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每年必考:教育学代表人物!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并为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依据,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分为四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创立阶段、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和近现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1.《学记》

《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①教育的作用

《学记》把教育的作用概括为十六个字:“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②教学原则

第一,教学相长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第二,豫时孙(xin)摩原则——

豫:禁于未发之谓豫--预防性原则

时:当其可之谓时一一及时性原则

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一循序渐进原则

摩:相观而善之谓摩-—集体教育原则

第三,长善救失原则。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第四,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第五,课内外结合的原则。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课外练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

③论教师

提出了“师道尊严”的思想。(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

2.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①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孔子认为教育对国家稳定、社会的发展有作用:提出了“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素。

教育与人的发展:性相近,习相远

②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不管什么人都可以接受教育)。

③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

第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第二,启发诱导的原则。

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释义: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3.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苏格拉底

问答法、助产术、产婆术、启发诱导法。

(2)柏拉图

《理想国》,哲学王:“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政治学》。

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观点。

(4)昆体良

其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原本应为《雄辩术原理》),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二)教育学的创立阶段(独立形态)的教育思想

1.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

著作:《新工具》——号召采用实验调查法

(1)经验化教学:知识源于感觉,重视经验的作用。

(2)科学归纳法:真理的获得源于科学的归纳。

(3)《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提出来

2.夸美纽斯:(级智夸大独立)

(1)《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2)首次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

(3)泛智教育---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

3.康德:

(1)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康德论教育》(又称《教育论》)。

(2)人的所有自然禀赋都有待发展,“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3)康德最早在大学里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4.赫尔巴特:

《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

①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②传统三中心论:教师、教材、课堂(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及中心地位)

③四阶段教学理论:清楚、联想、系统、方法

④教育性教学原则: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⑤教育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5.杜威:

杜威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著有《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

主要教育观点:

①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②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

③主张“在做中学”“在问中学”,学校即社会

④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⑤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提出新三中心论(儿童、经验、活动)

6.裴斯泰洛奇:

慈爱的儿童之父;著有《林哈德与葛笃德》。

(1)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

(2)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3)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7.卢梭

在《爱弥儿》中体现出其对教育的观念,提倡自然教育和情感教育。

8.洛克:

《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和“白板说”

9.斯实塞《教育论》

(1)对传统的古典主义教育的批判。

(2)教育预备说。

(3)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4)制定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温馨提示:地位

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科学之父

赫尔巴特:现代/科学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代表人

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现代教育学派代表人

THE END
1.教育学些理论从不同方面标志者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科学的产生和确立。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伴随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学校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总体上可以分为前学科时期,前科学时期和科学化时期三个阶段 1、前学科时期,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理论还主要散见于哲学和其他https://zhuanlan.zhihu.com/p/674886033
2.教育学萌芽和创立时期的人物及其著作(一)教育学萌芽阶段的代表人物和代表著作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孔子:《论语》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 ●柏拉图的《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提倡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这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古罗马的昆体良,他的《论演说家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https://www.offcn.com/jiaoshi/2021/0119/424976.html
3.2024教师招聘教育学考点: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发展概况(4)昆体良: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https://www.zhaojiao.net/index.php/beikao/show-11105.html
4.第一章教育基础(01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孟中论大学本文详细介绍了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包括教育的定义、属性、起源学说(生物、心理、劳动起源),以及古代中国和西方的教育特点。教育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近现代社会,教育的内容、形式和功能都有所变化。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如《学记》和孔子的思想,以及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如夸美纽斯、赫尔巴特和杜威https://blog.csdn.net/qq_44774198/article/details/126789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