变通的办法,以期达到技术推广的目的要求。

(3)有的地方根据各自的不同需要和不同情况,结合新技术推广,分别提前写出“作业历”、“科学养猪快报”等养猪生产的短安排。

(4)通过有线广播、报纸、夜校、科普活动等各种渠道,按生产环节进行提前指导。

6.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指导。应根据农户养住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和急需而又易见效果的项目和课题,进行专题指导。解决农村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在不增加母猪头数的前提下,提高母猪断奶窝重和全窝育肥的总重和瘦肉量,提高母猪单产效益。

(三)新技术推广注意问题

1.要有针对性。我国地域辽阔,农户养猪各不相同。只有了解和掌握当地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实用、推广面广、易见成效的项目进行推广,并在政策上以优惠。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2.要实事求是。要有个老实的态度。应从实际出发,对要推广的项目进行选择。事先应进行鉴别和筛选,进而去伪成真。不能盲目的人云亦云,更不能乱提口号。要实事求是。

3.要因地制宜。新技术推广要因地制宜,不能为推广而推广。在新技术推广中要突出实用性、适用性,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结合,为当地养猪生产服务。

4.必须与社会话服务体现相配合。新技术推广要和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密切配合,以加快推广速度,增强推广效果。

5.应与科技承包挂钩。这样责任明确,赏罚分明,实施具体。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干部的积极性。

6.科学普及活动应多种多样,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为促进新科技的推进与实施,可在一定范围内举办展览会、赛畜会、交易会、科技讲座,放映有关科技录像片或影片、幻灯片等。内容和语言力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用普通的语言向农民讲解养猪专业知识。

7.强化乡(镇)一级畜牧兽医工作。乡(镇)一级畜牧兽医工作站,是畜牧兽医科学技术推广的基层单位和前哨阵地。是新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应稳定队伍,改善管理,加强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增强基层站的自是发展的活力,形成新技术推广的网络。

8.严格技术要求,提高推广质量。科技推广项目,对促进养猪生产的发展起着示范作用。因此各项技术指标的提出必须严格。应实行量化目标管理,重视每一技术环节的实施,狠抓技术措施的落实。项目确定之前应有论证、筛选,进行过程中应有具体指导,项目完成后应有检查、总结、验收。这样才能提高新技术推广的质量。

9..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推广新技术中绝不能生搬硬套。应先试点,后推广。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饲料资源,人力特点等具体情况,进行嫁接,甚至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给以发展和创新。

(四)新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撰写

新技术推广项目确定之后,在充分理解新技术推广的意义,方法,注意问题的基础上,一般都要写出实施方案。在写法上没有固定格式。下面介绍一个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提纲,供使用时参考。

×××项目实施方案

开头语:包括项目全称、课题由来、简要情况、主要任务等。

1.推广指标主要包括效益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技术指标,要简明、具体地标示出来。

2.主要技术措施实用原则,包括提前条件、基础条件、中心环节、关键措施等。

主要技术措施应简明、具体。

3.开展试验、示范试验项目、示范计划。

新技术的推广,是科学研究的继续,是科学技术的再深入、再发展。是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桥梁和必由之路。除了前面提及的几个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献身于农业的精神和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具有比较踏实、丰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卓有成就地搞好新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村养猪生产的快速发展。

THE END
1.钩端螺旋体病症状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不同型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导致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夏秋季节多见,农村青年和孩子患病率较高,传播途径是带菌动物尿污染的水源或土壤而被感染。临床症状表现有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还可以引起视觉系统病变,重症者可以累及肺脏、心脏、血液、肾脏乃肝脏等http://www.iejumei.com/jinrong/2024-12-11/91567.html
2.患者男性,26岁,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斑疹伤寒 C.流行性出血热 D.钩端螺旋体病 E.败血症答案 查看答案发布时间:2024-12-10 更多“患者男性,26岁,农民,11月份因发热、头痛、呕吐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检:面颈部潮红,双腋下少许出血点,化验:尿常规蛋白(++)红细胞3—10个/HP,末梢血象:WBC23.0×109/L,异型淋巴10…”相关的https://www.manonggu.cn/2iv8djr3.html
3.杏林讲坛第158讲2005-2018年先后在捷克、英国和美国从事锥虫、贾第虫、微孢子虫、和弓形虫等原虫寄生和致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于2018年回国任中国农业大学“杰出人才”教授,2024年5月加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目前主要从事人兽共患寄生虫在寄生和致病机制方面的分子和细胞基础、以及弓形虫病防控技术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 https://www.nbu.edu.cn/info/1073/75480.htm
4.养殖技术培训(精选8篇)另外还有些人畜共患病如狂犬病、犬钩端螺旋体等, 不仅会造成犬生病死亡, 而且还会危及人类。为此, 坚持疫苗注射是预防犬类传染病发生的最为有效的措施, 是养犬中的重中之重。同时, 预防注射必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目前最常见的是采用犬五联 (或六联、七联等) 弱毒冻干疫苗进行预防注射, 30~90日龄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rc8nk605.html
5.好医生2018继续教育课后题() 钩端螺旋体病治疗时为避免治疗后出现 氏反应 钩端螺旋体中、重度感染可选头孢曲松 关于白喉抗毒素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达托霉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灭活 关于对氨基水杨酸,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E 严重肾病者可使用本药 关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叙述有误的是() B 根据病原选用杀菌剂,应单一用 药https://m.360docs.net/doc/9c17418077.html
6.作业:1.完成泛雅平台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网络学习笔记讨论B. 钩端螺旋体病 C. 败血症 D. 肾综合征出血热 E. 鼠疫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徐某,男,21岁,导游。急起畏寒,高热持续不退,伴头痛、全身酸痛8天。曾用青霉素治疗,疗效欠佳。身体评估:体温39.8°C,脉搏120次1分。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右腹股沟有圆形皮损,直径2cm,焦黑色,边沿稍隆起。右腹股沟淋巴结https://www.shuashuati.com/ti/a1642ae08b9745a8a2961109a103cdb5.html
7.传染病学教学日历 考评方式与标准 学习指南 教学单元 第1章 传染病学总论 第2章 病毒性传染病 02-01 病毒性肝炎 02-02 肾综合症出血热 02-03 流行性乙型脑炎 02-04 艾滋病 第3章 细菌性传染病 03-01 伤寒 03-02 霍乱 第4章 螺旋体病 04-01 钩端螺旋体病 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6811.html
8.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汇总15篇)乙类传染病(25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524455.html
9.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与人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肾综合征出血热、狂犬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登革热;细菌性疾病: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性食物中毒、鼠疫、布鲁菌病、百日咳、败血症;螺旋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原虫感染:疟疾;蠕虫病:日本血吸虫病https://www.chinaooc.com.cn/search?school=%E9%A6%96%E9%83%BD%E5%8C%BB%E7%A7%91%E5%A4%A7%E5%AD%A6
10.药学论文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https://www.yjbys.com/bylw/yiyaoxue/155990.html
11.每日热点0628病媒生物,主要指蚊、蝇、鼠、蟑、蜱、臭虫等跟人类疾病有着密切关系的一类医学动物,不仅可以通过直接叮咬、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重要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新型布尼亚病毒病、登革热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2023年以来全球多地登革热等蚊媒传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1325
12.尿常规检查报告单模板9篇(全文)至于病理性的增多则多见于受到急性感染,如细菌性感染(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引起许多种疾病、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等感染),少数病毒感染(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感染或急性血吸虫感染等。尤其当受到急性化脓细菌感染(如金葡菌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大叶性肺炎)时,白细胞增多最为明显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yena6cc.html
13.解剖学(一)视频课程执业医师章节课传染病总论(一) 传染病总论(二) 【重点】【传染病、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肝炎 ¥4 购买 病毒性肝炎(一) ¥2.00 购买 病毒性肝炎(二) ¥1.00 购买 病毒性肝炎(三) ¥1.00 购买 【传染病、性传播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 【重点】【传染病、性传播疾病】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 ¥4.00 购买 【https://v.mingtian.com/35988.html
14.自考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试题浙江省2009年4月自考试卷7.下列哪些动物是钩端螺旋体的主要传染源?( ) A.鸭 B.鸡 C.鼠 D.猪 E.蜱 8.寄生虫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 ) A.传染源 B.经土壤传播 C.经媒介昆虫传播 D.传播途径 E.易感人群 9.鉴别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的形态特点有( ) A.头节的结构 B.成节的结构 https://www.hbzkw.com/exam/20090912121538.html
15.乡镇卫生院工作计划(精选17篇)进一步抓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有效地切实抓好霍乱等肠道传染病防控和人禽流感、结核病、艾滋病、狂犬病、乙脑、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好传染病监测、预测、预警、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报告与疫情处理,有效地降低传染病发病数,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突出重点疾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和救灾https://www.yuwenmi.com/fanwen/jihua/3016291.html
16.精品实施方案范文合集九篇(四)对重点人群(主要是发生疫情地区人群)进行出血热疫苗免费应急接种;发生炭疽、钩端螺旋体病疫情或发生洪涝灾害可能导致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时,对重点人群进行炭疽疫苗和钩体疫苗应急接种。 通过接种上述16种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https://mip.wenshubang.com/fangan/112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