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民俗学视野下的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民俗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要: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遗产,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望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人,世世代代默默奉献,完整地保留下了传统的祭祀文化。运用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考察祭祀历史与文化、陵寝构建以及守灵的达尔扈特人三个方面,力图呈现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的传承脉络。

关键词:蒙古民族;民俗学;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陵寝;达尔扈特人

成吉思汗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创建了蒙古民族的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大蒙古国。而今天,成吉思汗在他的后人,在广大的蒙古民众心目中是神圣的先祖和共同的祖先。这个曾经的历史人物,现如今固化在了民间精神世界,被民众所祭奠。正如德国学者海西希所说:“历史上的成吉思汗被神化成了先祖的亡灵”。[1](433)这个神灵就在我们身边,并且以全体蒙古人总神祗的身份被人们祭奠,这个历史至今为止已经持续了近800年时光。

成吉思汗,名铁木真,蒙古乞颜氏孛儿只斤人。公元1162年诞生于斡难河畔的迭里温——孛勒荅黑[2](56)草原上。他继承父业,统一了群雄相斗的蒙古各部,于公元1206年在斡难河源头,召集大会,立起九脚白旄纛,建立了大蒙古国。继而创建了横跨亚欧大陆版图的宏伟大业,公元1227年,在最后一次攻打西夏时,在西夏朵儿蔑该城(今甘肃清水县附近)逝世,享年66岁。成吉思汗逝世后,按照蒙古可汗安葬之地严格保密的习俗,诸将奉柩归蒙古,护柩之士卒在此长途中遇人尽杀之。为成吉思汗举行葬礼后,葬之于怯绿连、斡难、秃剌三水之源头,不儿罕合勒敦诸山之一山中,在那里营造了万世的陵寝,成为了全体蒙古民众的奉祀之神。而其真身归葬何地,至今无人知晓。

蒙古人崇拜天地,崇拜大自然。人去世后,将其遗体与大地、大自然融为一体,对陵墓看得很淡,但非常重视对灵魂的祭祀。按照蒙古人传统习俗与观念,成吉思汗奉祀之神,就是成吉思汗的象征,比其他的葬身陵墓更为重要。所以,成吉思汗陵在蒙古人心目中仍然是祭祀成吉思汗神灵的宫殿,而不是陵墓。守护、祭祀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人,至今不称成吉思汗陵为“陵”,而将其尊称为“伊金霍洛”——“圣主的院落”或“八白神灵”。

成吉思汗陵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遗产,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望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人世世代代默默奉献,完整地保留下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正如在采访当中,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管委会那楚格主任所说,祭祀、陵寝、达尔扈特三足鼎立,架起了完整的成吉思汗祭祀文化体系。①

一、神圣与世俗——祭祀历史与文化

成吉思汗逝世之后,当时的监国大臣、成吉思汗四子托雷,将成吉思汗遗体运往故乡的途中,在木纳呼格布尔(阴山以南的鄂尔多斯)建立了白色宫帐,安放成吉思汗一些遗物,进行供奉。将大汗遗体运回漠北密葬后,托雷派以乌达吉千户长所属兀良合部千人守护成吉思汗墓所在地也客霍日克(大禁地)。在鄂尔多斯和漠北建立的成吉思汗白宫,成为大蒙古国的“奉祀之神”,“全体民众的总神袛”。[3](16)

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汗即位之后,在都城哈剌和林建立成吉思汗祭祀宫帐,由守护成吉思汗斡尔多的卫士负责守护和祭祀。贵由可汗与蒙哥可汗执政期间,亦继承了前辈所建立的祭祀传统。

夏季祭祀。夏季淖尔祭祀是阴历五月十五,这个时候是草原奶食产品达到顶点的时节,因此叫淖尔祭祀。意思是牲畜奶子像湖泊一样溢满草原。这个时候,包括成吉思汗在世的时候也是,主要为了奖赏他的文武大臣们的功绩,钦点每位功臣的事迹,该给予什么样的奖励等,都在这一天进行宣布。奖赏过后就要举行盛大的宴会,用湖泊一样多的鲜奶举行祭洒仪式,先进行取悦天地的仪式,然后是大家共同享用美食美酒,举办盛大的那达慕大会。

秋季斯日格祭祀是阴历九月十二日。九月份说明天气逐渐变冷,这个时候你要是还将放任马驹和牛犊任由吸食母乳,母畜无法积累足够的脂肪,那么如果遇到冬季白灾母畜将无法过冬。因此叫斯日格祭祀。斯日格是防止幼畜吸食母乳的一种器具,绑在幼畜嘴部带尖刺的东西。这一天,马驹子拴在绳子上,进行祭洒仪式,之后就不允许马驹等幼畜再行吸食母畜。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法律的问题,即从当天起谁也不许解开幼畜嘴上的斯日格,违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说,这一天的斯日格祭祀仪式也可以说是一种法律的宣布日,祭祀仪式让全体民众知道一个生产季节的更替,而且带有强制性意义。比如说,当时的成吉思汗时代有皇家牧群,有大量的马倌、牛倌等人员为其服务,怎样管理这些人,如何使这么多的人步调一致地禁奶,就是要通过这种祭祀仪式的举行来宣示。如果这一天之后还要挤奶,使得牲畜瘦弱而无法过冬,那么将会追究你法律责任。所以说祭祀仪式在当时起着一种法律颁行的功用,形式上是大型宴会或聚会。③

谈完四季大典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那楚格主任还说到,当时的八白宫承担着多个角色任务。如黄金家族权力更迭的时候,继任者一定要来到八白宫进行祭祀仪式,宣告自己是谁谁的后代,第几代人,将要继承什么样的职位等均一一禀报,形成某种政治宣誓仪式。

从上述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管委会那楚格主任所谈内容中可以看出,四季祭奠各司其职,分别承担着经济、政治、文化、信仰等世俗的功能,有时这些世俗的社会功能又相互交叉,使得祭祀活动几百年来完整地保存了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信仰的强大内力,与此同时也不得不敬仰前人伟大的文化创造力。

成吉思汗祭祀从13世纪以来在鄂尔多斯部及达尔扈特人中世世代代相传,使成吉思汗祭奠从未中断。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所著《十善福白史册》中记载的“成吉思汗系母马九十九匹,祭洒鲜奶”[6](87)的仪式及苏勒德威猛祭等祭祀内容和形式一直保留至今。

成吉思汗祭奠一年举行多次。祭祀活动分为日祭、月祭、祝福祭、公羔祭、台吉祭、香火祭、奉祭等。忽必烈钦定的成吉思汗四时大典,更为隆重。四时大典包括农历三月二十一春季查干苏鲁克大典;五月十五日夏季淖尔大典;九月十二日秋季斯日格大典;十月初三冬季达斯玛大典。

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祭奠,与春季查干苏鲁克祭奠几乎同时举行。其中有日祭、小祭(月祭)、大祭(年祭)、龙年威猛大祭等。除此之外,在鄂尔多斯的查干苏勒德、阿拉格苏勒德以及其他所供奉的圣物,都有各自的祭祀规程。

成吉思汗陵园对外开放是1985年之后的事情。那么很多人就理解为成吉思汗陵祭祀仪式过去是个封闭的、内部的祭祀,也就是鄂尔多斯人的,往更小了说只是达尔扈特人的祭祀,对此那楚格主任给予了回答。他说,不是的,这个过程说来比较复杂。实际上成吉思汗陵祭祀神不仅仅是鄂尔多斯的神灵,而是全体蒙古人的总神祗。70多年前祭祀的时候,全蒙古各盟旗都派人来拜谒和祭祀。不仅这样,还有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卡尔梅克、图瓦等国的人也都前来拜祭。

但是到了1939年出现了一个变化,日本侵入到了内蒙古中东部地区。当时的日本提出“如果想占领中国,首先要占领蒙古和满洲。而想统治蒙古人,首先要占有成吉思汗陵”,就现在的乌兰浩特市成吉思汗庙⑤也是日本人修建的。当时,日本派出特务乌吉达悄悄来到鄂尔多斯,会见了当时的伊克昭盟盟长扎萨克旗旗长沙克都尔扎布,会见的主要目的是要将成吉思汗陵东迁至日本人占领的归绥。沙克都尔扎布时任国民政府委员,与蒋介石私人关系也很好,他迅速向国民政府通报了日本人的意图。在国民政府的积极策划下,1939年成吉思汗陵正式西迁。据翻阅前人回忆录得知,最初西迁的目的地是青海的果洛,后来在迁徙途中改变了线路,到达了兰州附近的兴隆山,在那里一呆就是十年,西迁过程中达尔扈特人始终伴随在陵寝左右。

成吉思汗陵西迁之后,这里的祭祀活动就无法再有从前的规模了,其他地区的蒙古人来祭拜的也逐渐少了很多。

1949年,西部青海等地陆续得到解放。当时的西北军阀马宏逵怕成吉思汗陵寝落入共产党之手而将其转移到了青海的塔尔寺。

1954年,内蒙古政府成立了成吉思汗陵迎灵代表团,同年4月7日将陵寝接回到了大伊金霍洛。当时的迎灵代表团成员36人目前健在的只有两位了,一位是代表团团长克力更先生,另一位是随团记者——内蒙古日报社的斯钦先生,二位老人现在都已经年过九十高龄。

1954年接回陵寝并逐渐恢复了祭祀,不过没多久,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又开始了,当时的雅木特德成员都是受害者,受到了严重的迫害。祭祀活动也完全停止,一直到1984年,又开始恢复了祭祀活动,持续了20多年,达到了现在的规模。

那楚格主任对成吉思汗陵祭祀历史的讲述,对其中历史问题的说明,重在提醒年轻一代人,勿忘历史,勿忘民族文化。

二、神秘的陵寝——八白宫

成吉思汗陵,被人们称为“成吉思汗白八宫”“八白神灵”和“成吉思汗陵”,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称谓。它是从13世纪蒙古汗国及元朝以来,历代蒙古民族公认的正式祭祀成吉思汗的神圣地方,也是世界各国、各族人民祭祀、拜谒世界伟人成吉思汗的神圣地方。

成吉思汗时期信仰萨满教的蒙古人相信人人有灵魂,人去世之后,灵魂永存。成吉思汗去世时,他身边的人们取下一把骆驼额头上的绒毛,吸取成吉思汗最后一口气,留下他的灵魂,放进银制灵柩,存放在白色斡尔朵,进行供奉——老雅木特德查戈德尔老人如是讲到。⑦这就是成吉思汗陵寝的前身。

最初的时候并不叫成吉思汗陵,清初期,对成吉思汗奉祀之神的称呼,开始出现“成吉思汗陵墓”之类的称呼,受此影响,成吉思汗祭祀宫帐便成为“成吉思汗陵”。[5](17)

成吉思汗白宫始建于现在的鄂尔多斯和蒙古国斡难河畔两处。而据史料记载和学者研究认为,成吉思汗祭祀白宫曾经还有两处祭祀圣地。一处是《元史》中所记载元大都太庙。至元三年(1266年)秋九月,世祖忽必烈采纳了丞相伯颜、安童的意见,在元大都建立太庙,始作八室神主,[4]元大都即现在的北京城。另一处是在进行调查访谈的时候听成陵旅游区管委会那楚格主任讲到的:当时的蒙古努图格土地辽阔,成吉思汗祭祀仪式在不同的三个“吉格”(笔者注:吉格是蒙古语,指地点、地方)上轮换举行。现在的鄂尔多斯祭祀地是属于下吉格;中吉格在于现在的锡林郭勒苏尼特旗努图格上;上吉格在现今的蒙古国哈拉和林一带。那时的祭祀活动是这样举办的,下吉格三年——中吉格三年——上吉格三年,上吉格三年的祭祀结束之后再到下吉格来举行祭祀,如此循环进行下去。再到后来的时候,随着蒙古势力的下滑和分散,不再进行轮换祭祀了……。⑧也就是说,过去还有两个祭祀圣地——元大都和苏尼特努图格。关于前三处祭祀圣地,文献史料当中有文字可查,而有关苏尼特努图格上的祭祀活动则鲜有记录。

那楚格先生认为,蒙古人灵魂有四种存在方式。第一种,将灵魂附在画像或翁根(笔者注:翁根是指偶像或神灵的蒙古语,这里指毡子做的偶像)之中;第二种,将灵魂请入敖包或苏勒德(笔者注:指旗帜)里;第三种方式,用白骆驼额头上的毛或白羊毛吸收逝者的最后一口气,将其放入盒中保存,称之为翁根(笔者注:指神灵)。这种方式在鄂尔多斯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为止都有;第四种方式,脐带。将出生孩子的脐带留存,将其装入小布袋里挂在孩子腋下,说脐带是灵魂的居所。

成吉思汗陵寝里保存的正是白驼毛和脐带,“文化大革命”期间有人打开看过,据说还有骨灰一样的东西,到底是不是成吉思汗的骨灰这就不好说。所以说成吉思汗陵寝实质上是精神灵魂,是思想上的东西,千百年来以传统习俗的形式流传了下来。其他祭祀物也都可以这样理解,比如陵寝里祭祀的成吉思汗用过的马鞍、吉劳、弓箭等等,我们不必去探求他的肉体陵寝。陵寝当中的神物、神器既有成吉思汗的灵魂附着物,也有成吉思汗使用过的遗物。⑨

现在的成吉思汗陵于1954年建成。之前的八白宫是分散的,那么1954年之后八白宫聚集到了成吉思汗陵,没有了从前的陵宫聚集仪式过程,这对于古老的祭祀仪式是否有某些方面的改变呢?

三、八百年的忠诚——达尔扈特人

守望成吉思汗陵的鄂尔多斯达尔扈特人,他们不仅完整地保留了蒙古民族传统历史文化,而且为继承和发扬13世纪以来形成的成吉思汗祭祀文化做出了特殊贡献。成吉思汗祭祀内容包括系统完善的祭祀仪式之外,还包括诸多的祝词、颂词、祭文、祭歌,其内容与形式涵盖了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信仰、风俗、语言、文字等各个方面,塑造了以祭祀文化、游牧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要特征的鄂尔多斯民俗传统文化。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忠实的达尔扈特人,怎么能保存下如此殷实的文化遗产,为他的后人们所享有。

达尔扈特人经历800年的历史沧桑,忠实地履行了祖上交付的守护陵寝和祭祀成吉思汗的光荣使命。达尔扈特,是“达尔汗”的复数形式,意为“神圣”或者“担负神圣使命者”的意思。起初守护成吉思汗陵的不叫达尔扈特,而是受托雷委派的兀良哈部落1000人,享受免军役的待遇。[3](141)到了元朝忽必烈时期,才正式启用达尔扈特这一名称,之前称这一部分人为“守护鄂尔多的人们”。[5](173)现在居住在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周围的达尔扈特人,是1696年(清康熙三十五年),为了加强八白室的守护,祭祀任务,境内外蒙古盟旗扎萨克协商,由清朝重新分封的五百户达尔扈特人的后裔,他们集中居住在八白室周围,免除差役、税赋,建立了达尔扈特部落,完善了达尔扈特内部管理体制。[5](17)据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管委会祭祀文化办公室工作人员斯琴毕力格介绍,达尔扈特人目前在鄂尔多斯大概有5000多人口,伊金霍洛旗有1000多人。过去都说五百达尔扈特,这是当时的忽必烈斯钦可汗制定的祭祀建制,但是后来不断增减,变化也不小。最近的统计显示将近有2000多户,5000左右的人口。另据统计,达尔扈特人总共由81个种姓的人组成,有的甚至有朝鲜族人和突厥人。

达尔扈特人有两样基本的职责,也就是保护成吉思汗陵寝和祭祀成吉思汗的任务。保护职责是指达尔扈特人保护陵寝不受侵犯,防止有人偷盗陵寝内的祭祀神器;再者是祭祀职责,达尔扈特人在祭祀的时候有参与的职责,同时还承担搬运分散在各地的八白宫的任务。主持祭祀仪式的是由达尔扈特人内部选拔而来的雅木特德组织来完成。

雅木特德属于达尔扈特人里面的高层,是贵族阶层。雅木特德组织成员有权享受特别待遇,按现在的情况来说,他们就是成陵管委会的工作人员,每个月都有相应的工资待遇。雅木特德组织的人员继承关系,简单说就是世袭,父传子,子承父业的形式来一代代传承下去。在过去,一个太师如果年长而不能胜任职务的时候,他要指定某个儿子接替。然后他领着接班的这个儿子到济农(笔者注:伊克昭盟盟长兼任济农职务)处禀报,通过济农批准登记之后才可以正式履行太师职责。

那楚格主任说,现在这个叫济农的组织机构已经不复存在,审批雅木特德的职责由成陵管委会来执行。这个过程既有继承者本人的申请,那么根据申请由管委会讨论之后再行任命。雅木特德组织机构中的人员继承关系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特色,也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踪迹。

注释:

⑤笔者注:该庙始建于1940年,1944年完工投入使用。笔者于2010年7月27日曾到访过此庙。

⑨采访中那楚格主任顺嘴就读出了“纳古日别勒津高娃为妃的”这一句祭文,前后祭文由笔者查阅了旺楚格编著《成吉思汗陵》第287页内容补充。

参考文献:

[1]图齐,海西希.西藏和蒙古的宗教[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

[2]札奇斯钦.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

[3]多桑.多桑蒙古史[M].冯承均译.上海:上海书店,2006.

[4]宋濂等.元史·祭祀志(卷77)[M].北京:中华书局,1976.

[5]旺楚格编著.成吉思汗陵[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6]佚名.十善福白史册(蒙文)[M].留金锁注释.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责任编辑徐英】

RitualCultureofMausoleumofGenghisKhanfromthePerspectiveofFolklore

Shuangjin

(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Hohhot,InnerMongolia010022)

Abstract:ThecultureofMausoleumofGenghisKhanisaritualrepresentationoftraditionalMongoliancultureheritage,isanimportantpartofthenationalculture.TheDarhadpeoplewhohavebeenwatchingGenghisKhanMausoleumhavegivenquietdedicationfromgenerationtogenerationwiththeremainingofintegrityofthetraditionalritualculture.Thisarticleusesdocumentsandfieldsurveytomakeresearchonthehistoryandcultureofworship,cemeterybuildingandspecialDarhadpeoplewatchingthemausoleum,tryingtoshowculturalheritageofworshipofGenghisKhanMausoleum.

Keywords:Mongolian;folklore;MausoleumofGenghisKhan;sacrificeculture;mausoleum;Darhadpeople

收稿日期:2011-03-16

作者简介:双金(1973-),男,蒙古族,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业,博士生。

THE END
1.主席一首词把人类历史概括尽了,200多首诗词没有一个愁字了得主席一首词把人类历史概括尽了,200多首诗词没有一个愁字了得2024-12-11 22:52:40 牛锅巴小钒 黑龙江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牛锅巴小钒 1.4万粉丝 分享我的十八线小城生活~ 02:45 全新A 品磷酸铁锂电池到!20 个组 60v150https://www.163.com/v/video/VZI7U174L.html
2.[转载]古兰经学习一句一句学“苏勒”夜雨草原[转载]【古兰经学习】一句一句学“苏勒” 感谢浏览伊斯兰之光(norislam.com)资讯,欢迎转载并注明出处。https://blog.sina.com.cn/s/blog_1579a23220102w7sx.html
3.AbudullahAbudullah-basem老师教《古兰经》诵读|仪姆兰的家属18-19节 Abudullah-basem老师教《古兰经》诵读|仪姆兰的家属69-70节 Abudullah-basem老师教《古兰经》诵读|仪姆兰的家属71-72节 Abudullah-basem老师教《古兰经》诵读|仪姆兰的家属73节 Abudullah-basem老师教《古兰经》诵读|仪姆兰的家属74--75节 https://kxion.com/article/2310.html
4.古兰经十八个常用章节阿汉对照经训古里艾欧如比兰宾那森,麦里肯那森,以俩信那森,民善勒里卧思瓦森里罕那森来忍,由卧思为苏,非苏独勒那森,米奈里真乃体万那森。 (你说:我求庇于世人的主宰,世人的君王,世人的神明,免遭潜伏的教唆者的毒害,他在世人的胸中教唆,他是属于精灵和人类的。)http://www.muslimwww.com/html/2014/jinxun_1016/25212.html
5.关于成功的名言14篇26、在奋斗的过程中,常会遭受挫折,惟有坚持到底,才会获得最后的成功。——苏勒 27、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一次,那就是成功。——洪玲 28、成功之秘诀,在始终不变其目的。——毕困士腓特 29、很多时候,成功除了勇敢坚持不懈外,更需要方向。——仲利民 https://www.unjs.com/mingrenmingyan/chenggongdemingyan/6217705.html
6.阿拉伯语学习?艾布.胡莱勒的传述:穆圣说:“两次吹号之间有四十年的距离,然后真主降下如同精水一样的雨水,而万物如像草苗一样复发。” 艾布胡莱勒的传述,他说,穆圣说:“真主造了天地之后,造了‘苏勒’,真主把它交给了伊斯拉非里天仙。”我问穆圣:“‘苏勒’是什么?他说:”是造自光明的一个号角。” 我又问:“真https://merifet.wordpress.com/
7.世界是部金融史世界是部金融史 第一章:钱之初,性本善(希腊—罗马)3 神坛上的雅典3 乱世生银行5 雅典死于金融7 罗马的债务奴隶9 手中有钱,心中无剑(1) 11 手中有钱,心中无剑(2 ) 13 尼禄的诡计(1) 15 尼禄的诡计(2 ) 16 尼禄的诡计(3 ) 18 物价可以控制吗 19 第二章:迷失的货币(法兰克帝国)21 抢无可抢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408/7023060000002020.shtm
8.头条文章李零 刘斌 许宏 唐际根 高大伦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段清波 杨军 刘瑞 崔勇 樊锦诗 著 ISBN: 9787108067968 定价: 88.00元 “上下五千年”早已刻入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而考古学让我们看到另一个与古籍文献所载的中国相似又不同的华夏,也许难说二者谁更“真实”,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华文明景观,得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634608126925275141
9.古兰经单字苏勒朗读学习1.0本软件可以进行听力测试。即电脑循环朗读任一个单字,用户在单字表中点击,并组出对错信息,这样记忆就会更深刻。 可以选择18段苏勒中的任一个,以本章方式播放,根据播放进度,文字栏中将同步显示阿拉伯文和汉字,你也可以选择复读本章或者本小节,这样将有助于你背诵此苏勒,在选择每段苏勒的同时也显示此苏勒的降世背http://www.5dmail.net/down/Soft-55391.htm
10.察哈尔右翼中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第一个五年,也是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实现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这一时期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根据中共察哈尔右翼中旗(以下简称察https://www.cyzq.gov.cn/dssgwnghgy/1114769.html
11.旅游行业报告(精选18篇)而今,无定河仍携千万年的文明奔流不息,河边的***地区历经古人类文明、农耕、游牧、边戍和匈奴、西夏等多种文化的相互交融,形成了以“**婚礼”为代表的民族歌舞文化,以阿拉格苏勒德祭奠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城川民院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为代表的历史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在这里共生共存、和谐发展,造就了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936990.html
12.关于公布2017年度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国家开放大学“希望的田野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在总结2016年度奖学金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于2018年3月开展2017年度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2017年度国家开放大学“希望的田野”奖学金、国家开放大学残疾人教育“阳光”奖学金及2017年度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奖学金推荐评定工作。各盟市电大、行业电大、学校相关部门按照通知要求,认真组织了奖学金评审和推http://dd.ordosvc.cn/info/1020/1262.htm
13.阿拉格苏勒德初探阿拉格苏勒德初探,阿拉格,成吉思汗祭祀,察哈尔部,大蒙古国,<正>苏勒德,意为"徽"、"旗",汉语称"神矛"、"纛"。被称之为历史伟人成吉思汗缔造的大蒙古国三面旗徽的四斿哈日苏勒德(黑纛),九斿查https://wap.cnki.net/huiyi-ERDS20120500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