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教育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教育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产业规模巨大,产业链各方纷纷布局教育信息化产业,以探寻更好的发展模式。教育信息化最先是由美国克林顿政府于1993年9月提出来的,其核心是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育中的应用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美国的这一举动引起世界各国的积极反应,许多国家相继制定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我国也从1994年开始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纵观全球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发现,美国、英国的国内教育信息化发展非常成熟,这些国家的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方向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日本、韩国的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也充满蓬勃生机,形
2、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和特色;印度、巴西的国内教育信息化市场还很不成熟,但正努力培植本国的产业形成;我国的国内教育信息化产业也尚在培育中,未来发展前景可期。我国教育信息化产业规模巨大基于智研数据,计世研究院分析表明,2011-2015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其增速呈现勺子型的发展态势,随着2012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出台,刺激了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当年教育信息化产业市场规模增速达到最高点。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断调整,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速度有所减缓,预计2015年将继续保持稳定的低增长状态,增速为7.0%,2015年整体市场规模达2462亿。促进我
4、重首次超过4%,成为教育发展史上重要里程碑。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支持及教育信息化未来巨大的发展潜力,促使民间资本纷纷进入这一产业,为教育信息化产业带来丰厚的资金支持。社会支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终身学习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从以教和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和学习者为中心转变。这些新的教育理念都将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技术支持:通信和网络技术向宽带、移动、融合方向发展,数据通信正在逐步取代语音通信成为通信领域的主流。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课件录制系统、编辑系统及发布平台系统等教育技术不断进步。多媒体课件等数字化教育产品制作和传播变得简单易行。同时,随着产业技术进步和网络运营商竞争
5、程度的加剧,用户的上网门槛不断降低,互联网普及加速。产业链各方纷纷布局教育信息化随着信息化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网络基础设施、教育云平台、教育资源和应用产品得到全面发展,电信运营商、技术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产业链各方纷纷布局教育信息化。电信运营商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电信运营商承担构建网络环境的工作,单是三通两平台中的“宽带校园通”就给电信运营商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此外,电信运营商手中掌握着大量的终端用户,在推广智能手机教育应用类产品上具备先天的优势,可以与第三方厂商合作提供教育类应用。以家校互动产品为例,电信运营商通过与系统开发商合作分成的模式为学校和家长提供家校互动服务,运营商负责
7、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对进驻平台的教育机构收取佣金或采用收入分成模式,进而允许教育机构在平台上提供课程和资料。教育应用提供商则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生和家长提供各类软、硬件教育产品,如华渔教育的“101智慧课堂”、立思辰的“智慧教室”、“科大讯飞”的“畅言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等。教育应用的内涵广阔,包括各类教育的软、硬件产品,既可以是教育内容的电子化,也可以是搭载内容和应用的定制终端,甚至可以是辅助性的教学应用工具,如电子书包、班班通系统、教学设计系统等,可拓展空间巨大。以华渔教育的“101智慧课堂”为例,它通过101同学派、智能云盒、答题器、移动充电车、投影仪等智能硬件,对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