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主流方法,术后如脱位、跛行、行走不稳、臀中肌干扰、下肢不等长、步态异常等问题经术后管理,在成功手术后依然具有关节活动好,下床早的优点。做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饮食指导
二、围手术期锻炼目标
三、术后康复训练
1.术后1~3天,采取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为主的康复措施,达到基本消除肢体肿胀,各组肌群能协调舒缩的目的。锻炼方法为屈伸踝关节5~10次/小时,每个动作持续3秒;转动踝关节3~4次/天,每次重复5遍;健侧伸屈髋膝30次/组,每次持续10秒,每2小时做一组。
2.半卧位训练。首先患肢尽量伸直,腿上的肌肉尽量绷紧,然后慢慢直腿抬高20~30厘米,坚持10秒钟,将患肢慢慢放置床上,再将肌肉绷紧2秒钟,然后放松。每天早中晚各做3组,每组20次。
3.术后从卧位转为坐位和站位的训练。患者应先用患侧上肢撑起身体,使身体向下移到床中央,健侧手放于床中心部位,移向健侧,慢慢坐直。然后屁股逐渐移出床外,用双手撑起身体,再向床边倾斜,扶助行器站稳。训练期间需要有家人陪护,以免摔跤。
4.走路是锻炼膝、髋关节功能最好的方式,也是恢复生活自理的关键。患者从卧床到站立行走,从自己吃饭、上厕所到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再到下楼活动、散步,这些都是术后康复训练的好办法。
5.患者能独立行走后需要参加有规律的活动,如散步、游泳、打保龄球等,避免篮球、排球、足球、登山等高强度运动,运动时最好穿厚底鞋。
四、术后注意事项
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拆线3天视伤口情况可淋浴,但最好坐在一把有扶手的淋浴椅上,地上放一张防滑的橡皮垫。洗浴后,穿衣也要小心移动,防止滑倒。
2.术后患肢注意事项。术后3个月避免侧卧位,在任何情况下手术侧下肢要向外侧展开15度至30度,不可向内收拢,尤其不能向内收拢时再屈曲,这样非常容易导致脱位。仰卧位时可在两大腿之间放一个枕头,以保持双下肢分开,此习惯须维持3个月。术后半年内防止下肢内收、内旋,不要将患肢架在另一腿上呈跷二郎腿状,在术后1年内不要下蹲拾物,坐位时髋关节屈曲不要超过90度。
3.家里设施改变注意事项。床的高度要根据患者的身高、腿长来调整,可将床脚抬高,或再加一个床垫,这样患者上下床时更方便、省劲。患者专用的椅子不能太低,可以根据患者腿长度准备1张高背椅或者将椅子垫高,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准,同时椅子要带扶手。最好不要坐软沙发,以免导致脱位。马桶也要根据患者身高调整,确保两边有扶手支撑,便于起坐时保持平衡,手纸要放在顺手可取的地方。夜间最好不上卫生间大小便,使用便器更安全。如夜间需要起床,先开灯,缓慢坐起,过程可以延长约15秒,坐稳后,暂停约30秒钟,避免因体位改变引起头晕等不适。坐稳约30秒后,再手抓扶手,站立,必须站稳,约30秒钟。这个坐位到站位的变换,是老人最容易发生床边摔倒的时机。请量力而行。
总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术后原则上要注意保持患肢的中立外展位,禁止内收,并牢记医生交代的注意事项,避免髋关节脱位而再次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