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青花瓷详细介绍:特点历史大埔特产

广东大埔是著名的中国青花瓷之乡,青花瓷生产主要在大埔南部的高陂、光德、桃源等镇。大埔陶器生产始于商周,瓷器生产奠于宋末,兴于元初,鼎盛于明清,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青花瓷一直是传统的拳头产品,以瓷质细白、青艳透亮、工艺独特等特点著称。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中上游,地处北纬24°01'~24°41'、东经116°18'~116°56'之间,东北紧靠福建省平和县、永定县,东南连接潮州市饶平县,西依梅县区、梅江区,南邻丰顺县和潮州市潮安区。大埔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镍、铅、锌、钨、钼、锡、铜、金砂等金属矿;有磷、水晶石、长石、石英石、瓷土、紫砂陶土等非金属矿。瓷土储量4.2亿吨,紫砂陶土储量超1亿吨。大埔县是"中国青花瓷之乡"。较好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瓷土资源、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大埔县陶瓷产业最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所在。

地域保护范围

大埔青花瓷产地范围为广东省大埔县高陂镇、光德镇、桃源镇、湖寮镇、百侯镇、枫朗镇、大东镇、大麻镇、三河镇、洲瑞镇、银江镇、茶阳镇、西河镇、青溪镇、丰溪林场现辖行政区域。

大埔青花瓷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梅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大埔青花瓷的检测机构由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一)感官特色:造型美观、明净素雅,釉层晶莹玉透、纯朴自然。青花纹饰图案手工彩绘,色彩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纹饰不易褪色。

(二)理化指标:吸水率:≦0.45%,抗热震性:产品从160℃至20℃热交换一次不裂。

大埔县是广东四大陶瓷产区之一,有800多年制作陶瓷的历史,大埔青花瓷、高陂陶瓷产品远销欧美、中东及东南亚等110个国家和地区,是"陶瓷之乡",享有"南国瓷都"美誉。大埔县开办陶瓷工业园区,加大产业服务、政策扶持力度,加速陶瓷业发展,千年古瓷焕发出巨大活力,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釉下青花瓷产区和中国青花瓷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大埔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种类齐全,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蝴蝶花茶具"曾被选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专用茶具,"釉下青花柳亭餐具"和"釉下青花帆船茶具"曾被作为国礼送给英国女王。

1.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原料选取→自然风化→精练坯料→成型→彩绘装饰→施釉→烧成→成品→检验→包装→出厂。

(2)工艺要求

精练坯料:高岭土应在专用场地进行贮存风化180天以上,经专用设备碾碎,按产品品种不同选取相应目数的高岭土、长石、石英(50~60:20~30:15~25)精确配方后,加工练制成坯料,将坯料放置阴凉、潮湿的料房后自然陈腐15天以上,再次进行真空练泥,制成坯料。

成型:采用手工拉坯、雕塑,机械滚压或注浆等成型。

彩绘装饰:采用手工彩绘、贴花和印花三种。

施釉:选用浸釉、浇釉或喷釉等施釉方法,釉层薄厚均匀。釉层厚度0.8~1.1毫米。

烧成:采用裸烧或匣钵装烧一次还原焰烧成工艺,烧成温度在1330℃~1380℃。

检验:检验合格后,包装、出厂。

2010年,大埔县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青花瓷之乡"称号。

201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大埔青花瓷"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THE END
1.一分钟让你了解青花瓷千年历史一分钟让你了解青花瓷千年历史 王思聪开始卖15块8的牛肉干了!他的餐饮投资版图如何 网传“李宜雪与外界失去联系”,南昌通报 学生冬季校服中扯出薄膜 官方介入 上海乐高乐园举行首次专场面试会,1900余人报名 专家谈邹市明儿子注射生长激素:不是所有孩子都要打 85后“海王”被抓:11年结婚5次,多名前妻上当 非法收受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868942580427325442?from=yxhome
2.明初民窑青花瓷的艺术特征青花瓷器的工艺,不仅体现出当时的生产条件、生产方式、自然状况、人们的审美趋向、生活方式,还从中感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因此,可从胎釉、造型、青花料、纹饰等几个方面探讨和鉴定明早期各时期民窑青花瓷器。 一、明代早期民窑青花瓷的胎、釉 https://zhuanlan.zhihu.com/p/395486332
3.青花瓷的特点是什么青花瓷的特点有着色能力强、烧成率高、呈色稳定、永不退色,以及图案丰富等等。 青花瓷是我国瓷器的主要品种之一,在唐宋时期已经初见端倪,在清朝时期到了顶峰。接下来,小编就和大家详细讲解一下青花瓷的特点是什么吧。 详细内容 01 着色能力强 青花瓷的着色能力很强,因此,市场上的青花瓷有很多种颜色,而且色彩鲜艳https://www.coozhi.com/kepu/shenghuobaike/151042.html
4.青花瓷—中国瓷器传统文化的代表清乾隆之后,开始重视粉彩瓷的发展,青花瓷逐渐走向衰落。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特点,是器型大气,纹理精美,烧造技术成熟,造型丰富。瓷胎坚白细润,釉面质量完美,釉质莹润细腻、透亮光洁,青料墨分五、七、九色之多,画工生动细腻。这个时期代表了中国古代青花瓷制造的巅峰。https://www.jianshu.com/p/eed3bb827054
5.青花瓷的魅力无论是繁华的闹市或穷僻的山区,不论大型的宴会席或普遍的家庭餐桌上,在中国的城市或农村,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可以找到它的踪迹。 要说细数青花瓷的特点可不单单是上面说到的三种,还有其浓郁的文化气息更是历来受到广大文人雅士的喜欢,其款识中的书法、图案,对于书画、篆刻艺术的创新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https://blog.csdn.net/dengtianxiayu/article/details/7468238
6.青花瓷的器型有哪些青花瓷的造型有哪些特点→MAIGOO知识摘要:青花瓷器型特点多样,但都表现出造型优美、装饰精美、质地洁白等共同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青花瓷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那么青花瓷的器型有哪些?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青花瓷器型分类。 青花瓷的造型有哪些特点 ?1、元代青花瓷? https://m.maigoo.com/goomai/727942.html
7.雍正青花瓷的主要特点其中青花釉里红烧制很多,尤为精美,以青花绘辅助纹饰,釉里红绘主题纹饰,既保持了青花幽静雅致、沉静安定的特点,又增添了釉里红浑厚壮丽、鲜艳夺目的色调。如故宫博物馆藏雍正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盖罐、青花釉里红三果纹双耳扁瓶等,即为此类器的代表性作品。https://www.meipian.cn/27q0mqq0
8.明清之韵“青花浓淡出毫端”——浅析清代各时期青花瓷的特点中国的青花瓷从唐宋时期萌芽,到元代成熟。明代,青花瓷成为主流,至明宣德时达到顶峰。清代青花瓷在其传统制造技术上进行了革新,使其色彩更为丰富。康雍乾时期是清代青花瓷发展的鼎盛期,而自乾隆以后,鼎盛期结束,青花瓷逐渐走向衰落。 下面我们将简单分析清代各时期青花瓷的特点。 https://www.gddaguanmuseum.com/nd.jsp?id=317
9.青瓷的特点有哪些艺术特征景德镇青花瓷的特点 景德镇青花艺术自元代以来,发展较为迅速,至清末六百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面貌,官窑青花瓷与民用青花瓷,各自具有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征。 整体而言,传统青花在装饰上有着清丽脱俗、精谨明艳的特色,这种浓郁的民族风格带给人们的是清新明快或肃穆端庄之感;造型上则讲究工整和谐,呈现出严谨对称https://www.oh100.com/lishi/892306.html?1507894832
10.清雍正青花瓷厚重古拙兼具轻盈秀丽青花瓷受到人们的珍视和喜爱,它的特点鲜明,它除了发色靓丽,呈色稳定,永不褪色,更主要的是,纹饰图案典雅秀丽,淋漓酣畅,富于变化。人们可以从流传至今的古代青花瓷器上看出,一批没有留下姓名的制瓷工匠把自己艺术之魂全部融进一件件晶莹靓丽的瓷画作品之中,无不展示出东方人的智慧、灵巧、开朗、飘逸的风采。http://m.taoci52.com/t/14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