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健全组织机构,定岗定编。
(一)日管理(二)周管理(三)月管理(四)年终总结
1.员工上班必须更衣换鞋方可进入生产线。2.上班时,员工换下的衣服、鞋帽等留在消毒房外间衣柜内,经沐浴后(种猪场设沐浴),在消毒房里间穿上工作服、工作靴等上班。3.下班时候,工作服留在里间衣柜内,然后在外间穿上自己的衣服鞋帽等回到生活区。4.换衣间内必须保持整洁,衣服编号和衣柜编号要一一对应,工作服、毛巾折叠整齐,禁止随意乱放,水鞋放在自己的编号柜下。5.地面、冲凉房要保持清洁干净、整齐有序,无臭味。6.工作服、工作靴等不得乱拿乱放,要整洁、整齐。7.上班员工应该互相检查督促,切实落实消毒房管理措施。8.消毒房管理人员负责消毒更衣房的管理工作。
学习内容二、猪场的计划管理
一.科学养猪知识的普及与培训
科学养猪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是畜牧业医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之一。如何将自己所掌握的科学养猪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农民并使其学会,这也是一个畜牧兽医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和本领。
(一)科学养猪知识普及与培训的意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要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变为生产力,必须经过一个科技传递的过程。
1、进行科学养猪知识的普及与培训是达到科技传递这一目的的途径之一。
2、我国一些农村生产者的文化程度及生产素质都不很高,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要想在短时期内改变传统的养猪方式,摒弃自给半自给的经济模式,使养猪生产逐步地向社会化、商品化、规模化、专业化方向转化,促使“高产、优质、高效”畜牧业的发展,就必须结合当地、当时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
(二)科学养猪知识普及与培训的方法
1、科技培训的基本要求
(1)必须加强培训人员自身素质的培养和不断提高,这是搞好科技培训的先决条件。
(2)要有选择、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将科学应用于生产,更好地提高农民养猪生产水平,
(3)科学养猪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应与农民扫盲班、夜校、农民技校等教育形式相结合。
(4)科学养猪知识的普及与新技术推广、拓宽农民致富路等活动相配合。
2、科技培训的形式
(1)科技人员可以深入村落、农户,结合生产环节,采取发资料。
(2)办墙报、现场答疑以及借助科技示范户等形式开展技术培训。
(3)也可以将养猪农民集中起来进行授课。为调动农民学习的兴趣,可采用挂图图解、放映幻灯、放映录像或科教电影片以及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科技培训课时安排
4、科技培训课内容组织
要尽量向生产靠拢。多联系实际,或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出来,分专题讲授。这样,既有系统性,又有重点、有针对性,要突出适用性和实用性。对社会上的一些“炒种热”及各种所谓“新的处理技术”等乱刮风现象及“热点”问题,要旗帜鲜明,态度明朗。要用科学观点给以正确地解释,对的给以肯定,对一些不正确甚至是伪科学的东西,要用基础理论、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的数据与事实,坚决给以批驳。尽量避免农民上当受骗。
5、科技培训讲授方法
(1)讲授时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对必要的术语及不易懂的概念,要做到心中有数,应解释透彻,说明到位。讲解时,要多总结、应用一些群众语言,并注意将之和术语、规范化的科学知识结合起来,做对应解释。这样既能做到浅显易懂,又可方便以后自学,看书和提高。
(2)课堂上要活跃,讲解时手势要变化,语言要抑扬顿挫,生动活泼,风趣,课堂气氛要随和。
(3)要时时注意观察听众的反映,应及时收集反馈,随时调整、调动和激发听众的学习兴趣。
(4)对重点问题、主要观点、一些结论、饲料给量、所占比例、药品剂量及给药方法等要叫响、叫准、写清,千万不能摸棱两可。
(5)对有些单位必要时要标出市制或写出换算关系。语言要清晰,板书要工整。
6、备课准备
(1)写出讲授提纲,事先应做调查研究,明确听众对象及其想要知道的东西。了解当地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增强讲课的针对性,使所讲内容实用性、适用性更强,能解决一些实用问题,将这些问题分专题地写出讲授提纲。
(2)为了熟练、准确、生动活泼的讲好课,对要讲的内容都要事先进行设计。对讲授提纲要反复检查,最好在讲授提纲上标示出来,这对初搞培训的同志非常的重要。
二、养猪新技术推广
(一)新技术推广的意义研究与实践证明,发展养猪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三靠投入。在政策稳定、投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科学养猪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目前,新措施、好办法层出不穷,一些实用、适用技术给养猪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尽快的学习、掌握、应用和推广。
广义讲,新技术是和当地传统养猪技术相对而言。不一定是高新技术。新技术推广是一项结合当地养猪生产实际情况的科学实验。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相应地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使之更加适合当地的情况,从而达到促进养猪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推动科学养猪事业的发展目的。
(二)新技术推广的方法
1.有的放矢选好项目。新技术推广,各地尽不相同,各具特色,在项目选择时,应以我国的国情出发,要考虑各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选择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应用范围广的实用,适用的技术项目予以推广。
2.健全科技推广队伍,建立科技推广体系。新技术推广,应紧紧依靠各级畜牧兽医科技队伍。应做到各负其责,层层有人抓,项目有人管,尤其是乡镇一级畜牧兽医干部就显得特别重要。应定期对技术干部进行适当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的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增强技术推广的扩散能力,使之机构健全,队伍稳定,专业配套,手段先进。
3.新技术推广与农民技术培训相结合。在推广新技术的同时,可与办农民夜校、技术培训班、农民技校等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普通语言,向农民讲清楚新技术推广的目的、意义、具体方法步骤、预期效果、注意问题,让一些科学养猪新技术在农民中普及,引起农民钻研养猪技术。这是新技术推广的基础。
4.抓好典型做好示范。新技术推广应立足于点,着眼于面。点上出经验,面上见效益。应抓好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搞好新技术推广工作。这样,一则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具体指导;二则能使新技术推广更加规范、简便易行。
5.做好具体指导。农户养猪所处地区、生产方向、经营规模、生产条件、技术水平等不同,在技术指导上也应各有所异。
(1)是下到农户当中去,进行操作示范和面对面的指导。
(2)是在当地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协助农户找出替代的措施和变通的办法,以期达到技术推广的目的要求。
(3)有的地方根据各自的不同需要和不同情况,结合新技术推广,分别提前写出“作业历”、“科学养猪快报”等养猪生产的短安排。
(4)通过有线广播、报纸、夜校、科普活动等各种渠道,按生产环节进行提前指导。
6.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题指导。应根据农户养住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和急需而又易见效果的项目和课题,进行专题指导。解决农村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在不增加母猪头数的前提下,提高母猪断奶窝重和全窝育肥的总重和瘦肉量,提高母猪单产效益。
(三)新技术推广注意问题
1.要有针对性。我国地域辽阔,农户养猪各不相同。只有了解和掌握当地当时的具体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实用、推广面广、易见成效的项目进行推广,并在政策上以优惠。这样才能收到实效。
2.要实事求是。要有个老实的态度。应从实际出发,对要推广的项目进行选择。事先应进行鉴别和筛选,进而去伪成真。不能盲目的人云亦云,更不能乱提口号。要实事求是。
3.要因地制宜。新技术推广要因地制宜,不能为推广而推广。在新技术推广中要突出实用性、适用性,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结合,为当地养猪生产服务。
4.必须与社会话服务体现相配合。新技术推广要和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密切配合,以加快推广速度,增强推广效果。
5.应与科技承包挂钩。这样责任明确,赏罚分明,实施具体。能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干部的积极性。
6.科学普及活动应多种多样,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为促进新科技的推进与实施,可在一定范围内举办展览会、赛畜会、交易会、科技讲座,放映有关科技录像片或影片、幻灯片等。内容和语言力求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能用普通的语言向农民讲解养猪专业知识。
7.强化乡(镇)一级畜牧兽医工作。乡(镇)一级畜牧兽医工作站,是畜牧兽医科学技术推广的基层单位和前哨阵地。是新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应稳定队伍,改善管理,加强领导,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增强基层站的自是发展的活力,形成新技术推广的网络。
8.严格技术要求,提高推广质量。科技推广项目,对促进养猪生产的发展起着示范作用。因此各项技术指标的提出必须严格。应实行量化目标管理,重视每一技术环节的实施,狠抓技术措施的落实。项目确定之前应有论证、筛选,进行过程中应有具体指导,项目完成后应有检查、总结、验收。这样才能提高新技术推广的质量。
9..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推广新技术中绝不能生搬硬套。应先试点,后推广。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饲料资源,人力特点等具体情况,进行嫁接,甚至可以在这个基础上给以发展和创新。
(四)新技术推广实施方案的撰写
新技术推广项目确定之后,在充分理解新技术推广的意义,方法,注意问题的基础上,一般都要写出实施方案。在写法上没有固定格式。下面介绍一个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的提纲,供使用时参考。
×××项目实施方案
开头语:包括项目全称、课题由来、简要情况、主要任务等。
1.推广指标主要包括效益指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技术指标,要简明、具体地标示出来。
2.主要技术措施实用原则,包括提前条件、基础条件、中心环节、关键措施等。
主要技术措施应简明、具体。
3.开展试验、示范试验项目、示范计划。
新技术的推广,是科学研究的继续,是科学技术的再深入、再发展。是实现养猪生产现代化的桥梁和必由之路。除了前面提及的几个问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献身于农业的精神和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具有比较踏实、丰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卓有成就地搞好新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村养猪生产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