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55年,辽宁省复县沙坨村的扫盲班在地里通过实物进行扫盲教学。
建国初期,在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干部队伍的现实状况和国家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党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实际、扎实有效的干部教育的方针政策,并认真贯彻落实。
政治、理论教育与文化、业务教育并重
党的干部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武装斗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富有革命斗争的经验,但缺少领导国家各方面建设工作需要的文化和专业。于是党适时调整了干部教育策略,对干部的政治、理论与文化、业务教育并重。
加强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951年2月,党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草案)》,规定通过考试将党员分为三级进行理论学习。后来,党又将干部按照其原有文化知识和理解能力分为理论学习的初、中、高级组,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随着《毛泽东选集》的出版发行,党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中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的高潮。1953年,为了适应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党又组织干部学习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著作,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1954年12月,党中央印发了《关于轮训全党高中级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以各级党校为主要基地,逐步建立对各级干部的轮训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干部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据统计,建国初期全国参加理论学习的干部达250余万人。
注重干部的科学文化教育。党通过一系列的指示,如:《关于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的指示》、《关于加强干部文化教育工作的指示》、《关于扫除乡村主要干部文盲问题的报告》等,大力开展对干部的科学文化教育。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的军队、党政机关、工厂、学校、人民团体纷纷举办各种形式的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和补习班,并与高等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相衔接,形成以广大干部特别是工农干部为主要教育对象,以扫除文盲、具备基本科学文化素质为基本目标,以语文、算术、自然、历史等基础知识为学习内容的干部文化教育体系。
发展干部的专业业务教育。中央各部委和地方专业部门开办各种专业干部学校和训练班,对干部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培养各行业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国家经济建设急需的各类财经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骨干。党还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并借助它们开办各种干部专业培训班,选调党政机关、工矿企业及军队的干部去学习财经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此外,党还派遣干部到苏联和东欧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提高其科学技术水平和财经管理能力。
坚持实践性原则,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
党注重通过业务实践、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等加强对干部的培养、教育和锻炼,并使其制度化、规范化。按照中央的要求,各类干部学校采用国家建设的实际材料来充实教学内容,引导学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并把业务实践引入教学中,组织学员到工厂、农场等部门参加生产实践,使实践教学成为重要的教学组成部分。
1956年1月,党中央批转的中央组织部《关于全国省市以上各专业部门在职干部轮训工作向中央的报告》,要求干部教育一定要与中国政治经济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坚持采取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方针;中央一级干校的业务理论课与业务实际课大体上可占60%左右,省、市一级干校的业务理论课与业务实际课大体上可占整个课程70%左右。根据中央的指示,各类干部学校特别是各专业干部学校加强对干部的实践教育,加大业务实践课在总体课程中的比重,规范业务实践教学。
坚持实践性原则还要求党与时俱进地改进和调整干部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各个时期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因此干部教育要服务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于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建国初期,党的中心工作是采取各项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搞好国家各方面建设、实现国家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这要求党员干部由过去革命的先锋队转变为国家建设的先锋队,具备相应的执政治国能力、财经管理水平和拒腐防变意志。于是,党干部教育的目标、政策、制度和具体内容根据党中心工作的需要进行了调整,并强调干部教育必须紧密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进行。
注重对知识分子干部的教育改造和对年轻干部的培养
为了应对干部奇缺的困难局面,党留用南京国民政府遗留下来的约40万旧职员,并从青年知识分子和工人中突击选拔了约30万名新干部,使党干部教育的对象空前广泛,涵盖国家各领域、各部门、各层级的党员及非党员干部。
党留用的旧人员中大多是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很多海外爱国学者也回国参加建设,这使知识分子干部在国家干部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为了将知识分子干部改造为革命的干部,为新中国的建设事业服务,党对其制定了“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1949年到1950年间,各地干部学校、普通高校开办训练班和假期学习会,吸收知识分子干部学习政协三大文件、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等。1951年9月到1952年,党在全国开展了一场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组织广大知识分子干部学习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以及共同纲领、中央和各大行政区的重要政策文件,总结错误思想,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党也十分注重对新干部,特别是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1951年4月,安子文在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应大胆提拔使用近两年来在各种斗争和工作中表现了对人民事业忠诚和一定工作能力的年轻干部,并从思想教育与实际斗争锻炼两方面使他们得到进一步提高。根据中央的指示和工作的需要,各级党委加大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提拔甚至越级提拔了很多有培养前途的、优秀的年轻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