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口碑攻防战五年,掀翻烂片横行的世道深氪

在电影营销这一行,一切都可以买卖,只要付得起代价。

100元,买下一次豆瓣有效评分。

2000元,买下一万粉知乎大V的一条答案。

这个行业有张几乎是共用的报价单,注明各个不同渠道的价格,猫眼、淘票票上的好评,又是另外一个价格。他们最终想买下的,是你看到某部电影时,联想到的口碑。这直接决定了观众愿不愿意走进电影院。

至于差评,又是更贵的价格。

1、一场事先张扬的约架

“你们谁认识二月鸟语这个傻X……我要揍他,明天回北京就揍。”

这是一场事先张扬的约架,虽然最终还是没打成。9月24日,导演大鹏发了一条宣战朋友圈。在这条朋友圈里,他指责二月鸟语在没看片的情况下,给《缝纫机乐队》打了一星差评。

但不久,二月鸟语在微博上反驳,说自己看过不止一遍,打一星也完全是自己的内心评价,不涉及利益。他还晒出了片方邀约看片的信息、自己看片的票根和购票码,要求大鹏公开道歉。近一个月过去了,大鹏依然没有任何进一步回应。

什么时候一个电影的好评差评这么重要了?

根据复旦经济学院研究员陈沁2015年在上海电影节的报告,周末上映的电影,豆瓣平均得分每高出一分,一家电影院的票房便会提升35万。

当然,早年间远不是这么一回事。

5年前,豆瓣评分低至4.7的《小时代》,票房达到了4.84亿。这年最著名的大烂片《富春山居图》,豆瓣评分更是低到2.9分。其营销公司无限自在的创始人朱玮杰回忆,他原本给片方的承诺是一个亿保底。但3天票房就冲到了1.47亿,最终的票房成绩达到3亿,超出预期。

当时,电影差不差,豆瓣评分有多低,跟票房没有多大关系。

《小时代》让全行业信奉上了大IP、小鲜肉,以及“宣发能力”。当时的营销,讲求的是音量大,先打知名度。

制定营销策略时候,朱玮杰将重心放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因为微博上的负面信息不会影响到他们,而刘德华、林志玲对这些人有更高的吸引力。

中国新影院大发展,但国产电影供应不足,也促进了烂片大卖。“三四线城市产生了大量五星级影院,观众有热情,影院有空当,没有道理不排个30%的占片率。第一天的高票房让影院有了信心,不可能第二天马上降到10%的排片。”星美影院的覃宏说。

那时,也没有太多人想去刷豆瓣分,豆瓣防作弊机制也还比较弱。

杨东估计,这应该拉高了一分左右。而一个有效评分的成本不过20元。

2、“自来水”的传说

那是烂片横行的两年,也是观众怒气不断累积的两年。到了2015年,《横冲直撞好莱坞》、《何以笙箫默》等电影已经引发骂声一片,而《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的上映,更将观众的怨气推向了爆发边缘,只等一个引爆点。

《大圣归来》成了点燃火药库的火星,也成了电影营销业内的秘密榜样。

因为《大圣归来》,“自来水”有了新的含义,指的是自发推荐这部电影的观众。在各个平台上,都能看到对《大圣归来》的好评,很多观众还看着票房数据,期待电影票房超过一亿,超过两亿,超过《栀子花开》,超过《小时代4》……

最终,这部电影收获了近10亿的票房,成为当年最大的票房黑马。

普通观众欢呼雀跃,认为这是好片对烂片的胜利,是普通观众口碑的彻底胜利。但真相是,就算是这样一部依靠口碑逆袭的片子,也少不了营销方的引导。

《大圣归来》因为经费不足,屡次调档,在确定暑期上映之后,却又迎面撞上了《小时代4》和《栀子花开》,很容易成为炮灰,而经费不足,也让《大圣归来》没法像后来的《大鱼海棠》一样,走大片宣发的路径,而是通过互联网和口碑营销,获得最终的胜利。

上映之前,《大圣归来》一方面通过大规模点映,积攒口碑和先期热度,另一方面,也在二次元聚集的B站投放物料,在这之中,陈洁仪的MV最终在全网传播,完成了口碑积累。

片方和宣传方都制定了详细的宣传规划,包括物料投放、话题引导、传播平台选择等等。

比如最开始,电影主打情怀牌,以“西游”来吸引观众进电影院,因为这是在中国最为大众认可的文化符号。

随后,当电影口碑越来越好之后,宣传方又将话题引到和同档期其他电影的对比上,引导观众对烂片的不满,希望引发“报复性观影”。

同时,片方还做了口碑控制,避免口碑太高,最终引发反弹。

出品人路伟也承认:“我们建了几个自来水公司。我们把自来水进行了分离,哪些是自来水,哪些是纯净水。我们适当的时候提供一些料出来,看似无意之举,其实都是步步为营。”片方自己就写了100多篇软文,“大家看到的很多软文都是我们自己写的。”

豆瓣的创始人阿北,也是在这年,明显感受到了来自营销刷分的攻击。

一些电影公司曾经找到阿北,希望阿北能够在评分上网开一面,但阿北回答说,豆瓣后台没有修改分数的功能。

片方要高分,豆瓣求公正,豆瓣跟营销党展开一轮又一轮攻防战。

阿北在这年年底公开表态说,“水军的千军万马跳进来,让评分的湖面一点涟漪都不起的办法是有的,但对正常打分用户的感受可能只略有影响。”

如果你是豆瓣新用户,现在注册之前,有个严苛的用户协议。上面会提到,账号出售,甚至出借,都是违反协议的行为,而且如果你的账户六个月内不使用,就会被限制权限。

杨东现在自己已经不做刷分和刷短评的事情了,如果有人再找过来,一般杨东就建议他们去淘宝上找,“20块一条,能活三个小时吧”。

借助在线选座的便利,在去电影院之前,我们就决定好了看哪部电影。这个决定前的链条,从最初的个人感想式影评,很快发展成营销方的必争之地。

猫眼同样如此。猫眼内部人员对36氪介绍,有人会用肉鸡和撞库的方式,先盗号,再刷分,这类方式可能成功,但成本很高,“跟买一张电影票差不多钱”。

更合适的办法也是购买软文。尤其在猫眼上,专家评审团队的名单是公开的,而且大多是圈里的熟脸,营销方也会尽量打个招呼,确保自己的电影能拿到好评。

“不过不能太过火。”一家新媒体营销公司说,“通常就是顺便夸两句,不然被发现,很可能就直接给撤下来了。”

杨东对36氪估算,电影单单在公众号上的预算,便常常达到百万级别。“还不能只找电影号,还要针对不同的电影,去勾兑情感号、美食号……形成一个矩阵。”

总之,如今电影越来越重视“口碑营销”。

更准确地说,这是好口碑和坏口碑的赛跑。

“豆瓣评分不公正,捧外国电影,踩中国电影。”

7月15日,刘庆宇收到了一条指示。刘庆宇是知乎上小有名气的电影领域大V,这次《悟空传》的营销方找到他,希望他能写一篇回答,质疑豆瓣评分的公正性。这是扳回《悟空传》口碑、意图带动舆论节奏的一环。

这是《悟空转》上映第三天,豆瓣评分已经不足5.5分。

“两年写了二十几篇吧,有两篇还被推荐到日报上了。”刘庆宇对自己的技巧很得意。

但《悟空传》的活,却让刘庆宇有些难办。

电影质量如何,片方也有预估。先前《悟空传》本来打算组织全国路演,组织提前看片,但被监制黄建新阻止了。但对市场表现,他们依然乐观。他们知道电影没法在豆瓣上拿到高分,但这里面有明星,有特效,有大场面,还有一个大IP做支撑,对于电影最终的票房,还是自信满满。

那时候电影刚刚上映第二天,但因为影片前期的热度,豆瓣、知乎等平台早就开始了讨论,在每个平台上,几乎都是一面倒的差评,甚至后来原著作者今何在亲自在微博和豆瓣上发文支持电影,换来的也只是“今何在你变了”的批评。

“新丽那边的人看到知乎推送,点进去一看,全都是差评,当时就生气了,亲自指定了几个宣传方向。”刘庆宇说,在这些宣传方向里,有一条就是“怼豆瓣”。

但这时候为时已晚。

面对铺天盖地的差评,刘庆宇也不敢接这单了。原本谈好的几个写手,也因为不知道怎么夸而临时退出。

最佳时机已经消失。最终,这部原本被看好、是暑期档一号种子的电影,票房不足7亿。

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从去年的《长城》、《摆渡人》,再到如今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空天猎》,想要依靠卡司、档期和宣传来赚钱,已经越来越难了。

高分电影也越来越容易赚钱了,即使它看起来更“小众”。

最近一年以来,非好莱坞电影票房纪录接连被打破,《你的名字》刷新日本电影在中国的票房纪录(5.76亿);《摔跤吧!爸爸》刷新印度电影票房纪录(12.99亿);《看不见的客人》刷新西班牙电影票房纪录(1.7亿)。正在上映的《天才枪手》也已经打破了泰国电影票房纪录。

而在这些电影里,评分最低的《天才枪手》,豆瓣也有8.4分。

观众对于内容的要求变高了,不仅是电影,电视剧、综艺都是如此。

好质量、好口碑、好卖座——这样的正向循环正在形成。

4、谁的胜利

这更多是普通人的胜利,是你和我的胜利。

因此,很少有公众号会在上映前,就放出差评,“你可以注意下,几乎有影响力的烂片,都是先有普通观众抱怨,之后这些大V才跟进的,要是他们不说话,或者还是夸电影,那么就是和人民群众做对了,以后谁还看他们的号?”

观众也越来越容易参与到电影的评价,他们的阵地是朋友圈,或者只是当面聊天时的几句评语。电影的好坏,不需要专业人士才分得出。

THE END
1.2023跨年档电影新风潮:内容与口碑营销的崛起电影综艺2024-12-21 05:46:01 来源:电影综艺 阅读:()随着2023年悄然走向尾声,跨年档成为影迷们的又一盛宴,影院内蓄势待发的大片让观众期待不已。着眼于这场电影盛宴,我们很快就发现,与往年单一依赖短视频营销的套路不同,今年的电影宣传策略迎来了颠覆性的转变:内容与口碑营销逐渐崛起,成为了吸引观众走进电影院的新法宝。http://m.kakachiw.com/dianying/48696.html
2.电影《我不是药神》的口碑营销策略分析(我不是药神)影评摘要:在2018年暑期档的电影中,《我不是药神》凭借其高质量内容与高水平营销手段成为黑马,斩获大量票房。口碑营销作为该片重要营销手段之一,主要策略是通过前期的广泛宣传、高质量宣发、制造话题等方式积累话题度;在吸引到足够关注度后,则主要通过路演、首映、点映等方式逐步累积电影口碑,打造品牌形象,具有极高的商业性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5527856/
3.国产电影宣发方式升级,但口碑营销真的靠谱吗?界面·财经号曾有业内人士认为,宣发营销对于电影票房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能否获得好票房还得看影片的口碑如何。但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淘票票总裁李捷认为,口碑的传播就是一种网络型宣发方式,未来用户将成为电影传播和宣传的主力。这个说法有道理吗? 电影宣发方式升级,口碑营销成为杀手锏 https://m.jiemian.com/article/1907331.html
4.[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口碑营销”CCTV节目官网CCTV[中国电影报道]佳片陪您过大年 电影频道今晚主打科幻片2017-02-01 17:37:44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情怀营销”2017-02-01 17:35:43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口碑营销”2017-02-01 17:33:44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粉丝营销”2017-02-01 17:33:44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https://tv.cctv.com/2017/02/01/VIDEHfzYmeTLKDEEtbVSNtT4170201.shtml
5.[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口碑营销”CCTV节目官网CCTV[中国电影报道]佳片陪您过大年 电影频道今晚主打科幻片2017-02-01 17:37:44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情怀营销”2017-02-01 17:35:43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口碑营销”2017-02-01 17:33:44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粉丝营销”2017-02-01 17:33:44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https://tv.cctv.cn/2017/02/01/VIDEHfzYmeTLKDEEtbVSNtT4170201.shtml
6.[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口碑营销”CCTV节目官网CCTV[中国电影报道]明星聊过年:周星驰爱抢红包 舒淇偏爱花生糕2017-02-01 17:35:44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情怀营销”2017-02-01 17:35:43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口碑营销”2017-02-01 17:33:44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粉丝营销”2017-02-01 17:33:44 [中国电影报道]年度电影营销之http://tv.cntv.cn/video/C14323/b3eb03f99e274bceba96176f8321bb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