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揭防癌体检火热真相:肿瘤标志物被滥用

江苏淮安解放军第82医院内,市民使用PET/CT进行体检。图/IC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钱炜

被滥用的肿瘤标志物

目前,几乎所有的体检都包括两项基础的肿瘤标志物检查:甲胎蛋白(AFP)与癌胚抗原(CEA),这两项分别是肝癌与消化系统癌症的辅助诊断指标。而在更高端的体检套餐里,肿瘤标志物已经增加到了13项,很多体检机构还专门推出了“防癌体检套餐”。

在慈铭体检机构的网站上,8个体检套餐项目中,有6个均有肿瘤标志物的检查,标价586元的男性套餐和标价663元的女性套餐均检查AFP、CEA两项;标价1641元的男性D套餐检查AFP、CEA、T-PSA(总前列腺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抗原);标价1936元的女性套餐D检查APF、CEA、CA125(糖类抗原125)和CA153(糖类抗原153)。

面对如此复杂的防癌套餐,某三甲医院检验科主任表示,体检时查肿瘤标志物意义不大。他认为,目前所有的肿瘤标志物都不适合用于健康人群的肿瘤筛查。

对此,吴海云解释说,“一般来说,肿瘤标志物只能作为肿瘤患者监测其病情发展、治疗与康复的指标,不能作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癌症的标准。健康人的血清里也会偶尔含有这些标志物,用它们来作癌症筛查,敏感性和特异性很低,因而常常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所以这种笼统的肿瘤监测项目,往往没有太大意义。”

国际医学检验学领域最权威的学术组织美国全国临床生物化学学会(NACB)于2008年和2010年分别制定了睾丸癌、前列腺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肝癌、膀胱癌、宫颈癌和胃癌的肿瘤标志物使用指南。这些指南都明确指出,肿瘤标志物不适合用于普通人群肿瘤的筛查。NACB的指南不仅阐述了该学会的立场,还汇总了其他各科专业学术组织关于肿瘤标志物使用的比分。各专业学会的立场与NACB大致相同,认为在普通人群中采用肿瘤标志物进行肿瘤的筛查是徒劳的。

据介绍,现今所知的肿瘤标志物,绝大多数不仅存在恶性肿瘤中,也存在于良性肿瘤、胚胎组织、甚至正常组织中。因此,单独发现肿瘤标志物肿瘤升高,不能作为肿瘤诊断的依据。因而,对健康人进行这些检查并不能减少肿瘤死亡的风险,反而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担忧和额外的其他检查。一位临床医生直言不讳地说,肿瘤标志物全套用于健康人群筛查,跟滥开药物的行为没有什么区别,大多都是源于“你懂得的原因”。

真正有效的癌症筛查,需要根据一个人的家族病史、年龄、性别等因素来做具体有针对性的检查。比如,有肺癌家族史,或年龄大于50岁、每天抽烟一包以上,连续抽了20年以上的人,就需要做肺部的低剂量螺旋CT。吴海云介绍说,再比如,对45岁以后的女性来说,定期筛查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助于发现早期恶性病变,有效降低宫颈癌死亡率,且不会增加对良性病变的过度治疗。

前列腺癌怎么了

对于肿瘤筛查,吴海云还有一些听起来很“偏激”观点。他说,由于人种不同,美国的癌症谱系也与中国人的不同,因此,一些适用于美国人的检查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意义并不大。他举例说,美国人的乳腺癌多是温和型的,发展缓慢,因此,美国女性在45岁以后积极做钼靶检查会有很高收益。但中国人的乳腺癌多为烈性,起病急、病程快,就算你刚刚做了钼靶检查没事,也有可能在下个月就得了乳腺癌。

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查是另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前列腺癌是美国男性发病率第一的癌症,因此美国人对筛查前列腺癌特别重视,但它在中国的发病率比较低,且发病年龄多在老年。“假如一位身体其他方面都很健康的80岁老人因为做了一次体检发现了前列腺癌,你说还要不要治疗?我认为不需要。”

对于吴海云的这个说法,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教授薛兆英说,国际上对于早期前列腺癌是否需要手术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欧美国家,早就有医生主张对某些早期前列腺癌病人采取不开刀而只做“观察性等待”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样做一方面考虑到前列腺癌发展的进程很慢,而老年患者预期寿命又比较有限这一特殊性,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手术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薛兆英说,在“观察性等待”的过程中,对前列腺癌患者一般不做任何治疗,只通过定期检查和监测一系列指标,来判断前列腺癌的进展状态,并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是否需要转为手术或其他治疗。

实际上,上述观点有调查数据的支撑:欧洲的研究提示,推广PSA筛查虽使前列腺癌的死亡率略有下降,但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医疗成本,即治疗48例患者才有机会使1例患者的生存期延长,而其余47例筛查结果阳性者,则很有可能因接受内分泌治疗而不再拥有性生活,或由于接受手术治疗而影响终身排便。研究人员认为,经PSA筛查而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正遭受着“过度治疗”的伤害。

甲状腺癌流行背后的秘密

自韩国政府1999年启动了一项全国性的体检计划后,很多接受体检者顺便进行了颈部超声波检查。但这样做也意外地突显了及早诊断的巨大危害:一种本来罕见的癌症,成为了韩国最常见的癌症。

作者指出:早在1947年,病理学家就在尸检中经常发现死者患有甲状腺癌的情况,而这些患者并非死于甲状腺癌,他们生前也从未被诊断出过该病。当时的研究就发现,正常成年人群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患有甲状腺癌,其中绝大多数人患的都是微小的“甲状腺乳头状癌”,许多人一生中症状都不明显。

作者说,事实上在韩国,几乎所有新确诊的甲状腺癌都是乳头状癌。我们怎么才能知道甲状腺癌并非真正的“流行病”呢?因为在韩国,虽然被诊断为甲状腺癌的人急剧增多,但死于甲状腺癌的人数并没有变化。按理说,如果超声检查挽救了患者的生命,那么死亡率应该降低才对;而如果流行病蔓延开来,死亡率应该缓慢上升才对——然而数据却完全没有起伏。

由于诊断而造成的所谓“流行病”对任何人的健康都没有好处,而且它毫无必要地转移了资源,也毫无必要地惊吓了患者。最大的问题是,它催生了过度治疗:多数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癌的患者被切除了甲状腺。然而甲状腺是一个重要的腺体。

这篇论文的作者H·吉尔伯特·韦尔奇是美国达特茅斯医疗政策和临床实践研究所的医学教授,他指出:当然,检查在一些情况下是有意义的,尤其是对癌症真正的高危患者——例如,家族内有多人死于癌症的患者。

美国梅奥诊所的布里托医生和他的同事去年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也发表论文认为,更多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的出现,是因为高科技成像技术的进步,如超声波、CT和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使用。另一个因素是报销政策,这些政策鼓励医生使用这些技术。在美国,颈部超声检查自1980年以来增加了至少80%。研究还表明,高收入的美国人相对于收入水平较低的美国人更有可能被诊断为甲状腺癌。

“这些技术的简便性和滥用的驱动,导致过度诊断现象的发生。”布里托说,“已经观察到,(甲状腺癌在)全球发病率不断上升,但分布不均匀。例如,瑞典、日本和中国已经经历了这一特定癌症的发病率的逐步升高。”

布里托在论文中指出:过度诊断常常会导致过度治疗,包括不必要的手术。甲状腺切除术费用昂贵,而且可能会出现严重、永久性的并发症,包括喉部神经损伤。接受全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必须在余生中采取甲状腺素替代疗法,这一治疗本身就具有健康风险。

为此,梅奥诊所的这个研究团队建议使用“小乳头状病变”来被重新命名那些处于休眠期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布里托说,“通过去掉癌症这个标签,我们可以重新架构管理这些疾病的级别,减少患者对癌症的焦虑程度。”

韦尔奇教授著有《过度诊断:追求健康却招致疾病》一书。他近日在《纽约时报》撰文称:韩国的经验显示,试图早期诊断癌症的做法有负面的影响——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甲状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问题最为严重,这种情况对肺癌、乳腺癌、皮肤癌、肾癌也存在。当然还有对于检查的焦躁,这可是对任何人的健康都不会有好处的。

2013年,北京市卫计委出台了《北京市常见肿瘤基础体检项目指引》,把肿瘤标志物纳入其中。这令吴海云感到不解:政府的职责本来是规范体检产业发展,怎么能指导癌症筛查这样一个专业的事情呢?并且这样的指引,也不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最新理念。“这个防癌套餐的出台,效果就是使整个防癌体检火了起来。”

THE END
1.1000多次CT扫描因放射科医生问题被审查国民ct扫描患者隐私因为对一位顾问放射科医生的检查质量有所担忧,所以对 1000 多次 CT 扫描进行了审查。 苏格兰国家的国民医疗服务体系扫描报告服务部门称,一次例行审计发现一位高级医务人员的报告质量存在问题。 在审查之后,现在正就这些测试与“少数”患者进行联系,这些测试通过 X 射线来诊断像癌症、器官损伤和中风之类的疾病。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B2HCMV05564Q5Q.html
2.聊医管理内参试发行版第三期从2016年3月济南市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的提出,到先期项目的开工有一年的时间。 2017年1月,济南公布2017年度全市重点建设项目240个,总投资8185亿元,其中包括了500亿元的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起步区,山东省政府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签订合作协议,欲将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建成高端、专业、国际化的医学中心,成为全国医学领域https://lib.lchospital.cn/qitafuwu/liaoyineican-guanlilei/2017nian/2018-07-01/716.html
3.疾控工作动态周报(2024年第14期)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症状。切勿自行用药或忽视症状,以免加重病情。此外,可登陆中国气象网网站或气象北京微信查询杨柳飞絮预报,提前做好防护。 如何对抗飞絮? 01好汉不吃眼前亏,惹不起,咱躲 和其它过敏一样,敏感人群最好脱离过敏原,白天尽可能待在室内。飞絮会持续半个月https://www.yascdc.com/Article/View?id=14008
4.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考试题单选题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试题,试题可以帮助参考者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大家知道什么样的试题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考试题单选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单选题 1.全科医学学科是 A 自20http://kaoshi.yjbys.com/peixun/141793.html
5.TowardsDataScience博客中文翻译2020(四百四十)每个时间序列的典型长度在 1 到 5 分钟之间。每个手术有 8 个外科医生和每个外科医生 5 次试验,JIGSAWS 数据集只包含 40 个用于训练每个手术任务模型的独立样本。为了克服训练限制,我们遵循王等人在本文中使用的两步数据扩充程序: 行分割运动数据对于运动数据中的每个行样本,我们将 MTM 和 PSM 通道分成两个实例,https://blog.csdn.net/wizardforcel/article/details/142835323
6.院士动态详情院士新闻2.提高基层医生的工资待遇,培训提高基层医生的业务能力,鼓励大医院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 3.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分级诊疗指按疾病的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负责不同疾病的诊疗,各有所长,引导患者有序就诊和转诊。医保要制定政策,引导按级报销,即同一疾病越是基层报销率越高。 https://ysg.ckcest.cn/ysgPopSci/techTalk/897.html
7.中国医药导报杂志2008年08期而病变原因主要是以炎症为主,其形成可由于急性输卵管炎治疗不及时导致粘连或官腔操作后逆行感染,也可由于输卵管周围器官炎症继发,如化脓性阑尾炎.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菌的产生,使输卵管炎及盆腔炎的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加之药物治疗的痛苦性,使得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低.我院2006年1月~2007https://www.360qikan.com/zgyydb/200808/
8.memo医生,你在想什么王兴50个笔记点评 2024/01/21前言 医学思维是你与一位医生最短的距离人产生的大部分症状都并不算是疾病,大部分疾病也没有明确的病因,大部分的病也无法治愈。第一章 医生:到底在想什么?好大夫在线CEO王航说过一句话——医生会不会看病,一眼就能看出来:他问完你的病情之后,你发现自己也对疾病的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698031/
9.脑死亡诊断的先决条件头颅CT是颅脑外伤后最常用和最重要的辅助检查,常见的颅内损伤表现有脑挫裂伤、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及继发性脑水肿等。颅内损伤严重至一定程度,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头颅CT上表现为脑沟脑回消失、中线移位或脑室、脑池受压或闭塞。依据头颅CT上脑损伤的类型(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5439936254.html
10.2022科室医德医风总结(精选20篇)放射科:拍片室、CT室、透视室、磁共振室、ECT室等。 二、2022科室医德医风总结(精选20篇) 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一定有许多的艰难困苦,想必我们需要写好工作总结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科室医德医风总结(精选20篇),欢迎阅读与收https://www.ruiwen.com/word/keshiyideyifengzongjie.html
11.张家口市卫生降委员会医政领域政策法规清单和岗位工作细则百问2.县级以上地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由什么部门负责? 答: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主管部门对军队的医疗机构实施监督管理。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https://www.zjk.gov.cn/content/bwbd/213623.html
12.每日热点1124细菌感染初期没什么特别特征,但体温会有一个缓慢的上升过程。感染到一定程度,体温很难控制,一般的退热药难以降到正常,细菌感染是一种消耗性疾病。 另外,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也是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这些病毒感染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以观察病情变化和对症治疗为主。腺病毒有很多种分型,其中只有部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2512
13.医生工作表现个人总结范文(精选35篇)光阴似箭,岁月无痕,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过去的工作,倍感充实,收获良多,这时候,最关键的工作总结怎么能落下!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医生工作表现个人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生工作表现个人总结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erenzongjie/20210310133539_3230158.html
14.磨玻璃,小结节你关心的都在这里@MedSci很多患者选择一“切”绝后患,切还是不切?其实,并非越早切效果越好,一来,磨玻璃和小结节发展程度较慢,二来太小切除为手术带来很大难度。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大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杨跃教授把它形象的比作在棉花堆里找一块海绵或者米粒,太小了,手术中很难摸到。记住一个8mm分割线就好。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14b99e293ea
15.2019年医德医风简报第6期医德医风在炎热的六月,由于放射科机器需要恒温在23度左右,凉快的放射科招来不速之客,它们来自于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的蜈蚣。爬到放射科CT机房咬到放射科一位医生和一位在等待做检查病人。 放射科主任李伟频马上对被咬到的同事和病人伤口进行处理,立即用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伤口,观察有无毒刺,有毒刺去除了。局部冷湿敷,用南通http://www.nnhhyy.cn/html/2019/ydyf_0701/2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