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的特点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翻转课堂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从不同角度对翻转课堂的特点分析

1.1教学方式方面

1.1.2迎合网络信息潮流,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但受教师信息化素质的制约。翻转课堂借助网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将线下线上学习相结合,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进。但对于很多老师来说,现代信息化技术是个盲点。很多老师只会制作PPT,而对于视频制作等电脑操作技术知之甚少,会遇到资源上传和下载等一系列查找和制作资源的技术问题。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翻转课堂的实施。

1.2教学条件方面。通过网络平台促进了教学的便利性、实效性,但同时也受网络资源共享性的制约。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使得学生在课外就可以完成学习内容,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上课效率,具有很大的便利性和实效性。但是翻转课堂对于信息网络的要求提高,在我国,还不能做到每个家庭都配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这会导致一些学生无法在家观看教学视频,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1.3教学理念方面

1.3.2评价方式多元化,但还是以完成测试题目的准确率为核心。翻转课堂的评价方式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比较多元化,有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参与小组讨论情况和完成小测试情况等,类型丰富。但当下的教育理念还是比较注重学习成绩,"应试教育"思维根深蒂固,所以翻转课堂的实施评价更多的还是围绕着测试题开展。

1.4教学效果方面

1.4.2有利于学生课下自学,但自学内容有限,教师需将系统知识零碎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及时讲解知识的融合贯通性,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能只能在课下学习某一小部分的知识点,这就要求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案,制定适合的教学计划,将系统知识零碎化之后教给学生。倘若教学计划不够完善,将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针对翻转课堂的不足提出的建议

针对所研究出的不足之处,为此我们适当地提出以下建议:

2.2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能力。翻转课堂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学校可以组织教师们进行专业化的训练与学习,培养教师们的信息素养,提高使用信息网络的能力。同时,他们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人格魅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自作录像时,教师要做到除了涵盖教学内容还要做到活泼幽默,避免死板、单调的讲述,这样才能在网络教学平台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

2.3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教育理念是开展教育的指挥棒,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想要在教育上有所创新,就要开拓思维,敢于尝试探索,教育者们在积极研究方案的同时,也要和家长沟通,帮助转变教育理念,不要一味地固守传统的观念,看到孩子成绩之外的进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学习成长。

我们翻转课堂的实施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绝对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必须要结合我国自身的情况,分析翻转课堂的利弊特点,改进不足之处,改革教学理念,促进信息化技术软硬件的升级,全面提升教师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构建有特色的翻转课堂教学新模式,更好地进行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于珊珊.付曦琛.苏佳玉."微课""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综述[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报,2015,08(164):98-99

[2]冯玲娟.王海燕.对国内翻转课堂发展现状与趋势的冷思考-基于CNKI核心期刊数据的分析[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报,2015,29(4):365-367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成人英语;教学;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H319.3

本文在分析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内涵、起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成人英语学习的特点以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成人英语教学应用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探索提高“翻转课堂”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的方法,力求创新成人英语教学模式、推动成人英语教学发展。

一、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内涵、起源及特点

(一)微课及“翻转课堂”的内涵

(二)微课及“翻转课堂”的起源

早在20世纪中末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到2007年,美国的乔纳森和亚伦正式提出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当中。以微课为载体的“翻转课堂”在中国兴起于2010年,最初主要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当中,并逐渐在其他层次的教育中得到推广与应用。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特点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主要具备以下特点:

1.形式灵活

2.内容精炼

3.自主性强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掌控地位和主导角色被淡化,学生通过自主体验来获取知识、积累经验、锻炼能力,激发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力。

二、成人英语学习的特点

(一)差异性大

学生年龄差大,英语基础差距大,是成人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年龄差距大,导致学生在兴趣爱好、认知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差距,给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带来了困扰;基础差距大,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上存在较大差距,给教学难度、广度及速度的掌控带来了挑战。

(二)目的性强

(三)干扰性大

与普通学生相比,成人肩负着更多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这导致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面临的干扰因素较多,难以全身心、全日制的投入到英语学习当中,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

(四)接受力强

成人在知识背景和社会经验上比较丰富,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较强。因此,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接受能力较强,这为“翻转课堂”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心理基础和智力基础。

三、“翻转课堂”在成人英语教学应用中的潜在困难

(一)角色转变不到位

(二)资源建设不到位

目前,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微课建设的完善,针对英语教学的微课资源已经十分丰富。然而,这些资源大部分针对的是中小学及普通高校的英语教学,成人英语教学的微课资源还比较匮乏,并且没有形成完整的微课教学体系和完善的微课教学平台,给成人英语的课堂翻转带来困难。

(三)思想意识不到位

部分成人英语教师对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理解比较片面和偏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弱化微课的功能,单纯利用微课资源代替知识讲解,使“翻转课堂”徒有其名;二,夸大微课的功能,完全利用微课资源取代课堂教学,使“翻转课堂”过犹不及。这两种思想都缺乏对于微课和“翻转课堂”的正确认识,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基础知识、学习能力、自主意识、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得不到协调发展,英语教学效率不升反降。

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要想切实提高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高中化学对策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及与传统课堂的比较

“翻转课堂”是将ppt演示文稿和教师讲解进行录制,并传至网上供需要者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视频丰富,促进教学。“翻转课堂”最早是为那些因病无法走进课堂的学生打造的,这种视频化的学习具有自主性和个性化,可以一对一地、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翻转课堂”有多种教学模型,如太极图式、概念图式等,但是不管形式多千变万化,其基本轮廓都是不变的,一直遵循着课前知识传授、课中知识内化和课后知识协作的模式展开。“翻转课堂”使教育更人性化,具有及时、方便、快捷、简明的优势,它使科学知识更形象,使师生关系更像朋友,更融洽,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1]。

对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教师和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有所变化,在前种课堂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和课后的评价者,而在“翻转课堂”中,老师所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指导者和学习的促进者。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研究者。“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翻转课堂”将传统的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转变为课前知识传授和课堂知识内化的教学模式,因此,两种课堂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虽然“翻转课堂”得到了学校和家庭的广泛认可,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综合评审高中化学“翻转课堂”的案例,可以总结出三方面的不足。

2.1“翻转课堂”翻转的课型存在的问题

虽然“翻转课堂”因材施教的特点非常突出,但是并不能满足高中化学的所有课型。对于那些科学探究型的化学课程,如果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采用微课对探究实验结果进行前置,学生已经知道了实验结果,如果再进行实验探究,未免有些多此一举,原本的实验探究变成了实验验证,这样的课堂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会阻碍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因此,在翻转课堂的设计中,一定要考虑翻转的目的是什么,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化学观念的形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否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2.2“翻转课堂”翻转的内容存在的问题

虽然“翻转课堂”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但是如果翻转的内容不对,就会直接影响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化学绪言一课中,翻转的内容没必要花哨、面面俱到,广泛罗列化学科学在食品、医药、材料、能源等方面的应用,这样虽然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学生分散了注意力,很难抓到重点,课后未免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甚至这节课基本的目标:明确化学的研究对象,都没有被学生领悟到,就失去了微课的意义。

2.3“翻转课堂”翻转的时机存在的问题

“翻转课堂”的最大特点就是学习前置,在化学教材――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一课中,若进行微课翻转,则会带来三个矛盾:一是对刚进入高中,刚开始接触高中化学的学生来说,大脑中并没有一套完整的研究物质性质的思路,微课难免会给学生带来茫然的感觉;二是微课如果直接将一门课程中最难的部分摆在前面,很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三是学生在进行了微课的学习后,已经对实验内容和结果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时再进行课堂的探究,实际上变成了一种伪探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2]。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问题的解决对策

3.1重视系统论、方法论在“翻转课堂”的应用

高中化学知识系统性很强,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一节实际上是对前面平衡章节内容的总结,再引入沉淀溶解的特性,以期达到知识波浪前进、螺旋上升的目的,因此,可以尝试将该节内容前置,进行翻转传授。学生可以通过微课了解有关平衡的知识点,并理解初中学习时留下的前科学概念。老师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兴趣引导、问题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探讨问题,将促进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3.2“翻转课堂”中重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3.3“翻转课堂”中纠正前科学概念

“翻转课堂”要对初中化学知识点进行纠正,比如,运用微课对物质的量进行主题介绍,并呈现初中学过的相对原子质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等。

总之,“翻转课堂”使教育更人性化,具有及时、方便、快捷、简明的优势,使科学知识更形象,使师生关系更像朋友,更融洽,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值得在实践中更好地利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营销策划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育界一般认为,教学模式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主要构成因素。

一、基于“翻转课堂”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

(二)教学主体翻转

(三)教学目标翻转

“翻转课堂”主张行动导向、问题导向、能力本位,倡导课堂内项目化实践活动,体现了从学科型“是什么、为什么”到应用型“做什么、怎么做”的教学目标的翻转。

(四)学习流程翻转

“翻转课堂”将教学由“教-学”模式变成了“学-教”模式,并从传统的“教学做”翻转为“做学教”学习流程。由于“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而“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课程的组织方式也非常灵活。

(五)教学方式翻转

“翻转课堂”从传统的直接讲授翻转到“做中学”,强调课堂中教师教学采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参与式学习,在“做中学”中实现“知行合一”。

(六)教学资源翻转

“翻转课堂”对教学资源的要求体现为线上线下的结合,并从传统的教材、辅导资料等纸质资源,向多种形式、面广量大的网络资源翻转。

(七)教学评价翻转

在教学评价方面,“翻转课堂”从目前大多数以学校为主要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领导评价等)翻转到以包括学生、用人单位在内的客户为主要评价主体。

二、“翻转课堂”视域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要求

“翻转课堂”视域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构建的总体要求是体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基本原则“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体现市场营销职业特点及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体现职业教育规律,体现基于“翻转课堂”的课程教学模式的特点。基于以上2个方面的分析和总体要求,W院探索并实践了“做、学、教、说”四位一体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其根本特点主要为:以学生能做会做为引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要求,以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为原则,以学生擅说善说贯穿始终。构建“做、学、教、说”四位一体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需要解决以下核心问题:

(一)解决“做什么、怎么做”

需要基于营销职业工作过程,将学生的“做”放在首位,通过营销职业工作分析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为课程的训练项目及任务。

(二)解决“学什么、怎么学”

需要将学生在营销实践过程中需要的知识设计为课程学习内容,并提供多种形式、面广量大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平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创新学习的方式方法。

(三)解决“教什么、怎么教”

需要以学生需求和企业社会的需求为中心,坚持教为学服务,重视对学生成长规律、教学活动规律和教学方法的研究,采取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引导、助导作用。

(四)解决“说什么、怎么说”

需要以项目活动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水平,充分体现营销的职业特征,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一)课程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2个方面,设计的《营销策划》课程总体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营销策划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营销职业人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撰写符合规范、条理清晰、有所创新、操作可行的营销策划书。

(二)做什么、怎么做

课程围@专业、专业围绕职业是确定“做什么”的准则。针对企业完成营销策划实际工作任务的若干典型工作任务,以撰写营销策划书为课程总项目贯穿始终,并设计了分析营销市场、策划营销战略、制定产品策略、制定价格策略、制定渠道策略、制定促销策略等6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课程项目。同时在每个项目里设计了若干训练任务,提供给学生们课堂上的项目化、活动式、团队化的训练,如在项目4制定价格策略部分,设计了选择价格制定的方法、策划价格策略、制定价格调整策略3项任务。

(三)学什么、怎么学

匹配于市场营销职业岗位的项目任务,整合和序化了若干知识点,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并建立多种呈现形式的资源课程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学什么”总体上概括为1234:即1个中心(以撰写营销策划书为中心)、2个分析(内部优势劣势分析和外部机会威胁分析)、3种工具(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4方面营销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

(四)教什么、怎么教

教为学服务,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课前自学的具体情况适时灵活地确定班级集体教的内容和学生个体针对性的交流辅导内容。适应职业教育特点、营销职业特点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班级学情特点,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

在课程教的方式设计方面,我们将班级翻转为公司,把全班分成若干个产品营销部,分别经营具体产品的营销业务。教师职业定位是公司的营销总监,同时又是营销策划方面的咨询师,学生的职业定位是公司按不同产品营销部划分的营销经理和营销策划员。同时重构了课堂教学的空间设计,融教室与营销工作室于一体,营造项目化课堂活动的氛围。在课堂内项目任务的实施过程中,体现“做中学”、“学中做”,实施中遇到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来交流、讲解,个别问题个别交流。

(五)说什么、怎么说

市场营销专业和职业的主要核心技能之一是沟通与表达,我们将“说”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说什么”方面包括说思路、说观念、说策略、说方案、说报告、说建议等若干方面;在“怎么说”方面包括个别交流、团队沟通、方案报告交流、项目成果演示汇报等多种形式。

(六)评什么、怎么评

(七)课程教学资源

四、结语

“翻转课堂”视域下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促进了专业与课程建设。学校《营销策划》课程成为省级精品课程,主编的《营销策划》教材于2015年通过省教育厅评审成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教材。学生的营销策划作品获得江苏省本专科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一等奖、50多个学生团队作品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

同时应该认识到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与问题。项目任务设计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教师团队的企业实践能力与课堂主导能力、课程教学资源的灵活性与吸引力、学生主体的学习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课程学习评价的客观性等,都影响到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1]许建民.基于“课岗证赛”深度对接的的高职课程模式的创新与设计--以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3,45:172-174.

[2]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5]6号,2015,7.

作者简介:

许建民:(1966-),男,江苏盐城人,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职业教育。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一、提出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学方面也深受欢迎。在信息发达的今天,传统教学课堂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经得住考验,“翻转课堂”是一个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的有力途径。“翻转课堂”又名“颠倒课堂”,起源于美国,被称为是改变传统课堂的重大改革,在世界上倍受欢迎。“翻转课堂”采用的是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创建全新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改变以前的教学规划课前、课上、课下,利用知识传播、知识内化、加强知识巩固的颠倒安排,实现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角色的翻转,以实现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翻转课堂”有力地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忽略的一些知识的传播,其关键就是课前、课上、课后活动的设计连接,以此来达到课前、课上、课后活动的一体化。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中的微课

(一)微课的特点

(二)“翻转课堂”中的微课设计

“翻转课堂”中知识传播效果的好坏就在于微课。“翻转课堂”中的微课是课堂上教学模式的一个总体现,是通过网络进行授课的一种模式。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一)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建根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其根据,“翻转课堂”首先是要进行课堂的清理,掌握课堂翻转的特点,把握课堂的原有设计。

2.把握“翻转课堂”的特征。“翻转课堂”的翻转不仅仅是教学结构的翻转,而是对传统的教学进行颠倒,“翻转课堂”上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引路者,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以前的被动学习,而是转变为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者。“翻转课堂”的模式有很多,按不同的课程、学科以及学段,教师进行授课,不过教学的理念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翻转课堂”的特点有以下几点:学生由之前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在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借助网络进行完成、可以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流程

“翻转课堂”的应用模式是通过课前的学习任务、课上的知识认知以及课下的巩固学习来进行知识的传递、巩固和理解的过程。因涉及软件的应用,这类教学课程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课上讲评获取知识,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获取。

上课前教师需要准备好为学生们讲解的教学内容,把需要演示、教授的内容依次分开,明确微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搜集学习资料完成微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课程中的微视频制作要把握好软件的应用特点,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视频中要尽可能地出现教师的讲课镜头,给学生以真实的感觉;第二,视频中要指出本课的重点,以便学生掌握;第三,考虑到学生们的吸收能力,一堂课的视频不要超过15分钟。结束后,要把微视频传到网络平台上,为学生们创造可以继续在线学习的信息化环境。

“翻转课堂”上,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进行理解,教师搜集问题,按照问题的类别,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研究,并在一旁观看学生的讨论情况,学生们依据问题的简单或复杂程度进行合作解答,教师再对个别的学生进行辅助指导;课堂结束,学生们完成任务,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课后巩固需要教师对学生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把完成得比较好的学生作品拿来让其他学生参考;教师还可以进行知识的拓展,优秀的学生可以完成拓展任务,以实现知识巩固。

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一)实践方案

为明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性,对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对在实践操作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对学生对新模式的认可程度进行抽查,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对比。

(二)实施流程

(三)调查效果

2.对该模式认可度和效果的调查分析。基于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践,采取网络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对该模式的认可度。调查中,针对“翻转课堂”的效果如何这一问题,有15%学生表示该模式很好,有一半的同学感觉不错,其他的同学感觉效果一般,不过没有同学认为该模式对学习没有帮助;这一调查中,有很多同学表示要多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中有很高的认知度。

五、结语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广泛应用,主要是实施课前、课上、课下设置的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翻转课堂”的实施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书本上难以解答的教学课程,学生们也可以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综合教学内容,证实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意义。因此,该教学模式应该大力推广,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受益。

[1]马艳萍.翻转课堂中移动学习源的

设计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2]陈怡.基于混合学习的翻转课堂教

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张健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

【关键词】英语;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符合人们英语学习认知需要,合理开展翻转课堂可以促使英语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随着慕课的广泛应用,英语教学出现了很大变化,我国以及世界各地学校都开始尝试通过慕课开展英语课程,并且取得良好效果,然而,由于慕课设计难度比较高以及工作量比较大,学校难以立刻加以实施,即便可以实施,在学校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性。在实施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微课方式,教师将教学内容以及知识要点制作成为视频,在课堂上供给学生进行探讨和研究,可以促使英语翻转课堂得以在各大学校广泛应用。通过翻转课堂教学,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促使学生的成绩得到大幅度提高,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校以及学生自身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翻转课堂概念、特点、优势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在学校应用翻转课堂模式的三个步骤,包括引入阶段、修正阶段以及应用阶段。

一、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是一种颠覆。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主宰,翻转课堂模式改变了师生之间的地位,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以及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辅导者。教师改变了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而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以及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计划制定。其次,教学过程中,,传统课堂模式缺乏有效互动,而翻转课堂需要结合学生的互动以及交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最后,相对而言,形式具有差异性,传统教学形式是学与教,应用视频教学以及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互动学习,不但大大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果,而且可以增加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二、翻转课堂特点分析

(一)师生角色发生巨大改变

三、翻转课堂优势

(一)课堂目标更为明确

(二)教学过程动态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翻转课堂;大学英语;应用

[作者简介]曾秋霞(1983―),女,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谢丽萍(1980―),女,江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育。(江西南昌330004)

[基金项目]江西省2014年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西高校外国语言教学研究专项课题“基于MOOC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大学英语》的应用研究”(14WX206)

一、引言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1.翻转课堂的定义

2.翻转课堂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翻转课堂的出现是顺应时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出现同时也具有偶然性。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小镇学校“林地公园高中”里,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sse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为了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录制了应用PPT进行的教学课堂视频,传到网上供学生下载观看。后来他们发现学生观看视频无法完全消化吸收知识,于是就将课堂“翻转”过来。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堂老师帮学生答疑解惑。这一教学模式被学生接受并广泛传播开来,但局限是学生可利用的视频资源太少了。而萨尔曼可汗创立的可汗学院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他的可汗学院不仅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教学视频,而且还开发了配套的课堂练习系统、奖励学生进步的徽章以及对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的工具。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翻转课堂”不断深入,2012年,一场以数字化为特征的教育变革席卷了整个教育领域,这一年被被称为“慕课(MOOCs)元年”。尽管慕课与翻转课堂是教育领域的新名词,但这两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创新。

3.翻转课堂的特点

翻转课堂的最大的特点是先学后教。传统的教学流程是先教后学,而翻转课堂颠覆这一流程,它把传统的知识内化阶段由课堂转移到课前,而课堂则由老师答疑解惑来实现知识的深化。这种先学后教的模式是基于微视频和网络学习的前提下开展的。视频讲解比传统的课堂预习更生动有趣,而且网上老师可以及时反馈学生。

学生的学习是主动性的,个性化的。翻转课堂要求学生课前主动观看教学视频,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的,是一种主动地知识构建。而教学视频是一个个短小精悍、紧密相连的信息单元,这些信息单元就像一块块碎片。学生可以自主决定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展开学习,并控制学习的速度和进度,真正做到了“按学生自己的水平来学习”。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每一个知识点。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发展情况

1.翻转课堂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2.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四、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实施的模式设计

课前:老师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每一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创建教学视频,同时,老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英语资源,结合学生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课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本着对自己学习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学习教学视频和教学课件。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深度学习视频内容,老师可以结合课本内容让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只有当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1)分组:课前安排同学们观看纪录片――7up。然后让全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兴趣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每一小组按照任务要求选取纪录片中的一个孩子。四个人中,一个当组长,负责统筹规划,一人负责PPT的制作。

(2)分工准备:根据所提供的网站进行探究式学习,寻找所需要的视频和文字。

(3)内容讨论:各小组的四位同学一起对所获得的视频进行讨论,选取自己需要的内容。

(4)修改润色:将所编写的人物经历进行修改润色,制作成PPT,使之文字优美、图片丰富、布局合理。

(6)课堂讨论:当同学们表演完了,老师要求同学们讨论一下下面几个问题:

Whoplayedamajorroleinyourdevelopmentfromachildintoawell-educatedyoungperson?Yourparents,yourgrandparents,yourteachers,orotherpeople.

Tellaboutsomeofthethingstheydidorsaidthathadagoodinfluenceontheshapingofyourcharacter,behaviororattitude.

SupposeyouareBaker’sclassmates,Brainstormhowtowritehimaletterofcongratulationsonhissuccessinessaywriting.

六、启示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2]张跃国,张渝江.透视“翻转课堂”[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5]邵淑芬.网络环境下物理主题探究性教学实验的研究[D].华南师范人学硕十学位论文,2004.

[6]王长江,李卫东.“颠倒的教室”:美国教育新景象[J].上海教育科研2012,(8).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结构,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最终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

一、初中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的概述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1.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视频自主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这是教学计划开展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针对课上、课下两个阶段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有一定的方向。由于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为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所以教学资源是比较丰富和开放的,能够提供大量的教学视频,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信息,并进行拓展学习,通过网络帮助解决问题。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状况进行系统的规划,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培养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意识。

对于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还未形成一套完整学习体系的学生而言,初中数学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能够将知识内容简单化,并且教师通过课堂讲述对学生掌握情况有更好地理解。目前,很多学生缺乏翻转课堂意识,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讲解,这种情况降低了翻转课堂教学效率。为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培养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意识,让学生对其有一定的理解和概念。教师可在授课之前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人的小组,以开展小组活动的形式为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并为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安排负责的任务。然后在课堂上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检查小组预习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就能习惯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继续深入,给予学生上台讲课的机会,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且让学生对翻转课堂有更深刻的了解。

3.新时代信息技术方面的提供与保障。

4.教学生活化

数学学习难度很大,这是公认的事。初中由于经过小学数学学习和接触,对数学有兴趣的同学凤毛麟角,数学难度不仅理解难度大,教学难度也大。由于学生不能理解某些知识点,教师解释时往往起不到很好答疑解惑的作用,数学知识前后关联性很大,只要有一个知识点学生不理解,那么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以此为基础的教学就很难开展。虽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下主动学习了知识,但是有很多问题需要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进一步讨论与交流,通过老师更简单的解释理解问题,必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轻松地理解教师所解释的内容。如学习轴对称时,学生可能没办法轻松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它们共同的规律也不是很清楚,很多学生甚至不能理解横轴对称的图形算轴对称还是纵轴对称的图形才算轴对称,或者两者都符合。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自己观察并找出共同特征然后进行总结,这样即使学生遇到问题会忘记轴对称图形学过的知识和特征,也将通过回忆老师在解答时列举的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再一次进行总结,简化记忆。

5.鼓励积极发言,完成课堂反馈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始终是教师考虑的重点。虽然翻转课堂重视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但是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依旧是不变的主题,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反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师生之间密切配合,应该仍旧保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师仍旧起引导作用。要做到这点,教师就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让学生更具有主动性,因为学生的反应才是教师改进的方向。进行课堂反馈的时候,教师要拓宽反馈方向,数学知识也可,对于课堂教学的意见也可,对于教师的意见也可,对于学生合理的反馈教师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乐意表达、愿意交流。教师还可以丰富课堂反馈模式,使课堂反馈形式更多样化,更具趣味性。

[1]韩双义.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14.

【关键词】翻转课堂地理学科课堂设计机遇与问题

一、前言

二、翻转课堂的含义及特点

(一)翻转课堂的含义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

既然是对传统课堂的变革,以下几点是区别于传统课堂最为鲜明的特点。

1.教师依托视频等形式进行知识讲解

2.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重新建构

课堂不再是教学的场所,而是同学与同学、同学与教师之间进行问题探讨的场所,即课堂是教师用来专门解决学生问题的。这显然是对学习流程进行了彻底的重新建构。

3.学习视频浓缩即是精华

翻转课堂下的学习视频,总体上时长很短,但是却涵盖了所有知识点及易错点,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进度重复观看学习难点,这种方式有助于快速定位解决难度问题。

三、高中地理翻转课堂设计问题的探究

(一)高中地理学科的翻转课堂设计问题分析

1.学生参与远低于预期

不少地理教师在课后视频观看量、在线时长、小测验发现,学生的课后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远低于预期,同时尽管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但是真正讨论地理学科难点其实是效率非常低的,在课堂上大部分同学都没有参与进来。

2.学习视频制作难度太大

3.学习成果评价体系未建立

由于传统评价方式不一样,这种模式下,教师并不能及时对每位同学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而这对于家长而言是不能接受的,特别是对于高三的学生,家长对这种模式的质疑声非常大。

4.地理学科实行翻转课堂设计的几点建议

(1)明确翻转课堂设计原则

由于高中地理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所以实行翻转课堂模式是很有优势的,进行课堂设计之初就要明确几点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交流与课后学习并重、思路优先,来指导课堂设计整个流程。这三个原则是符合地理学科性质的,如果没有原则作为设计标准,会让整个教学环节陷入被动局面,大大降低翻转课堂的效果。

(2)严格按照课堂设计规划内容与步骤

翻转课堂的实质在于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把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内容通过在课堂的沟通讨论逐渐使把知识消化,这一个较为生态的链条,蕴含着一个简单问题提出以及解决问题的逻辑。教师在是做视频时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的特征对历届学生容易产生困惑的知识点出发,着重在视频中阐述对这一些问题的讲解,这在规划内容时提高视频质量的重要步骤,并且还需要一些技术手段使这些知识点能够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印象。其次在课堂讨论阶段,积极调动课堂氛围,使学生参与讨论中,鼓励他们提出的新的问题与看法,加深对问题的理解[2]。当然,教师在做翻转课堂时要对课程效果评价体系进行大致的梳理,必要的教育测量是非常必要的,以便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教师在课前课后的参与应该加强

[1]苏晶晶.高中地理生活化情境教学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孙晓丹.基于微课程理论进行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与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刮起了一阵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改革风潮。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的快速兴起与发展,但相对于翻转课堂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研究,将之应用于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

针对该问题,本文从翻转课堂与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出发,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在分析现有汉语国际教育教学模式的前提下,提出翻转课堂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适用性并论证其作用机制,以期为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该研究对于国内外汉语国际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汉语国际教育现状

汉语国际教育是指面向海外母语非汉语者的对外汉语教学,包括来华留学生以及全球孔子学院的学生等。目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阶段多采取听、说、读、写配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语法为主(每周8节),听、说、读为辅(每周各4节);在课堂教学上,采用生词讲解、语法解析、课文精讲、练习巩固等四大步骤。由此可知教师仍然是课堂上的主角,尤其是语法等核心课程更加突出教师的主体身份;其他辅助课程由于课型特征较易做到形式上的“以学生为主”,比如口语课的当堂对话操练等。然而由于这些练习形式都偏向于跟随教材设定机械执行,只是从形式上淡化了教师的讲解部分,未能真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兴趣的下降也导致了留学生旷课、迟到、课堂走神等现象的频频发生。

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可以从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两方面着手:教师应精讲精练,合理布局;学生应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而本文提出的翻转课堂模式将有利于促进基础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这一变革。

三、翻转课堂与微课

(一)翻转课堂概念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为帮助因为路途遥远等原因无法按时上课的学生,开始使用软件录制Powerpoint的操作过程和教师解说的声音,并将之上传到网络以供学生课前学习,后逐步将课前观看视频与课上作业探讨结合的模式推广到全班学生。

(二)微课概念

由翻转课堂概念可知,教学视频在整个教学模式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又由于该教学视频起到的知识传授功能与课堂上的知识内化阶段紧密关联,它不同于以往人们熟知的公开课视频,它更强调一个知识点简明而准确的阐释。

翻转课堂中承担特殊作用的教学视频与近年来兴起的新型课程形态“微课(Micro-lecture)”具有共同特征。因此,本文探讨的正是基于该微课理念的翻转课堂模式。

四、翻转课堂应用于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翻转课堂是否适用于基础汉语国际教育

1.翻转课堂的学科适用性

针对如何运用好翻转课堂,翟雪松根据国内外实证研究结果,指出物理学导论、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在翻转课堂中教学效果更为明显,因为此类课程主要涉及专业基础性内容,入门相对简单,在学习方法上重理解和记忆,学习者完全可以通过前期微课视频等的自主学习掌握基本框架;同时这类课程具备的延展性特点又要求协作共同完成。而协作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关键环节之一。由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创办的可汗学院(KhanAcademy)收视强、效果佳的教学视频基本上集中在数学、化学、语言等基础课程,由此可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基础教育方面的应用优势。

2.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特点

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有356.499名来华留学生;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已在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475所孔子学院、851个孔子课堂,累计注册学员345万人。其中大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处于基础阶段。

各个类型的学生学习方向、重点各有差异,但语言培训是第一堂必修课程,尤其是商务汉语来华本科生,语言基础决定了其后期商务知识提升的有效度;对于长短期汉语言来华进修生而言,基础阶段汉语的习得效率也影响到他们是否将汉语纳入终身学习计划,并影响其是否在中国研读学历课程。因此,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阶段教学有效度的提升对于我国孔子学院和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意义深远。

目前国内汉语国际教育多与高校合作,而孔子学院的办学也建立在中外高校合作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让人误将其视作高等教育。实则汉语国际教育有别于高等教育其他学科,更偏向于中小学教育,准确地说是中小学语言教育。之所以多见于高校,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孔子学院学员和来华留学生的年龄均在18周岁以上。

而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教学重点是课堂上汉语语言点的精讲解析和操练运用,语言点分条目式可拆分性的教学特殊性与微课短小精悍的特征极具契合度。将微课形式运用到汉语国际教育中,用微课将汉语语言点进行分割式教学,不仅有利于汉语语言点脉络的清晰梳理和呈现,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微课“碎片化”、“短时性”等固有特征。

因此,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上述特点不仅有利于微课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也与翻转课堂适用于基础学科的特征不谋而合。

(二)小班教学特点

目前汉语国际教育各个类型的课程基本上都采用小班教学形式,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20人以下,该特点是翻转课堂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实施的最有利条件之一。小班教学有利于以最合理的小组数目和组员人数为基础的分组合作学习的充分实施,由此全方面开展翻转课堂课前、课中、课后的协作学习活动。

五、翻转课堂应用于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ConstructivismLearningTheory)是认知学习理论的分支,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让·皮亚杰(JeanPiaget)。

该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意义的建构必须通过学习者自身主动完成,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搜集并分析资料、探索并发现问题、提出并验证假设、思考并研究联系。

该理论在主张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亦强调教师的引导者身份和学习伙伴的协作力量。翻转课堂安排学生课前自学微课内容,同时要求其完成相应测试题并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等环节正是基于该理论的意义建构主张;翻转课堂中的课前小组学习和课上分组讨论环节体现了该理论的协作学习原则;而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始终起到合理布局、适时指导等帮助作用,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进步。

(二)认知负荷理论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LoadTheory)最早由澳大利亚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JohnSweller)于1988年提出。

该理论认为人的工作容量是有限的,一次性信息存储量为5到9条,一次性信息处理量为2到3条。基础汉语国际教育的语言点教学具备可拆分的特征,有利于教师依照认知负荷理论,在设计微课视频时开展最合理的信息量布局,并控制视频时长。同时该理论指出在学习者意义建构过程中,存在信息呈现方式等外部认知负荷的干扰,因此教学设计者应直接准确地展现知识点,减少形式对于内容的干扰,提高微课的有效性。

六、结语

(基金:2013年度浙江科技学院教学研究立项项目(校课堂教学改革项目)“微课在国际汉语教育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量化评估体系”[项目编号:2013-k45]的研究成果。)

[1]翟雪松,林莉兰.翻转课堂的学习者满意度影响因子分析——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4):104-109.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3]司国东,赵玉,宋鸿陟.认知负荷视角下的移动阅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3,(6):51-55.

[4]白迪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3):95-96.

[5]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6]张桂芬.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12):107-108.

[7]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9-22.

[8]余亮,黄荣怀,杨俊锋.开放课程发展路径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6):28-35.

[9]嵇康.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呈现方式[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6):95-96.

THE END
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什么线下教学,无论是学校还是教育机构,都需要一个教室作为媒介。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各大高校和教育机构也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了学生和老师双方的安全,他们纷纷叫停线下课程,将目光投向了近年来火爆的,云朵课堂https://www.yunduoketang.com/article/ljr1421.html
2.翻转课堂心得体会15篇一、“xx一中”翻转课堂的特点: xx一中的翻转课堂采取的是“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一)“两段”是指“自学质疑课”与“训练展示课”这两种课型。 在初一语文《皇帝的新装》的“自学质疑课”上,学生借助教师课前设计的“自学质疑学案”及教师上传的微课视频(微课视频可以反复观看,也可以自由地拖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2886014.html
3.「翻转课堂」在中国教育中的可行性如何?个人认为真正有爆发点的翻转课堂是所谓“第三代翻转课堂”,其特点会是内容产生的学校与内容应用的学校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77604
4.翻转课堂带来的翻转(精选十篇)翻转课堂除了在线教学外, 还能实时与学生互动, 教师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并不能够被视频所取代。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手段, 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 增强个性化教学, 让每个学生都能不落下任何一堂课程。 二、传统的课堂与翻转课堂的特点对比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5ja0y7q.html
5.翻转课堂心得体会5、组织课堂活动。课程内容在课外传递给学生后,那么课堂内更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创建内容,通过探究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其所学内容。 三、"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 翻转课堂以"学习情况研究、学习资源前置、有针对性的学困生辅导以及总结性提升"作为课堂推进的模式https://www.yjbys.com/xindetihui/fanwen/3093519.html
6.翻转课堂教案(通用6篇)翻转课堂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翻转课堂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翻转课堂教案 1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由5条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组成,这几条谚语通俗易懂,给人们启示也很深刻https://www.wenshubang.com/jiaoan/664165.html
7.教学的模式范文12篇(全文)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线教学资源日趋丰富,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传统的面对面的教师讲课形式,转变为教师预先创建视频,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完成课程的一部分学习。本文围绕翻转课堂的特点,结合当前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40z6iedt.html
8.关于翻转课堂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考研| 课程改革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关于翻转课堂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https://www.gaotu.cn/topic/51@265111533859950593@2/581/299
9.翻转课堂心得体会学生在课外或者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而不必像在课堂上教师教学时那么紧绷神经担心遗漏什么,遇到问题甚至还可以虚拟社区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翻转课堂培养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有备而来,增加了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有时间与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学习小组,对每一位https://www.fwsir.com/xinde/html/xinde_20240725130412_3927410.html
10.翻转课堂教学法都有哪些特点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翻转课堂”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第一,教学视频短小精悍 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https://lt.mentorsc.com/article/2583
11.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特点有()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 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索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进学生全面发展。( )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胡适在1929年4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我们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https://www.shuashuati.com/ti/7aef865ba42d44af998bed7ff1d4c2ef.html?fm=bde3a0243511364fb960161f0ae6dc9ce6
12.翻转课堂的背景以及优点与缺点我的感受:作为教师,我是比较享受与学生交流的感觉,因此,无论什么课堂都不能少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我倒觉得翻转课堂可以在课堂更多交流,缺少的是时间---课下哪有更多的时间学生看视频?还有,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是不是都由教师的讲课替代了?https://m.zhipianbang.com/news/detail-398771.html
13.“互联网+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心理降教育中的应用探析1.2 互联网+翻转课堂的特点 1.2.1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 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教师都会热衷于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向学生们不断地优化教学的资源和内容,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习的兴趣,实现师生的互动和探讨。信息技术在“互联网+翻转课堂”中起到了一个引导性、促进性、创新性的作用。 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218/175033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