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管理制度十二篇

一、医疗会诊包括:院内会诊和院外会诊,院内会诊分科间会诊、急诊会诊、院内大会诊、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等。

二、科间会诊: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申请会诊。普通会诊由主管医师提出,主治医师同意,填写会诊单,写明会诊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请科室。应邀科室应在24小时内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会诊时主管医师应在场陪同,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会诊后要填写会诊记录。

五、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出现以下状况时,科室应申请组织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

(一)临床诊断困难(一般入院后超过3天不能确诊)或疗效不满意的疑难、危重病例;

(二)申请会诊超过3个专业的病例;

(三)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四)已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投诉或可能出现纠纷的病例。

六、院外会诊:邀请外院医师会诊或派本院医师外出会诊。

(二)外出会诊:按照卫生部《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七、会诊权限:科间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主治医师担任;紧急会诊可由值班医师先行处理,根据实际状况请示上级医师指导或由上级医师随后到达现场处理。院内大会诊管理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务必保证随时能够找到会诊人员。院内大会诊,会诊医师应由主任(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担任;点名会诊时,被点名的会诊医师应及时参加会诊,原则上不能安排其他人员顶替;被邀请参与第二次会诊专业,应安排主任(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担任。

八、会诊流程:

(一)科间会诊:科室邀请会诊前应将患者各项资料准备齐全,填写“会诊通知单”,送达被邀科室。被邀会诊的科室医师须按时会诊,书写会诊纪录并签名。

(三)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院内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的科室应提前三天向医务部递交《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紧急会诊除外)并明确会诊主持人(主持人须副高或副高以上医师或科主任)。医务部根据申请确定会诊专家后,将会诊专家名单反馈给申请科室。申请科室须提前将医务部核定后的《医院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申请表》送达各受邀请专家,以便受邀专家了解病情。

九、会诊管理:

(三)各临床科室每年从本科室的多学科综合诊疗会诊病例中至少挑选一例参加院内疑难危重、复杂病例多学科讨论会,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专家评定“疑难危重病例抢救组织奖”。

(六)对于因会诊不及时触发的医疗纠纷,按照《临邑县人民医院医患纠纷处理办法》处理。

(一)院内科间会诊

3、会诊医师的资格认定:由有执业资质的总住院医师(二线)或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医师承担院内会诊工作。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该科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对特殊或疑难重症病人需要专家或科主任会诊者,须由申请会诊科室的科室主任(或主任医师)同意并签字。院内急会诊如二线医师正在手术或抢救病人,由三线医师或上级医师及时完成会诊。

5、会诊后确认需转科的病例,由会诊医师签署转科意见,自签署时起,病人的诊疗职责由转入科室负贡。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转入时,转入科室须确保病人不发生诊疗延误。抢救及危重病人须及时转入,确有困难时须上报医疗行政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二)院际间会诊制度

2、院内外联合会诊由科室向医务处提出申请,并带给病历摘要。会诊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主管医师要详细介绍病情,做好会诊前准备和会诊记录工作。

1、当临床医生在诊断、治疗过程中,遇到以下状况时应请会诊:

(1)病人病情不属自己职权允许的;

(2)病人病情危重、复杂,不是自己潜力能够解决的;

(3)受各种原因限制,本科、本院不能解决的状况时。

2、会诊批准权限:请院内会诊,主管医生报科室主任批准;院外会诊由科主任报医务科、分管院长批准。院内会诊要求在24小时内完成。

3、会诊医生资格:例行会诊、急会诊应请相应科室主任,或相应专业医生;在科主任不在时,能够请值班医生。会诊医生在会诊过程中,技术潜力不足时,应请所在科室上级医生、科主任会诊。

4、例行会诊:病人病情不属急、危、重症的,属例行会诊。例行会诊由主管医生填写会诊单准备会诊资料,汇报病史,记录会诊意见,执行上级医师指示。

手术中出现意外状况,需请会诊,属急会诊,术中会诊包括术中变更术式或变更手术范围,术中状况不能处理,低年资医师请高年资医师或科主任、院长、院外会诊。

6、急会诊病人的会诊须坚持边抢救,边会诊的原则。

7、会诊医生在会诊完毕后,务必填写会诊意见。

管理制度:

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为规范我院医师外出会诊,促进医学交流与发展,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师外出会诊暂行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一、医务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与在全院的管理实施,并定期检查本制度的落实情况,促进《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并持续改进;各临床及医技科室负责在本科室内贯彻落实本制度;各级临床医师、技师须严格遵守本制度。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院不派出医师外出会诊。

1、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或者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4、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不接受会诊邀请或不能派出医师会诊时,医务部应及时通知邀请医疗机构。

五、医务部决定派出会诊医师后,应及时填写“外出会诊回执单”,会诊医师携此单前往执行会诊任务,存根由医务部留存。

六、会诊医师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七、医师外出会诊要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不得接收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八、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的,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

十、医师会诊结束后,应当在返回我院两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医务部,并填写“医师外出会诊情况记录单”,由医务部留存。

十二、医师外出会诊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由邀请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处理,必要时我院协助处理。

十三、医务部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将会诊情况与科室、医师的考核工作相结合。

为规范外请专家会诊管理,更好地发挥外请专家作用,提高医疗水平,保障患者安全,根据卫生部《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或患者要求等原因,需要邀请上级医院专家会诊时,经治科室应向患者说明会诊费用、医疗风险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报医务科、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拟邀请专家会诊需向医务科提供外请专家来院会诊申请表,内容应按表逐项填写,报医务科登记后,加盖公章,由医院向被邀请医疗机构医务部门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征得被邀请的.医疗机构及被邀请人同意后,方可来院会诊。

五、有下列情形之一,不得提出会诊手术邀请:

(一)会诊邀请超出我院诊疗科目范围或被邀请的医院或人员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二)我院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

(三)我院可独立开展的诊疗技术。

六、如外请专家手术或者诊疗出现意外立即向医院报告,通知专家本人及被邀请医院立即积极协调处理,避免纠纷。

乡镇卫生院会诊制度

一、目的

为了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特制定会诊制度。

二、定义

会诊的流程标准。会诊包括:科内会诊、科间会诊、急诊会诊、院内会诊、院外会诊、赴外院会诊。

三、职责

1、医务部主任负责制定和修订会诊制度。

2、医疗科室医师负责执行会诊制度。

3、医疗科室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本科室会诊制度的执行。

4、医务部主任负责监督和检查全院会诊制度的执行。

5、院长负责监督和检查医务部主任会诊制度的执行。

四。程序

1、会诊对象

急诊、门诊、住院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特殊病例和三日未确诊病例。

2、会诊人员资格

原则上会诊人员由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人员担任,紧急状况下除外。

3、会诊申请

(1)科内会诊申请

由主管医师向科主任提出口头会诊申请,科主任批准后执行。

(2)科间会诊申请

由主管医师提出,填写书面会诊单,主治医师以上资格医生审核签字,送达被邀请的科室执行。

(3)急诊会诊申请

(4)院内会诊申请

由科主任提出,填写书面会诊单,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部或总值班批准。由临床部或总值班通知受邀请科室后执行。

(5)院外会诊申请

由科主任提出,填写书面会诊单,科主任签字后,上报医务部批准。

医务部负责与有关医院联系,发出邀请函;紧急状况时,可由医务部派人派车前往;必要时也可由申请会诊科主任携带病历,陪同患者到外院会诊;也可将电子病历资料,网上转发有关医院,进行远程会诊。

(6)赴院外会诊或手术申请

由院外医院邀请,填写院外会诊邀请函,医务部审核后,上报院长审批。

4、会诊人员

(1)科内会诊人员

由本科室主任主持和召集,科室内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2)科间会诊人员

由本科室主任主持,被邀请科室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人员担任,特殊状况除外。

(3)急诊会诊人员

被邀请科室应由主治医师以上资格人员担任,特殊状况除外。

(4)院内会诊人员

(5)院外会诊人员

由医疗院长主持,应由市级以上三级甲等医院科主任或专家担任。

(6)赴院外会诊或手术人员

由我院科主任或专家担任,在不影响本院工作的前提下前往。

由本科主任根据状况自行按排。

(2)科间会诊

在接到会诊单2小时内完成,如需专科会诊的病情较轻的患者,可由医护人员带领到专科会诊。

(3)急诊会诊

(4)院内会诊

在接到书面申请单后12个小时内完成。

(5)院外会诊

应由临床部确定。

6、会诊记录

所有会诊均由主管医生填写会诊申请单,汇报病情。受邀会诊医生会诊完毕后,要在会诊患者病历中详实记录会诊记录,会诊记录上要有会诊医生的手写签名,并归档到病案中。

三、所有医务人员,凡因擅离职守、脱岗失职或私自外出会诊、手术、外出行医及未经科主任审批和未到医务科备案而引发的医疗纠纷,造成医疗事故的,医院不予受理。发生人身意外伤害等后果均由本人及相邀单位负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2号令《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凡遇疑难危重病例,应运用科内及院内技术力量及时进行会诊。

3、申请外院专家教授会诊的科室,会诊目的要明确,准备充分;患者病史、各项辅助检查必须尽可能完善。

4、外院专家教授会诊时由科主任主持,上级医师必须陪同会诊专家教授并详细介绍患者病情。

5、进行病情及治疗方案讨论时,管床医师要认真详细做好会诊记录。

6、外院专家教授的会诊费用,按照医疗机构规定由医政科与受邀请医院医务管理部门进行协商,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结算。

7、会诊结束后,医政科给外院专家教授出具一份会诊结论的回执,由专家教授带回受邀医院。

1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2.1会诊邀请超出本院诊疗科目或者是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2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2.3邀请医疗机构不具备相应医疗救治条件的;

2.4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3会诊医师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4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

5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

6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7医师会诊结束后,应当在返回本单位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医务管理部门。

8会诊费用应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结算。不得重复收费,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9建立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档案,并将医师外出会诊情况与其年度考核相结合。

为做好我院外请专家的管理工作,根据医院发展和管理需要,特制定本规定。

一、外请专家的目的

1、外请专家是医院为提高医疗业务水平、解决业务急需、加强学科建设,而聘请的各学科专家和顾问。临时来院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报告和举办各类讲座的专家不在其列。

2、外请专家的范围一般限于临床、医技科室中业务技术紧缺、薄弱或重点发展的专业。

3、充分发挥外请专家在学科建设、拓展业务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重点学科、培养年轻医师和为“三级医院”创建做准备、打基础。

二、被请的专家条件

1、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名望,如省级医院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

2、拟请用专家的专业必须与所请学科的专业相同或相近;

3、每个学科原则上可聘请一名专家指导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优先考虑重点学科的专业。

三、聘用专家的任务

1、指导学科建设,使所在学科尽快挺高一定质量水平;

2、定期为我院医师和实习生举办专题讲座,对科室负责人进行具体指导;

四、聘用专家的待遇

1、聘用专家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发给一定津贴,具体以双方洽谈数目为准;

2、专家津贴由医院根据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情况决定。

3、聘用专家由医院提供住宿,并配备生活用品;

4、外请专家来我院往返旅差费等费用均由我院按有关规定予以报销。

五、聘用专家的'管理

1、聘用专家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未经科教科批准,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许诺请用条件和待遇;

2、聘用专家由科教科和科室共同负责管理,我院对所请专家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保留备案。我院根据考核结果决定是否继续聘请。

一、会诊内容: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院内会诊、院外会诊等

凡遇疑难急危重病例,应及时申请会诊,会诊完成后,必须填写会诊记录,并签字。

(1)急诊会诊:急性危重病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进ICU。被邀请会诊的科室人员,由值班医生必须随请随到。院内医师必须10分钟内到达。

(3)科内会诊:由经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提出,科主任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参加。

二、会诊程序: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

会诊中,要详细检查,发扬技术民主,明确提出会诊意见。由医务科组织,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

三、会诊收费:参考河北省二级甲等中医院收费标准进行收取

院内普通会诊费2元/次,高级职称6元/次。指定专人会诊,按照副主任医师40元/次,主任医师64元/次收取。会诊费按50%比例抽取给会诊医师。

THE END
1.国际旅游岛商报数字报3. 切口护理:定期检查手术切口,保持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五、 挑战与展望 1. 挑战:术者中术后并发症因素的合理防范既需要专业护理人员本身具备更高度严格的护理责任心和相关专业知识。 2. 展望:随着生物医疗技术领域的深入发展,如微创手术、机器人手术应用等,术前中的并发症事件的平均发生率或有望在短期内进一步http://paper.hndnews.com/html/2024-12/11/content_149519_1617859.htm
2.手术室冷知识:从术前准备到术后转运的门道医药卫生网当我们提及手术室,脑海中多会浮现出医生们紧张手术的画面,然而手术前后那些鲜为人知的细节,同样关乎生死、不容小觑。今天,就带你探秘从术前准备到术后转运的门道。 术前准备:全方位的精细打磨 术前准备工作仿若搭建高楼前夯实的地基,涉及患者、医护、环境多方层面。 http://adminc.yywsb.com/article/202412/2794172.html
3.等级复审复审应知应会第四十一期之法务篇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九、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当事人不能确定死因或者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多长时间内进行尸检? 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 https://www.spph-sx.com/info/2511/48476.htm
4.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六、手术安全核查必须按照上述步骤依次进行,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表格。 七、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由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查。 八、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应归入病历中保管,非住院患者《手术安全核查表》由手术室负责http://www.hbxxrmyy.com/yiyuanguanli/zhengcefagui/2024-08-12/902.html
5.病例书写基本规范8篇(全文)转科纪录:转出纪录由转出科室医师在患者转出科室前完成(紧急情况除外);转入纪录由转入科室医师于患者转入后24小时内完成。 手术纪录:应由手术者于手术后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第一助手书写时,应有受术者签名。 出院纪录、死亡纪录应在患者出院或死亡后24小时内由经治医师完成。纪录死亡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4pg7tbr.html
6.灵璧县人民医院医疗核心制度(一)院内会诊包括院内常规会诊、院内大会诊及院内急会诊。 (二)凡遇下列情况,应及时申请会诊:疑难危重病例需要有关科室协助诊治;危急患者需要及时抢救;重大手术前因病情复杂,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提供协助;医疗纠纷需要分析判断;以专业基础性疾病收入院后经诊断有其他专业情况或存在合并症;家属或患者有会诊要求,需要http://www.lbxrmyy.com/kyjx/info.aspx?itemid=975
7.手术管理制度(通用12篇)7、手术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护士应清点台上每一件物品两遍,并准确记录。 8、手术室各种物品应定位放置,用后及时归还。手术室一切器械物品未经领导允许,一律不得外借,以确保手术所需,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9、手术室对手术病人要做好详细登记,按月统计,定期上报领导。 https://www.ruiwen.com/zhidu/5089826.html
8.给患者做术前准及交接手术病人时,应查对病人()C. 前加钞式、后加钞式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的消防设施配置应符合消防管理的有关规定。加钞间、自助银行客户操作区应安装( )。 A. 应急照明灯 B. 电源插座 C. 灭火器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设置在车站、码头、市场等复杂环境的未与地面或墙体固定连接的银行自助设备,应安装( )https://www.shuashuati.com/ti/5851944d8326448680616fa0780fcadca3.html
9.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之术前讨论制度——清徐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宣在医患矛盾日益激化的当下,任何一项医疗制度的有效运行都必须有法律的保驾护航,内一科就《术前讨论制度》为主,查阅医疗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临床病例整理后,由张鑫大夫主持开展了学习讨论。 【基本要求】 1、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患者手术必须实施术前讨论,术者必须参加。 https://www.meipian.cn/2e38onw6
10.术前术后术者查房制度我院区制订了术前术后术者查房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1、术前术者查房:择期手术术者必须在手术前一天亲自查看患者,急诊手术术者手术前必须查看病人,查房内容包括:询问病人目前情况、查体、查看检查结果汇报情况,完善必要检查,制定术前准备方案,并把查房内容书写在病程记录中。术者要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https://wenku.baidu.com/view/602db68b7d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8.html
11.全面医疗质量控制方案(6)待诊病人在入院1周内仍诊断不明时,向主任请示病例讨论或院内会诊。 (7)按科室规定正确分级使用抗生素和专科用药。 (8)手术、有创性检查治疗和介入治疗前亲自检查病人,做好术前准备,按手术分级管理标准拟订严密的手术方案并实施。术后即刻完成术后记录,24小时完成手术记录。 http://www.huijing.org/zkgl/info/1004/1009.htm
12.金英杰医学教育答:一般甲状腺肿大分三度,轻度肿大:颈部看不到,但触诊可以摸到甲状腺;中度肿大:颈部可以看到肿大的甲状腺,而且触诊可以摸到肿大的轮廓,但甲状腺没有超过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重度肿大:视诊和触诊都可以发现甲状腺肿大,甲状腺超过了胸锁乳突肌的后缘。 2.典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甲状腺触诊会有什么发现? https://www.jinyingjie.com/Home/Index/detail/id/39888.html
13.医疗核心制度(四)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五)查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病历、X光片、各项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要的检查器材等。查房时,住院医师要报告病历摘要、目前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50916110114_310661.html
14.背完拿下40分!临床执业医师技能实操部分考官提问手册汇总!病例分析是医师实践技能必考的内容,一般也会有100个病例由考生选择,病例分析中关键是:诊断、诊断依据和进一步检查。 一、戴无菌手套 1.如果手套带有滑石粉,手术开始前是否应先冲洗手套?为什么? 答:应当冲洗。因为滑石粉进入腹腔,可能刺激术野组织,加重炎症反应。 https://www.100vr.com/100vr/index/articlepage_detail?id=100501
15.术前怀疑或术中发现患者体内有手术遗留异物,取出的物品应由()共同A.既往有腹部手术史 B.术中发现胆总管扩张 C.术中发现胰腺炎表现 D.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 E.术前发现胆总管结石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规定:术前术者及实施麻醉的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向患者及家属或患者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等内容,征得其同意并由患者或患者https://www.xilvedu.cn/fjkscnll.html
16.骨科病历书写管理制度5、手术病人的术前讨论应由住院医师于术前作详细记录。 6、手术病人的手术知情同意书应由主治医师于术前和患者及 家属作详细交流并记录、签名。 7、手术通知单由住院医师于手术前一天早晨交班前完成,由 组长及科主任签字后,住院总送达手术室。 8、手术病人的手术记录应由术者或一助于术后24小时内完 成。一助https://m.66law.cn/contractmodel/2094796.aspx
17.2018级高职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大数据下医养结合的需要,具有现代医学影像理念,掌握本专业各项基本操作技能及大型医疗设备的操作与维护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面向各级医疗卫生保健行业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七、培养规格 (一)知识要求 1.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78.htm
18.2016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75.腹股沟斜疝手术,术后7日拆线,切口轻度红肿,切口愈合应记录为( ) A.Ⅰ/甲 B.Ⅰ/乙 C.Ⅱ/甲 D.Ⅱ/乙 E.Ⅰ/丙 答案:B 解析:切口愈合情况记录:①清洁切口,用“I”代表,是指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等;②可能污染切口,用“Ⅱ”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https://chengkao.eol.cn/a/20171211112332.html
19.医疗核心制度试题(通用6篇)(3)病危、病重患者入院当日必须有上级医师(主治医师或副主任以上医师)查房记录。节假日及双休日可由值班主治医师代查房。 (4)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在入院8小时内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48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72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v6qe5i9.html
20.医院规章制度得到医师许可者,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5)传染病患者一般禁止探视,特殊情况须经医师或护士长决定。 (6)进入传染病房须穿隔离衣,遇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 (7)胃肠道传染病员的便盆,遇不同病种应更换隔离衣。 (8)传染病房的地面和墙壁应注意消毒,病员出院或死亡后,病房和用具须作终末消毒(处理方法视病种https://www.liuxue86.com/a/5101041.html
21.医疗质量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法律法规7、科内、院内、院外的集体会诊: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史,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和会诊记录。会诊中,要详细检查,发扬技术民主,明确提出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认真组织实施。 8、门诊间会诊:由本专业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提出,由门诊管理部门负责,尽可能在当日完成(不含多种疾病多科治疗的患者)。 https://www.fjsfy.com/info/13135.j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