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秋季学期各专业教学计划请查看学院教学教务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教学基础数据”—“执行计划管理”一栏。
2.课程考核安排查看执行计划课程列表“考试方式”一栏。
3.专升本专业学位课程可在执行计划课程列表“学位课程”一栏查询。
4.2024年7月各教学点根据《2024年秋季学期课程参考教材目录》(见附件3)组织学生订购教材,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按规定确保人人都有教材。
三、选课管理
2.如学生有需重修学位课的情况,教学点须在正常选课之后进行"学位课重修选课"。
3.完成课程选课、学位课重修选课之后,教学点须为当前学期本科毕业生进行《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选课,选课操作流程见附件4。
4.2024年7月5日—15日进行课程补选或取消选课。
四、教学与学习支持服务
教学与学术性学习支持服务由教学管理部负责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具体实施,各教学点做好督学、导学、促学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课程面授、专业直播与虚拟实践学习
2.教学互动
(1)主题讨论
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将根据课程学习阶段发布讨论主题,学生应围绕主题认真开展讨论。学生回帖应主题明确、内容清晰、语言简洁、规范有效。禁止灌水、无效刷帖。学生参与主题讨论情况纳入平时成绩考核范畴。
(2)课程笔记
(3)课程答疑
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通过学习空间“课程答疑”模块或发送邮件的方式与任课教师交流。
3.课程评价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可通过评星、打标签以及输入评价内容的方式进行课程评价。
学生面授与直播教学参课情况、教学互动参与情况将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和教学点年检评估的重要评价指标。
五、学生学习安排
六、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所占课程成绩比例分别为40%和60%。
1.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是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结果通过平时成绩体现。平时成绩依据学生面授、在线学习情况和阶段性作业完成情况生成。在线学习情况考核一般包含在线学习时长、主题讨论参与情况、资源学习完成率等部分内容,学生可通过“课程学习空间”-“课程统计”模块查看各课程在线学习考核要求。形成性考核规定见附件5。
3.《形势与政策》系列课程考核以学生在线学习成绩作为该门课程最终总评成绩,如安排面授教学则面授成绩与在线学习成绩各占50%。《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学习》无作业和在线学习要求,学生按规定完成实践学习并提交实践学习报告。
4.成绩录入。2024年12月6日前学院将各类课程成绩录入平台,12月9日—12月11日各教学点组织学生核查成绩并完成勘误工作。
七、网络教育统考
(3)统考免考: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可申请免考,免考条件见附件6。免考申请流程如下:
八、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1.各教学点应在2024年7月2日—8日为选课做毕业论文(设计)的学生分配指导教师。
(1)每篇论文评阅次数不超过两次。
(2)上传评阅交互的论文文件内没有指导老师意见的论文,不予评阅。
(3)本学期评阅成绩不及格或没达到学位论文最低标准70分的,可在下学期重做论文。
(4)本学期评阅成绩及格但未达到学位论文最低标准70分,下学期想重做论文的学生不参加答辩环节,不设置为缓答辩,下学期重新选课,重做论文,且本学期评阅成绩做废。答辩成绩不及格的学生需设置为缓答辩,下学期可再次参加答辩,不再参加评阅。
6.各教学点须在2024年11月30日前组织论文评阅成绩及格的学生进行答辩。答辩成绩录入平台后,教学点将答辩记录按要求装订成册,并于12月10日前寄至学院。
九、专科毕业实习(实践)
十、教学过程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教学过程资料是衡量教学工作执行情况、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痕迹,各教学点应根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外教学点评估指标(试行)》在工作中真实、细致地做好资料留存,在学期结束时集中整理归档。
随时获取成考政策、通知、公告及各类学习资料、学习方法、课件。
扫一扫加入抖音交流群
与学姐学长同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