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是课改的关键词。课程改革要求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切实改变育人方式,注重关联,突出实践,引导学生从符号世界走向生活世界,让情感伴随学习,在实践中学,在课程的综合地带激发创新思维和精神。学习方式变革促进育人方式变革,学习方式本质是育人方式。其间,情境无处不在,一切都会镶嵌在情境之中,学习也会发生在情境中。因为情境,课程改革发生重大转型,呈现鲜活的样态,而且洋溢着生动的景象和美好的气象。
情境是时代话语。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偌大的情境,这一情境更具宏大性、深刻性。人们打开边界,也放开眼界和心界,沟通、协商、对话、共生、共长,伙伴关系得以再次重构,伙伴精神更加弘扬。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的关照下,教育会像一艘大船,从确定性的群岛出发,在不确定的海面上航行,互助合作,携手迎接风浪,培养勇敢的舵手和水手,以责任之心和超强本领驶向更美好的彼岸。教育的大情境创造着大未来。
情境是属于人的,人是情境的主语。人这一情境,让人更具鲜活性、美好性,更具创造性和生命力。情境教育最终让学生把自己化为情境,将自己更自然、更深刻地融入生活、融入世界,也会把自己当作方法更自觉、更积极地学习;当然也会营造进步的文化,让自己在知识中、学习中、创造中站立起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世界的主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南通大学王灿明教授主编的“新时代中国情境教育研究”丛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帮助我们再次认识情境教育、发现情境教育,情境教育的价值意义进一步得以开发,将情境教育引入各科教学,彰显了情境教育的学科特质、特点和优势,因而彰显了情境教育的学科生命力。
其一,丛书告诉我们,李吉林老师虽然远去了,但情境教育的研究没有停下脚步,而且研究不断深化发展。中国情境教育属于李吉林老师,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是中国情境教育的发源地,是基地,是重镇。但情境教育又是属于大家的,是公共的财富,需要各方继续积极参与到研究中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形成各自的特点,让情境教育立体起来,深入下去。学者的眼光只有投向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田野,投向深植大地的改革、实验和研究,投向本土的同时又能眺望世界教育改革的前瞻和未来的呼唤,才会有源远流长的研究生命。
其二,情境教育应从整体上把握,通过研究编织起完整的图景。丛书中王灿明教授撰写的《情境教育研究的“中国图景”》运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和内容分析法,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情境教育研究的演进过程、现状、前沿热点和存在问题,探寻情境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走向,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情境教育学科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教育研究犹如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中国图景”展现中国情境教育理论发展和改革实践的美好前景,信风扬帆,中国基础教育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必定会激发起文化自豪。
总之,“新时代中国情境教育研究”丛书以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中国情境教育犹似一个闪亮的路标,指引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