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的新理念"标准"中提出了10项课程基本理念,通过这10项课程基本理念,使我们明确了数学新课程的定位.我在新课改教学中体会到它的优点主要在(1)课堂引入多样化,知识传递面广而有趣(2)所有学生积极参与,上课形式多样化,学生不易分心(3)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质疑,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高.(4)积极的评价体系可以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学习上的自觉性得到养成.
以上问题是伴随新课程的实施产生的,有一个循序渐进并日益凸显的过程,所以我们不少老师大发感慨,新课程越来越难教了。因而有些人干脆又回到原来的教学状态,驾轻就熟用原来那套教学方式。这当然不可取。那么我们的教学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出路何在?
我认为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模式各有千秋,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传统肯定课改,也不能固步自封,没有创新.新课程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乐观、自信、会玩、会学、会生活的人,而学生的主要活动地方是学校,学生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平台是课堂教学。目前,很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强调了某一个方面的重要性,很多教师也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作了很多实践和研究。部分一线的教师往往只看到优秀教师某个课堂中的一个或几个亮点。认为新课程教学就是要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就是要热闹,就是要有活动。不注重课堂实效还常把“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无效教学的借口。我个人根据从教来参加各类培训、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和反思,认为新课程应该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
三、在传统课堂要分数的前提下,过渡到新课可以先从课堂形式中植入以下理念:
“评价”就是一种激励,其中令我深有体会的是构建可行有效的评价体系.教育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而不仅仅是选择。评价应重视做到:
1、注重激励性。评价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活动,善于运用科学的赞美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不吝惜自己表扬的话语,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2、突出主体多样性。评价主体不再是唯一的教师,学生可以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给与学生评价的机会:“你觉得他讲得怎么样?”“谁来说一下哪个地方好?”等等。让学生参与评价,不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还可以使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学会接纳和吸取,建立每个人的美誉度评价会加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3、在评价中讲究批评的艺术。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做错事情,说错话的时候,教师除了要善于正面引导外,还要善于批评,让学生在微笑中接受批评。
传统课堂教学强调对知识的学习,侧重于积累。新课程实验教学则强调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要主动地参与。教育都是为了强化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时代是进步的,教育也需要要改进,这个过渡是漫长的,我们应在传统模式中在不断摸索完善走向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