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置换术后康复

关节置换术后,由于关节局部肿胀、疼痛、关节内积血加之术前病废所致的肌肉萎缩、关节活动度减少、站立平衡及本体感觉能力下降、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缓慢,常遗留疼痛、功能障碍、步态异常的后遗症,甚至发生假体松动、脱位等严重并发症。

关节术后康复即是针对这些功能缺失进行训练和治疗,帮助患者减少病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重新融入社会。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比较成熟的有髋、膝关节置换。

一、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康复治疗的主导思想是以病损为基础,将重点放在减轻疼痛、增强肌力及柔韧性、恢复移动性、告知患者禁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和培训患者及家属等方面。一般分为4个阶段:

1.术前阶段:

对于确定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前参加一次多学科术前培训课很有必要。该课程由一支多学科小组来完成,其成员包括护士、理疗师及主管医师。理疗师负责解释说明住院期间康复治疗的目标,同时教会患者一套基本的下肢训练程序,包括踝泵、股四头肌及臀肌等长收缩训练、仰卧位髋关节屈曲至45°角、髋关节内旋至中立位、演示术后髋部禁忌动作、示范利用辅助装置在平地及台阶上进行转移及步态训练。发放术后康复手册,其涵盖了所有术前培训课及日常生活活动视频资料的内容,包括安全的上下座椅/马桶、进出汽车,以及如何使用辅助装置穿衣沐浴等。

2.术后第一阶段(1~5天):急性期治疗。

目标:减轻水肿和疼痛,预防下肢肌肉萎缩,独立的转移及安全的上下床、座椅、马桶,用助行器在平地上独立行走,了解并遵守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禁忌注意事项。

治疗措施:

①踝泵:

仰卧位,脚跟垫高20cm,稍用力做踝背伸动作维持10秒,再缓慢做踝趾屈动作10秒。每个小时做20个。

②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在仰卧位下,绷紧大腿前方肌肉,将膝盖往下压紧床面,保持10秒,缓慢放松,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③臀肌等长收缩:

在仰卧位下,夹紧两侧臀部(两侧肌肉收缩时骨盆会略有抬高),保持5秒,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④下肢活动训练:

在仰卧位下,脚跟沿床面往臀部方向滑动,到小腿屈曲至45°停住保持5秒,再缓慢将小腿沿床面伸直,10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天2次。

⑤髋关节外展活动训练:

在仰卧位下双下肢沿床面缓慢水平往两侧打开,再缓慢收回。10个一组,每次做2~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3次。

⑥股四头肌训练:

在坐位下(身体稍后倾,大腿与腹部之间的角度不超过90°),小腿做全范围的活动,并在伸直末端保持5秒,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可根据自身耐受情况绑一沙袋)

⑦站立位抬脚:

在站立位(前方有可支撑物保护),双下肢交替抬起大腿(不超过90°),在抬起末端保持3秒,再缓慢放下,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⑧站立位髋关节后伸训练:

在站立位,髋关节外后伸展不超过15°,保持3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⑨站立位髋关节外展训练:

在站立位,髋关节外展,保持3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⑩微蹲训练:

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脚尖、膝盖朝向正前方,缓缓屈膝30°(脚尖不超过膝盖,腰背挺直),保持10秒,再缓慢站起,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注意事项】

3.术后第二阶段(第2~8周):早期柔韧性及肌力强化训练。

目标:在辅助装置下使步态正常化,独立进行日常活动

①蛤壳式运动:

侧卧位,屈膝,患侧在上,缓缓将膝盖向上打开(像打开的贝壳一样),在终末端保持5秒,再缓慢放下,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②站立位髋关节外展训练:

在站立位,缓慢将一侧大腿往外展开(臀部保持不动,收腹,身体不扭转),保持在终末端保持5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2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③站立位髋关节后伸训练:

④桥式运动:

仰卧位,双下肢屈膝90°,缓慢将臀部从床面抬离,终末端保持5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5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3次。

⑤微蹲训练:

4.术后第三阶段(第8~14周):后期强化训练及功能恢复。

目标:交替性上下楼梯,能够独立完成下身穿戴,包括穿脱鞋袜,可进行特俗功能性活动(自行车、游泳),此时训练每周可进行1~2次。

①侧向台阶训练:

在站立位下,患腿站在台阶上,屈髋20°,健侧脚缓缓从台阶下落,再缓慢抬起(抬头挺胸收腹),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②交替上下台阶练习:

双脚交替上下台阶,(抬头挺胸收腹),12个一组,每次做2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③贴壁滚球微蹲训练:

在站立位,靠墙微端(双脚与肩同宽),在后背与墙之间夹一球,缓慢下蹲,缓缓屈膝30°(脚尖不超过膝盖,腰背挺直),保持10秒,再缓慢站起,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仰卧位,双下肢屈膝90°,缓慢将臀部从床面抬离,终末端保持5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⑤直腿抬高:

在仰卧位下,健侧下肢屈膝90°,患侧下肢在伸膝状态下,将大腿抬离床面20~30公分,终末端保持5秒,再缓慢收回,12个一组,每次做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每天2次

⑥平衡/本体感觉训练:

双腿和单腿动态活动(15~20分钟)。

⑦功率自行车(20~30分钟,可去健身房)

⑧双侧蹬腿/单侧等腿练习(15个一组,每次3~5组,可去健身房)

避免在疼痛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及治疗性训练。

二、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康复

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康复一般分为4个阶段:

1.术前阶段:术前参加一次培训课,培训内容涉及手术步骤、麻醉、止痛、护理、康复和出院计划。课程是在一个由护士、康复师和资料管理员组成的小组指导下进行,介绍患者康复治疗的总体目标、持续被动活动(CPM)机的使用、早期治疗和练习方案、功能进展评估和助行器的使用。

2.术后第一阶段:急性期治疗(第1~5天)。

目标:减轻疼痛和肿胀;恢复关节活动度屈曲>80°、伸直<10°;利用助行器短距离行走。具体措施:

肿胀:

临床用药、抬高患肢、踝泵、向心性按摩及淋巴回流等手法治疗、运动后的循环加压冷疗、肌内效贴、电刺激等均能帮助控制肿胀。

抬高患肢

踝泵,2-3分钟/次,1次/2-3小时关节活动度范围:

1周内伸膝恢复至0°,屈膝缓慢进展到90°。(早期膝关节伸直至关重要)

足跟下垫枕头,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保证主被动均能到达伸膝0°通过足跟滑床、足跟滑墙、坐位滑轮屈膝、治疗师辅助下屈膝等训练屈膝角度。

足跟滑床至紧张位保持5-10秒,重复多次

足跟滑墙至紧张位保持5-10秒,重复多次

力量训练:

强调下肢力量训练,尤其是股四头肌和臀肌的力量训练。要求遵循循序渐进和无痛原则。

直腿抬高,10个/组,3组/次,3次/天

桥式运动,10个/组,3组/次,3次/天

蚌式训练臀中肌,10个/组,3组/次,3次/天

蹲站训练

节律训练

节拍器下坐位交替伸膝训练

节拍器下坐位交替屈髋训练

早期膝关节伸直和肿胀管理至关重要。

3.术后第二阶段(第2~8周):

目标:恢复关节活动度屈曲>105度、伸直=0°;有/无辅助器下恢复正常步态;上下10cm的台阶;独立的ADL。具体措施:

①平衡练习:

尽管TKA术后患者平衡和本体感觉略有,但仍存在障碍,而且TKA的患者多是中老年人,加强平衡训练预防跌倒显得尤为重要。脚尖对脚跟站立,单脚站立,平衡垫站立、星盘练习、平衡仪训练等均能有效改善患者平衡功能。助行器下单腿负重

床边直线行走

平衡与本体感觉训练

②膝关节活动度练习:

继续加强主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

跪姿训练

③力量训练:

股四头肌,臀大肌,臀中肌肌力练习,视情况增加阻力,继续加强下肢和躯干力量训练。

弹力带下终末端伸膝

④步行训练及上下楼梯训练

上台阶练习,患侧登台阶

下台阶练习,早期患腿先下,后期练习控制健侧下台阶

尽最大可能进行膝关节主动、被动-辅助和被动关节活动练习。

4.术后第三阶段(第9~16周):

目标:提升平衡、力量、心肺功能;完成更高级的生活活动,恢复正常ADL。

在本阶段,重点仍然是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屈伸功能,以便患者能够完成更高级的功能活动。如上下楼梯、像平日一样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膝关节至少屈曲117°应被设定为本期目标。随着膝关节功能的改善,股四头肌牵拉方案启动。到本期结束,最大的膝关节屈曲功能和股四头肌的力量要能够使患者迈上15~20cm高的台阶,以及从标准高度座位起身而无偏斜。后期股四头肌强化练习,包括台阶高度逐渐增加的上楼梯(15~20cm以上)和下楼梯(10~15cm以上)的练习、蹲马步、单腿离心蹬腿练习。根据患者的能力,双侧静态/动态平衡和本体感觉练习逐步过渡到单侧动态练习。重新进行功能测试,并于上期对比。康复师需要使患者达到从事日常生活活动的要求。治疗结束后,还需要继续增强肌力。如果功能受限,客观测量和患者主诉提示需要进一步治疗时,康复就要继续进行。让患者进行维持性康复方案,该方案侧重于残留的障碍,如终末屈膝或伸膝关节活动角度太小、股四头肌力弱和平衡能力差等。

结语:

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是一套系统合理的方案,特别强调,临床实践中不可一概而论,康复需坚持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随机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家属和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也需及时和医生及治疗师保持良好沟通。

THE END
1.全膝置换5天后单腿站立哔哩哔哩运动 运动综合 运动康复 膝关节置换 骨科术后 佛山康复 彦斯康复 膝关节 康复训练 运动损伤佛山脊柱健康专家 发消息 +v:YSYDKF01 彦斯运动康复中心提供个性化运动康复计划术后康复运动损伤体态矫正 厨房装修蒸烤箱怎么选不踩坑? 膝关节 (7/7) 自动连播 475播放 简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BxzerE3U/
2.转髋后遗症,学转髋还得跟张元英学,让你模仿没让你超越!小伙转髋后遗症,学转髋还得跟张元英学,让你模仿没让你超越!杰森聊生活 山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谁用核武器,谁就是世界公敌!经常喊用煤气罐的,绝对不是好人 二虎涛哥 4311跟贴 打开APP 雍正回京惨遭算计,康熙却让他做个孤臣,有何深意? 口嗨品剧 192跟贴 打开APP 俄罗斯曾经重金打造的军事基地,https://m.163.com/v/video/VBITTL2IU.html
3.iFU医数康复视频——12:髋关节置换术后正确站姿示范iFU医数康复视频——12:髋关节置换术后正确站姿示范,于2016年08月16日上线,由医数上传。西瓜视频为您提供高清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看丰富、高质量视频就上西瓜视频。https://www.ixigua.com/6312318920314601729
4.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锻炼时出现疼痛怎么回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锻炼时出现疼痛原因如下: 我们换了髋关节做了手术,这时候术后出现锻炼时候疼痛理论上是正常的,一点儿不疼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疼痛特别明显,这种剧烈的疼痛有可能是你疼锻炼的这个强度过大,康复训练的时间太长,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休息,用点儿消炎镇痛药,局部贴点儿膏药,做做理疗,观察观察,如果一https://www.chaonei.com/video_14273618
5.髋关节术后常见步态康复训练人工关节置换术康复人工关节置换术康复,人工关节置换术康复锻炼,髋关节术后常见步态及训练方案1、臀中肌步态:如果你出现以下变化,你很有可能在术后出现此类步态:①骨盆和躯干相互运动,即上身和下身来回扭动②有可能你的脊柱出现代偿性侧弯,以增加骨盆稳定度③还有可能患侧下https://m.haodf.com/neirong/wenzhang/4649860297.html
6.名医访谈人工髋关节置换一般而言,患者需要垫鞋垫的高度为1~3公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两腿相差3公分以上,垫鞋垫需要循序渐进,不能一下子垫3公分,需要先从垫1公分的鞋垫开始,适应4~6周后,再增加到2公分,最后逐渐过渡到需要垫的高度。 8、髋关节置换术后伤口疼痛怎么办?是不是感染引起的?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315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