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电子版中国教育新闻网记录教育每一天!www.jyb.cn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

当前,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正深刻重塑着我国高等教育格局。积极推动教育教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治理能力,成为高校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步在教育教学领域普及,其凭借复杂的算法、模型和规则,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提炼并创造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内容。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它们能够根据用户指令,智能搜索并筛选出网上的优质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这一技术的引入,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实际需求进行自主学习。

智能教学助手成为技术与实践融合的典型代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辅导、自动答疑机器人等教学辅助软件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们能够模拟教师的角色,为学生们提供即时且准确的解答与指导,并通过数据分析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潜在问题,从而灵活调整教学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参与度与满意度。

虚拟现实技术引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深层次变革。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和直观,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虚拟场景等方式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在生物课上,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入人体内部,直观地观察细胞结构;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建筑模型以更加直观和沉浸式的方式予以呈现,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人工智能+”驱动教育数字化建设方向

在当今社会,跨界融合、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与创新能力成为新一代人才所必备的重要素质。为此,高校要以“人工智能+专业”协同为目标,将专业知识、职业素养、行业前沿、科技创新等核心要素有机整合,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跨学科思维以及强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还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跨学科挖掘教学资源,创新教育教学范式,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开发跨学科课程。人工智能技术作为跨学科融合与新课程开发、知识边界拓展的关键驱动力,正引领着高等教育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变革。因此,高校在设计课程时,要融合计算机科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并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从而设计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同时,借助智能推荐算法与远程教育技术,优质的教育资源得以跨越地域限制,实现跨学科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共享。

催生动态教学资源。随着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课程的教学内容正从静态资源转变为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和能力进行实时调整的动态系统,教育变得更加个性化和灵活化。借助机器学习算法深入挖掘大数据分析所提供的学生行为数据,进而自动调整教学的内容、难度和宽度,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帮助他们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

迭代智慧教学平台。高校基于大型基础模型的AI智慧教学平台,融合尖端的数据分析模型与机器学习算法,能高效分析海量教学数据,实现对学生学习进度的实时监控,并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验。例如,协助教师进行教学规划与日常管理,并依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成绩信息,向教师提供教学建议,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实现智能教学评价。数字技术在高校教学领域的不断融合与深化应用,推动了教学、学习、管理、评价方式的创新。人工智能辅助的评估与反馈系统正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工具,大数据驱动的教育决策支持也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模型,高校实现了“教、考、管、评”全链路贯通。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每个学生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每门课程的学习和达成情况,并提供数据分析和预警,助力学校基于实时数据分析作出更合理的教学安排。通过数字化赋能,学生得以更好地应对高等教育的挑战,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前,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仍面临着技术创新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例如,一些专业复杂的教学模型超出了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范围、部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用户指令反馈不够精准。高校必须积极应对挑战,将更精准的数据分析、更高效的模拟优化、更智能的教学工具融入教育教学中,为人才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前景。

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校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通过不断迭代升级、更新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搭建教学资源所需的各类信息模型数据平台和数据库,促进学校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一体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提升教师数字素养。高校要全面提升专业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体系化开展教师数智能力培训活动。帮助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与行业前沿的分析,更好地掌握学生学习状态,以满足人工智能背景下的人才高质量培养需求。

THE END
1.探索数字教育“最优解”探索数字教育“最优解”【来源:人民政协报】“无感知AI课堂可在无任何学生电子设备的情况下,实现课堂数据化采集,并通过认知智能技术,生成班级实时学情,助力课堂提质增效。”“当我们有疑问时,可以立刻在网上查找资料,或者和老师在线交流,这种即时反馈让我感觉学习更有效率了。”……近期,广州市政协以“推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002478952422488&wfr=spider&for=pc
2.清华信息交叉创新沙龙第六期暨先进计算与AI研讨会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先进计算与AI”主题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生数科技CTO鲍凡、清华大学电子系姚权铭助理教授、计算机系陈键飞副教授、北京大学孙广宇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戴国浩副教授、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于献智等业内专家分别就生成式大模型算法和数据、基于内我的对话式推荐技术、低精度计算的高效神经网络训练及推理、DRAM近https://www.bnrist.tsinghua.edu.cn/info/1107/3357.htm
3.智慧的算法赋能未来在复杂环境下做出最佳决策一直是人类智慧的一大挑战。在强化学习中,代理通过与环境交互获得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能够逐步优化其行动以达到目标。这项技术对于开发具有自适应能力的人工智能系统至关重要。 四、将人工智能三大算法融合:创新的未来方向 https://www.xstkmqmgl.cn/xing-ye-zi-xun/528483.html
4.AI赋能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深思潜在问题,坚守人本核心关注“AI智能创作应用”,学习AI写作攻略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AI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为个性化学习和科研创新提供了新工具。 然而,在这场技术驱动的浪潮中,我们也需警惕潜在问题,并始终坚守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ODYyODk3MQ==&mid=2247842696&idx=5&sn=14f2b5a2cd07bb2637b3ecc1f1791dbe&chksm=ed98985449831a73fef28bb9e3d61b734167d6a0febc80a5d06b28db5f78e5617e8536d581eb&scene=27
5.李晗王聚兴丨一级价格歧视的违法性分析与反垄断法规制路径就垄断厂商之间达成的默示共谋而言,与OECD报告分成的四类算法:监督算法、平行算法、信号算法和自主学习算法四类相对应,可以将算法共谋分为信使类共谋、轴辐类共谋、预测类共谋以及自主学习类共谋四类。在信使类共谋和轴辐类共谋场景中,算法只是一种执行垄断厂商排除、限制竞争意图的工具,这类共谋通常存在正式协议、沟通https://web.shobserver.com/sgh/detail?id=967728
6.许丽平台经济中轴辐共谋的违法性认定与责任承担在辐条经营者知悉这一事实的情况下,依然选择默示共谋,可以由此认定横向共谋的存在。 再如,在美国优步(Uber)案中,司机们基于算法来实现价格合谋,实际上是由算法自动执行并形成动态定价,特别在自主学习算法合谋状态下,司机之间并未存在信息交流,主要是基于算法才形成的价格合谋,相互之间不存在横向价格协议,为此在反垄断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397052
7.张笑月三权分置视角下数据垄断的规制困境与纾解算法计算规则除了可以人为设置之外,其人工智能属性使得算法可以自主学习,此时算法作为枢纽中心,实现中心辐射垄断。算法通过不断训练学习、分析市场结构、经营主体并彼此交互,提高自身预测能力与经营模式,能为经营者制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策略。一方面由于算法的隐蔽性,使得默示共谋生存空间越来越大,加大了反垄断执法机关的调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21864
8.人工智能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学术期刊(已归档)而人工智能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已经能够自行判断、收集和学习新的数据。某种程度上已经不再局限于设计者最初预定的程式,能够自行衍生出新的决定并实施。人所制定的算法规则或数据输入不再是人工智能行为的唯一来源。即人工智能机器人的行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自主性。这也正是我们讨论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的必要原因https://sfj.sh.gov.cn/ztzl_xsqk/20201126/5a7160630701437b82161551ad52cc7d.html
9.电力以优质服务为核心的演讲稿9篇(全文)[摘要]自来公司做好八个方面的优质服务:树立 “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以微笑服务拉近客户距离;强化责任心,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工作;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不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耐心听取他人的建议;加强交流,主动沟通,用心服务;通过温情服务,赢得客户满意;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努力提高业务技能;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fedy5c2.html
10.交互白板环境下中学物理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微课程: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尝试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6年28期 生态学习观在构建自主学习型中医药人才中的作用 广州化工 2021年21期 自主学习型算法共谋的事前预防与监管 深圳社会科学 2020年02期 自主学习型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教学应用的研究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0年06期 基于尝试教学思想的自主学习型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2281343.html
11.新课程改革培训心得(精选22篇)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例如,对算法内容,应着重强调使学生体会算法思想,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不应将算法简单处理成程序语言的学习https://www.ruiwen.com/word/xinkechenggaigepeixunxinde.html
12.机组模式(精选八篇)按照Web Quest教学模式要求,一个Web Quest必须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等6个部分(关键属性),除此之外还可以有诸如小组活动、学习者角色扮演、跨学科等非关键属性,目的是创设学习情境、搭建自主探究学习平台,既避免盲目性,又不限制自主发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zlxvv17.html
13.职业高中数学教研计划(精选16篇)4、谋发展——正视高二数学教学的现实状况和学生学习的现状,从改变教学开始,寻求突破,以抓师德、促沟通、求团结为基础,形成合力,共谋发展。 (二)、数学教育教学的具体工作 1、常规教学高一要完成必修3、4的教学;高二文科要完成选修1-2的教学;高二理科要完成选修2-2、2-3教学,高三要全面结束第一轮复习,并转入第https://www.hrrsj.com/jiaoxue/xuexiaojihua/879614.html
14.龙湖地产面试攻略岗位名称:数字科技-算法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方向) 工作内容: 1、研发NLP基础词句、篇章语法与语义分析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分词、词性标注、命名实体识别、依存分析、语义角色标注、情感分析、主题模型等; 2、运用NLP与机器学习算法开发文本挖掘、信息抽取、预测分析、阅读理解等高级功能; https://www.nowcoder.com/discuss/post/353158403545571328
15.西南财经大学MBA·社科版》 潘幸龙 信息熵与文学翻译中模糊话语的量度--从《达芬奇密码》的源文本与目标文本选例(论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邵 璐 大学英语写作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探索(论文) 《光华语言论丛·第一辑》四川辞书出版社 盛 敏 刘立莉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论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8 增刊 石 英 英文写作https://doc.mbalib.com/view/92218bbb2105aac2ad058d9a78753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