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丨市人民医院获8项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学引进新技术评估奖

近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2023年度医学引进新技术评估获奖项目公布,无锡市人民医院共获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获奖数在全市市属医院中名列第一。

一等奖

重症医学科高飞

????高飞,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讲师。近5年发表SCI及中华核心期刊5篇,主持无锡市科技局基础研究、南京医科大学无锡医学中心般项目、无锡市卫健委青年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各1项。目前为无锡市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创损伤与加速康复学会委员。

项目简介

二等奖

眼科姚勇

姚勇,二级岗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无锡市人民医院眼科学科带头人。江苏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外伤学组委员、无锡市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无锡市眼科首席医师、无锡市医学领军人才、无锡市医学杰出人才、无锡市名医、太湖人才计划医疗顶尖专家团队核心成员。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和无锡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333工程优秀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江苏省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

2018年1月,无锡市人民医院姚勇教授带领团队在完成了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糖尿病患者的信息资料库和生物样本库,并通过引进国外临床试验方法技术,在国内和省内率先开展和引进一项名为“前列腺素E2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子病理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的应用。围绕该科学问题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2篇代表性论文发表在Diabetes、DIABETOLOGIA期刊上。项目开展至今累计申请专利10余项,先后获国自然和省自然在内的10余项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研究成果在全国各地推广交流,得到了广泛认可。

腔镜外科王彤

王彤,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无锡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兼腔镜外科主任。江苏省重点专科普通外科学科带头人,江苏省腔镜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微无创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胃肠学组的副组长,无锡市腹腔镜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普外科杂志编委。江苏省政府首届中青年学科技术“333”人才培养对象,无锡市名医,无锡市“科教兴卫”重点发展学科普外科学科带头人,无锡市太湖人才顶尖团队核心成员。能够开展各种普外科机器人腹腔镜手术,包括机器人辅助下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

呼吸与危重症科卞涛

卞涛,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教授,无锡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国立心肺研究所访问学者;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支气管哮喘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功能与临床呼吸生理学组组长;江苏省预防医学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变态反应学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感染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委员;无锡市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我国四大慢性疾病之一,患病人口将近一亿,死亡率位于第三位。本项目将FeNO200联合FeNO50检测技术引入慢阻肺的管理,对慢阻肺患者进行动态监测,从而判断和评估慢阻肺大小气道的炎症、识别慢阻肺不同表型、指导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精准管理慢阻肺,降低其急性加重。通过FeNO200联合FeNO50在慢阻肺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慢阻肺患者临床症状、合并症和并发症等临床特征,构建慢性气道疾病急性加重的预警平台,规范且精准治疗,科学管理,减少急性加重风险,降低死亡率,减轻疾病负担,提高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解决由慢阻肺异质性引起的疾病管理难题。该技术在省内多家单位推广,受到广泛好评。

骨科冯德宏

冯德宏,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专职副教授。无锡市人民医院省级重点专科(骨科)学科带头人、原主任。中国生物材料3D打印学会委员,国际SICOT数字骨科中国部江苏分会副主委,江苏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常委暨3D打印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学组副组长,无锡市医学会数字医学专委会创始和首任主委,《DigitalMedicine》杂志常务编委。精研于关节疾病及骨肿瘤的诊治,在脊柱、创伤、手显外科等也有造诣。近年来带领团队大力开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数字辅助骨肿瘤切除后保肢术,又将国际领先的3D打印技术运用于关节外科并取得了良好疗效。

数字3D设计暨3D打印技术辅助髋臼骨缺损重建用于髋关节翻修术。髋关节翻修术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后由于感染、松动等原因导致假体不能继续使用而进行的手术,患者髋臼往往存在较大骨缺损,处理不当将导致翻修手术失败。目前临床对于此类骨缺损的重建方式有多种,但如何保证翻修假体获得更好的稳定仍极具挑战。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这类患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个体暨精准化医疗的全新道路。本项目组为江苏省内最早引进3D打印技术的团队之一,结合数字化3D设计并制造个性化髋臼假体,并将其应用于伴有严重髋臼骨缺损的髋关节翻修和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取得了良好疗效。

心血管内科党时鹏

内分泌科杨家悦

作为两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和2型糖尿病(T2DM)存在显著的关联性。本研究应用独立数据采集SWATH/DIA质谱技术分析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筛选出预示T2DM患者罹患早期肿瘤的特异性血清蛋白并通过平行反应监测靶向质谱及临床易行的ELISA技术验证,我们自主鉴定了一个新的血清标志物。通过该技术的推广,临床医师可利用常用指标与一般测量指标,更好更快地在长病程的T2DM患者中筛查常见早期恶性肿瘤,通过对高风险T2DM患者尽早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

病理科周志毅

周志毅,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病理科主任助理,无锡市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消化病理学组组长。曾赴台南奇美医院病理科观摩学习。擅长消化系统病理及肿瘤分子病理。发表SCI收录、中华级及核心论文各10余篇。多项省医学新技术新项目引进奖二等奖合作成员。承担市级科研项目两项,南京医科大学重点项目一项。

THE END
1.科普中国高校行临床与影像科的“AI革命”:开启智慧医疗新时代“新一代科技革命”即正在兴起的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AI)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又称为AI革命,即“工业 4.0”。新科技革命的核心特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医学研究已进入大数据和精准化并行融合的时代,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UxNjMwMw==&mid=2649720559&idx=2&sn=2441c4d9eead6487fd166f3c22d2e467&chksm=bf4c1cf304c6a63b4f1c09ea6a2f1dd3a0aac31d1380efee5ed0cddcb42c82a70eaa0683378c&scene=27
2.AI技术飞跃:2024年医疗领域革新与展望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AI)已经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逐渐转变为现实世界中的强大工具。到了2024年,我们更是见证了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又一次飞跃性发展,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改变着我们的医疗体验、治疗方法和研发过程。智能诊断:精准医疗的新篇章 在医疗领域,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187854889635563&wfr=spider&for=pc
3.新技术新项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磅!浙大邵逸夫医院获批全国首个微创医学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重磅!浙大邵逸夫医院获批全国首个微创医学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官微 2021年11月15日 近日,国家 详情 2018-04-23 梅尼埃病诊断的新利器——经鼓室钆注射内耳造影技术 梅尼埃病诊断的新利器 &n http://www.srrsh.com/news/jsxm/
4.医学新技术的特点应用现状与对策摘要:文章分析了医学新技术的应用现状,指出要沿着造福于人类的根本方向正确使用新技术,就必须重视其伦理规范研究,应当与技术管理配套进行,同时要依法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和经济行为. 关键词: 医学新技术伦理法制 分类号: R-1(现状与发展) 在线出版日期: 2005-03-03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wssygl200207004
5.医学信息处理新技术有哪些全国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生理解剖、医学信息、医学传感检测、医学仪器、医学https://www.1633.com/ask/290644.html
6.医学技术学将以独立全新的一级学科面貌出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获悉:在新的《学科目录》修订讨论中,由我院提出的《新设“医学技术”一级学科调整建议书》获顺利通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代码为1010,这标志着医学技术将以独立全新的一级学科面貌出现在我国的医学门类中。 200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向全国各高校发出“征集一级学https://www.cd120.com/comprehensive/20180.html
7.康复医学的新技术与进展.pptx康复医学的新技术与进展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汇报人:XX目录01添加目录项标题02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03康复医学的新技术介绍04康复医学的最新进展05康复医学的实践应用06康复医学的未来展望添加目录项标题01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02康复医学的起源和发展起源:二战后,为帮助伤残士兵恢复功能而发展起来的医学学科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5933166.html
8.临床医学检验中的新技术发展——顶端新闻临床医学检验作为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其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医疗水平的提升和患者健康的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医学检验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新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将详细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新技术发展,包括其原理、应用及未来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65BDEB547BE4579BE61953FCC9700
9.名师讲堂林萍教授:精准医疗理念下新技术实验室转化应用2018年3月17日“创之声”第三届中国实验医学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在“科研转化专题论坛”上,林萍主任带来了“精准医疗理念下新技术实验室转化应用”的精彩演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医学新时代的战略需求和重点任务 精准医疗是医疗服务标准,转化医学是医疗服务基础,个体化医学是医疗服务的目标。精准医http://www.caivd-org.cn/article.asp?id=6930
10.聚焦新技术新模式,深化精神医学专科高质量发展第十届全国精神专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闭环神经调节、肠道菌群干预、脑脊液相关治疗、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都将为精神医学的诊疗注入“新鲜血液”。 一场“聚焦新技术、新模式,深化精神医学专科高质量发展”的讨论吸引了参会者的目光。六位专家展开了深入交流,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新技术、新模式在推动精神医学专科发展中的重要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71286
11.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重磅发布!两项为脑医学新技术!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重磅发布!两项为脑医学新技术! 1.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直接取栓预后更好 2.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https://m.haodf.com/lj/tuwen_9042991549_DE4rmVQaMCGXHUUNH9swyFz9ZIEXLTQfoIdD3dyzumptRUtobXRzMqDP.htm
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项目,协和医学院于9月11日在吴宪大楼举办“创新领军学者临床新技术新进展培训班”。 该培训班学员主要为来自全国各地近八十家各级各类医院和医疗机构的党委书记、院长、副院长、科室主任。项目的实施旨在加强全国三甲医院和“老少边”中西部地区医院院长管理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助力国家https://www.pumc.edu.cn/yxbd/616224e944e6401f88a79cfc3f738823.htm
13.再生医学新突破,新纳米技术可加速骨再生随着人类饮食结构、作息变化、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影响,骨相关疾病层出不穷。为了能更好应对世界变化,给患者更好的健康保障,科学界针对骨骼、骨病相关的研究也是只增不减。近日,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简称KAUST)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纳米技术平台,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高效的骨细胞再生,这可能会为更有效的骨再生疗法铺https://v.xianjichina.com/special/video_33657.html
14.探索医工结合成果转化新模式典型案例“学指南促转化”专栏之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依托丰富的科技资源,根据医药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流程路径,大胆实践,创新性建立了“成果标准化遴选+概念验证+推广展示+技术经理人支撑”一站式全链条的医药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在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医学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体系建立、医疗器械概念平台建设、医学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孵化和产业化等https://www.ncsti.gov.cn/kjdt/xwjj/202111/t20211118_5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