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石油怪杰、60年代世界首富保罗·盖蒂(PaulGetty)曾说:“一个不爱好艺术的人,是一个没有完全开化的人。”
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热爱艺术的人,才能称得上是有教养的文明人。他对古典美术和雕塑颇下了一番工夫,并且还著有几部美术史和理论的专著。
无论盖蒂的观点是否偏激,看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审美软实力,就看当地的人是否尊重艺术,是否懂得欣赏艺术。
导演麦子曾说过,“这个时代追求的美,不单是一张脸,一副躯壳,而是内在的审美。像柏拉图说的,美是理念。美比表象更高级,更高深莫测。”
1918年,莫奈决定把他象征和平的作品《睡莲》捐赠给法国政府,成为橘园美术馆的招牌展示品,希望为巴黎人带来一处宁静的港湾。
每个来到橘园一层、被工作弄得紧张不堪的神经,在看到莫奈的画作后得到放松,就像水面一样的平静,人们犹如置身于花池的中央,在这里静思默想。
这些莫奈留下的名副其实的艺术遗产,构成了他一生中最后的完美篇章。
橘园美术馆一共有两层,第一层有两个展厅用来展示莫奈的作品。另外还有众多印象派末期到二战时期大师的作品,如塞尚、雷诺阿、毕加索、马蒂斯、高更等人的作品。
毕加索成名前,也在蒙马特高地的一间破木板屋居住过5年,从忧郁的“蓝色时期”过渡到明朗的“粉红时期”,并最终创立立体派,开现代艺术之先河。
在穷困潦倒的时期,他常去“狡兔酒吧”以画赊酒,到1911年离开蒙马特时,他已名声在外,受到追捧。
那一年(1956年7月),中国的张大千、徐悲鸿等大师也曾来过巴黎,前者还拜访了毕加索。
张大千后来回忆,毕加索盛赞了东方的绘画艺术:“谈到世界艺术,第一是中国,第二是日本,第三是黑人。”
张大千与毕加索
曾经也有人盛情相邀毕加索来中国,却被他风趣拒绝了,“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毕加索说,若把中国的艺术比作面包,那么欧洲的艺术的不过是面包屑罢了。
虽然有些过分夸张,但传承几千年的中国画纯然有味、精妙绝伦。
齐白石的虾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郑板桥的竹……一个个出神入化,活灵活现,无疑是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郑板桥《墨竹》
想一次性看遍东西方的世界名画?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甄选四大洲艺术经典及遗珠
涵盖不同时期的艺术流派梵高,透纳,雷诺阿,修拉
卢梭,高更,赵佶,米芾
……
印象派,纳比派,抽象主义
巴比松派,浮世绘,中国山水画
工作与城市,隔绝了我们对自然微妙变化的感知。但生活,正是四季的周而复始。
一年52次,一周一换,在世界名作中感受人生四季,生命流转,皆在画中。
现在你可以把不同时空的地球风景,不同艺术家画笔下的人生感受,一次性带回家,身临其境来一次世界博物馆漫游!
自然有四季,人生也有四季。2020年年初,因为疫情我们被「困」在故乡山里。
在日落月升、散步爬山的慢节奏中。我们发现,山、树、流云、光线,每天都不同。换句话说,我们重新感受到了四季。
我们想,这种感悟,值得用一个产品表达,传递给更多人。用一点仪式感,标记人生四季。这是一个提醒你「珍惜感受」的产品。
对一些名家,我们选入了大众不熟悉的作品,给你不同于市面常规选择的独特体验。
正面高清大画幅,
欣赏画作细节,感受艺术之美;
反面简明解读艺术家的创作背景、
艺术流派、历史脉络等,
每一面,都是技术活。
我们发明了一个「装饰画装置」,收纳盒子即画框!
我们的盒子刚好可以平稳直立在桌面,你也可以选择悬挂画框,或张贴画芯,随时随地打造你的「私人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