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文《我妻之死》的情况,换到中国已经投诉一百次了。

然而,仔细阅读下来,我发现,整个诊断和治疗过程其实是符合规范的,可能有稍许不到位的地方。

即便如此,这位作者还是在言语之间暴露出自己的不满和恼怒,这种感觉让我想起了很多自己曾经遇到过的一些家属,还有某些媒体报道的新闻。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位可怜妻子的发病经过。

这位女士名叫张敏,是在2023年的10月份感觉到不舒服的,主要是“恶心反胃”以及“睡眠很差”,同时伴有一些“咳嗽”,他们并没有很重视,以为是“肠胃炎”,并自行服用了一些“消炎药”。

这里作者也提到了两件事,让他们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一个是9月15日他们全家看了家庭医生,医生对张敏进行了肺部听诊,没有发现问题。

图片引用自原文

另一个是张敏在8月31日进行了一个需要麻醉的下颌手术,手术前做了“全面检查”,各个系统也没有发现问题。

作者在这里表达疑虑,可以理解,但没有发现肺癌是完全正常的。肺癌在非常晚期之前,通常只有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问诊和体检基本上查不出来的。家庭医生的问诊和听诊器不太可能发现肺癌,除非有严重的症状比如咯血,出现了转移比如胸膜转移导致的胸腔积液等。而颌面部手术的核查表,里面各个系统勾选的Normal其实就是系统回顾,也是问诊和体检。

这里基本上可以确定病人术前是没有做CT的。

放在国内这一步就够很多人投诉了,“为什么没有发现肺癌”、“为什么术前检查不给我们做X光、CT”、“医疗疏忽导致病情延误”,不管结果如何,投诉本身就够很多医生喝一壶了。

这时候他们不说“国内医生为什么滥用CT?”、“现在医生是不是离了检查就不会看病了”

投诉点一:体检、术前检查未发现肺癌,导致延误治疗。

后来她回家了,说医生初步诊断是肺结核或急性肺炎,因为可能有传染性,那里的条件无法收治,他们就通知有医疗条件的HSC(HealthScienceCentre),让她先回家,留下地址,明天HSC会派车来接。

这里可以看到张敏的胸片大概率有肺部阴影和炎症,估计是占位导致的阻塞性肺炎。

11月10日,张敏在家里等了一天HSC的车子也没等到,于是自己打Uber来到了HSC的急诊。在这里,张敏被收入了急诊,同时做了胸腔穿刺抽液,“人一下就舒服了”。医生说大概率是肺结核,也有可能是感染和肿瘤,不过肿瘤可能性不大。

11月11日和12日是双休日,医院没什么人,张敏没有得到任何药物和治疗。

这放在国内,估计又有一批患者家属要投诉,说双休日没有医生查房,没有任何治疗措施。

投诉点三:双休日无医生查房、无任何诊疗措施。

11月13日星期一,张敏的症状明显恶化,“我感觉很不好,不戴氧气,上个厕所都困难,喘不上气,也疼。在家时下午是有体力的,现在体力几乎没了”。这天医生告诉她“70%结核,30%cancer”,还需要4天才有结果。

这4天估计在等各种检查的结果,比如痰或者胸腔积液的脱落细胞检查。

11月17日,医生告诉她,“是癌症,而且已经扩散,没法手术,只能放疗和化疗。”

张敏说想要回家,医生告诉她需要过了周末,下周才能等到Cancercare的人出治疗方案。作者很不满,觉得妻子已经是确诊癌症的人,竟然还要等两天才能有治疗方案。

其实癌症的治疗没那么紧急,一般癌症不会立刻威胁生命,周末只有急会诊。等过周末才有会诊和治疗属于正常情况。

放国内,投诉,投诉。

投诉点四:确诊癌症后要过了周末才能出治疗方案。

11月20日,张敏终于见到了肿瘤科的医生,医生告诉她得的是Adenocarcinoma,肺腺癌。同时开始进行基因检测,做了X线检查发现肺部扩散严重,决定不再出院。

11月21日,张敏吃上了EGFR靶向药,经验性用药。中午的时候,心脏彩超发现有心包积液。医生决定安排一个CT,“决定手术的问题,如手术必要性、时机和身体切口部位的选择。”

这里应该是做心包穿刺和胸腔穿刺引流的手术,不是肺癌根治术。注意,直到这天,张敏才第一次做到CT。

11月22日,张敏症状再次加重,“呼吸急促呛痰,还有胸口痛,血氧不稳定,心跳达到了160多”,这都是大量胸腔积液和心包积液的症状。

11月23日,张敏从原来的GH6的48号病房运送到楼上highobservationunit一个开放性的房间等待,目的是做心包膜穿刺术。

这里作者抱怨“这个房间与其他病房之间只以塑料布相隔,有关心脏的这么要命的手术,没有一间专门的手术室,我当时也挺吃惊的,手术医生持着器械,通到我妻子的心脏,他的背后紧靠着的是下垂着的塑料布围帘,而围帘的那一边是另一间病房,也有病人和两名家属,一直让我捏着把汗。”

其实,严格来说,心包穿刺术属于操作,而不是手术,大部分都是床边进行的,不需要到手术室。我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的时候就自己用B超独立完成过心包穿刺。

然而,这种抱怨操作环境差、操作不规范的事其实在国内还是蛮常见的。我规培的时候,就有一个兄弟给患者换药不规范,被家属拍了抖音发到网上。换药都懂的呀,真按照规范来,那么多病人哪里来得及,就搞得非常被动。

投诉点五:心脏手术操作环境差、医生操作不规范。

11月24-26日,张敏的症状越来越重,又抽了几次心包积液。而且胸腔穿刺引起了气胸,所以放了一根胸腔引流管。

11月27日,X线发现右肺又出现了新的肿瘤。

11月28日,医生宣布基因检测的结果出来了,是EGFR20Exon突变,这种突变类型对于常规的EGFR靶向药无效。医生劝张敏放弃治疗,接受临终关怀。

张敏同意了。

护士打了药之后,张敏就进入了一种“半植物人”的状态。接着,护士拔掉了监护设备,同时换成了鼻导管吸氧,降低了吸氧量。

作者眼睁睁地看着,表示非常不解。“家属无权说话,也没有任何纸质文件签署,没有给病人一个冷静期斟酌决定,前一分钟还想坚持,她稍打退堂鼓,就因为她几秒钟的动摇,就被上了药,送她走上不归之路。”

这一点其实也是个坑,在国内家属放弃治疗是要签署很多放弃有创治疗的同意书的,还要签署很多病危通知书,目的就是防止作者这种情况的出现,放弃了又后悔。

投诉点六:医生诱导放弃治疗导致患者去世。

11月29日,作者上网查资料,发现中国大陆和美国有药可以治疗EGFR20exon突变的肺腺癌,并不是医生所说的无药可用。

实际上,目前确实已经有一些针对EGFR20exon突变的靶向药。埃万妥单抗在2021年5月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加拿大从2022年4月起就可以买到并使用这个药。实际上,很多新上市的药物不是每家医院都有的,也不一定有渠道能够获得。

投诉点七:有药医生却说无药可用。

11月30日,张敏去世。

主任医生克里钦森医生这次直白地对我妻子说,“我理解你,我理解你,我马上给药,然后,你就会去世的”。他清楚地用了“passaway”这个词,我当时真的有些惊诧,因为在中国文化里,没有医生会对病人直接说,你在用了我开的药之后,就会“死去”的这么直白的话。

投诉点八:医生乱讲话,没有医德,直接跟患者说“死”。

1.强调了从11月9号入院到11月17号确诊,期间两个周末没有医生查房,“不耽误周末休假”,整个住院期间没有任何治疗的情况。

3.无法获得HSC住院期间的病案资料,国内病案室可以复印出全部的化验单、病例、医生的医嘱处方。

起初,我是冲着看乐子的心态去的,也想对比一下加拿大医疗和国内医疗,然后再次鞭尸国外的医疗体系。然而,在作者的只言片语的描述中,甚至还带着情绪和立场,我竟然没有发现大的医疗差错,整个治疗确实没什么问题,包括前面的诊断、经验性地使用靶向药等。

这位不幸的妻子这么快离世,完全是疾病的原因,一个EGFR20exon突变的晚期低分化腺癌,是很有可能进展迅速,让她短短一个月失去生命的。

至于作者说的三点,我反而对加拿大医生心生羡慕:1.就算是急诊科也不耽误周末休息;2.不用被患者拿着病历仔细挑刺;3.就算患者挑刺也无处投诉。国外的医疗环境是真好啊……

后来,有人扒出了作者的背景。

我才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很多国内精致利己者的画像么?这种人,是最容易投诉医生的。还好是加拿大,要是他还在中国,早就投诉一百遍了。

前两天看到一则通知,是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投诉管理的通知》,处处都是“加强”、“管理”、“要求”。

以患者为中心是没错,加强投诉管理也可以,但也要保护医生免受那种无端投诉的困扰吧。

THE END
1.1000多次CT扫描因放射科医生问题被审查国民ct扫描患者隐私因为对一位顾问放射科医生的检查质量有所担忧,所以对 1000 多次 CT 扫描进行了审查。 苏格兰国家的国民医疗服务体系扫描报告服务部门称,一次例行审计发现一位高级医务人员的报告质量存在问题。 在审查之后,现在正就这些测试与“少数”患者进行联系,这些测试通过 X 射线来诊断像癌症、器官损伤和中风之类的疾病。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B2HCMV05564Q5Q.html
2.聊医管理内参试发行版第三期从2016年3月济南市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的提出,到先期项目的开工有一年的时间。 2017年1月,济南公布2017年度全市重点建设项目240个,总投资8185亿元,其中包括了500亿元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起步区,山东省政府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欲将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建成高端、专业、国际化的医学中心,成为全国医学领域https://lib.lchospital.cn/qitafuwu/liaoyineican-guanlilei/2017nian/2018-07-01/716.html
3.疾控工作动态周报(2024年第14期)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切勿自行用药或忽视症状,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可登陆中国气象网网站或气象北京微信查询杨柳飞絮预报,提前做好防护。 如何对抗飞絮? 01好汉不吃眼前亏,惹不起,咱躲 和其它过敏一样,敏感人群最好脱离过敏原,白天尽可能待在室内。飞絮会持续半个月https://www.yascdc.com/Article/View?id=14008
4.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考试题单选题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考试题单选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单选题 1.全科医学学科是 A 自20http://kaoshi.yjbys.com/peixun/141793.html
5.TowardsDataScience博客中文翻译2020(四百四十)每个时间序列的典型长度在 1 到 5 分钟之间。每个手术有 8 个外科医生和每个外科医生 5 次试验,JIGSAWS 数据集只包含 40 个用于训练每个手术任务模型的独立样本。为了克服训练限制,我们遵循王等人在本文中使用的两步数据扩充程序: 行分割运动数据对于运动数据中的每个行样本,我们将 MTM 和 PSM 通道分成两个实例,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42835323
6.院士动态详情院士新闻2.提高基层医生的工资待遇,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的业务能力,鼓励大医院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 3.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指按疾病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负责不同疾病的诊疗,各有所长,引导患者有序就诊和转诊。医保要制定政策,引导按级报销,即同一疾病越是基层报销率越高。 https://ysg.ckcest.cn/ysgPopSci/techTalk/897.html
7.中国医药导报杂志2008年08期而病变原因主要是以炎症为主,其形成可由于急性输卵管炎治疗不及时导致粘连或官腔操作后逆行感染,也可由于输卵管周围器官炎症继发,如化脓性阑尾炎.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菌的产生,使输卵管炎及盆腔炎的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加之药物治疗的痛苦性,使得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低.我院2006年1月~2007https://www.360qikan.com/zgyydb/200808/
8.memo医生,你在想什么王兴50个笔记点评 2024/01/21前言 医学思维是你与一位医生最短的距离人产生的大部分症状都并不算是疾病,大部分疾病也没有明确的病因,大部分的病也无法治愈。第一章 医生:到底在想什么?好大夫在线CEO王航说过一句话——医生会不会看病,一眼就能看出来:他问完你的病情之后,你发现自己也对疾病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98031/
9.脑死亡诊断的先决条件头颅CT是颅脑外伤后最常用和最重要的辅助检查,常见的颅内损伤表现有脑挫裂伤、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及继发性脑水肿等。颅内损伤严重至一定程度,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头颅CT上表现为脑沟脑回消失、中线移位或脑室、脑池受压或闭塞。依据头颅CT上脑损伤的类型(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5439936254.html
10.2022科室医德医风总结(精选20篇)放射科:拍片室、CT室、透视室、磁共振室、ECT室等。 二、2022科室医德医风总结(精选20篇) 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想必我们需要写好工作总结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科室医德医风总结(精选20篇),欢迎阅读与收https://www.ruiwen.com/word/keshiyideyifengzongjie.html
11.张家口市卫生降委员会医政领域政策法规清单和岗位工作细则百问2.县级以上地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由什么部门负责? 答: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https://www.zjk.gov.cn/content/bwbd/213623.html
12.每日热点1124细菌感染初期没什么特别特征,但体温会有一个缓慢的上升过程。感染到一定程度,体温很难控制,一般的退热药难以降到正常,细菌感染是一种消耗性疾病。 另外,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也是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这些病毒感染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以观察病情变化和对症治疗为主。腺病毒有很多种分型,其中只有部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2512
13.医生工作表现个人总结范文(精选35篇)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过去的工作,倍感充实,收获良多,这时候,最关键的工作总结怎么能落下!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生工作表现个人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生工作表现个人总结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zongjie/20210310133539_3230158.html
14.磨玻璃,小结节你关心的都在这里@MedSci很多患者选择一“切”绝后患,切还是不切?其实,并非越早切效果越好,一来,磨玻璃和小结节发展程度较慢,二来太小切除为手术带来很大难度。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大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杨跃教授把它形象的比作在棉花堆里找一块海绵或者米粒,太小了,手术中很难摸到。记住一个8mm分割线就好。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14b99e293ea
15.2019年医德医风简报第6期医德医风在炎热的六月,由于放射科机器需要恒温在23度左右,凉快的放射科招来不速之客,它们来自于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的蜈蚣。爬到放射科CT机房咬到放射科一位医生和一位在等待做检查病人。 放射科主任李伟频马上对被咬到的同事和病人伤口进行处理,立即用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伤口,观察有无毒刺,有毒刺去除了。局部冷湿敷,用南通http://www.nnhhyy.cn/html/2019/ydyf_0701/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