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向“新”而行——敦煌文博会推动甘肃文旅产业数字化发展综述要闻

第七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在即。正是在敦煌文博会的推动下,我省文化企业引进行业“顶流”技术和“新势力”理念,借助AI、AR等多媒体技术赋能文旅产业,为甘肃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数字敦煌”新突破

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而“数字敦煌”项目则是甘肃省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杰出代表。通过运用先进的数字扫描、建模和虚拟现实技术,“数字敦煌”将莫高窟的洞窟、壁画和雕塑进行数字化保存,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永久传承。

今年暑期,敦煌研究院创新推出的“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是敦煌游客的爆款体验项目。

据悉,“寻境敦煌”项目面对当下年轻大众文化体验需求更开放、更多元的特点,开创更为完整的旅游服务模式:“游前—通过线上互动了解知识、游中—沉浸式VR体验、游后—现场留念‘置身国宝洞窟’纪念视频”升级体验,为文博数字化、文旅行业创新开辟了又一全新场景。这也是敦煌研究院探索向大众普及敦煌文化的多元路径中,创新推出的多款“数字敦煌”产品中最受游客欢迎的一项。

除了敦煌莫高窟,甘肃对其他文化遗产也在积极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展示。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沉浸式数字体验馆,利用虚拟技术让游客实现与古人的对话,感受甘肃厚重的历史。对完成三维数字采集的文物进行二次加工,推出数字藏品,实现了文物资源的市场化运作。

智慧文旅平台:提升目的地影响力

智慧文旅平台是甘肃省智慧文旅建设的重要成果。该平台整合了全省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

省文旅厅科技信息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我省创新网络宣传营销方式,除了全面整合“四大矩阵”媒体平台,还在活动中开展直播活动,让游客跟着视频、跟着镜头了解甘肃。

除此之外,我省还加快推进“一部手机游甘肃”平台市场化运营,已实现了重点景区景点语音讲解、线路规划、全景观看、线上打卡、分时预约、特产订购、数字阅读、数字展览等功能,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全程化多方位服务。同时,平台还利用AI技术,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推荐,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不久前,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由甘肃省文旅厅申报的《文旅数据共享提升旅游目的地影响力》,敦煌研究院申报的《数据资源共享共创助力文物保护、艺术传承、文化推广》入选“文化旅游”领域典型案例。

数字化转型:文创产品的创新之路

兰州牛肉拉面是甘肃省的特色美食,也是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在数字技术赋能下,兰州牛肉拉面文创产业迎来新的机遇。

兰州市博物馆文创中心、甘肃嘉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将AR实物识别系统运用到牛肉拉面系列文物数字明信片文创产品中,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扫码进入识别系统,就能识别到兰州古代当地卖牛肉拉面的场景,屏幕上就会出现一段有关“牛肉面”的动态AR音视频展示,旋转手机镜头,还可以实现与古代牛肉面拉面师傅动态合影。

此外,一些文化企业还利用数字技术,开发了兰州牛肉拉面主题的动漫、游戏,通过多元化传播渠道,推广兰州牛肉拉面文化。这些文创产品,不仅丰富了兰州牛肉拉面文化内涵,也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数字赋能,向“新”而行。在敦煌文博会的推动下,甘肃文化企业不断学习创新,推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旅产业。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甘肃文旅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THE END
1.甘肃省两项目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文物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集中示范推广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创新的最新成果,甘肃省博物馆“‘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敦煌研究院“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双双入选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9J915D05566S4R.html
2.数字甘博官方网站甘肃省博物馆“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 第四届甘肃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吸睛又吸“金” 火爆文创的“出圈”密码是什么? 本馆新闻 更多 ?起猛了,甘肃文物里有“显眼包”出没! 10 /12 ?甘肃省博物馆举办2024年度“学术活动周” http://www.gansumuseum.com/home
3.甘肃省博物馆图书馆举办丰富活动庆国庆每日甘肃网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何佳睿)记者了解到,10月1日至7日,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市图书馆均正常开放,并通过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与广大观众读者一起欢度国庆。国庆假期,省博物馆将预约门票数量由原来每日1.2万张增加至1.4万张;同时,为满足没有预约到门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1853183173963965&wfr=spider&for=pc
4.国际博物馆日丨来看展吗?文化饕餮的不朽与未来世界博物馆协会(ICOM)在去年发布的《博物馆、博物馆从业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近一半的博物馆表示在闭馆前便已经开展线上藏品展示以及使用社交媒体。 ▲图片来自《博物馆、博物馆从业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调查报告:数字化活动的变化 在闭馆后,使用线上藏品展示、线上展览、直播等数字化服务的博物馆至少增https://zmt-m.hljtv.com/news_details.html?id=354705
5.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功开启美国数字图书馆时代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将数字技术带入全球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中;1995年,欧美区域的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始着手开展数字化存储项目,进一步将数字技术的应用扩大化。 世界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也为我国博物馆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6.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招标采购网每天为您提供更新更全的甘肃省博物馆招标信息、采购项目、更多关于甘肃省博物馆招投标、中标公告、拟在建项目等信息尽在比地招标网。http://www.bidizhaobiao.com/bdzbjg/gssbwg213474
7.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最新招标采购信息,查看甘肃省博物馆历史招标采购记录、中标查询、拟在建项目、工程建设信息就在招标采购导航网!https://www.okcis.cn/see3852/
8.圆桌麦积山石窟保护:从基础研究到修复数字化展示张铭所长给予了我很多关于麦积山保护规划的思路。麦积山需要做更多的基础性研究,思索麦积山石窟与景观、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联系。这种基础性研究对未来的数字化展示与博物馆展览也具有重要意义。 岳永强所长讲述了麦积山石窟的修复与保护的故事,我们可以窥见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的付出与努力。他们奉献了巨大的时间https://new.qq.com/omn/20220325/20220325A09VAO00.html
9.这一年︱2019年博物馆展览:了不起,但还不够伟大私家历史澎湃新闻但与此同时,“博物馆里过大年”“国潮文创”“夜场常态化”“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社区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博物馆游学”“品牌合作展”“回归文物”等头条热词,几乎全面覆盖了包括博物馆形态、建设、文创、教育、展览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博物馆人正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支持下,卓有成效地发掘着博物馆横向意义上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418912
10.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与数字莫高窟——谈石窟遗址的数字技术实现基于数字化敦煌壁画和敦煌文物的产品开发,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在管理上一点很大的不足是我们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相对欠缺,各地各遗址单位没有自成体系的有独特个性的配套旅游宣传品、旅游纪念品,相当一部分产品全国各地都在卖,质量档次非常低,已经远不能满足高品位旅游的需求,也无法提升遗址管理面貌https://www.dpm.org.cn/study_detail/100202.html
11.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5月15日,第七届(2022年度)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由敦煌研究院与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荣获精品奖。展览共展出近百件文物,其中珍贵文物30余件。展览整体从宏观背景到石窟壁画,从出土文物到背后的研究和保护历程,从场景实物到数字技术,全方位立体展示https://www.dha.ac.cn/info/1019/4794.htm
12.北京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亮相于中华第一街——长安街西延长线上,位于西城区白云路的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https://baike.sogou.com/v3829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