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实习自我总结(精选5篇)

关键词:高校会计专业;实践学习;加强措施

一、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加强实践学习的意义

二、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实践学习的现状分析

(一)知识未形成完整体系,缺乏专业指导

从事会计工作需要完善的知识体系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这要求学生在感知、思考、行动方面都要符合会计理论和会计规律的要求。这不仅表示掌握的基础知识要牢固,还要形成一定的体系,以便用于实际的工作中。为了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必然就需要一个科学的专业指导。而目前对高校会计专业学生而言,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运用和对理论的认知,缺少了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和加强。由于缺乏专业的指导,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账目动手能力的认识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刻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使得在实践中难以将账目管理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二)实践教学的方法单一,实行起来相对被动

高等院校对学生的教育培养一般是通过在课堂上实现的,这表明高校会计学生在学习并掌握知识的方式上是相对单一的,许多学生都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没有积极主动地思考和进行自我实践。并且,许多高校对实践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很难适应企业的发展和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

(三)会计实践教材的缺乏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

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不仅取决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还取决于外在的条件。而会计实践教材的缺乏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实践学习能力的提高。会计实践教材的陈旧和难以具备超前性的特点,使其很难跟上法律法规变革的步伐,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而教师实践能力的不足,对企业实践了解不多,无法将教学与实际企业会计实践相结合,更是影响了学生的实践学习。

三、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加强实践学习的方法及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指导方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会计账目动手能力培养中,必须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奠定实践学习的中心地位,将所学的知识通过实践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在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中,要加大实验和课程学习的比例,更多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知识。

(二)实施案例式教学,提高学生对实践学习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

为了使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与社会实践有一个好的结合,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这不仅能使学生接触和了解到大量的真实案例,从而缩小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也使得教学相对来说变得有趣许多,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收获到知识。

同时,这也使学生对实践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学生在通过综合利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把握了案例中的关键,学会了如何利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对于加强高校会计学生的实践学习起了积极推进作用。

(三)完善教材体系,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四、总结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达到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加强实践学习。实践学习也就是会计账目动手能力培养,它对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但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学习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实施一些措施来进行调整,以加强高校会计学生的实践学习,从而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生;会计;实践;意识

一、加强高职院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化意识培养的意义

职业化意识是人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自我意识在职业选择领域的表现,在职业定向与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现状的认识以及对未来职业的愿望和期望。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执业态度和择业方式。尤其是对实践性很强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加强学生职业化意识的培养,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实现高职生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高职院会计专业学生非职业化素质现状及成因

针对以上状况,我总结了以下几个造成学生职业化意识缺失的成因: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针对以上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意识现状及成因分析,我们应该采取多种途径去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化意识。

1.要发挥学生对专业的自主选择性。在刚进入校门的大一新生,他的专业选择多数是由父母或亲朋好友决定的。但实际上在读了半个或一个学期后,有一部分同学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感。但又不能随意换专业,所以采取放任之的态度。这部分学生会在群体里面产生一些负面效应。因此,对于大一的新生,学校应充分给学生专业的自主选择权,在刚进入校门的第一个月,学校应提供不同专业的讲座、报告或宣讲,让学生对专业有感性的认识,让学生自己走出去进行社会调查,对公司的岗位设置需具备的专业素质有大体的了解。经过一个月的调查认识后,在自主选择专业。这是培养学生专业认同感及职业兴趣首先应具备的条件。也是学生职业化意识建立的第一步。

2.逐步建立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让老师充分起好模仿带头作用。给学生以真实与正确的引导。所以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岗位应用能力是所有高职院校目前面临的一大主要问题。双师型不等于双师证。由于我国目前在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上采取以考为主的方式,考取证的大多是考试型专业人才,而并非技术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因此,必须在明确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前提下,广泛吸收企业会计岗位专业人员参与职业教育活动,同时通过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使企业能定期接纳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并接受来自校方提供的专业技术咨询及专业人员培训服务,实现合作双赢。逐步建立起一支以企业专家为主体的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实现师资队伍的职业化。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化意识的培养,需要学生自身及学校共同努力来完成。让同学在一开始进入学校大门的第一天起,就逐渐培养学生的职业化意识,只有意识上去了,行动才会跟上,只有学生的职业化意识提高了,学生在大三学年安排顶岗实习的时候,才会积极主动的接受,勇敢的走出校园,去社会上学习与历练。为今后真正走出校园做好充分而扎实的准备。

关键词:

高职;会计实训;教学组织

一、问题的提出

(一)背景条件

(二)理论基础

2.系统论。系统论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教学系统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媒介(教学方法、教材等)要素的相互配合,形成新的功能,产生新的效果,这种效果会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课堂质量。在相对限定的教学空间里,通过教师的预先准备和课堂管理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组织、随机应变、对授课对象积极性的调动和课堂互动效果等,教学效果可以明显得到提高。

1.本义所说“会计实训教学”可以在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即(教室)内展开,也可以在模拟手工实训室,在空间上,不作限定,可以离开会计手工实训室,离开模拟环境继续开展实训教学。

2.关于“有效性”,是指侧重于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度、参与度加强。同时,教学质量实现有力地提升:这里的“有效性”相对T教学现状及以往教学效果而言,提出的改进方法i本文试就笔者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会计实训教学组织的冇效性浅作分析。

二、认清课堂会计教学与现实会计实务的区别

(一)课堂教学无法做到完全贴合实际情况的会计实务操作

(二)课堂教学有自己的功能与特色

课堂教学重点在启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帮助学生建立职业认知,引领学生走进会计视野。通过课堂教学的固有形式和知识输送特点,实现教育效果。

三、教学实施

(一)了解教学对象

(二)明确教学目标

理论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协同调动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N标追求,力求达到学生理论知的巩闶和实践能力增强的效果,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巧做教学设计

2.布置任务,协同操作。实训开始及实训中途,教师根据班级会计理论水平高低布置不同知识任务,通过抢答、辩论赛、知识串讲等形式完成相应学习任务。

3.以专为主,综合并重。实训期间的学习,重点在于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提高。通过账证表,巩固会计理论知识。同时,可以根据学生完成各类任务的情况给以加分奖励,根据发言、考勤、小组协作等各种方式,考核学牛.的成绩。

4.客观评判,分层评价。依据先前对学生性格的了解,对于全班学生进行分层把握C不同的学生给以不同的待遇。基础+好的学生若善于合作,可以获得教师心中加分,基础好的学生以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方式。学生对成绩和老师的关心最在乎。奖励政策更有示范效果。笔者规定,除了无故旷课,其它在课堂上的行为都有可能为自己加分。正面行为绝对加,负面行为视情况。如:回答问题,只要积极主动,无论对错,均可得分:上课迟到,手机响,均要有所补救,或回答问题,或才艺展示,只要补救得当,效果好,不仅不扣分,还可以加分。这样既可以教育学生对课堂的尊重,又可以督促学生学会担当,外且还能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和自我开发能力。

(四)常做教学评价

1.学生评。同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因不同因素产生不N的效果。这些因素有:教师的性格特点、不同课程的具体要求、不同的班级氛围等等。所以,要恰当组织教学,高效开展教学,因人时异,因学情而异,因班级而异。这一切,需耍教师经常与学生沟通,放下姿态,开展平等交流,进行频繁互动,增加对课觉组织效果的丫解,吸取不同教法,积累教学经验。

2.自我省。根据反馈资料,经常开展A我反省,自我总结r作,勤于教学反思,勇于教学改进,那么,对于教师本身来说将是很大的提高。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也是一项创造性艺术。这是一种职业习惯,也是一种工匠精神。这样的教学习惯很值得保持。

(五)改变考核方式

1.期末考核为主改为过程考核为主。课程改革的方式与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分不开。期末考核单纬度,只能反映卞生的期末考试表现,不能全方位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应该从整个学期的表现情况,判断学生的责任心,对学习的热忱,对集体的概念,对团队的归属感,对会计职业的认知和具体知识点的把握度。拉长考核纬度,通过一个学期的了解和把握,给以相应的综合分值:

2.单一考核改为综合考核。综合考核是对学生全方位的考量,也是教#公平性的体现。除开期末考试成绩,还分为凭证填制分数、审核分数、装订分数、登帐成绩、平时表现分数,团队合作分数,以及期中考试分数和平时考勤分数。

四、教学总结与展望

(一)总结

2.关于教学理念。

(1)由“教导”到“引导”之间,存在距离:>由教给学生知识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发学习兴趣;由教师“教”到学生自主独立学习、自主讨论;由教学生纯理论、纯操作到理论与动手操作关系的平衡与实践,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理念的转变。

3.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既冇科学性、客观性,也有艺术性、主观性。好比“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妙在启发,贵在得法”。

(二)展望

xx年是我正式运行以来的第一年,一年来,在领导的正确领导、指挥下,我们努力拼搏、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全力以赴,出色地完成了上级领导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

随着我的建章立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人教科也相应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在台领导的关怀下,在中心人教处的指导下,人教科顺利完成了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职称评定工作、文秘工作等,基建档案的整理工作已近尾声,等待验收。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1、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人事制度改革是监测中心今年上半年的一项重大举措,我根据中心部署,自xx年1月开始着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的筹备工作。人事教育科负责承办人事制度改革具体工作。

为很好地完成这次人事制度改革,1月中旬,在的带领下,我们开始着手草拟各部门考核制度、岗位说明书、各岗位任职资格、机构人员设置方案、奖金分配方案等,并对原有的部分规章制度作了修改。

从人事制度改革的程序操作上,我们遵照中心的要求,参照兄的改革方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为使干部职工正确认识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对监测中心以及我的各项规章制度、奖金分配办法、百分制考核办法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消除了干部职工对改革的抵触情绪,从思想上接受改革。

为达到改革的目的,充分调动大家工作学习积极性,我们抓住改革的两个关键:一是实行全员聘用制,二是引入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内部分配方案。

人事制度改革主要是在中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实行竞聘上岗的办法,人教科严格按照竞聘程序推进竞聘工作。为充分体现民主,我们在竞聘前下发《人员情况调查表》和《个人应聘意向表对照应聘条件严格审查每名应聘人员》。在竞聘演讲会上为每名职工下发《中层干部竞聘演讲民主评议表》,大家为每名参加竞聘人员打分,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使全体职工都参与到中层干部的选拔工作中来。

在4月16日召开的签约大会上,我每名职工都与签订了为期两年的聘用合同。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准备工作,到4月20日我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圆满结束,我台实行全员聘用制。

2、健全制度,3、完善管理

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继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完善各项考核制度,加大执行力度。

xx年,我大部分职工均已转正,这带来了一些新出现的问题。为与里的实际情况协调,我们参照中心、兄弟以及地方的政策、规定,及时制定出切合我台实际情况的规定、制度。围绕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完善一系列岗位人员职责40条、岗位职责15条、管理制度、规定13条、考核制度、奖惩制度11条、以及《职工请销假及假期待遇的有关规定》、《考勤办法》等。

4、整理基建档案,5、迎接总局验收

为确保我台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机房有关人员的支持下,

技术资料共计3卷,36册,231份。包括天馈线工程技术资料;监测网络技术资料;电气设备资料等。

6、基础工作

人教科完成了职工工资正常晋级调整工资标准等项工作,xx年新招调职工6人,人教科为他们办理了招录手续和调入手续,为他们工资定级,并上报中心得到批复。为今年实习期满的单中专毕业生办理转正定级手续以及职称的评定工作。

通过今年7月份的中心人事干部培训班、8月份中心文秘干部培训班的学习,对人事工作和文秘工作的一些具体问题有了深刻地了解,对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学习班结束以后,人教科根据国家新的人事档案管理规范,统一整理了我职工个人档案。对文秘工作中的一些登记制度等也相应作了更趋合理的调整。

今年工作得以顺利完成,我们得到了领导的关心、得到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人教科的工作关系到每名职工的切身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中来不得半点马虎,为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人教科将在现有基础上,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提高政治修养,做到使每名职工满意。

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我已从一名幼稚的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技术人员,经过几年的现场实际工作,我已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适合各工程的施工程序。这几年来我先后从事过**蜡化100万吨/年催化裂化工程、**电石厂2万吨/年有机硅扩能改造工程、**化肥厂10万吨/年丁锌醇扩建工程、**炼油厂三机组移位改造工程、**石化分公司二蒸馏扩能改造工程,**乙烯厂10万吨/年乙烯挖潜技术改造项目、**乙烯厂15万吨/年聚乙烯挖潜技术改造项目、***炼油厂140万吨/年催化裂化技术改造工程、**石化分公司一蒸馏扩能改造工程、**炼油厂100万吨/年延迟焦化工程等12个工程。在上述工程中我负责技术管理工作,在工作中一直兢兢业业,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一直奉行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施工质量,保证了施工一次校验合格率100%,部分工程已获国家优质工程。

xx年到xx年先后在**乙烯厂10万吨/年乙烯挖潜技术改造项目、**乙烯厂15万吨/年聚乙烯挖潜技术改造项目、**炼油厂140万吨/年催化裂化技术改造工程、大连石化分公司一蒸馏扩能改造工程中从事施工管理工作,在这些施工中,我强化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

在质量管理上我把加强质量终身责任制的管理,明确责任,强化管理责任卡做为施工过程中的重点,这样保证了施工各道工序质量合格,同时加大对质量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本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保证每到工序受控。同时加强了施工开工前的技术交底、方案的编制和执行监督工作。施工中严格执行各类标准,加强了过程质量控制,实行质量工资制,优质优价,对创建精品工程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成本管理上,在施工前认真做好成本预测,在施工中对成本管理实施动态监控管理,使工程成本始终在有序可控的管理体系下运行。实际施工中禁止现场出现大面积返工现象,合理用料,利旧利废,做到了工程投入量最小,同时加强机具管理,定期进行检查,搞好维护保养,提高综合利用率,保证了长周期运行。

在工程进度管理上针对近几年的工程由于工程期紧,任务量大,材料设备不到货的情况下,为确保控制点施工任务按时完成,我精心组织,搞好施工准备,实行周计划管理,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合理划分施工阶段,采用平行流水作业法施工。在吉化炼油厂140万吨/年催化裂化技术改造工程、大连石化分公司一蒸馏扩能改造工程中由于工期紧,施工作业量大为按期完工,在工程初期我建议施工作业人员熟悉现场情况,加大预制深度,这两个工程规模大小相似,全装置仪表阀门安装1500个,各类焊接管件1200个,为了施工高峰期降低工作量,不使仪表正常施工受到限制,我在施工准备阶段提前预制压力表阀门和导压管路的各个接头,将导压管路、伴热管路敷设到仪表一次点附件,提前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为后序施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多年的现场施工过程中我一直以积极的态度发挥自己的长处,积极工作。xx年在大连石化分公司一蒸馏扩能工程中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该工程节约资金20万元,不仅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在工期紧、任务量大、作业条件困难的情况下合理划分各施工阶段,确保了施工质量为提前竣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赢得了甲方、监理等多家领导的高度评价。

上述是我参加工作以来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但我从事或介入的其他工作还有很多:如曾多次参与工程的投标工作,工程的预结算管理等工作。在我所从事的各项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积极思考,不断学习新知识,全面、终合的考虑工程施工,圆满的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任务。多年来我被公司评为十佳青年、优秀员工、撰写的论文、合理化建议、施工技术方案多次被评为优秀作品。

xx年我从事了技术质量处的管理工作,这个岗位对我又是一个新的工作起点。技术管理岗位是对各施工项目的全面的技术质量管理并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它包括了以下工作内容: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地区、部门关于技术质量方面的法规、标准、文件;负责工程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借鉴同行业先进的施工方法或自创独特的施工方法在本企业中推广实施,不断改进施工方法和提高管理水平;

根据企业现状和长远发展规划搞好技术培训工作。因此就此部门的工作,我做了以下工作:

THE END
1.《现代教育技术》自测题,第2份(共2份)*30. 信息技术于课程融合仅仅是运用现代技术支持传统教学。() A.对 B.错 *31.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意义之一在于创设理想的教学环境。() A.对 B.错 *32.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 A.对 B.错 *33. 协作学习模式无需教师监控学习过程,学生即可完成学习活动。() http://kaoshi.wjx.top/jq/77098264.aspx
2.2021年中国大学慕课MOOC《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课程期末考试题库第第 页实用文档2021年中国大学慕课MOOC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课程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每位学员抽到的题目不一样,本题库包含9598的题目,请用查找功能在本题库内查询正确答案。单选单选题英国的数据素养最早来源于 A. 信息素养B. 数字素养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8276765.html
3.[转]“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认知与应用策略一、以“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教学 “教—学—评”指一个完整教学活动的三个方面。“教”,指的是教师根据一个最小的语文教学单位的基于课程标准的终极性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设计组织和引导学生达标的学习活动,以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活动;“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主动积极展开学习活动,达成学https://sx.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95391&id=39544355
4.浅谈现代化技术如何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揭阳日报网欢迎您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设计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减少因技术使用导致的注意力分散。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促进小学语文的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习效果,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http://jyrb.jynews.net/content/20241217/detail341955.html
5.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6.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12篇(全文)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基础, 是教学生如何将信息收集、加工、交流、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交流、创新信息的能力, 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信息工具来解决问题, 同时转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让信息技术成为有效的辅助工具, 形成学生终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4ixxsrn.html
7.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热门33篇教师必须具有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热爱教学工作,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才能主动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学生的热点、焦点问题,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有扎实深厚的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精深的学科知识http://m.yueduku.com/fanwen/xuexixindetihui/704/704188.html
8.朱虹:七论江西教育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传统儒家思想中“热爱学生,有教无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知过即改”等有关师德的论述,使我国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教育史上第一个教师道德体系。南宋理学家朱熹主张教师应切实做到“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76846
9.教师教育专题信息2024年第2卷第5期如何教会教师们运用技术进行教学:教师教育者的实践 培养新手教师进行差异化教学:一项追踪研究的启示 如何应对招聘困难学校的师资短缺问题 从实践中学习实践:教师教育中的理论-实践类课程探究 实习期间学生教师课堂管理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探究 从传统到临床的持续专业发展路径:教师教育中的学术-实地伙伴关系 https://nhb.shnu.edu.cn/60/16/c30218a811030/page.htm
10.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用12篇)传统教学从教材的感知、理解到知识的巩固、运用,形成了一个线性过程。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在信息传播的方式上离不开板书、口授,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自然是教师的板书、语言及课本上的知识,抑制了学生的第三思维空间,显出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陈旧、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发学生的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22419.html
11.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精选16篇)三、指导与师和生融洽相处 一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备好课,上好课之外,更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之学会与备课组的老师年级组的老师融洽显出。师傅除了要教会徒弟如何进行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外,更要教会与带班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及其与家长的沟通,借助各种资源提升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只有爱一个老师才会爱上这门https://mip.ruiwen.com/gongwen/gongzuojihua/504828.html
12.安徽教师考编教综考前背诵资料—教育学(2) 受教育者: 是受教育的对象, 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有的教材也称“学习者”。 (3) 教育影响: 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手段等,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中介。 (4) 相互关系: 上述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 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85768796764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