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成为数字化创新热土,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当下,博物馆已经成为数字化创新的乐园,云展览、云体验、云互动等新场景、新模式,不仅丰富了博物馆的“打开方式”,也让文物真正地“活”了起来。

日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今古集”文化遗产社会教育活动以“博物馆数字化的创新力量”为主题,联合甘肃省博物馆以连线方式举办了线上讲座和夜游“云观展”等活动。来自北京、甘肃、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围绕着文物数字化保护开发、云传播项目的提质增效、元宇宙社区的创建路径等话题各抒己见,为观众描绘了一幅未来博物馆的数字化蓝图。

《金城揽胜图》活态影像首展

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的《金城揽胜图》出自清末民间画师之手,展现的是当时兰州府治所在地——皋兰县城的山川形胜、城廓面貌,从中也可以窥见明清两代社会的进步、主流社会的文化导向、生活情趣等内容,为挖掘整理兰州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最生动直观的资料。

作为本次主题论坛的重头戏,甘肃省博物馆在线首发了长达五分钟的《金城揽胜图》活态影像,向观众展示了兰州的古风胜景。画作中的黄河、城廓、南山、衙署、城楼、寺院、园林、桥津、水车、筏子等景物,通过3D建模立体还原,栩栩如生,历历可见。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班睿表示,影像还原只是《金城揽胜图》活态展示数字化保护项目的一部分,在博物馆内展示时,画作中的每一处建筑和景点都是可以被“打开”的,观众只需动动手指,就能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班睿透露,在《金城揽胜图》活态展示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他们调阅了大量的兰州市老照片和历史测绘数据,将清代晚期兰州市整体布局、城市街景、早期工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全部进行了数字化的呈现,为甘肃省博物馆在大型平面类文物展示利用上进行了一次突破性的探索。

近年来,甘肃省博物馆依托优势资源,开展了大量的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形成了1200多件(组)的文物三维数据库。此外,甘肃省博物馆创新引入社会力量,和文博行业知名企业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数字化展厅。“我们充分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对文物资源进行多平台的展示利用,真正让文物资源活起来,让文物走进千家万户。”班睿如是说道。

“云上博物馆”或成新常态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迭代,以及新冠疫情持续反复所导致的闭馆、限流,“云传播”已成为博物馆向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重要途径。新冠疫情以来,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三星堆遗址等众多文博机构、遗产重地在闭馆状态下陆续开启“云观展”模式,将实体展览、社教活动、文创产品,乃至考古发掘、文保工地等搬至“云”上,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兴趣和热情,成为了大众文化生活中的热点事件。与此同时,行业在探索“云传播”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遗憾和短板。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学术委员会主任李耀申研究员认为,“云上博物馆”或成为未来的新常态,如何增强行业与大众媒体、互联网平台的互动,将是博物馆“云传播”提质增效的关键。通过对一批优秀的云展示、云直播、云讲解节目的分析,李耀申总结归纳出“云传播”过程中的“流量规律”。“其一,5分钟以下时长的短视频,更容易受到互联网受众的追捧,也更适合网络传播;其二,好的创意策划,一定要有成熟的形态作为支撑,方可形成稳定的文化产品传播品牌;其三,应突破传统展览数字化采集,实现知识获取与按需传播、个性化定制与交互式体验相结合。”李耀申强调,做好做强博物馆及文化遗产的“云传播”,还需要适应移动互联、大数据、5G通讯、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给人类文明传承发展带来的深刻变化,深入探索、勇于创新。

探索打造博物馆元宇宙社区

数字化已成为博物馆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文博机构也开始涉足数字藏品领域,未来的博物馆如何面对和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宇宙风暴,亦是近来业界讨论最多的话题。

在5G和传感等技术应用下,元宇宙社区将通过“人—物—馆”互联互通互动,实现虚拟映射与现实世界的交互融合。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览展陈事业部总监黄金星则畅谈了他对的未来博物馆打造元宇宙社区的设想,“我们理解的元宇宙社区是让不同博物馆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通过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通线上和线下空间,冲破观众与文物之间那道玻璃的阻隔,实现跨越时空与历史对话。”

有专家认为,在元宇宙社区中,每一位观众都将是一位“玩家”,他们对探索文物背后故事的兴趣将更加浓烈,进而更愿意去发现和学习,这将完全颠覆传统枯燥的观展体验和单向输出的公众教育模式。同时,打造博物馆元宇宙社区的意义让知识共享成为了可能,并赋予博物馆更丰富的“打开方式”,将“逛博物馆”真正地融入到每个人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

元宇宙社区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当下首要的一步便是尽快集结社会力量,形成“博物馆+”的新生态。其中,除了文博行业本身之外,博物馆需要打开大门,主动拥抱科技、金融、收藏、教育、新媒体、文化服务等行业领域,实现融合共建,为将来的元宇宙社区奠定生态基础。

THE END
1.甘肃省两项目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文物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集中示范推广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创新的最新成果,甘肃省博物馆“‘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敦煌研究院“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双双入选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9J915D05566S4R.html
2.数字甘博官方网站甘肃省博物馆“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 第四届甘肃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吸睛又吸“金” 火爆文创的“出圈”密码是什么? 本馆新闻 更多 ?起猛了,甘肃文物里有“显眼包”出没! 10 /12 ?甘肃省博物馆举办2024年度“学术活动周” http://www.gansumuseum.com/home
3.甘肃省博物馆图书馆举办丰富活动庆国庆每日甘肃网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何佳睿)记者了解到,10月1日至7日,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市图书馆均正常开放,并通过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与广大观众读者一起欢度国庆。国庆假期,省博物馆将预约门票数量由原来每日1.2万张增加至1.4万张;同时,为满足没有预约到门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1853183173963965&wfr=spider&for=pc
4.国际博物馆日丨来看展吗?文化饕餮的不朽与未来世界博物馆协会(ICOM)在去年发布的《博物馆、博物馆从业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近一半的博物馆表示在闭馆前便已经开展线上藏品展示以及使用社交媒体。 ▲图片来自《博物馆、博物馆从业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调查报告:数字化活动的变化 在闭馆后,使用线上藏品展示、线上展览、直播等数字化服务的博物馆至少增https://zmt-m.hljtv.com/news_details.html?id=354705
5.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功开启美国数字图书馆时代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将数字技术带入全球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中;1995年,欧美区域的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始着手开展数字化存储项目,进一步将数字技术的应用扩大化。 世界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也为我国博物馆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6.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招标采购网每天为您提供更新更全的甘肃省博物馆招标信息、采购项目、更多关于甘肃省博物馆招投标、中标公告、拟在建项目等信息尽在比地招标网。http://www.bidizhaobiao.com/bdzbjg/gssbwg213474
7.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最新招标采购信息,查看甘肃省博物馆历史招标采购记录、中标查询、拟在建项目、工程建设信息就在招标采购导航网!https://www.okcis.cn/see3852/
8.圆桌麦积山石窟保护:从基础研究到修复数字化展示张铭所长给予了我很多关于麦积山保护规划的思路。麦积山需要做更多的基础性研究,思索麦积山石窟与景观、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联系。这种基础性研究对未来的数字化展示与博物馆展览也具有重要意义。 岳永强所长讲述了麦积山石窟的修复与保护的故事,我们可以窥见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的付出与努力。他们奉献了巨大的时间https://new.qq.com/omn/20220325/20220325A09VAO00.html
9.这一年︱2019年博物馆展览:了不起,但还不够伟大私家历史澎湃新闻但与此同时,“博物馆里过大年”“国潮文创”“夜场常态化”“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社区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博物馆游学”“品牌合作展”“回归文物”等头条热词,几乎全面覆盖了包括博物馆形态、建设、文创、教育、展览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博物馆人正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支持下,卓有成效地发掘着博物馆横向意义上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418912
10.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与数字莫高窟——谈石窟遗址的数字技术实现基于数字化敦煌壁画和敦煌文物的产品开发,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在管理上一点很大的不足是我们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相对欠缺,各地各遗址单位没有自成体系的有独特个性的配套旅游宣传品、旅游纪念品,相当一部分产品全国各地都在卖,质量档次非常低,已经远不能满足高品位旅游的需求,也无法提升遗址管理面貌https://www.dpm.org.cn/study_detail/100202.html
11.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5月15日,第七届(2022年度)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由敦煌研究院与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荣获精品奖。展览共展出近百件文物,其中珍贵文物30余件。展览整体从宏观背景到石窟壁画,从出土文物到背后的研究和保护历程,从场景实物到数字技术,全方位立体展示https://www.dha.ac.cn/info/1019/4794.htm
12.北京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亮相于中华第一街——长安街西延长线上,位于西城区白云路的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https://baike.sogou.com/v3829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