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课堂”培植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沃土中华德州学院中国传统文化

不久前,德州学院校园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名为“传承中华经典感悟华夏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与体验活动正在举行。剪纸、衍纸、中国结、空竹、柔力球等传统文化项目丰富多彩,吸引了众多大学生参与。

活动现场,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留学生艾玛在体验完非遗技艺漆画和黑陶制作后,兴奋地表示:“这次文化体验活动让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对我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帮助。”艾玛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德州学院学习的这段日子,她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

在该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宋红真看来,这些活动为青年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体验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让更多年轻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学校通过“三个途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思政教育的特色育人成果。

近些年,德州学院聚焦文化传承、活态创新,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着力打造“品质、文化、时尚、传承”的中华文化思政教育品牌,在传承人才培养、产品守正创新、技术跨界融合、标准与品牌文化建设等方面,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内生动力。

古埙音色浑厚、悠扬动听,中华剪纸栩栩如生,“非遗+国潮”让鲁锦产业被更多年轻人看到……在该校副教授、德州古埙传承人徐琦眼中,传统文化正在校园里焕发蓬勃生机。

回忆起今年中秋节的活动,该校团委组织宣传部部长朱亚秋感触颇深。当天,德州学院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推出了共享共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特色活动,共同体验手绘扇子、书法、剪纸、木刻等传统技艺。

一名参与活动的留学生激动地说:“在绘制扇子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进行了一场对话,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更深刻体会到了跨文化交流的乐趣和意义。”

在朱亚秋看来,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是将其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为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融入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之中,这些年,德州学院还开展了“走进历史品沧桑,传承文化扬精神”德州市博物馆研学、“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100余场。

该校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张家璇记得,今年暑假期间,大学生们走进中国乡土深处,体验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在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同学们走进颜真卿公园,感受书法艺术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在德州市武城县,亲手制作当地特色花馍、糖葫芦和漆扇;在德州市四女寺(水利)枢纽,了解这一历史悠久的水利工程如何肩负灌溉、泄洪、排涝的重要功能……

“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不仅能直观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触摸文化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同时也能激发他们思考如何用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去介绍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张家璇感慨。

不仅如此,德州学院还打造了“两个课堂”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的“沃土”。比如,“第一课堂”开设了《陶埙演奏与制作》《中国传统文化》《茶文化与茶健康》等116门课程,其中《中国古诗词探胜》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第二课堂”则设有陶艺及版画、武术等30余门课程,覆盖2000余名学生。同时,学校还组建了艺雅阁书画社、新意话剧团、子衿汉服社等10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团,涵盖1500余名学生。

宋红真说:“这些课程和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青年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开展此类活动,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让传统文化在校园内外生根发芽,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

THE END
1.传统课堂模式(精选十篇)传统课堂模式 篇1 一、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模式常要求老师准备齐备的教学资料、备课充分、教学环节完整、授课重点难点明确、课堂层次清晰、语言准确流畅等。教师按照教学计划与大纲要求设置教学内容, 课前认真准备, 课堂授课以“讲”为主, 教学组织过程中将知识要点以各种形式进行详细讲解并进行练习强化, 布置课后作业并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6ugqkn1.html
2.反思中小学课改:从模式化走向传统课堂的回归之路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从杜郎口模式、杨思模式、大单元教学模式,到如今的各种创新教育理念,课改之风盛行一时。然而,在这些看似光鲜的模式背后,我们不禁要质疑:课改究竟带给我们什么?最终,我们是否还要回归传统课堂?一、模式化课改的困境 1. 形式大于内容 在各种课改模式中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813664486344510237&wfr=spider&for=pc
3.“三类传统课堂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流程我们大家都知道,传统课堂一般分为三种:即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讲评课。大的课堂教学流程一般为:温故复习——导入新课——讲解新知——巩固练习——总结及布置作业。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对不同环节进行了诠释,如”双基“背景下,更多强调的是巩固练习环节,是否让孩子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更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5/12/11212327_1137588273.shtml
4.《活在课堂里》读书笔记——传统课堂的优势(2)如果教师能将有潜在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学生也能采取相应的有意义的学习的“心向”进行学习。传统课堂所导致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同样是积极、能动和有意义的。 使用讲授法,一能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习惯,二能促进学生的“发现”。 https://studio.jndjg.cn/index.php?r=studiowechat/album/view&id=19780&sid=300189
5.传统课堂(精选5篇)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传统课堂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传统课堂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传统课堂;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4-020-01 https://www.1mishu.com/haowen/4830.html
6.电子教育VS传统课堂,孰优孰劣?新闻电子教育VS传统课堂,孰优孰劣? 原标题: 从今年3月起,南昌市教育部门与香港课题组联手,挑选了南昌市的六所学校进行信息化教学应用试点。 央视网特稿(记者袁育堃 沈玮)“上课铃响起,打开课桌上的平板电脑,通过登陆账号就能与老师进行电子互动。”从今年3月起,南昌市教育部门与香港课题组联手,挑选了南昌市的六所http://news.cntv.cn/2014/12/02/ARTI1417510642181985.shtml
7.科学网—网课与传统课堂的碰撞重要的是教师要注意到传统课堂和线上课堂之间的区别。在一个课堂环境中的方法可能在另一个环境中效果不佳。如果你努力了解两种课堂各自的长处,并让这两种方式都能为你所用,你的学生会很感激你。 ■马修·泰勒 我是一名本科生,目前正在攻读两个学位: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化学工程和线上的商务管理。通过学习我了解到,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7/348060.shtm
8.非遗入课堂,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了!10月31日,我校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集体教研活动。此次活动聚焦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旨在深化教师对传统文化课程的理解,分享教学经验,并探讨如何将课程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推动活动课堂的实施。 在教研活动现场,来自三个学部的6位教师依次走上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kyMzE5OQ==&mid=2247531402&idx=2&sn=ca311cc0f0ee95407a5b9666d549b9a0&chksm=9b2dedb7d63a1ec73a6a024a2576f13c7efbad9eb2fdcff438f66762263f0a23a5d2df68705b&scene=27
9.给中学生讲传统文化课尽管《论语》是考试内容,但可以用不应试的方式去读,以“无用”托起“有用”,这也是中学开设传统文化选修课的意义所在。在上课方式上,有学生说:“希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学懂《论语》。”看来不仅初中生想听故事,高中生也想听故事,以《孔子世家》为线索来读《论语》是可行的。就这样,我初步确定了讲什么和怎么讲http://www.jyb.cn/rmtzgjyb/202411/t20241115_211127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