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课堂vs智慧课堂,我们的课堂有哪些新变化?教学互动

课堂教学变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人类社会正向信息时代迈进,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智慧课堂”是深化课堂变革、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与未来课堂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深度结合的产物。随着株洲市外国语学校初一年级“智慧课堂”教学的全面展开,株外学子的课堂又了新变化!

早自习,负责分发的学生从充电柜里拿出平板电脑,分发给大家。

01

提高课堂的效率和多样性,

实现高效课堂。

1

课前

早自习,同学们正在进行听写

传统课堂:课前布置预习范围,学生提前阅读课本。

智慧课堂:多元化手段引导学生预习,实时反馈预习情况,让老师及时掌握班级个人薄弱知识点。

2

课中

课堂上,学生正在完成课堂练习

传统课堂:老师通过教室电视、课本、传统教具等进行授课。

智慧课堂:通过智慧课堂的互动功能,提升课堂趣味性,并能实时反馈学生的课堂答题、知识掌握情况,提升课堂效率。

智慧课堂系统拥有多样化的互动功能。随机点名、实时点赞、知识抢答、动态电子课本、实时展示等等功能,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学生和文本、资源互动的频率,让课堂更加有趣。

老师实时完成课堂练习统计,并根据错题情况,针对性讲解错误较多的题目

3

课后

课后,学生主动观看课程拓展科普视频

传统课堂:老师布置作业后,次日批改,并交还学生更正。

智慧课堂:老师不仅能够布置课后作业,还可以将课堂学习资料全部推送给学生,便利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教师能将课件、教案、课堂笔记及在授课过程中录制的微视频等发送给学生,学生通过平板电脑自主学习,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对课堂笔记查漏补缺,还能够解决学生请假缺课或课堂没听懂带来的困扰。

课后,学生能够使用多种功能完成作业

02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实现因材施教。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终端的互动,还能够实现教师对每一个学生学习效果及时检测与掌控。老师们可以通过动态评价系统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统计分析并针对性辅导。教师通过系统可获得课堂内外全班的学习数据,及时进行教学内容调整,实现精准化教学。

老师平板电脑端拥有丰富多彩互动功能

教师还能通过平板电脑快速制作微课,实现分层教学,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微课式”教学的个性化辅导。不仅如此,智慧课堂还提供海量网络资源和课件支持素材,让老师们的日常备课更加便捷。

株外语文教师曹丽红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教育领城也积极将新型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智慧课堂就是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最直观体现。而我校也顺应时代潮流,将智慧课堂平板教学的模式引入到传统教学中来。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智慧课堂的运用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能够更精准地掌握学生学情,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参与度,帮助学生培养竞争意识以及自主学习意识。课上,我们利用抢答、随机选人、批注作答、拍照上传等教学互动功能,督促学生保持课堂专注力。针对关键的知识点,利用电子课本,结合电子白板、屏幕推送等功能进行讲解,让每位学生更清晰地掌握知识点。比如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拍照上传的功能,了解不同学生的作答情况,同时将其推送到学生屏幕上,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屏幕上的多份答案打分,并给出自己的理由,老师在此过程中适时补充讲解。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意识就已充分调动,并且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我相信,科技赋能的课堂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更有助于创设师生共创课堂的情境。

03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实现自主学习。

课堂内,学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快速回答教师的问题,及时判断正确与否,提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课堂外,学生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实时记录个人学习轨迹,实现个人数据的汇聚分析。

通过平板电脑系统提供的学科知识图谱,学生可以进行个性化学习并能快速实现与教师、同学的交互与问答,有效形成学习氛围。此外,系统还可以让孩子们都能够拥抱智能时代,拥有信息化意识,教会大家健康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272班刘雅琪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水平也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学校也开始使用智能平板授课。

总之,智能平板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它是一个学习工具,能满足我们对学习的需求。

智慧教育最大优势在于,通过大数据、AI智能等科技,让教育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外国语引入智慧课堂的初衷。期待更多株外智慧课堂的惊喜吧!

THE END
1.传统课堂模式(精选十篇)传统课堂模式 篇1 一、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常要求老师准备齐备的教学资料、备课充分、教学环节完整、授课重点难点明确、课堂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流畅等。教师按照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求设置教学内容, 课前认真准备, 课堂授课以“讲”为主, 教学组织过程中将知识要点以各种形式进行详细讲解并进行练习强化, 布置课后作业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ugqkn1.html
2.反思中小学课改:从模式化走向传统课堂的回归之路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从杜郎口模式、杨思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到如今的各种创新教育理念,课改之风盛行一时。然而,在这些看似光鲜的模式背后,我们不禁要质疑:课改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最终,我们是否还要回归传统课堂?一、模式化课改的困境 1. 形式大于内容 在各种课改模式中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813664486344510237&wfr=spider&for=pc
3.“三类传统课堂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流程我们大家都知道,传统课堂一般分为三种:即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大的课堂教学流程一般为:温故复习——导入新课——讲解新知——巩固练习——总结及布置作业。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不同环节进行了诠释,如”双基“背景下,更多强调的是巩固练习环节,是否让孩子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更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5/12/11212327_1137588273.shtml
4.《活在课堂里》读书笔记——传统课堂的优势(2)如果教师能将有潜在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学生也能采取相应的有意义的学习的“心向”进行学习。传统课堂所导致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同样是积极、能动和有意义的。 使用讲授法,一能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习惯,二能促进学生的“发现”。 https://studio.jndjg.cn/index.php?r=studiowechat/album/view&id=19780&sid=300189
5.传统课堂(精选5篇)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传统课堂;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020-01 https://www.1mishu.com/haowen/4830.html
6.电子教育VS传统课堂,孰优孰劣?新闻电子教育VS传统课堂,孰优孰劣? 原标题: 从今年3月起,南昌市教育部门与香港课题组联手,挑选了南昌市的六所学校进行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 央视网特稿(记者袁育堃 沈玮)“上课铃响起,打开课桌上的平板电脑,通过登陆账号就能与老师进行电子互动。”从今年3月起,南昌市教育部门与香港课题组联手,挑选了南昌市的六所http://news.cntv.cn/2014/12/02/ARTI1417510642181985.shtml
7.科学网—网课与传统课堂的碰撞重要的是教师要注意到传统课堂和线上课堂之间的区别。在一个课堂环境中的方法可能在另一个环境中效果不佳。如果你努力了解两种课堂各自的长处,并让这两种方式都能为你所用,你的学生会很感激你。 ■马修·泰勒 我是一名本科生,目前正在攻读两个学位: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化学工程和线上的商务管理。通过学习我了解到,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7/348060.shtm
8.非遗入课堂,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了!10月31日,我校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集体教研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旨在深化教师对传统文化课程的理解,分享教学经验,并探讨如何将课程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推动活动课堂的实施。 在教研活动现场,来自三个学部的6位教师依次走上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kyMzE5OQ==&mid=2247531402&idx=2&sn=ca311cc0f0ee95407a5b9666d549b9a0&chksm=9b2dedb7d63a1ec73a6a024a2576f13c7efbad9eb2fdcff438f66762263f0a23a5d2df68705b&scene=27
9.给中学生讲传统文化课尽管《论语》是考试内容,但可以用不应试的方式去读,以“无用”托起“有用”,这也是中学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的意义所在。在上课方式上,有学生说:“希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学懂《论语》。”看来不仅初中生想听故事,高中生也想听故事,以《孔子世家》为线索来读《论语》是可行的。就这样,我初步确定了讲什么和怎么讲http://www.jyb.cn/rmtzgjyb/202411/t20241115_211127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