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窥天下第40期博物馆直播:数字化的新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博物馆领域带来了重大影响,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科技馆纷纷闭馆。不过实体馆虽然关闭了,博物馆人却化被动为主动,一刻未停地在网络上开辟了服务公众的新阵地。

在众多网络活动中,具有较强沉浸感的“直播云逛馆”备受网民欢迎。如2020年2月21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与中国联通合作,由馆内的全国十佳讲解员带领,开展了一场实景拍摄、专业讲解、即时互动、多方联播的“线上游景区”活动(图1),并在后续的一个月内进行了“海陆空大聚会”“生命的绽放”等五场专题讲解,累计观众超30万人次,他们既可通过央视网、沃视频等官方网站,还可通过快手、斗鱼、虎牙等受众面更广、更接地气的自媒体平台观看。

图1.上海自然博物馆直播宣传海报

2020年2月23日,甘肃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中国蔬菜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敦煌研究院、良渚博物院以及西安碑林博物馆8家场馆也在“淘宝”APP上开展了直播活动(图2)。

图2.淘宝“云游博物馆”宣传海报

12小时的9场直播,让网友们相聚“云上”,八家博物馆的讲解员在线上带领大家参观展厅,并从专业角度讲解展品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和展览策划的设计思路。其中,国家博物馆精心设计直播参观路线,选择了经典的“古代中国”常设展和新开幕不久的“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以满足新老观众的不同需求。甘肃博物馆带领大家重走“丝绸之路”(图3),国宝级文物铜奔马“马踏飞燕”真品也出现在了直播间。敦煌研究院更是走进壁画临摹的现场,讲解画室中对于壁画临摹的步骤、如何修复壁画以及图画中蕴含的故事,为大家呈现了一节内涵丰富的历史美工课。苏州博物馆则把本馆建筑与藏品结合,边走边逛带领大家领略江南风韵;西安碑林博物馆因为晚上不便直播位于室外的碑林,故通过在直播间展示高清图片的方式,由讲解员娓娓道来碑中包含的文化历史。

图3.甘肃省博物馆直播的截屏

3月1日和9日,因网民反响热烈,又有多家博物馆,如布达拉宫、南海博物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上海海昌海洋世界、南京博物院、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华航天博物馆等,也纷纷加入了“淘宝”APP的第二和第三期直播,其中已有1388年历史的布达拉宫更是史上首次试水。这两次直播除了展示精美的馆藏文物外,更有和动物的亲密“云接触”,如熊猫在线卖萌、野生动物“云领养”、企鹅与鲨鱼“连麦”等,深受网民欢迎。

由于网络直播效果显著,国家文物局也鼓励各博物馆“继续利用数字资源……不断丰富完善展示及内容,提供优质的数字文化产品和服务”。对于博物馆来说,“直播”不仅是疫情期间的应急活动,更是博物馆传播数字化,吸引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参观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的新尝试。

(作者:李今上海科技馆展示教育处助理馆员)

(栏目主持人:齐欣,编辑:刘巍)

(本文转载自:《科普时报》2020年4月17日(第8版)“馆窥天下”栏目)

尊敬的用户,您未能注册“中国数字科技馆”账号,请重新注册!

THE END
1.甘肃省两项目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文物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了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和“优秀案例”,集中示范推广文化和旅游领域数字化创新的最新成果,甘肃省博物馆“‘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敦煌研究院“寻境敦煌——数字敦煌沉浸展”双双入选创新示范优秀案例。 “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9J915D05566S4R.html
2.数字甘博官方网站甘肃省博物馆“数字甘博”管理服务平台入选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 第四届甘肃省红色故事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吸睛又吸“金” 火爆文创的“出圈”密码是什么? 本馆新闻 更多 ?起猛了,甘肃文物里有“显眼包”出没! 10 /12 ?甘肃省博物馆举办2024年度“学术活动周” http://www.gansumuseum.com/home
3.甘肃省博物馆图书馆举办丰富活动庆国庆每日甘肃网兰州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何佳睿)记者了解到,10月1日至7日,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甘肃省图书馆、兰州市图书馆均正常开放,并通过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与广大观众读者一起欢度国庆。国庆假期,省博物馆将预约门票数量由原来每日1.2万张增加至1.4万张;同时,为满足没有预约到门票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1853183173963965&wfr=spider&for=pc
4.国际博物馆日丨来看展吗?文化饕餮的不朽与未来世界博物馆协会(ICOM)在去年发布的《博物馆、博物馆从业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近一半的博物馆表示在闭馆前便已经开展线上藏品展示以及使用社交媒体。 ▲图片来自《博物馆、博物馆从业者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调查报告:数字化活动的变化 在闭馆后,使用线上藏品展示、线上展览、直播等数字化服务的博物馆至少增https://zmt-m.hljtv.com/news_details.html?id=354705
5.博物馆如何实现数字化1990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成功开启美国数字图书馆时代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世界记忆”工程,将数字技术带入全球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中;1995年,欧美区域的多家博物馆已经开始着手开展数字化存储项目,进一步将数字技术的应用扩大化。 世界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也为我国博物馆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http://www.sanyamuseum.com/a/chenliexuanjiao/2024/0407/6315.html
6.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招标采购网每天为您提供更新更全的甘肃省博物馆招标信息、采购项目、更多关于甘肃省博物馆招投标、中标公告、拟在建项目等信息尽在比地招标网。http://www.bidizhaobiao.com/bdzbjg/gssbwg213474
7.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最新招标采购信息,查看甘肃省博物馆历史招标采购记录、中标查询、拟在建项目、工程建设信息就在招标采购导航网!https://www.okcis.cn/see3852/
8.圆桌麦积山石窟保护:从基础研究到修复数字化展示张铭所长给予了我很多关于麦积山保护规划的思路。麦积山需要做更多的基础性研究,思索麦积山石窟与景观、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联系。这种基础性研究对未来的数字化展示与博物馆展览也具有重要意义。 岳永强所长讲述了麦积山石窟的修复与保护的故事,我们可以窥见那些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的付出与努力。他们奉献了巨大的时间https://new.qq.com/omn/20220325/20220325A09VAO00.html
9.这一年︱2019年博物馆展览:了不起,但还不够伟大私家历史澎湃新闻但与此同时,“博物馆里过大年”“国潮文创”“夜场常态化”“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社区博物馆”“高校博物馆”“博物馆游学”“品牌合作展”“回归文物”等头条热词,几乎全面覆盖了包括博物馆形态、建设、文创、教育、展览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博物馆人正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支持下,卓有成效地发掘着博物馆横向意义上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5418912
10.敦煌壁画的数字化与数字莫高窟——谈石窟遗址的数字技术实现基于数字化敦煌壁画和敦煌文物的产品开发,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博物馆和文化遗址在管理上一点很大的不足是我们对于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相对欠缺,各地各遗址单位没有自成体系的有独特个性的配套旅游宣传品、旅游纪念品,相当一部分产品全国各地都在卖,质量档次非常低,已经远不能满足高品位旅游的需求,也无法提升遗址管理面貌https://www.dpm.org.cn/study_detail/100202.html
11.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5月15日,第七届(2022年度)湖北省博物馆、纪念馆六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评选结果揭晓。由敦煌研究院与武汉大学联合主办的“万里千年——敦煌石窟考古特展”荣获精品奖。展览共展出近百件文物,其中珍贵文物30余件。展览整体从宏观背景到石窟壁画,从出土文物到背后的研究和保护历程,从场景实物到数字技术,全方位立体展示https://www.dha.ac.cn/info/1019/4794.htm
12.北京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亮相于中华第一街——长安街西延长线上,位于西城区白云路的西侧(复兴门外大街16号)。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https://baike.sogou.com/v38297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