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官网

一、教联网是如何提出来的,有什么内涵?

教联网的概念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中提出来的。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有五个基本的特征:一是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的万物感知;二是在万物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互联互通;三是在互联互通中便捷及时的交互交流;四是在交互交流基础上的高度协同共享;五是基于前面特征基础上高度的智能智慧化。

教联网就是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以应对未来挑战和培养未来人才为使命,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在智能互联的基础上对教学和学习过程进行定位、跟踪、控制和智能管理,构建开放、互联、协同、共享的学习生态圈,实现智能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的教育生态网络。

“教联网”和“教联网时代”的提出,试图用万物互联的技术及思维来重构未来的教育,对万物互联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进行初步探索和研究,其目的就是呼吁我们不仅要加强对当前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的研究,更要加强对未来教育形态的研究。“教联网”的提出是为了呼吁教育与时代同行,教育也要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视野中来思考与规划,对“教联网时代”的教育进行建设性的预判,使我们的教育要更加的具有前瞻性、重塑性,使教育在重构未来的社会形态中发挥更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并为未来社会承担起教育的历史使命。

关于这个定义的提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一)教联网具有教育自身的特性

教联网是物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但又和物联网有很多区别,教联网里的物具有教育特性,更多地用于辅助教学。在教联网中还需要考虑教育者以及学习者,他们既是教联网的参与者,也是教联网的服务对象。教联网需要借助现代教育理论来推动教联网的应用。教联网融合了物联网和现代教育理论,既具有物联网的特征,又具有教育的规律。教联网在具有物联网技术性特点的同时,还要体现教育所承载的价值观念、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使教育所承载的内容得以实现,从而真正实现教育的价值和目的。

(二)教联网具有特定的背景和使命

(三)教联网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成长与体验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这是根本。无论是传统的教育、现代的教育,还是互联网教育,都必然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着以育人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目标。教联网的构建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体现对个体的尊重。同时,在未来的社会中,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学习者仅仅具备储备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很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学习者更需要创新的能力,通过学习形成互联的能力。因此,教联网必然要以提高学习者促进有意义的互联的能力为重点,加强对复杂世界的模式识别能力,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成长与体验。

(四)教联网旨在利用万物互联时代的新技术实现教学智能化、学习个性化

教联网的基础就是物联网等技术发展应用的结果,离开这些技术,教联网的功能和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也可能就无法得到实现。正是通过大数据、传感、物联、虚拟现实以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综合应用,使教育资源得到无限的丰富和拓展,也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对话、交流、互动和体验;获取教学或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采用大数据和智能分析系统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升对教学过程或者学习过程的智慧决策和智能控制能力,并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服务,推动个性化学习的实现。

(五)教联网是开放、互联、协同、共享的学习生态圈和教育生态网络

二、这场教育变革的核心是什么?

1.核心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

2.变革的核心动力:新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构成变革的外部动力;新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带来教育疆域、组织、经济、教学等变革构成的内动力。

3.核心思想:教育是全球的共同利益,是个体的全面自由发展,释放本来就有的能力和天分。

这几个核心分别对应了《教联网》这本书的第二、三、四、五、六等章节。

三、教联网时代的教育与互联网教育、传统教育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时代背景的不同

传统教育是农业和工业时代的教育;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教育,是建立在以信息互联为基础上的教育形态,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教联网是智能时代的教育,是建立在万物互联为基础上的教育形态,又主要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所引起的教育体系的变革,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必然与时俱进,教联网时代的教育是互联网教育、传统教育的升级版。

(二)教育的价值和使命将发生重大变革

(三)教育系统发生变革。新技术在教育系统内部扩散带来教育疆域、教育组织、教育经济以及教学模式等多方面的变革

(四)学习与教学的内涵发生改变

四、教联网时代学习的主要内涵?

(一)生成生命中有意义的互联

(二)加强对复杂世界的模式识别能力

在瞬息万变的复杂世界中,需要学习者自己去探索,需要学习者在大量的交互之后辨识这个世界,对未知的变化有一定的识别和预判能力。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辨认现实世界中规则和模式的能力,或者叫模式识别能力。模式识别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和社会解读经验的方法。教联网时代的学习,必然要适应时代的转换,适应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连接、扁平化、交互性等时代的需求。特别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探索未知世界的经验模式成为时代的显著特征,也成为学习者最重要、最需要培育的能力。

(三)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

在万物互联时代,信息流与意识流的即时融合和交互,实现现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可能,生命的体验更加丰富,更多元。万物互联时代的学生可以为释放自身的潜能和天分而学习,是为了自身的兴趣和需求、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学习的,在学习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生命的感知,从而构建自己的智慧网络。学生们尝试学习的项目和主题,更与真实的变动的热气腾腾的社会直接有关,学习是在互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学习是在互动互联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因此,教育要体现对个体的尊重与关怀,促进个体生命的成长与体验,教联网的构建必然要以人为本,以人中心,体现对个体的尊重,这样,学习者可以获得更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构建。

五、在教联网时代,学习者该怎么来学习,学习的方法是什么?

(一)在教联网时代,学习方法比学习内容更重要

如何通过在具体的问题和实际的生活情境来促进生命中有意义的互联,探索认知世界的模式,如何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生命的体验与成长,如何通过在具体问题和实际生活情境中的互动来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与感悟,示范学习者本来就有的能力与天分,促进学习者的全面自由发展是教联网时代的重大课题。

(二)重新建立对世界的认知范式

在教联网时代,知识和技能的半衰期越来越短,机器人的替代性越来越高,每个人所学的知识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探索认知世界的经验模式,增强对复杂世界的认知能力,建立认知世界的方式方法,就成为教联网时代学习者最关键的问题,只有掌握了认知世界的能力,才能在社会中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三)学会人机合作

(四)从生活和实践中学习

六、教联网时代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或者什么样的学习者才不被机器人所淘汰?

(一)培养放眼世界的系统思考能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个人生存环境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依存却愈来愈重要。放眼世界的系统思考能力还有利于让人才将自我内心与身边其他人相联。国际视野、国际意识、国际知识和能力、国际理解、跨文化技能、都是人工智能时代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未来世界的人才能够学会观察自我内心的世界,同理他人,关心身处的系统,以人类共同体的系统观思考所生存的环境,有信心面对现今时代各式各样的社会与环境难题,这也是今后人才培养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

(二)创新能力

(三)复杂多变世界的认知能力以及通用的技能

在人工智能时代,信息高速流动,面对即时的信息,人们的决策也随时调整,未来的社会和生活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信。人才必须学会如何去预测未来变化的方向和速度,去识别未知的模式。未来的世界呈现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征,人才在积累经验和基础上必须学会预测未来的概况和远景的本领。此外,还需要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基本通用技能,例如,对复杂信息的获取、综合分析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人工智能的工具来协助工作的能力,在遇到复杂问题时的决策能力,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四)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

七、教联网时代,机器人教育对未来教育的冲击和机遇有哪些?

八、教联网时代,机器人与教师的关系?未来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一)机器人不能取代教师,教师在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无法替代

机器人教师将在未来的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功能和作用,但却不能够完全替代教师的功能和作用,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教育包括两个方面:“教”和“育”。在“教”的层面,机器人可能会完全取代教师的位置,但是在“育”的层面却显得不足,对人生观、世界观塑造的“传道”和某种程度上的“解惑”还无法完全依赖人工智能解决。教师面对面的教育不仅传递知识,给孩子以美德、艺术等层面的熏陶感染,要教育学生健康成长,实现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实现个性化发展,同时还要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引导教育学生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和使命,将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统筹起来,在实现社会价值中来体现个体价值,成为具有家国情怀的创新型人才。

(二)教师在教育中面临角色的转型,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引路人和服务者

(三)教师需要做一名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教联网时代,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与机器人执教开始倒逼老师们与时俱进。交互的多元化打破了教师对知识的绝对权威,解构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教学能力受到挑战,如果仍然只会用粉笔和黑板教学,或者仅仅会一种方法的老师,可能是要被淘汰的。教师的专业能力发生了变化,第一,由“专注教学”到“专注社会的发展变化”;第二,由“单一的能力”向“多元化能力”转变;第三,由“个体性作用的发挥”向“群体性作用发挥”;第四,由“直接作用发挥”向“间接作用发挥”转变;第五,由“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在教联网时代,教师的专业成长发生了上述的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做一名拥抱新技术的终身学习者。

|作者简介

周洪宇,华中师范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长期研究教育、科技政策,出版著作《周洪宇论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变革》、《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教育公平论》、《陶行知大传》等20余部,先后承担了教育部“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多项重点课题,在《教育研究》、《历史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研究成果20余次获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二等奖及学术原创奖。

易凌云,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与教育变革,先后在《中国电化教育》、《教育实验与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科学出版社教育与心理分社简介

科学出版社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30年代创建的有较大影响的龙门联合书局于1954年8月合并成立。1993年8月恢复使用“龙门书局”副牌。2017年1月18日,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中国科传,股票代码:601858),成为中央出版集团上市第一股。

THE END
1.中青网评:数字赋能,打造教育新嘲评论频道一个以世界互联网大会为背景的数字教育论坛,它所展示的内容,必然是这个时代的潮流所向:权威发布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报告、展示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数据创新应用活动的优秀作品、分享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主题案例、展现数字教育的无限魅力与广阔前景……在以“拥抱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https://pinglun.youth.cn/ttst/202412/t20241212_15707599.htm
2.“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五大优势赵永利名师工作室互联网推动教育的发展,教师可结合线上移动教学平台,利用网络技术远程掌握和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时间限制的问题。网络教育灵活方便、多样性的“五个任何”,在教学模式上最直接体现了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体现了成长中的现代网络教育的基本规定。http://studio.nxeduyun.com/index.php?r=studio/activies/activiesdetail&sid=946&aid=165983
3.互联网+教育:教育行业的革命性变革(大象网盟)在“互联网+教育”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成为学员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引导者。教师通过在线平台可以更好地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此外,教师还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到最新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总而言之,“互联网+教育”给教育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5911527660418224&wfr=spider&for=pc
4.互联网在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内容传输方面,还应体现在教学互联网在教育中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内容传输方面,还应体现在教学过程中。 讨论网络和教育如何才能有机地结合,唯一的出发点就是如何让互联网在教育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什么是教育?教育是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在这个表述里,教育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知识”,而另外一部分是“传授和学习”。教育不只是知识内容的https://www.douban.com/note/315799958/
5.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优秀 完整 新颖 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教育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网络给教育教学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教育教学中具备以下功能 1、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教育的深刻认识。 https://www.mayiwenku.com/p-25972851.html
6.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移动互联网时代 社交媒体 教育教学 作用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DNZS201903072.htm
7.教育学热点3.中小学创客教育的作用 ( 1) 在中小学校营造整体创新氛围 ( 2) 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 3)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4.促进创客教师成长的八点建议: (1)积极开展创客教育师资培训,从考核和评价体系上对创新型教师作出倾斜; (2)分片区建立教育创客空间,投入足够的资金给教育创客空间购买设备的器材。https://blog.csdn.net/zyl_842215935/article/details/106779671
8.计算机科学技术在计算机教育中的应用论文(通用7篇)教师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应该在实践的多媒体教学中总结经验和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计算机应用的形式。 2.2 远程通信、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远程通信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已经开始发挥巨大的教学作用。 这种技术就是将现代通信的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还有多媒体技术等为基础,再结合计算机的https://www.wenshubang.com/jisuanjiyingyonglunwen/337304.html
9.大学生心理降教育论文范文(通用10篇)一、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趣味化 利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实际需求设计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境中有一定的体验。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活动,具有活泼有趣的特点,更加关注大学生本身的心理感受,有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jiaoyu/662531.html
10.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当今社会,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教学、沟通校企合作、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 http://www.xtzy.com/wlzx/detail.jsp?public_id=153330
11.华医网1.互联网医学教育学习提高质量和效率:可以提供科学客观的考核依据,实现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 2.互联网继续医学教育专业性特点:根据临床需求及行业发展方向,密切结合不同层次的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以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四新”即新理https://www.91huayi.com/contents/8/24434.html
12.网络教育属于什么学历?一、网络教育属于什么性质 网络教育是成人教育的一种,属于国民教育系列。所取得的毕业证是国家所认可的。网络教育不是全日制,是第二学历。全日制是指学生周一到周五全天在学校上课,而网教是通过互联网进行教育资源传递,不需要学员像传统教育方式那样去学校学习,只需要利用平时的空闲时间登录网络学习台学习即可。 https://www.beiwaionline.com/wljy/webinfo/1626423769950624.htm
13.学校教育教学情况总结范文(通用15篇)2、坚持升旗仪式,在国旗下进行五爱教育。 3、充分利用纪念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优秀班级评比制度中把学生德育作为评比的一项内容; 5、要求教师认真上好品德社会课,强调教师应细致耐心做好后进生、顽皮生的转化工作。 6、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种活动,以红领巾广播站为阵地,开展主题教育、慰问活动https://mip.oh100.com/kaoshi/jiaoxuezongjie/615379.html
14.2020山东威海教师招聘:试题试卷(一)C.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生效 D.聘书只是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出的邀约 16.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https://www.zhaojiao.net/download/show-6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