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届“互联网+”青少年发展大会召开新闻中心

2017年12月21日下午,由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与“青年之声”综合服务办公室主办、未来网承办、哒哒英语提供支持的“互联网教育赋能未来成长”分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中国网记者郭泽涵摄

中国网北京12月22日讯(记者郭泽涵)“奋进新时代逐梦新征程”——中国首届“互联网+”青少年发展大会21日上午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互联网教育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决胜之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办好网络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成为教育的最高追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互联网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桥梁。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年Q1季度数据发布集合报告》显示,预计到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2692.6亿元。其中K12在线教育为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杨春茂表示:“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言,教育追求的目标是优质公平均衡的教育。然而,目前还有很多难题,尤其是教师数量不够,短期内培养大量幼儿园和职业教育教师困难重重。怎么把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到偏远地区?只有靠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技术弥补此缺陷,在线教育的发展应运而生。”

据悉,目前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受率从2012年的25%上升到2017年的90%,学校网络教学环境明显改善。

杨春茂认为,在教师资源、数量和均衡分布问题解决好之前,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解决大家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是今后的重点工作。

杨春茂说:“可以预见,未来不远的一天,学生们在学校的数字化课堂上读着智能化书本,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数字化鸿沟将进一步缩小,城乡学生将在互联网教育下学习成长,得到个性化发展,享受优质公平的教育。”

未来学校将从“批量生产”走向“私人订制”

杨春茂表示,未来的互联网教育中,老师将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参与到开放、互联、互动的多元建构中,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学习,实现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健全发展,注重互联网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效果是否真正有助于教育品质提升。

中国教育科学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曹培杰表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内容已经非常丰富,但仍然不能满足人们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这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突出问题体现在教育供给呈现出标准化、差异大、不均衡的特征,而教育的需求则呈现出高质量、个性化、终身化的特征。”

曹培杰说,“对于二者间的供需矛盾,需要学校来面对,要解决供需矛盾,需要加快教育供给侧改革,改变教育模式,首先从未来学校开始。”

曹培杰说:“未来的学校将从‘批量生产’模式走向‘私人订制’模式,学生可以用他们最喜欢、最适合、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学习,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务。”

在曹培杰看来,未来学校包括三部分:一是学习场景相互融通,任何可以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地方都是学校;二是学习方式灵活多元,把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正式与非正式学习融为一体;三是学校组织富有弹性,让学生站在教育舞台的正中央。

北京双榆树第一小学校长丁凤良指出,一样的互联网成就不一样的学校,信息化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比如通过互联网虚拟技术或者VR,看到中科院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现场捕捉到生物的场景,可以看武汉水生植物园,让身在北京的孩子就能直观感受并体验到动植物的生长情况。但是,技术只是个性化教育的辅助手段,关键还要靠老师的针对性指导。”

科技和教育的结合是必然趋势

未来网课后三点半项目执行负责人、米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毛兴告诉记者,科技和教育的结合是必然趋势,如今很火的STEAM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形式。

哒哒英语副总裁姚舒文表示,在线教育打破了空间的阻碍,使全球的优质教学资源能够通过互联网带到中国,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获得这些资源。作为教育企业,只要不忘初心,站在家长和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才不会被淘汰。

在卡巴青少儿科技教育副总经理李侠看来,互联网的发展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可以让知识无国界、无地域地进行传播,但是,需要教师、家长、企业和平台筛选适合孩子吸收及有利于他们成长发展的信息。

在大会上,未来网副总编辑赵莹还发布了《2017中国企业参与关爱少年儿童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是未来网联合第三方机构九次方大数据,调查了新东方、好未来在内的202家国内知名教育企业2017年践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分析。

报告显示,2017年教育企业在少年儿童公益事业上发挥各自教育资源优势,为少年儿童提供包括艺术教育、语言教育和阅读教育等在内的形式多样的公益项目,形成了以在线资源为依托、资源分配为核心的教育企业公益格局。

THE END
1.“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互联网+教育”,指的是在现代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的指导思想下,以互联网为平台,以网络资源优势和教育功能为技术支撑,向学习者以及教育者提供一种网络化环境,数字内容,进行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对面的教育活动。“互联网+教育”脱离了传统教学模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禁锢,这给教育事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为我https://www.douban.com/note/662771404/
2.“互联网+教育”将迎来好的发展其实,早在去年的11月15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就确定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措施,培育壮大新业态新产业,并将在线教育列为重点打造的新业态新产业之一;而且最近两会上,还提出互联网+概念,并表示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一下子把互联网+教育摆上主流台面。通过互联网让每个想要学习的学习都能够享受同等或者公平的https://www.eduwind.com/article/view?id=23
3.“互联网+教育”三大发展趋势以上就是“互联网+教育”的三大发展趋势,教学场景革新、从 重视“教”转为重视 “学”以及教学设计能力变革,各大教培机构不妨结合自身情况,加快转型升级速度,踏上时代风口,攫取时代红利。https://blog.csdn.net/fxd1232/article/details/124966185
4.教育发展目标离不开“互联网+教育”刚刚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首次对“互联网+教育”的内涵外延、建设路径进行了系统阐释,这是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又一个里程碑。从2012年全国第一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将教育信息化定位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坚实支撑,到2015年全国第二次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教育信息化https://m.haiwainet.cn/mip/3541083/2017/0207/content_30708435_1.html
5.“互联网+教育”为宁夏教育赢得未来—中国教育在线加快“互联网+教育”发展,既是破解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由之路。“互联网+教育”可以突破地域、时空限制,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输送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低的投入提高教学水平,缩小办学差距,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各https://cdce.eol.cn/xinwen/339816.html
6.互联网+教育在教育云平台中的实践探索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和师资水平发展不均衡,农村薄弱学校音、体、美教师短缺问题是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金山小学师资力量薄弱,音乐、美术、体育等素质教育课程常常需要老师“一肩挑”。音乐、美术老师需要承担1至6年级的课程。对此,金山小学依托互联网+教育优势,在县优质学校的带动下,以专递课堂、名师课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org/content/view&id=219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