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构建中国自主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教育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此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明确要求。近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理论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教育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理论工作者围绕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价值和实践路径展开了深入讨论,形成了一定共识。但当前学界在中国自主的教育学知识体系应如何构建的问题上,仍存在一些困惑。这些困惑的形成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内在原因。一是中国现代教育学科建立仅有百余年历史,一些核心概念,如教育、科学、班级授课制、课程、师范、博雅教育等多为译介而来,面临本土化发展问题。二是教育学学科知识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突出表现在教育学科独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不足,其知识生产多是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三是教育学面临处理历史和未来关系的紧迫问题,即面对当下的教育问题,如何传承、发扬和再造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又该如何基于历史和当下进行教育理论创新。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自主的教育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要回答“什么是中国自主的教育学知识体系”,首先要正确理解“自主”的含义;而要回答什么是“自主”,就必须正确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自我”可视为当下的中国教育学知识生产,而“他者”是其他国家的教育学知识生成、其他学科的知识生产以及历史和未来的教育学知识生产。要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教育学知识体系,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从提出标识性教育学概念,到形成“承认的教育学理论”,再到发展中国自主的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过程。而无论是标识性的教育学概念还是“承认的教育学理论”,它们都有一个本质特征——对教育现象、问题和实践有很强的解释力。由此出发,我们尝试探寻构建中国自主的教育学知识体系的现实路径。

最后,发展高质量教育学理论体系。中国自主的教育学知识体系是高质量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发展高质量教育学理论体系就是要形成众多被承认的教育学理论。例如,在教育学科建设方面,要形成被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教师教育等领域广泛认可的教育学理论,进而形成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在教育学研究领域方面,要形成学生发展、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学内容和媒介、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境以及人工智能教育等领域的教育学理论,进而形成教育学学术理论体系等。

(作者:贾玉超,系国家开放大学教授,《中国远程教育》总编辑)

THE END
1.《现代教育技术》自测题,第2份(共2份)*30. 信息技术于课程融合仅仅是运用现代技术支持传统教学。() A.对 B.错 *31.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意义之一在于创设理想的教学环境。() A.对 B.错 *32.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质与落脚点是变革传统的教学结构。() A.对 B.错 *33. 协作学习模式无需教师监控学习过程,学生即可完成学习活动。() http://kaoshi.wjx.top/jq/77098264.aspx
2.2021年中国大学慕课MOOC《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课程期末考试题库第第 页实用文档2021年中国大学慕课MOOC中小学教师数据素养课程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每位学员抽到的题目不一样,本题库包含9598的题目,请用查找功能在本题库内查询正确答案。单选单选题英国的数据素养最早来源于 A. 信息素养B. 数字素养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8276765.html
3.[转]“教—学—评”一体化的理论认知与应用策略一、以“教—学—评”一体化设计教学 “教—学—评”指一个完整教学活动的三个方面。“教”,指的是教师根据一个最小的语文教学单位的基于课程标准的终极性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设计组织和引导学生达标的学习活动,以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活动;“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主动积极展开学习活动,达成学https://sx.zjer.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95391&id=39544355
4.浅谈现代化技术如何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揭阳日报网欢迎您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设计教学活动,有效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减少因技术使用导致的注意力分散。 通过实施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促进小学语文的教与学,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习效果,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http://jyrb.jynews.net/content/20241217/detail341955.html
5.网络中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6.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分析12篇(全文)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基础, 是教学生如何将信息收集、加工、交流、创新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交流、创新信息的能力, 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信息工具来解决问题, 同时转为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让信息技术成为有效的辅助工具, 形成学生终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4ixxsrn.html
7.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热门33篇教师必须具有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和为祖国培养现代化人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热爱教学工作,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书育人中去,才能主动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关注学生的热点、焦点问题,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要有扎实深厚的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精深的学科知识http://m.yueduku.com/fanwen/xuexixindetihui/704/704188.html
8.朱虹:七论江西教育澎湃号·媒体澎湃新闻传统儒家思想中“热爱学生,有教无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知过即改”等有关师德的论述,使我国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教育史上第一个教师道德体系。南宋理学家朱熹主张教师应切实做到“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正其义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76846
9.教师教育专题信息2024年第2卷第5期如何教会教师们运用技术进行教学:教师教育者的实践 培养新手教师进行差异化教学:一项追踪研究的启示 如何应对招聘困难学校的师资短缺问题 从实践中学习实践:教师教育中的理论-实践类课程探究 实习期间学生教师课堂管理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探究 从传统到临床的持续专业发展路径:教师教育中的学术-实地伙伴关系 https://nhb.shnu.edu.cn/60/16/c30218a811030/page.htm
10.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用12篇)传统教学从教材的感知、理解到知识的巩固、运用,形成了一个线性过程。传统教学模式虽然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在信息传播的方式上离不开板书、口授,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自然是教师的板书、语言及课本上的知识,抑制了学生的第三思维空间,显出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陈旧、单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激发学生的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22419.html
11.指导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精选16篇)三、指导与师和生融洽相处 一位合格的教师,除了要备好课,上好课之外,更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使之学会与备课组的老师年级组的老师融洽显出。师傅除了要教会徒弟如何进行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外,更要教会与带班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及其与家长的沟通,借助各种资源提升教学效果,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只有爱一个老师才会爱上这门https://mip.ruiwen.com/gongwen/gongzuojihua/504828.html
12.安徽教师考编教综考前背诵资料—教育学(2) 受教育者: 是受教育的对象, 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有的教材也称“学习者”。 (3) 教育影响: 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手段等, 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发生作用的中介。 (4) 相互关系: 上述三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联系, 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385768796764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