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抓住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时机家庭教育教育方法科尔曼威利斯

《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

孩子成长有三个关键年龄,

不同的关键年龄需要有不同的关键教育;

本书为广大父母提供了一份家庭教育指南!

有关家庭教育的几个调查研究

文|刘良华

一、科尔曼报告: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黑人学生也很想读大学,他们也曾经志向非凡,但缺乏持续努力学习的现实态度。黑人父母原本也希望孩子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但是他们不能有效地将这种教育的兴趣和期望转化为对孩子学习的支持和辅导。这导致黑人的孩子在自信心、意志力和自我效能感等方面严重偏低,他们对环境和命运缺乏基本的掌控感。

黑人孩子对环境和命运缺乏掌控感与自信,主要因为父母没有及时回应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在低反应家庭长大的孩子会认为他们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改变不了环境或命运。家庭一直在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并间接地影响学生的成绩,而学校在自信心、意志力等方面的影响微乎其微。

家庭的经济状况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这是一个事实。尽管存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现象,但普遍而言,如果父母的经济收入较低,孩子的学业成绩就偏低;尽管存在“从来纨绔少伟男”的现象,但一般而言,如果父母的经济收入较高,孩子的学业成绩普遍较高。

这并不意味着穷人的孩子就注定了成绩低下,因为贫穷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如果父母处于谋生状态,孩子会较早体验父母劳动的辛苦和辛酸,增加改变命运、拯救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过,贫穷虽然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也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最基本的文化资料,尽量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一般而言,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家庭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不过,也并非所有富裕家庭的孩子都有好的学业成绩,原因在于:富裕是一种高级的教育资源,但是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父母有高级的教育方法。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相反,如果孩子因家庭富裕而四体不勤、傲慢虚荣,那么富裕不仅不是孩子成长的资源,反而成为孩子成长的祸害。中国的民间经验是:富不过三代。

遗憾的是,“富不过三代”这条民间古训几乎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咒语,但比较富裕的家庭常常被这条古训不幸言中。

二、威利斯报告:工人阶级子弟为何继承父业

1977年,英国学者威利斯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城市文化中,男子汉气概不仅不能帮助工人或农民的孩子提升个人实力,反而导致孩子难以适应城市文化,无法适应文化学习、学业成就低下,继而导致工人阶级的孩子只能“子承父业”。

具有男子汉气概的学生之所以文化成绩低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文明总是倾向于女性化。男子汉气概在乡村、工厂或乱世可能成为众人崇拜的对象,但在城市文化中不仅会失去用武之地,反而成为反城市文化、反学校文化的另类或笑柄。按照休谟的说法,现代教育就是使人变得文雅、殷勤、彬彬有礼,男子汉气概的勇敢只不过是属于“一切未开化的民族”的美德。只有野蛮人才赞颂勇敢甚至崇拜强盗。勇敢在城市文明中是被鄙视的。

威利斯报告显示,父母过于强调男子汉气概将导致孩子无法适应城市文化。日本学者三浦展在2007年提出,父母的礼貌程度将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产生直接影响。三浦展的调查报告显示,成绩好的孩子,母亲比较有条理、又有趣。有条理且有趣的母亲,比较能养育出成绩好的孩子。成绩好的孩子,母亲通常是有计划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成绩不理想的孩子,饮食状况也比较混乱。成绩越差的孩子,越依赖便利店的食物。

三浦展的建议是:“父母能做的就是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要父母突然之间大量增加收入或许不太可能,更不用说突然提高自己的学历。既然如此,身为父母唯一能努力的,就是设法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孩子的生活习惯将影响孩子的成绩:“成绩越好的孩子,个性越主动,同时比较会运动,朋友也比较多,但成绩差的孩子,不仅个性较被动,也很不擅长运动,同时朋友也比较少,基本上很爱打电玩。”

科尔曼及三浦展等人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没有养成“三好”(身体好、性格好、生活习惯好),这个孩子就很可能成为学校的“差生”。或者说,如果孩子在家里养成了坏身体、坏性格和坏习惯,那么无论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多么能干,他们也很难改变孩子在学校成为“差生”的命运。

三、刘云杉报告:农村孩子为何很难考上重点大学

刘云杉等人对农村学生在北京大学中的比例做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978—1998年,家庭出身为农民的学生考上北京大学的比例在20%~40%,20世纪80年代,农村学生占30%以上。2000—2005年,农村户口的新生比例在15%左右。北大农村新生比例下降始于90年代中期,2000年以后,农村户籍新生的比例在10%~15%。

什么原因导致北大等重点大学的农村新生比例在2000年前后快速下降?

主要原因在于,1990年前后,中国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1990年之前,农村的劳动者叫“农民”,城市里的体力劳动者叫“工人”。在1990年之后,中国农民大量离开农村涌入城市,他们获得了一个新身份——“农民工”。中国的“农民工”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迎来令世界震撼的高速发展,但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中国一度有人提出“三农”问题,但是真正严重的问题是“三农”之外的“农民工”问题。“农民工”问题导致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而失去在社会流动中获得更好发展的资源和机会。这个问题加剧了“寒门难出贵子”的社会固化现象。

农村学生考上重点大学的比例之所以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在那个年代,不少地方出现“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现象。农村的父母远离家乡成为城市里的民工,只剩下老人和孩子留守农村,农村家庭教育接近崩溃状态。

年轻的父母去城市打工原本是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殊不知,当年轻的父母把孩子交给祖父母而导致孩子失去父母的陪伴之后,孩子已经处于成长的弱势之中。

孩子在幼小的年龄就失去父母的陪伴将导致哪些严重的后果,这是本书将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如果说学校教育的主要责任是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和交往能力,那么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则是“性格—身体本位”,并以爱与意志的训练来影响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学校教育虽然也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和性格,但孩子是否身体好、性格好,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

一旦有了孩子,做父亲或母亲的最好减少外面的应酬,下班之后尽快回家,和孩子在一起。即使不能长期地留守家庭陪伴孩子,至少在孩子成长的关键年龄,父母最好多陪伴孩子。孩子的祖父母或家庭教师也可以陪伴孩子,但任何他人都不能代替父母对孩子的陪伴。家庭环境是孩子的“后天遗传”,父母的教育方式、生活习惯一直在持续地影响孩子的成长。父母陪伴孩子意味着陪伴孩子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起游戏,一起做家务。同时,父母陪伴孩子也意味着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自食其力的生活习惯。为了让孩子逐步过独立的生活,成为独立的人,父母需要过独立的生活。只有父母独立,才有可能让孩子独立,不能以爱的名义破坏孩子的成长。

陪伴孩子时,家长最好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让孩子有足够的运动量和劳动量,性格好和身体好本身就有独立的价值。人的幸福与知识和学历没有直接关系,却与性格和身体有直接的关联。性格好和身体好除了增进人的幸福感之外,也以某种“看不见”的方式影响人的学习成绩。孩子的学习出了问题,根源可能在他的情感或身体上,不妨从孩子的情感或身体那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父母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学习的重要性并责令孩子努力学习,类似园丁把水分和养料直接抛洒给“枯黄的树叶”。

学校教育多少会影响孩子的性格、智力和身体,但是对这些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学校,而是孩子从父母那里接受的遗传因子和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孩子所接受的遗传因子和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有连续性,但二者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仍然不同。学校的归学校,家庭的归家庭。家庭教育并非完全是为了让孩子做好入学的准备,它有自己的特殊目的。学校教育往往侧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则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重点培育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其理想是“文明其性格,野蛮其身体”。

本文节选自《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前言

图源网络

新书推荐

刘良华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760-1628-4

2021年6月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刘良华最新力作。

★本书涉及三岁前后的感性教育、九岁前后的规则教育、十五岁前后的意志教育,内容丰富,论述科学。

★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对广大家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孩子成长有三个关键年龄,不同的关键年龄需要有不同的关键教育。若在关键年龄及时为孩子提供关键教育,孩子将获得健康发展。若错过了关键年龄,就会导致“潜能递减”。

本书从孩子成长的三个关键年龄点出发,共分为三个专题:专题1:三岁前后的感性教育;专题2:九岁前后的规则教育;专题3:十五岁前后的意志教育。旨在为父母,尤其是新父母提供家庭教育指南。

核心精神

三岁前后的孩子需要重点发展感性,包括情感、语感和动感。

/三岁前后的感性教育/

第一章三岁前后的三个关键教育

一、情感:依恋关系与柔软的陪伴

二、语感:母语、外语与其他各种语言

三、动感:让手工、劳动和运动成为习惯

第二章孩子三岁前后的宽松教育

二、柔的教育:多一些自由,少一些规则

三、游戏教育:情感、语感和动感游戏

第三章幼儿家庭教育的“三一原则”

一、警惕三个坏习惯:看电视,玩手机,吃零食

二、守住一个大原则:外柔内刚

三、建立正常的生活习惯

孩子成长的第二个关键年龄是九岁前后。

九岁前后的孩子需要接受规则教育,包括文武双全、劳逸结合、通情达理三个规则。

/九岁前后的规则教育/

第四章孩子九岁前后的三个关键教育

一、文武双全:学习好,身体好

二、劳逸结合:生活习惯好,有生活情趣

三、通情达理:性格好,善于情绪管理

第五章九岁前后为何需要规则教育

一、从自由教育到规则教育的过渡期

二、孩子九岁前后为何父亲的作用更重要

三、从柔的教育到刚柔相济的教育

第六章尊重和理解孩子的性格

一、你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有哪些差异

二、如何对待孩子的性别差异

三、如何解决孩子九岁前后的问题行为

孩子成长的第三个关键年龄是十五岁前后。

十五岁前后的孩子需要接受意志教育。

/十五岁前后的意志教育/

第七章自信:强化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一、从自我认同到自我效能感

二、培养孩子的决策能力

三、扩充孩子的爱与意志,建立强大的意向性

第八章自学: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一、怎样引导孩子自学语文

二、怎样引导孩子自学数学

三、怎样引导孩子自学外语

第九章自食其力:走向独立而自由的生活

一、把决策权还给孩子

二、鼓励孩子建立自己的学科偏好和业余爱好

三、高考志愿填报与职业生涯规划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有连续性,但二者在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上仍然不同。

学校教育往往侧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站在知识本位那边;家庭教育则站在“性格—身体本位”这边,重点培育孩子的性格和身体,其理想是“文明其性格,野蛮其身体”。

刘良华教授此书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对广大家长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希望能给各位家长带来切实的帮助。

作者简介

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哲学,家庭教育学。已出版学术专著8部。

THE END
1.家长必学:五招打造孩子降成长的秘诀,让孩子走向更优秀的未来贴士:只有让孩子在一个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他们的性格才会更加积极阳光。策略三:学会释放情感 现代生活节奏极快,孩子每天面对的学习压力可能会使他们感到疲惫,因此,学会如何释放情感至关重要。当遭遇困难或不愉快时,及时倾诉或者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情绪。长期处于悲伤抑郁的情绪下,人的身体难以承受,可能会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7785074502891362&wfr=spider&for=pc
2.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今天13:30直播,请家长朋友们不除专家讲座,我们给现场家长朋友们留了互动提问时间,您将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解答我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现场提问您准备好了吗?4月24日下午,我们不见不散! 原标题:《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今天13:30直播,请家长朋友们不要错过哦!》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375386
3.活动·预告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刘良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广州市海珠区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哲学,家庭教育学。已出版《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等8部学术专著。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合作 宗春山,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名誉理事长,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儿童智库专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593142
4.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豆瓣)三、动感:让手工、劳动和运动成为习惯 ··· (更多) 我要写书评 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的书评 ···(全部 0 条) 论坛·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 在线试读 : 得到 在线试读 以下书单推荐· ···(全部)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532181/
5.好书·推荐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 让书香与您常伴 相关·阅读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如何让孩子性格好、身体好、学习好》 刘良华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刘良华最新力作。 本书涉及三岁前后的感性教育、九岁前后的规则教育、十五岁前后的意志教育,内容丰富,论述科学。 理https://mnews.tianyancha.com/ll_tyaadu175h.html
6.感统训练的8大好处,让你的孩子拥有不一样人生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看似聪明,却胆小不敢表现;笨手笨脚,容易受挫,缺乏自信;固执、脾气暴躁或者粘人、爱哭;偏食、挑食,吃饭习惯不好;触觉敏感,怕别人碰触身体;语言发展迟缓,吐字不清晰;大动作不协调,身体平衡能力差……以上是感统失调的种种表现。据统计,目前至少有40%-55%的城市孩子有着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https://www.youkee.com/ziliao/11391.html
7.放暑假了,让孩子玩手机看电视,还是去锻炼?足球是一项开放的运动,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养成宅在家里写作业、看电视、打游戏或者睡懒觉的不良习惯,要把孩子带出来,家长也参与其中一起奔跑、一起踢球,鼓励孩子参加足球夏令营,鼓励孩子上足球课,这对孩子人格的健全发展和乐观向上的性格的养成非常重要。 https://www.cbbn.net/folder34/folder131/folder132/folder191/2021-07-08/BknuFzLQQufPZ7Ry.html
8.观看2024年教育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15篇责任心:就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要有高度责任心。其原因很简单,教师的职业是一个具有特殊性。其培养的“产品”是人,理想的目标是培养出要符合国家教育的目标的人。最好不出废品,更不能出危险品,教师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怎样作到对学生有爱心,又怎能对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生活去主动全面关怀呢? http://www.jiaoyubaba.com/xinde/78446.html
9.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自己的孩子,已成为家长们头疼的一件事,下面小编收集的一些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家庭教育孩子的方法1 一、树立榜样: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学、邻居、教师、英雄模范人物、文艺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领袖的优秀品质,都是子女学习、模仿的对象https://www.jy135.com/edu/245436.html
10.半个月后高考,家长如何当好压力疏解师+心理调节师?请收好这份专家建议引导孩子体验情绪。处理焦虑最好的办法是去面对它,体验它,而不是试图对抗或逃避。可以引导孩子在焦虑时关注呼吸,做几个深呼吸,然后在身体上定位紧张的位置,是在胸口,头顶还是腹部等。接下来,引导孩子充分地体验紧张和压力感,将关爱伴随着每一次吸气送到身体的这个位置,然后把紧张和压力呼出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越来越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006/t20200619_338316.html
11.2024北京减肥瘦身训练营助孩子恢复健康好体态 矫正孩子含胸驼背、脊柱弯曲、O型腿、高低肩等不良体态。 丰富的活动比赛 培养自信独立好性格 开展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知识竞猜、涂鸦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知识学习 兴趣培养 多样的兴趣课程 让孩子爱上运动 羽毛球、篮球、游泳课、活力有氧操、杠铃塑形训练、儿童搏击操等多种兴趣http://www.terweb.cn/fl/48071.html
12.孩子家庭教育15篇孩子家庭教育1如今的父母认为,生养一个孩子,让他好好学习都是为他好,能够找一份好的工作。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绝对不是你在小学、大学所得的分数决定的。分数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但是不能因为孩子分数低就https://www.ruiwen.com/ziliao/jiating/6370744.html
13.教你怎样让孩子有幸福感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你怎样让孩子有幸福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实际生活中,这些性格特征就是一种习惯,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在某种情况下,比较倾向于采用某些自己习惯的方式。 https://www.unjs.com/w/131290.html
14.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我知道,有很多家长都很想知道自己的小孩在这些日子的学习中,成绩怎么样?在学校表现怎么样?班级排名怎么样?学习能力和发展的潜能怎么样?借这次其中考试,我们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也是:希望家长进一步配合老师,做好一些工作,加强你们和学校之间的联系,让孩子们学得更好,取得更好的成绩! https://www.cnfla.com/fayangao/2147976.html
15.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论文(通用10篇)心理学家认为,家长、学校、社会在青少年教育上出了问题,大家都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往往忽视了孩子的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问题,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脱节,也成为大学生伤人事故频发的一大原因。但是有部分家长却说,“希望学校加强管理,多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等,给孩子适时的引导和帮助”。https://www.yjbys.com/bylw/jiaoyuxue/154143.html
16.怎样正确培养孩子有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因为如果学习习惯好了,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并且学习效果好,所以我要求孩子做完作业再玩,做作业的时候认真做,玩的时候也要痛快地玩;有个好的生活习惯将会终生受益,自己感觉好,别人也喜欢。因而我从小锻炼孩子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注意培养其待人接物、卫生等习惯。 https://www.yuwenmi.com/lizhi/jiaoyu/541139.html
17.六年级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通用15篇)2、多关心子女的学习,要及时检查作业,不要停留在口头上的督促。 3、多关心子女的生活。 4、禁止孩子长时间的看电视玩游戏,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5、在孩子心中树立榜样。俗话说: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你的孩子的性格和品行。 https://mip.wenshubang.com/fayangao/1892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