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宗教气氛日益浓厚?为啥伊斯兰教“教主制”、“放口唤”等封建特权死灰复燃?为啥教派纷争时常不断?为啥非法宗教活动屡禁不止?为啥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教育、婚姻、计划生育等现象时有发生?为啥违反宗教法规,擅自开办经文学校、青少年培训班此起彼伏?为啥未经批准擅自印刷、散发、销售宗教印刷品和音像制品屡禁不止?为啥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教民聚众滋事,破坏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事件,成为令人头疼的难题?
近些年来,为啥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竟然成为学术界争论的议题?为啥科学无神论日益被边缘化?为啥有关宗教管理部门绥靖政策成为时尚风向标?统战部门被统战,官员无风骨!巧官误国!
附文:
近年来,西北地区伊斯兰教过度发展引发的宗教狂热虽有所遏制,但宗教氛围依然浓厚,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
一是各族穆斯林对宗教信仰更加虔诚。各族穆斯林把各种宗教活动作为个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年长者注重宗教礼仪,青年人也显示出浓厚宗教情怀,在学习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尤其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在一些地方,不信教的人受到排斥和孤立,宗教势力甚至煽动教民采取极端手段迫使党员干部信教,形成“信教有自由,不信教没自由”的反常现象。在一些偏僻农村,党员和公职人员信教的达80%以上,有的全村党员信教,有的支部书记带头参与宗教活动,交纳“天课”,有的党员干部当了伊玛目和寺管会成员,有的极端宗教意识浓厚成了分裂分子的帮凶。2004年5月7日,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乡党员肉孜.买买提牙生在清真寺做完礼拜后,面对参加礼拜的400多名信教群众,公开宣布退出共产党,重新信仰伊斯兰教,在穆斯林群众中造成了恶劣影响。
二是宗教职业人员增多。由于宗教场所增加,门派内让和分化,致使宗教从业人员明显增多。现在,新疆伊斯兰教教职人员有3万多人,其中伊玛目、阿訇以上的有2185人,约占全国伊斯兰教教职员(约4万多人)的3/4,占全国宗教教职人员总数(30万人)的1/l00,但政治素质和威望有很高并且宗教学识渊博的领袖式人物极少。据统计,1992年宁夏全区有伊斯兰教职人员8500余人,2002年增至12000余人。近两年,甘肃省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净增了2885人。在一些穆斯林聚居区,由于具备阿訇资格的人员过剩,导致竞争激烈,互相倾轧,不断引出事端。
2005年,仅中国伊协组织的朝觐者就达5100人。实际上近儿年,中国平均每年朝觐的人实际人数在1-2万。据统计,新疆每年分配朝觐名额为1000人,而实际朝觐人数超过4000人。2003年未经批准前往沙特的人达2500多人。2002年,甘肃某县有1189人到沙特朝觐,其中名额外朝觐者多达1031人。按最低估算,每位朝期者的开支在3-4万元。这对于贫困地区的教民来说无疑是沉重的负担。朝觐过热以及在伊斯兰教影响下形成的某些旧的传统观念,严重束缚群众的思想,影响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朝觐也造成中国穆斯林伤亡。四是宗教活动持续失控升温。宗教活动的名目越来越多,每逢建寺庆典、周五聚礼、搬请阿訇、迎送朝觑者以及重大节日,较为大型的宗教场所聚集的教民往往成千上万,声势浩大,劳民伤财,导致跨地区参加宗教活动的现象难以禁止。有的还借机扩大门派影响,有的借机敛财。在新疆一些地区,近些年的宗教活动不但规模越来越大,而且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宗教气氛不断升温加强,既严重地干扰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也严重地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的日常生活。在这种狂热的宗教气氛中,正直的党员干部被孤立歧视,爱国进步的宗教人十被驱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当然无从谈起。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下,我国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非法宗教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干涉他人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强迫他人信教或参加宗教活动,尤其是诱迫妇女参与学经。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信教或不信教,参与或不参与宗教活动,一定要尊重公民本人的意愿。”非法宗教活动歪曲伊斯兰教的教旨教义,打着维护宗教自由的幌子,以威胁、逼迫、孤立和打击的手段,肆意强迫不信教的群众信教和参加宗教活动。他们不许商店卖烟酒,不许看电视,不用所谓“异教徒”生产的物品。对吸烟喝酒的人,采取割耳朵、动刀子,进行残酷伤害,仅1999年以来,就发生10多起残酷伤害他人事件。乌什县有7人因此被割掉耳朵。他们还对一些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强迫、威逼。如伊宁市某村一名叫托乎地热合曼的老党员,过去从不参加宗教活动,也不做礼拜,阿訇就指着他的鼻子说:“人都是有死的时候,你不做礼拜,你死时我不给你念经,看你将来怎样离开这个世界。”这位己80岁高龄的老人只好违心地参加礼拜活动。非法宗教活动的胁迫使不少不信教的群众开始信教,致使宗教势力恶性膨胀。
最后,少数别有用心的人煽动教民聚众滋事。一些宗教人士和极端分子唯恐天下不乱,时常利用教派矛盾、民族群众间纠纷以及少数出版物伤害穆斯林感情、假冒清真食品问题、刑事案件处理不妥等社会问题,为发泄私愤、谋取私利或达到政治目的,打着宗教的旗号挑唆事端,动辄煽动教民上访、请愿和聚众闹事,甚至打砸烧抢无恶不作,严重破坏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如1993年“西吉事件”、1995年和田“7。”7.7”打砸抢骚乱事件、1997年伊宁“2.5″骚乱事件、2000年广河“11.20”撒拉族群体械斗事件等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矛头直指政府,裹胁大量信教群众参与。近两年来,此类有组织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2002年5月上旬,宁夏回族白治区固原县三营镇赵寺村的一回汉两家之争引发了600回民集体上访事件。2003年2月,青海尖扎县发生了3000名回族群众与400名藏族群众受少数别有用心者煽动群体殴斗、打砸烧抢事件,造成1死7伤,砸损商铺21家,车辆27台,抢走化肥140袋。
非法宗教活动私办讲经班(点)遭到政府明令禁比和打击之后,就变换手法,排挤寺院爱国宗教人士,争夺寺院讲经台,兜售其反动宗教思想,企图把非法宗教活动合法化,这是当前非法宗教活动的新特点。额敏县某乡清真寺阿訇赵福录是政府任命的合法宗教职人员,遵纪守法爱国爱教,当他在寺院向教民传达政府有关宗教法规时,被个别宗教极端分子赶出寺院,占领讲经台。伊宁市某村一名合法阿訇被儿个宗教极端分子排挤出去,锁上寺门不让他进寺,另从外地搬请野阿訇进寺讲经,等等。据有关部门统计,伊宁市评出的6名“五好伊麻木”,已有3名被挤下讲经台。宗教极端分子占据寺院之后,有的恢复了宗教封建特权,征收宗教课税;有的装修豪华寺院门楼,加教民负担;有的别有用心地抬高朝觐人的地位,如霍城县曾发生出动100多辆高级轿车迎接一名朝觐者的事件等等,大搞非法宗教活动。
伊斯兰教大约在唐代就随着阿拉伯商人的到来进入了中国。由于中国一直是个世俗化的封建国家,宗教对于统治权的维护起不了决定性作用,统治者对于宗教的传播基本采取放任态度。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9年。在此期间,伊斯兰教获得了长期宽松的环境。1949年后,随着执政党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而且作为执政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含着彻底的唯物论,因此新的政权对宗教工作采取了与以往不同的态度。一方面,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另一方面,对宗教传播、影响、组织等加以有效管理。比如,传播宗教,只能在宗教场所进行,其他场合不得传播宗教。这一管理方式是有道理的,宗教作为人的意识对世界的虚幻反映,具有非科学性的本质,随着文明程度的发展进步,宗教最终会走向消亡。对宗教的传播扩散加以有效管理,广泛宣传无神论和科学观念,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这一漫长的时期中,伊斯兰教在我国的传播特点是“内向型”的。所谓“内向型”,简单的说,就是指伊斯兰教的传播主要局限在特定民族中,也就是局限在维、回、东乡等一些少数民族之中。传播方式是基于“血缘——家族”纽带,即父母(尤其是父系)信仰伊斯兰教,子女就当然的加入伊斯兰教;与穆斯林通婚者,也必须加入伊斯兰教。可见,这时,生育子女、与非穆斯林通婚并且要求其入教是伊斯兰教吸收信徒、扩张势力的主要方式。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经济水平提高,政治环境逐步宽松,伊斯兰教的传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值得注意的特点:
1、向其他民族传播。今天,伊斯兰教的传播不再局限在维、回、东乡等一些少数民族之中了,它积极向其他一些没有伊斯兰文化传统的民族传播,这既包括作为国家最大民族的汉族,也包括其他一些少数民族。
2、向其他宗教信徒传播,使其脱离原宗教,加入伊斯兰教。
例如,国内某个知名伊斯兰网站大张旗鼓的宣扬“佛教徒***加入伊斯兰教”。事实是:尼姑***对佛教有一些不满,但她本来是“没有足够的勇气放弃对佛教的追随”的,可是在与某个伊斯兰组织的“兄弟姊妹接触的日子里”,这个尼姑终于有勇气了,她抛弃了佛教,皈依了伊斯兰。可想而知,这种所谓的“接触”是一种什么意义、什么性质的行为。无非就是积极与其他宗教信徒接触,借机诋毁其他宗教,摧毁其信徒对该宗教的信仰,进而皈依伊斯兰罢了。(例如在这网站上就直接出现了认为佛教是黑暗的、迷信的言辞。)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形容,就是挖其他宗教的“墙脚”。
3、向大学生等年轻人群传播。年轻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尤其是掌握知识的大学生群体。伊斯兰教的传播也当然不会放过这一极富希望的群体。以往,我国高校管理较为严格,宗教很少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但是随着高校管理社会化,学校对于学生的管理已经相当宽松,宗教也就有了“渗入”校园的机会。这种传播方式,主要包括:学生穆斯林向自己的同学“宣教”、伊斯兰教组织举行所谓的免费“讲座”、免费假期“培训班”等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以及网络上的宣传等。根据某些伊斯兰网站提供的信息,有时举行一次宗教活动,就有100多名大学生参加,其能量不可小视。
应该说,伊斯兰教将发展目标对准国家的未来——大学生,是具有深谋远虑的。
4、向执政党渗透。执政党掌握着国家政权,国家权力对于宗教传播是最有力的工具。某些穆斯林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有意识的向国家权力接近。
在一些伊斯兰论坛上可以看到,部分伊斯兰教徒正在积极向执政党、向国家政权渗透。
有些穆斯林积极参加共产党。本来应该是无神论者的党员,却仍然积极参加伊斯兰宗教活动。为何如此据部分“党员穆斯林”在某些伊斯兰论坛向自己的教内“兄弟姊妹”的“交心”,其目的在于,通过加入执政党,获取国家权力,然后利用手中权力,在我国扩张伊斯兰势力,逐步实现“让伊斯兰之光照耀全中国”的目标。即使伊斯兰教内部有人质疑他们违背了“认主独一”的最高教规,他们也会委屈的申辩,自己是为了伊斯兰利益才违心入党的,“本意”是好的,安拉“彻知”他的心。也有些穆斯林对他们的存在表达认可和支持,认为在国家政权内部有“自己人”,可以较好的维护全体教徒的利益,是好事。甚至有教徒表示,在我国西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好事,那就是占据一定职位的“党员穆斯林”,利用手中权力为伊斯兰教谋取利益。
尽管这种事情目前还不多,“党员穆斯林”担任的职务还不算太高,力量还有限,但却值得我们警惕和深思!
5、确保穆斯林的“纯洁性”,不受中国传统文化“干扰”,拒绝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例如,根据一个伊斯兰网站消息,某个伊斯兰组织特意选在中国传统的“除夕”之夜举行新教徒皈依仪式,其作用在于,割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不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影响。你们汉族说除夕要家人团聚,我就偏要把穆斯林从家里叫出来参加集体宗教活动。特别是对那些家庭中还有汉族成员、不信教成员的穆斯林,不一块儿和家人“团聚”,起到对他们家庭其他成员的冲击和引导作用。一个小小的日期选择,透露出用心之深,令人胆寒。
更有不少伊斯兰网站,一到中国传统节日,便向教徒发出号召:“穆斯林不能过春节”“穆斯林不能过清明”“春节不是我们的节日”等等。其国家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如何,值得思考。
6、积极加强与伊斯兰国家和国外伊斯兰组织的联系。
“全世界穆斯林是一家”的口号是这一特点的形象表达。在伊斯兰网站可以看到,我国许多民间伊斯兰教组织在开展宗教活动时,经常会邀请在中国的外国穆斯林参加。借此机会获得外国宗教势力的支持,既包括经济上的资助,也预备一旦出现不利“状况”时,将国内问题国际化,获取政治外援。这是具有“国际眼光”的做法。
7、提倡全体穆斯林共同“宣教”,共同承担发展新教徒的义务。以往,一般穆斯林群众并不会积极的向其他群体“宣教”和发展教徒,这一工作主要是由教内的神职人员完成的。现在,则提倡一种“全体宣教”的新的发展模式。即号召全体穆斯林都积极行动起来,动用自己的人际关系、联系渠道、宣传网络,向所有的人群宣传伊斯兰、发展新教徒。争取做到每个穆斯林,人人都能发展几个新教徒。换言之,动用穆斯林“人海战术”来扩大组织。
8、“绿化中国”主义。所谓“绿化中国”,就是指在未来,使伊斯兰教成为中国的主流、主体,使这个国家伊斯兰化,“让伊斯兰之光照耀中国”。以往,中国穆斯林只关心保持自己的信仰,而现在,不少新一代的穆斯林则有了“雄心壮志”,他们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开打出了“绿化”的旗号。
综上所述,当前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根本特征就是由“内向型”转化为“外向型”。也就是说,积极主动,采取攻势,动用一切力量,向一切人群传播伊斯兰教,最终实现使中国伊斯兰化的目标。(按照他们的语言,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能“走上真主的引导的正路”)
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对于此权利,国家应当保障。但这不意味着任其扩张发展。任何权利都有其界限,没有无限制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也不例外。如上所述,宗教作为人的意识对世界的虚幻反映,具有非科学性的本质,随着文明程度的发展进步,宗教最终会走向消亡。对宗教的传播扩散加以有效管理,限制宗教权对其他权利的侵犯,广泛宣传无神论和科学观念,使公民树立科学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促使宗教走向消亡,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这也符合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执政党的意识形态。
2、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唯物主义、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在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基础上加入这个政党的。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党员都必须是绝对的无神论者。
然而当前的情况却是,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信仰缺乏了解,某些党员已经是宗教教徒,不符合党员的基本条件,却没有被发觉。因此我建议,需要对全体党员进行一次“信仰大调查”,要求每一个党员向组织保证自己不信任何宗教,不参加任何宗教活动(履行公务除外)。坚持信教的,劝其退党或者除名。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也要认真调查发展对象的宗教信仰情况,每一个新发展入党的同志,都必须向组织保证自己不信任何宗教,不参加任何宗教活动。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政教分离,确保国家走向文明进步的道路!
1、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