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对年轻干部的培养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注重培养年轻干部,推动形成青蓝相继的良好局面,是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之举。

注重培养年轻干部

是“后继有人”的必然要求

(一)顺应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培养人才要遵循客观规律。有研究认为,25-45岁的年轻人处于创造期,是对社会贡献最重要的时期。培养这时期的干部能多出成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年轻干部初入职场,犹如一张白纸,处于相对容易引导和教育的阶段。按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对年轻干部实行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如同对树木从幼苗时期就扶正加固、施肥浇水、驱虫防病,能培养出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干部。

(二)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靠千千万万的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实现”。按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从源头上教育、选拔年轻干部,使优秀者加入党组织,给党员干部队伍输入新鲜血液,能够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永葆共产党人的生命力、战斗力、凝聚力。

(三)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要求。新征程上,我们面临更多的风险挑战,伟大事业的推进需要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年轻干部普遍具备较高的学历、较好的素质,经过多岗位的广泛锻炼和专业化提升后,既有充足的体力胜任紧张、繁重的工作,又能较快满足各项工作对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的要求。注重培养年轻干部能够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功能。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于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培养年轻干部,党的干部队伍基本形成了老中青年龄梯次结构。正是因为“革命自有后来人”,才取得了今天的伟大成就。某种意义上,优秀年轻干部的工作风格、思维模式、思考方向,恰好代表了党和政府工作的最前端。着眼当下,很多年轻干部到本世纪中叶还不到60岁,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他们全过程参与;放眼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年轻干部接续奋斗。注重培养年轻干部不是一种“让位”的谦卑姿态,而是实际工作的紧迫需要。

立正培养标杆

是“后继有人”的根本保障

事业兴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导向。我们要对标对表培养年轻干部,确保“后备军”人人质量过硬是抓好“后继有人”的根本保障。

(一)有政治可靠的“忠骨”。忠诚是为政之魂,是最重要的政治操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千条万条,第一条就是教育他们对党忠诚,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培养年轻干部着眼的是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必须要把“忠诚”作为首要标准,首关不过,则余关莫论。

(二)要有一尘不染的“净骨”。干净是立身之本,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底线。近年来出现过一些年轻干部刚刚踏上工作岗位就贪污腐败的案例。相比于其他年龄段干部的腐化堕落,年轻干部的“早节”失守,更令人叹息和警醒。因此,必须把“干净”作为基本标准,把廉洁上有硬伤的人一律挡住,培养更多清正廉洁的“干净人”。

(三)要有担当作为的“硬骨”。担当是履职之要,是党的干部的必备要素。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培养年轻干部要把“担当”作为重要标准,培养出更多手握“金刚钻”能揽“瓷器活”的接班人,才能实现民族伟业。

聚“三心”之力培养年轻干部

确保“后继有人”

(一)“真心”爱护。真心爱护不能一味没有原则的宽容、袒护,必须要坚持监督管理和激励保护相结合。一方面,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纪律、管作风的从严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管理培养制度,明确培养规划、方向和措施,动态跟踪管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而且要定期调整后备干部队伍,优进劣出,保持队伍整体结构优化及先进性。另一方面,要把厚爱的态度表现出来,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既要完善和落实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的各项措施,让干部卸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又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探索建立容错免责清单,科学界定容错情形和条件,规范容错免责程序,为年轻干部划定可容的“边线”和不可容的“红线”。

(二)“悉心”培育。悉心培育不能搞大水漫灌,而是要深耕细作,坚持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相结合。一方面,要把理论武装作为管根本、保方向的基础工作来抓,把党性教育作为必修课,引导年轻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筑牢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根基。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锻炼,建立完善向上挂职、向下派驻、横向轮岗、外向交流挂职锻炼等岗位交流制度,有目的地安排年轻干部到不同岗位磨练,逐渐由“专才”变为“通才”,成长为复合型人才。特别是要把好政策往基层投,激励年轻干部主动往基层走、争赴一线。

THE END
1.争当担重任努力奋斗的好干部抱负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必须像守护生命一样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政治三力”,始终心系“国之大者”,以政治上的坚定把稳改革之舵。(学习时报)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年轻干部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能够薪火相传、代代有人的关键举措。年轻干部要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0GB7NM0556AF3F.html
2.梁旋旋:新时代年轻干部的“三需”梁旋旋:新时代年轻干部的“三需” 生逢新时代,年轻干部已是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年轻干部要练好内功,不断革新,提升自己,扛起新时代建设的旗帜。 当好新时代年轻干部,需要实。真抓实干干工作,求真务实抓落实。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以群众利益为重,用脚步http://www.zqwgw.com/art567810.aspx
3.理通三迤年轻干部“打铁还需自身硬”“海压竹低复举,风吹山脚晦还明”,年轻干部需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就是守得住初心,新时代背景下,年轻干部想要有一番作为,就必须定得住心神,志存高远,不能坐而论道,要始终奋发有为,积极向上,方能扛大旗、堪重任、挑大梁。耐得住“寂寞”就是不断磨砺意志,只有在荆棘丛生中不断打磨自己,努力提高自https://m.yunnan.cn/system/2022/08/31/032256048.shtml
4.年轻干部要练好“内功”年轻干部要练好“内功”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帮助年轻干部练好内功,夯实成长根基,让年轻干部在奋进新征程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练好内功、干好工作。激发“想干事”的自觉。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事业发展的高度。想干事,是对所从事工作的热爱,是从主观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6062495379919070&wfr=spider&for=pc
5.年轻干部成长需久久为功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广大年轻干部必须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锻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政治担当,又要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奋勇拼搏,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心有所向、行皆可往,是年轻干部的信念。年轻干部作为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的生力军,应坚持“人https://www.meipian.cn/5120ptfr
6.把握时代之需培养用好年轻干部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班开班式上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筑牢理想信念根基,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党和国家事业接续向前发展,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让年轻干部想接班能接班接好班。各级党组织要把握好时代之需,把优秀年轻干部培养使用好,使https://www.workercn.cn/c/2022-04-03/6784515.shtml
7.给年轻干部提个醒丨拒腐防变,守住内心这警示我们,腐败从来就没有年龄和学历之分。只有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才能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对于年轻干部来说,更要将理想信念学习贯穿成长全过程,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二、年轻干部走上重要岗位需警惕的“四个方面”https://jjjc.xju.edu.cn/info/1025/3500.htm
8.新时代合格的年轻干部需要强化理论武装2019年第22期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百年大计,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加强全党的理论武装”,“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培养年轻干部,首先就是要强化理论武装。 http://www.nfzz.net.cn/node_bcd6837479/2421c1b964.shtml
9.习近平心目中的优秀年轻干部是啥样?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的消息,引发网友们的关注。 关于什么是好干部,又该如何选贤任能、培养年轻干部,习近平论述过很多次。 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 对那些看得准、有潜力、有发展前途的年轻干部,要敢于给他们压担子,有计划安排他们去经受锻炼。这种锻炼不是做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87y5tF8MkXNK7t23oT0f18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