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锋旗下8家公司,3家启动裁员 基因编辑领域大牛张锋博士一边推出新公司,一边在裁员。截止当前,张锋旗下的三家公司 Editas Medicine  B... 

基因编辑领域大牛张锋博士一边推出新公司,一边在裁员。

Editas失去领先地位

Editas致力于CRISPR-Cas9/Cas12a基因编辑技术在体内和体外的应用,EDIT-101(治疗Leber先天性黑蒙10型)是全球首个在人体内给药的CRISPR基因组编辑药物,也曾是Editas最快的管线,不过去年因为Ⅰ/Ⅱ期临床数据不佳而被终止开发。

在2022年11月17日,Editas报告的关键临床BRILLIANCE中,14例受试者中仅有3例Leber先天性黑蒙10型(LCA10)患者的视力得到了具有临床意义的改善。这一临床结果令投资者大失所望。

作为公司最领先的管线,EDIT-101的失败对公司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2023年1月9日,Editas进行了战略和架构的重大调整,停止对EDIT-101、EDIT-103、EDIT-202等多款管线的内部开发(寻求对外合作),EDIT-301升级为公司主要推进管线。

由于战略和架构调整,Editas为此裁员约20%,公司首席科学官(CSO)Dr.MarkS.Shearman因此也离开了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仅剩8250万美元。

Beam提前准备防寒冬

基于碱基编辑技术,Beam建立了十余条管线,主要分为体内(LNP和AAV疗法)和体外(造血干细胞与T细胞疗法)碱基编辑疗法两大类。

体外碱基编辑疗法BEAM-101是公司进度最快的项目,2021年11月获得FDA的IND批准,也是碱基编辑领域的首个IND。不过BEAM-101的临床入组进度缓慢,如今公司尚未报告首位患者给药。去年,一名登记临床的患者还因个人原因退出了试验。

公司的碱基编辑CAR-T疗法BEAM-201在2023年9月6日完成临床率先完成首位患者给药,不过,其IND申请也曾遭到了FDA的搁置。

目前看来,Beam的现金流并不紧张,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持有现金、现金等价物以及有价证券约10亿美元,但是为了预防寒冬的威胁,Beam也加入了2023年裁员大军。

2023年10月19日,Beam宣布了裁员计划,共计100名员工,约占公司员工总数是20%。同时伴随着管线的重大调整,包括暂停对BEAM-201内部开发,优先推进BEAM-101、BEAM-302等管线。

Aera融资一年就裁员

基于此,公司搭建了蛋白质纳米颗粒(PNP)递送平台——SEND,旨在通过PNP技术解决基因的递送和交付挑战。

但是这家才拿到融资一年,且尚未建立任何管线的新公司也启动了裁员措施。2024年1月5日,Aera宣布裁员25%,公司表示目前部分新型基因编辑酶开发人员已经被裁。

根据公司所述,现金流并不急迫,裁员更多的是基于公司对未来融资环境的担忧。裁员后,公司将把投资重点放在新型交付平台的开发上,进一步扩大现金跑道。

总结

自2016年以来,张锋联合创立的公司以近乎一年一家的速度增长,至今以来已有8家,涵盖了CRISPR编辑技术在基因编辑、碱基编辑、分子诊断等多个方向,其中大多数都还在技术验证阶段,未有商业化产品。

THE END
1.金斯瑞助力张锋团队为基因编辑再添新工具日前,博德研究所张锋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了题为“Fanzor is a eukaryotic programmable RNA-guided endonuclease”的突破性研究,为基因编辑增添了新的工具。该研究团队首次在真核生物中发现了一种名为Fanzor蛋白的RNA引导的DNA切割酶,这种新型CRISPR样系统能够在重编程后实现对人类基因组的编辑。值得一提的是,相关https://www.genscript.com.cn/genscript-supports-ahang-feng-team-to-add-new-tools-for-gene-editing.html
2.里程碑!张锋团队首次在真核生物中发现CRISPR样系统,人类基因2023 年 6 月 28 日,博德研究所/哈佛医学院/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团队在最新一期的Nature杂志上以「加速预览」形式发表了相关研究Fanzor is a eukaryotic programmable RNA-guided endonuclease。该研究在真核生物中发现了第一个可基因编辑的 RNA 引导系统。 http://hcanhua.cn/nd.jsp?id=1101
3.分子疗法新突破,张锋团队开发出全新mRNA递送平台分子疗法新突破,张锋团队开发出全新mRNA递送平台 RNA疗法被认为可以解决一切蛋白质层面的疾病。近日,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科学家、著名CRISPR技术先驱张锋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RNA递送平台,可向细胞提供分子疗法。这个名为SEND(选择性内源性衣壳化的细胞递送)的可编程系统能够封装和递送不同的RNAhttps://www.ahinfo.org.cn/content/detail/612ca07d7f8b9ace28db7520.html
4.基因科技第7周头条榜:华大基因中源协和张锋佰美基因……第7周头条:①华大基因汪建:基因科技从根本上解决出生缺陷问题;②中源协和拟收购傲锐基因;③红杉资本杨云霞:技术和团队是精准医疗投资关键;④佰美基因拟募资2220万元;⑤张锋团队继续持有CRISPR专利…… 从科研到产业应用和发展,亿欧每周六定期梳理基因科技行业的热点头条事件。 https://www.iyiou.com/news/2017021839522
5.曹雪涛院士发现增强干扰素效应新分子;呼应张锋,CRISPR开创者证实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9月,基因编辑大牛张锋也发现TnpB可能是CRISPR-Cas9/Cas12核酸酶的祖先,推测其也具备RNA引导的核酸酶活性。两项研究成果相互呼应,互为补充! 张锋团队有望发现多种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南医大沈洪兵院士揭示中国胃癌高发原因 | 3句话秒懂1篇论文 >> https://bydrug.pharmcube.com/news/detail/08669527a07428460b76c596a362bf8b
6.怎么查自己有没有被起诉,被起诉了怎么办大诉张锋学博士律师团队律师5.0 综合评分 2315 服务人数 详细资料 广东-广州 擅长:婚姻家庭合同纠纷刑事辩护 备注: 接受全国咨询 大诉张锋学博士律师团队律师回复的咨询 2024-10-08 1 老婆出轨,我可以要求他净身出户吗 法律不行 2024-10-08 2 你好。被告强奸怎么办 你好 2024-10-07 3 您好,你这边代理https://www.66law.cn/case/28081418.aspx
7.小K播早报上交所拟修订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比亚迪张锋团队开发出全新mRNA递送平台 RNA疗法被认为可以解决一切蛋白质层面的疾病。近日,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华人科学家、著名CRISPR技术先驱张锋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RNA递送平台,可向细胞提供分子疗法。这个名为SEND(选择性内源性衣壳化的细胞递送)的可编程系统能够封装和递送不同的RNA药物,朝着更安全https://m.cls.cn/detail/817766
8.张锋传奇:39岁已成四院院士张锋院士最近,2022年 2 月28 日,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裁定来自哈佛和麻省理工学院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的张锋团队拥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的专利,两位诺奖得主的 CVC 团队失去了该技术在最重要的应用领域的专利优先权。 这场事关几十亿美元的纠纷持续了十年之久,终于在北美地区暂时尘埃落定。也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28312/article/details/123344040
9.行业热点三星手机新专利曝光触摸屏或将成为过去式Jennifer Doudna教授团队和张锋教授团队曾分别于2012年5月25日和2012年12月12日向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提交了CRISPR基因编辑专利申请,前者是全球首次报道可运用CRISPR-Cas9系统在体外进行DNA片段的切割,但无详尽的细胞实验进行验证;而张锋教授团队则是全球首次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真核细胞中得以实现。目前CRISPR基因编辑https://www.dequanlawfirm.com/page157?article_id=575
10.赢了专利,输了诺奖(华人科学家张锋)2020年9月10日,PTAB 裁定,来自MIT的张锋团队在其已获批的专利中,拥有优先在真核细胞系统中使用CRISPR技术的权力;而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遗传病治疗和基因编辑疗法的运用中,包括人类细胞在内的真核系统,具备更加重要的价值。 这项基因编辑技术的革命性不仅仅是在科学研究的层面,它更是开启了基因编辑治疗的新篇章。作http://ipforefront.com/m_article_show.asp?id=334&BigClass=%E4%B8%93%E5%88%A9
11.Science:与张锋同一天!女神也上Science:CRISPR变身诊断工具,可Cas13a于2016年6月由张锋团队首次发现;3个月后,女神研究组就证实了该酶的“collateral cleavage”活性(Cas13a在切割了它的意向RNA目标后依然能够保持“活跃”,继续爆发性式地切割其他非目标RNA)可用于RNA检测。不多久(2017年4月),张锋团队也开发出了基于Cas13a的初级版SHERLOCK。两大阵营在这一研究方向的竞争可谓非https://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cfc613092997
12.CRISPR「专利世纪之战」最新进展:华人科学家张锋再占上风,博弈仍提起CRISPR 技术,我们可能会想到 2018 年饱受争议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打破钱学森记录的华人科学家张锋,当然,还有一场持续多年的专利战。 Science 当地时间 2020 年 9 月 11 日报道称,美国专利审判和上诉委员会(Patent Trial and Appeal Board,PTAB)裁定,美国布罗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张锋团队对其已获得的 CRISPhttps://www.leiphone.com/news/202009/o8hi1PrR7uxRB1Q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