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福教授提出的新学习力是一种培养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教育理念,它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包括多元智能、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协作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孩子的“新学习力”对教育既具有现实意义,也具有长远意义。新时代背景下,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新学习力?
01请您谈谈什么是新学习力,以及为什么培养新学习力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很重要?
新学习力
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句话对我们启示很大。
新学习力是指适应未来社会和职场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跨学科思维、数字素养、创新思维等。从学习型公民素质的角度来看,只有人人具备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学习能力,才能适应和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文中提出“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对教育人和家长来说,就是包容、悦纳、指导、成就每一位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优秀人力资源,有精彩绽放,享受幸福的人生。
但由于部分家长的观念陈旧,不会指导孩子学会学习,但又对孩子报有不切实际的愿望,导致家庭不和谐,孩子也会因学习效果不佳感到郁闷和痛苦,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出现问题。
因此,培养新学习力对孩子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不仅是成就了孩子,满足了家长,还因为未来社会和职场需要的能力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只有拥有新学习力,才能适应这种变化,具备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职业机会。
02作为家长,您建议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孩子的新学习力?
四驱并进
培养孩子新学习力
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是指人类的智能不仅仅是智商的体现,还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等多个方面。
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多种学习机会。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培养他们的多元化思维。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知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孩子参与多种活动。让孩子有机会参与各种活动,如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等,培养他们的各种智能。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天赋,让他们发展多元智能。
另外,每个孩子的天赋和兴趣都不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长,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成长。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是新学习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要鼓励孩子尝试新的事物。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事物和领域,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探索新的领域。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
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让孩子接触到不同的学科和领域,培养他们的多元化思维。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知识,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孩子提出问题。鼓励孩子在提出问题和疑惑的同时,思考问题的本质,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帮助孩子培养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参与团队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协调。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
情感素养是新学习力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家长需要注重孩子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社会问题,让他们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同时也要教育他们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
教育孩子如何利用信息,让孩子学会利用信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利用信息进行学习,引导他们学会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03您曾说过“孩子要想学习好,功夫要下在预习上”,预习这个概念大家比较熟悉,那么“结构化预习”和“预习”之间有什么区别?
“结构化预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预习,从概念上讲“结构化预习”是指按一定的知识结构、逻辑结构、目标结构、能力结构、问题结构进行前置性自主学习的一种综合性学习能力。
它的核心意义是让学生学会结构化阅读文本,掌握一种终身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结构化预习”是指教师在没有讲解之前的自主独立的学习活动。这种自主独立学习活动真正体现了教育的本质,是追求自我教育的一个过程,培养的是孩子们的终身学习能力,这一点恰恰是我们目前学生缺少的。
我们在以前的教育教学中不是太重视“结构化预习”,只是简单的预习,所以这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预习。把“结构化预习”做好,才能实现与考试性学习相近,否则过去的预习和考试没有太大的关系。如果“结构化预习”方法掌握了,“结构化预习”的能力培养了,我们有好多的好处。近则解决了自主学习的问题,中则解决了考试问题,远则可以解决终身学习能力的问题。
04可以为我们介绍一下“结构化预习”的具体方法吗?
“三大招、八步法”
做好结构化预习
我经过多年的指导和研究,我探索出来了“结构化预习”的方法,简称叫做“三大招、八步法”。“三大招”叫做“读、导、评”,这里面最核心是“读”,“导”和“评”最好由老师和家长配合。
“八步”是这样的:
第一步,查着工具读。引导学生对于所学的内容学会查找工具,查后面的注解、下面的注释,查工具读。达到逐字逐行阅读,逐行扫清阅读障碍,敢于去读。
第二步,划着重点读。就是逐句逐行阅读,划出重点。
第三步,写着感想读。在阅读过程中把发现的知识,转化成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深度分析,解答问题。
第四步,记着内容读。刚才是把知识转化成问题,我们开始咀嚼这些问题的答案,达到读通读顺,记忆和理解的目的。
第六步,思着问题读。通览全文,或者是整体内容、文本内容,回头看一看,自己还有哪些不会的问题生成出来。前六步属于读的范畴,也叫阅读“六自觉”。从个体角度讲,也叫做个体预习“六自觉”:查、划、写、记、练、思,配上手势学习法。
第七步,是为了保证质量进行“评”、落实“评”的策略。落实“评”的策略主要是落实五级评价。有三种方式,其中之一是在线上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评价。最后一步,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检查落实刚才六步的内容和第七步的内容。
05面对考试,许多家长都表现出焦虑,对此你给家长哪些建议?
5步缓解考试焦虑
第一是心态平和舒缓心情。你比孩子着急,反过来给孩子施加压力,你们要平和的心态舒缓心情,自己放松。既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压力表现给孩子,也不能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期望和目标施加到孩子身上。有的人本来他想考985,考了个211;本来想考211,考了个普通本科。他有了遗憾,但是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反过来给孩子增加了压力。
第二是增加营养保健康。你能做的事情就是要给孩子改善膳食,营养搭配,确保健康。孩子们心情要好。吃得也好,清淡饮食,营养要全面,让他有好的心情和好的状态,这样复习起来效率高。
第三是积极鼓励增信心。有的孩子可能也知道这个题不会,这个分数很不理想,这种情况怎么办?家长要鼓励孩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努力了你就是最好的。
第五是优化环境提效率。考试在即,复习非常关键,这个过程中你的环境要优化,比如说这时候你要装修房子那就不对了。尽可能要营造安静、静谧、温馨、绿色的环境,这样孩子有一种愉悦感、舒服感,这样复习起来效率会很高。
专家档案
韩立福: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专家,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中国教育智库特聘专家,全国学本教育联盟理事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全国学本课堂创建项目”和“新高考力提升项目”负责人。
文:韩立福编辑:蒋伟希本文选自《新家长报》1258~1259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韩立福培养新学习力让孩子成为“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