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别人使用英语交流可能对很多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自己的英语还不好的时候,不敢开口。
自我对话法就是,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假设一个场景,一人分饰两角色,把平时学到的好都用上,出声是必须的,越大越好,同时锻炼我们说话时的胆量。
2:他人对话法
自我对话法虽然对提高口语有所帮助,当时毕竟只是自己跟自己对话,局限性很高,如果你觉得自我对话的方法已经不能提高你的口语水平了,可以找你的好朋友和你练习,朋友之间说英语也不会那么尴尬吧,和朋友进行英语对话不但能够提高口语水平,还能提高你的胆量,为以后和其他人做口语交流做准备。有条件的话,可以找个外教来练一练,可能大家不知道,现在网上很多资源可以用。
3:边听边读法
顾名思义,就是一边听一边读,学习英语的时候,MP3、随身听和复读机是很好的辅助工具,我们可以把它们装在身上,随时闲了随时听,然后边听边读,重复听取,然后重复读取,直到记住发音为止。
4:边说边写法
在现在的教学中英语的听和写的教学是分开的,这实际上阻碍了我们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学习中你可以写一句,读一句,这样不但加深记忆,同时也会提高你的口语水平。
5:影视提高法
现在美剧很是流行,不少大学生都爱看美剧,在看美剧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其实很多美剧都是不错的教程,例如老友记,就是学习英语很不错的教材,我们在观看的同时,可以学着他们说话,这种流行美剧都有中文字幕,更能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6:歌曲记忆法
现在英文歌曲中有不少的流行歌曲,也是我们喜欢听的歌曲,我们可以把单纯的听歌变成边听边学,不过使用歌曲记忆法需要注意我们不能使用快歌作为学习歌曲,这样我们很难听清楚他们的发音,好选择慢歌为学习歌曲。
2.英语口语练习常识
1、自我对话练习
对于学习英语口语来说,和自己对话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通过自我对话,你可以更流利地将你的想法翻译成英语,这是一种相对没有压力的练习。
2、了解自己学英语口语的真正需求
每个人学习英语口语的目的都不一样,而从学英语口语的真正需求开始,有助于自己认识学习的作用,简单地说,就是学习动机,只要有学习动机,人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当你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的时候,你就会越学越兴奋。
3、建立学习自信心
3.商务英语口语书推荐
1.《经济学人》
2.《高级商务英语阅读》
3.《商务英语口译》
虽然我们做的不是口译工作,但这些商务口译素材技能加强我们的口语表达技能,又增长商务知识。口译练习的形式多样,可以通过实战训练利用这些教材,培养所需的技能。
4.《国际商务导论》
5.《国际会计教程》
充分考虑到中国使用者的现实需要,涵盖了《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主要内容的介绍和讲解,而且还提供关键术语的中、英文翻译,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4.英语口语提升方法
1、多模仿
平时,要多观看英文电影电视剧等有声影像资料,通过模仿英文主人公的语音、语调、语速调整自己的发音发声习惯,必要时好准备一个录音设备,边录下自己的模仿,边对比和原声的差距,努力做到自己的极限。
2、多背诵
背诵是让你腹有诗书气自华的重要方式,任何语言学习,都必须打牢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建立在记忆和背诵上的,真心想要学好口语的话,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背诵一些常用语句,便于实际运用。
3、多社交
口语是要用来交际的,你整天闷在一个小圈子里是无法进步的,要学会扩大自己的英文同好社交圈子,或找老外交换学习,帮助自己尽快掌握一口地道流利的英文口语。也可以多上一些社交网站,寻找和你一样需要练习汉语口语的老外,每周定时视频聊天,一起进步。
4、多演讲
平时在家里,可以在脑中想一个场景或话题,然后自己对着镜子发表演讲,通过这种模拟情景,会让你在以后更加随机应变。积极参与学校、公司、社会组织的英语演讲比赛,并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
5.提升英语口语的三个方法
一、打好语音语调基础
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是跨进英语王国的第一步。语音和语调是否纯正规范、自然流畅,是衡量一个人口语水平高低基本的要素之一。有些学生单词发音错误或不够标准,语调生硬,无抑扬之分,导致无法同英美人士进行顺畅的交流。有些学生之所以说英语不敢张口,怕说出来被人笑话,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单词发音不准,语言不连贯,结结巴巴。所以,要求英语学习者一定要在读准音标、读准单词、语调连贯而自然的环节上多下功夫,平时一定要多读,多练,多问,多对照,多模仿,多矫正,多应用。
二、积累词语,勤学勤用
三、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朗读有助于提高口语水平。朗读对语言的音、形、义都给予重视,重点是音,通过把音念出来,从而在大脑中留下完整的印象。朗读时发音准确清晰,语腔语调好,富有感情色彩,是说一口地道、流畅英语的基础。每天坚持朗读,特别是早晨起来安排10~20分钟的大声朗读,有助于对语音、语调、语气、语意、节奏、重音、连读、停顿和换气等全面掌握,对培养英语语感很有好处。朗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也可以是各种课外优秀题材,包括故事、诗歌、应用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涵盖范围可涉及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