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会议纪要欲寄沃土兼新树,桃花一念争相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委会2023年核医学分子影像新技术交流会

你隐于人海,看似平凡,日复一日的努力,一步步离梦想更近。

你拼搏奋斗,涓滴之力汇成磅礴伟力。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每个奋斗的你都了不起。

2024年1月20日,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委会、北京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北京精准放射医学学会核医学诊断治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协办的2023年核医学分子影像新技术交流会,在北京诺富特和平宾馆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核医学专家、同仁、多家核医学设备企业代表们齐聚北京,共享核医学最新技术,共商核医学发展大计。

有词赞曰:

蝶恋花2023年核医学分子影像新技术交流会(北京)

今古争鸣欢岁暮,行笃知明,放眼前方路。不落言筌佳境处,如磐信念心如故。

昨夜北风贪冬木,齐上高楼,替换新鲜物。欲寄沃土兼新树,桃花一念争相渡。

此次新技术交流会由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耿建华教授代表本次大会主席、专委会主任委员李方教授,向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随后各位嘉宾分别进行了致辞。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田嘉禾教授从好的核医学设备和核医学工作者两方面强调了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委会的重要性。

中国医师学会核医学分会会长安锐教授表示新技术交流会助推了学科发展,国产设备的研发,国际产品的本土化,共同推动了核医学事业的发展,为我们临床医师提供的一个可靠高效的工具。

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长李亚明教授强调了医工结合、技术和实践结合的特点,使得新技术交流会具有战略性意义。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委会主委李方教授强调装备对于我们核医学来讲非常重要,可以讲是我们一个重要的生命线或者是我们重要的生产力。一年一度搭建这样一个舞台,目的就是展示我们核医学最新的技术进展。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崔泽实副理事长从装备、技术层面深入浅出地不仅表达了对核医学专业的认识和对协会参与工作的认可,阐述了装备技术本身与临床扩展之间的重要相互作用,强调了核医学工作者以及各企业厂家的工作使命,还从专委会的工作目标、核医学专家共识、不断上升的行业标准、核医学行业规范等方面展示核医学行业成果转化。

八面威风增国力,九州春色启龙年——PET/CT新技术汇报

分别在王荣福教授、楼岑教授、管一晖教授以及缪蔚冰教授的主持下,各厂商的新技术汇报精彩纷呈。

赛诺联合发布新一代「小赛看看Pro」。基于共享理念,面向25万小赛看看用户群进行了核医学AI全面升级。近期推出三大应用:核医学器官自动分割、FDG全身病灶勾画与PSMA全身肿瘤负荷评估。

西门子BiographVision.X通过DEA模块化探测革新,达到前所未有的178psTOF,带来7.5倍PET探测效能提升,开启PET秒级显像时代,极大推进核素诊疗一体化的准确性和临床可及性。

飞利浦一体化科研平台--星云智医(ISMS),采用开放式以及插件式架构设计,集成各类影像后处理和AI应用,提供自动化流水线处理,极大的降低了医生使用人工智能的门槛。

GE医疗重磅推出了全新GEPowerSmart,肿瘤诊断GPS平台PET/CT。其搭载极致硬件、独有算法、全面应用,赋能医联体上下级联动,助力医院高质量扫描。

锐世医疗全球首款商用脑部专用全数字PET和即插即成像PNI平台,充分展现了全数字PET软硬件任意扩展的创新潜力。

东软医疗针对核医学领域的肿瘤、神经、心脏及呼吸领域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定制化专科解决方案,实现清晰的图像、更精准的病灶识别,更专业的数据分析评估。

龙步青云酬壮志,鹏飞碧宇览神州——SPECT/CT新技术汇报

分别在赵军教授、王淑侠教授的主持下,各厂商的新技术汇报精彩纷呈

永新医疗推出的国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nsightNM/CT系列产品具备超高的硬件配置和多种创新算法,充分满足多样化临床采集需求。

西门子90Y,177Lu和125I全流程解决方案,搭载FLOWSPECT、“0”漂移TOF、NMPA认证的粒子植入平台等最新技术,助力诊疗一体化发展。

GE医疗重磅推出光子全环双通道StarGuide,采用CZT晶体和12个环形探头,搭载一体化双通道准直器,SUV定量平台和剂量评估系统,开启核医学诊疗一体新时代!

光脉医疗介绍了业内首款高能成像的360°全环数字化单光子成像设备—VERITON-CT,实现更清晰量化分析,剂量计算引导核素治疗,覆盖更多肿瘤及其他疾病类型。

春节迎来春气象,龙年抖擞龙精神——PET/MR新技术汇报

分别在赵新明教授、韩星敏教授的主持下,各厂商的新技术汇报精彩纷呈

联影PET/MR的研发成功凸显了国之重器自主可控的重要意义,基于联该设备极佳性能,针对神经,肿瘤,心血管,AI及影像组学等各方面,汇报了最新的科研进展,并展望了PET/MR技术发展,国产PET/MR必将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GE专利光谱诊疗平台高效提纯正电子信息,不仅提高常规诊断药物显像质量,更适用于新型治疗药物,实现全核素、超快速、更精准一体化PET/MR成像,全面赋能诊疗一体化落地临床。

龙腾虎跃春光好,鸟语花香世纪新——回旋加速器新技术汇报

分别在韦智晓教授、陈英茂教授、贾强教授以及缪左长京教授的主持下,各厂商的新技术汇报精彩纷呈。

维昌洋行汇报了ACSI针对Alpha核素专用解决方案TR-Alpha,搭配TR-FLEX可完美解决商用化多种类核素生产需求,同时还可提供高束流固体靶核素医用解决方案。

GEPETtrace鲲鹏于2023年底在成都工厂下线,其实现氢核/氘核多粒子反应和多项专利新技术靶系统,实现更高产量,绿色环保的运行。

东诚安迪科住友全系列回旋加速器均可现场快速升级固体靶核素系统,现已实现多年常规化生产固体靶核素64Cu、89Zr、68Ga、124I,全系列全核素使得分子探针更加多样化,助力核医学分子影像的新发展。

玖谊源先后推出了7MeV、11MeV、12MeV、20MeV的回旋加速器和10MeV电子花瓣加速器,及相应的靶系统和配套设备、药物合成分装设备,初步建立起以核素应用为导向、全链条的生态环境。

华夏龙腾日月新,神州春暖山河秀——其他新技术汇报

分别在艾琳教授、富丽萍教授、杨志教授以及姚稚明教授的主持下,各厂商的新技术汇报精彩纷呈。

东软医疗AI赋能核医学检查全流程,实现各流程全面智能化、全面提升图像质量、辅助医生快捷诊断、智能生成诊断报告等,全面助力核医学发展。东软医疗NeuSR灵动系列小动物PET/CT。空间分辨率可高达0.42mm,能清晰成像小鼠各脏器微小细节,呈现卓越至极的影像品质,助力分子影像领域。

在诊疗一体化时代下,永新医疗动物PET/SPECT/CT成功获得多元化市场的高度认可,已成为促进科研探索和成果转化的利器。

龙兴阳动乾坤晓,政通人和天地春——自由讨论及问答

耿建华教授进行了最后的总结,我们在李方主委的带领下,从历史的风高浪急中闯出,向着未来的碧海长天驶去。

本次会议是继新技术交流会举办以来,参加企业最多(15个),现场报告最多(23个),演讲主题最多(16个)。

《礼记》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一辈子很短,一辈子也很长,长到足以让我们踏实做好、做实、做深一件事。尽精微方可致广大,我们拥有大好的时代机遇,不能辜负时光、辜负成长,理当畅游核医学新装备、新技术的海洋,为明天夯实基础,向未来稳步前行。

注释:

1.今古争鸣:今,即新,指新技术交流会。

2.行笃知明:源自南宋思想家朱熹在其著作《朱子语类》卷十四中的论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愈明。”朱熹强调了知识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认为只有当认知越清晰时,行动才会更加坚定不移,反之亦然。

4.心如故:指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委会所有人在李方主委的带领下,不忘初心。

5.齐上高楼,替换新鲜物:指所有核医学企业厂商都是更上一层楼,在此新技术大会上展示自己。

6.欲寄沃土兼新树:想要寄出丰富营养的泥土和嫩芽新树,指本次新技术交流会的主旨就是让更多更好的新技术新装备面世推广。“寄”、“新”、“树”称为:新技术。

7.桃花一念争相渡:桃花:春天。春天即将到来,各厂家又要争相开始新一轮的研发,这就是美好的未来。

THE END
1.科普中国高校行临床与影像科的“AI革命”:开启智慧医疗新时代“新一代科技革命”即正在兴起的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AI)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又称为AI革命,即“工业 4.0”。新科技革命的核心特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医学研究已进入大数据和精准化并行融合的时代,我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UxNjMwMw==&mid=2649720559&idx=2&sn=2441c4d9eead6487fd166f3c22d2e467&chksm=bf4c1cf304c6a63b4f1c09ea6a2f1dd3a0aac31d1380efee5ed0cddcb42c82a70eaa0683378c&scene=27
2.AI技术飞跃:2024年医疗领域革新与展望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AI)已经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逐渐转变为现实世界中的强大工具。到了2024年,我们更是见证了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又一次飞跃性发展,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刻改变着我们的医疗体验、治疗方法和研发过程。智能诊断:精准医疗的新篇章 在医疗领域,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2187854889635563&wfr=spider&for=pc
3.新技术新项目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磅!浙大邵逸夫医院获批全国首个微创医学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重磅!浙大邵逸夫医院获批全国首个微创医学领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官微 2021年11月15日 近日,国家 详情 2018-04-23 梅尼埃病诊断的新利器——经鼓室钆注射内耳造影技术 梅尼埃病诊断的新利器 &n http://www.srrsh.com/news/jsxm/
4.医学新技术的特点应用现状与对策摘要:文章分析了医学新技术的应用现状,指出要沿着造福于人类的根本方向正确使用新技术,就必须重视其伦理规范研究,应当与技术管理配套进行,同时要依法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和经济行为. 关键词: 医学新技术伦理法制 分类号: R-1(现状与发展) 在线出版日期: 2005-03-03 (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gwssygl200207004
5.医学信息处理新技术有哪些全国操作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技术、生理解剖、医学信息、医学传感检测、医学仪器、医学https://www.1633.com/ask/290644.html
6.医学技术学将以独立全新的一级学科面貌出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上获悉:在新的《学科目录》修订讨论中,由我院提出的《新设“医学技术”一级学科调整建议书》获顺利通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理学学位)代码为1010,这标志着医学技术将以独立全新的一级学科面貌出现在我国的医学门类中。 200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向全国各高校发出“征集一级学https://www.cd120.com/comprehensive/20180.html
7.康复医学的新技术与进展.pptx康复医学的新技术与进展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汇报人:XX目录01添加目录项标题02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03康复医学的新技术介绍04康复医学的最新进展05康复医学的实践应用06康复医学的未来展望添加目录项标题01康复医学的发展历程02康复医学的起源和发展起源:二战后,为帮助伤残士兵恢复功能而发展起来的医学学科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05933166.html
8.临床医学检验中的新技术发展——顶端新闻临床医学检验作为医学诊断的重要手段,其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医疗水平的提升和患者健康的保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医学检验领域涌现出了一系列新技术,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将详细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新技术发展,包括其原理、应用及未来https://www.dingxinwen.cn/detail/465BDEB547BE4579BE61953FCC9700
9.名师讲堂林萍教授:精准医疗理念下新技术实验室转化应用2018年3月17日“创之声”第三届中国实验医学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在“科研转化专题论坛”上,林萍主任带来了“精准医疗理念下新技术实验室转化应用”的精彩演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医学新时代的战略需求和重点任务 精准医疗是医疗服务标准,转化医学是医疗服务基础,个体化医学是医疗服务的目标。精准医http://www.caivd-org.cn/article.asp?id=6930
10.聚焦新技术新模式,深化精神医学专科高质量发展第十届全国精神专家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闭环神经调节、肠道菌群干预、脑脊液相关治疗、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都将为精神医学的诊疗注入“新鲜血液”。 一场“聚焦新技术、新模式,深化精神医学专科高质量发展”的讨论吸引了参会者的目光。六位专家展开了深入交流,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新技术、新模式在推动精神医学专科发展中的重要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071286
11.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重磅发布!两项为脑医学新技术!2020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重磅发布!两项为脑医学新技术! 1.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直接取栓预后更好 2.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https://m.haodf.com/lj/tuwen_9042991549_DE4rmVQaMCGXHUUNH9swyFz9ZIEXLTQfoIdD3dyzumptRUtobXRzMqDP.htm
1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项目,协和医学院于9月11日在吴宪大楼举办“创新领军学者临床新技术新进展培训班”。 该培训班学员主要为来自全国各地近八十家各级各类医院和医疗机构的党委书记、院长、副院长、科室主任。项目的实施旨在加强全国三甲医院和“老少边”中西部地区医院院长管理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提升,助力国家https://www.pumc.edu.cn/yxbd/616224e944e6401f88a79cfc3f738823.htm
13.再生医学新突破,新纳米技术可加速骨再生随着人类饮食结构、作息变化、老龄化加剧等因素影响,骨相关疾病层出不穷。为了能更好应对世界变化,给患者更好的健康保障,科学界针对骨骼、骨病相关的研究也是只增不减。近日,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简称KAUST)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纳米技术平台,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高效的骨细胞再生,这可能会为更有效的骨再生疗法铺https://v.xianjichina.com/special/video_33657.html
14.探索医工结合成果转化新模式典型案例“学指南促转化”专栏之近年来,首都医科大学依托丰富的科技资源,根据医药科技成果创新转化的流程路径,大胆实践,创新性建立了“成果标准化遴选+概念验证+推广展示+技术经理人支撑”一站式全链条的医药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在推动专业人才培养、医学科技成果标准化评价体系建立、医疗器械概念平台建设、医学新技术及新产品的孵化和产业化等https://www.ncsti.gov.cn/kjdt/xwjj/202111/t20211118_51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