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神驹”邓仲牺尊和新石器“陶人面像”直击中国考古博物馆“C”位的陕西文物综合新闻

近日,坐落于北京中轴线北端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许多闻名中外但难得一见的高等级文物汇聚一堂。展览最大的亮点,是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的重要文物,这些文物都出自田野考古发现。

一件牺尊身上附了4只动物

西周邓仲牺尊:“牺尊中的4.0升级版”

中国考古博物馆基本陈列“历史中国鼎铸文明——中国历史研究院文物文献精品展”以“仓储式陈列、沉浸式体验”为特点,分为“文明起源”“宅兹中国”“大国一统”“和融万方”“民族觉醒”5个专题,集中展示五千多年中华文明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让观众鉴古知今,述往思来。

来自陕西的这件“铜牺尊”便陈列于“宅兹中国”展区。

红陶胎的船形网纹壶

牺尊是一种盛酒器,出现于商,沿用至周,牺尊的造型多数生动逼真,细节常精致华美,堪称是青铜器中之瑰宝。“牺尊”的名字有什么含义呢据《诗经译注》雅颂部分记载,牺尊最早见于《诗经·鲁颂·闷宫》“白牡骍刚,牺尊将将。”“牺”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毛发统一而纯色的牲畜,牲在古代意为牛,可以理解为毛发纯色之牛。“尊”作为古代盛酒的容器,与牺有关的铜器牺尊则是一种被制成鸟兽形的酒器。从其头部可观,有耳无角,似牛非犀,以此物打造为尊类的酒器统称为“牺尊”。

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里,讲解员口中的“镇馆之宝”,便是1984年出土于长安张家坡西周井叔家族墓地的这件西周中期的青铜铸器,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邓仲牺尊整件器物造型奇幻,装饰精美,多层雕塑,制作工艺复杂,反映了西周时期先进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是西周青铜器的巅峰之作。原器通高38.8厘米,通长41.4厘米。体似马驹,却又头生双角,腹有双翼,大概应是古人所言的“天马神驹”。同时驹颈上立一虎,驹尾上有一条龙,驹前胸有一兽,似龙又似虎,驹尊盖上立有凤鸟。盖周缘饰双身龙纹,两腹饰回顾式虎耳龙纹,胸饰龙、虎纹,左右臀饰回顾式花冠龙纹,通体再填以细雷纹,繁缛精细,富丽堂皇。在该馆一同展出的牺尊中,唯独这件牺尊身上附了4只动物,被媒体称为“牺尊中的4.0升级版”。只见它背部的盖纽上,站立着一只凤鸟。项背上附着一只卷尾虎,作行走状。胸前和臀部则各有一只回首卷尾龙。盖内底部和器体腹内各有两行六字铭文“邓仲作宝尊彝”。因此,这件牺尊也被称为邓仲牺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多种动物合一的怪兽造型随着新的考古遗迹和文物不断被发现,我们逐渐可以还原当时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古代中国物质生活十分丰富,古人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巧妙运用在生活日用品上。这就出现了商周之际,以动物为造型的国宝青铜器非常多,除了常见的牛、羊之外,还有马驹等等,这些可爱的动物是中国古代人民生活中长期陪伴他们的伙伴,并且在长期以来与他们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除了常见的动物外,古人也会塑造很多奇怪的动物形象。邓仲牺尊就是其中一件以奇怪动物为原型的国宝青铜器,充分彰显了古代人们的奇特想象。

彩陶陶塑人头像

同时,邓仲牺尊的出土,也揭开了先秦时期小国生存的秘密。

“邓仲”是谁资料显示,“邓仲”是邓国名“仲”的贵族。邓国是周王朝在汉水流域分封的诸侯国,位于今天河南邓州一带。考古发现,出土邓仲牺尊的井叔家族墓区,是西安丰镐遗址内清理发掘的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西周贵族墓群。在西周时期,西周高等级贵族间的联姻是巩固家族地位和扩大家族影响力的重要手段。几千年前,邓仲牺尊大概就是这样随着送嫁的队伍从邓国来到国都丰镐,并成为远嫁之女思念父母、思念家乡的念想之物,生死不离永在身边。

陶人面像:史前时期的鲜明“照片”

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像雕塑作品

这件陶人面像1958年在陕西宝鸡北首岭遗址发掘出土,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细泥红陶,高7.3㎝、宽9㎝、厚1㎝。它的面部较宽,宽于头长,脸部饱满,鼻梁高挺,下巴微圆,头发用绳纹表示,眉毛和胡须用黑彩表示,眼睛和嘴巴呈长条形的镂空状,双耳扁平,并各有一穿孔。这件陶塑人头像,出土时已残,经复原可看出胡须的存在,表明这是一个男性半浮雕像,造型逼真,对复原当时先民们的面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人像雕塑作品,也是先民留给我们最可靠的一张鲜明“照片”。

宝鸡北首岭中期的先民,随着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男性在生产、生活各项活动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陶塑人头像反映出对男性的崇拜。说明此时的北首岭已经出现男性当权者,进入父系氏族社会,这个陶塑人头像可能是北首岭聚落头人的头像。学者认为,陶塑人头像很小,且双耳穿有小孔,显然不是挂在墙上,或者摆放在祭坛上让人顶礼膜拜,它应该是北首岭氏族重要人物随身佩戴的饰品。

同时,在北首岭遗址中还出土了陶塑人半身像,细泥红陶,头及左臂已断缺,仅存上身,横剖面略呈长方形,残长6.7厘米、宽4.4厘米、厚2.3厘米。北首岭遗址中出土的陶塑人头像和陶塑人半身像是我国目前最早的雕塑绘画作品,对考古学家和学者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和仰韶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址

走近陕西境内的彩陶时代——北首岭遗址

出土新石器时代陶人面像的北首岭遗址,是一座怎样的遗址

据悉,北首岭遗址是我国著名的史前文化遗址,位于宝鸡市金台区金陵河西岸的台地上。这里原本是一片农田,大概因为这里处于村北的高处,因此被称为“北首岭”。北首岭遗址发现有早期新石器文化与仰韶文化遗存,距今约7200-5600年,是早于仰韶文化西安半坡遗址的一处文化遗址。

鸟衔鱼纹壶

北首岭遗址出土的彩陶非常精美,有十分突出的考古价值。比如网纹船形壶、鸟衔鱼纹壶和陶塑人面像等都是著名的史前文化艺术珍品。

宝鸡作为炎帝故里,是原始部落聚居之地。在距今约五千至七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迹遍布全市,北首岭是最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址,集中展示了新石器时期先民农桑、祭祀、田猎、制陶、丧葬等生活风貌。每一处遗存、每一件器物,都是早期新石器仰韶文化的标本。北首岭遗址像一束史前文明的光辉,向人们展示着七千多年前先祖繁衍生息的足迹,朴素而明亮。巨型的土陶人脸塑像,眉浓面宽、鼻梁挺直,神秘而慈祥。据说它们是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人像雕塑作品。泥土中窖藏千年的陶器、石器、骨器,都带着一种奇幻之光。一只彩陶就是一束火光,一座住址遗存就是一句谶语。

红陶胎的船形网纹壶,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壶长24.8厘米,高15.6厘米,2013年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名单。这件菱状陶壶看上去像一艘小船,被认为是远古人按照当时使用的独木舟样子制成,因此被称为船形壶。船身椭圆,绘有黑色网纹;造型精美、颜色鲜亮,简单的线条交错成自然的神韵,专家鉴定为“酒器”。网纹,足见原始人有撒网捕鱼的能力。船形网纹壶作为新石器时期唯一的陶器代表,出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后又荣登《中国博物馆》封面,出现在历史、美术教材上。别致的造型和精美网纹,令人惊叹,也告诉世人: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已能行船水上,以网捕鱼了。像一只漂过七千年时光的梦之船,船形网纹壶盛放着先民采野果、打野兽的原始群居生活,也斟满了酒,寄予着梦。

国宝级文物鸟衔鱼纹蒜形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件壶整体呈橙黄色,壶口蒜头形,经过千年时光洗涤,瓶体斑驳,曾经鲜艳的橘红色犹存淡淡印痕。鸟衔鱼纹壶壶腹部绘有鱼鸟争斗的图案。鱼在前,鸟在后,鸟喙衔住了鱼尾,首尾相逐恰好环绕壶身一周。虽然只有简单的寥寥数笔,却非常传神。画面中故意夸张了鱼的形象,二者似乎势均力敌,鱼的个头与鸟相差不多,但还是被鸟制住。水鸟大睁的眼睛、大鱼扭动的躯体等设计突显了两者进攻与反攻时的力度,将鱼、鸟之间的争斗之势表现得生动形象,成为艺术创作的典范。先民艺术家精微的观察力和艺术觉悟,令人感慨赞叹。

双鱼纹陶盆,细泥红陶质地,盆上有上下相连的双鱼构成六组黑彩鱼纹。鱼头呈三角形,小圆圈代表鱼眼,短线则表示鱼鳍和鱼尾。鱼身一半实彩,代表鱼鳞,实彩突出了动感与生命力。鱼头向右,鳍尾齐备,仿佛追逐嬉戏。墨线勾勒,栩栩灵动。成双成对的六组鱼儿,莫不是先民在诉说图腾崇拜抑或寄予自己的美好向往。此外,北首岭遗址出土的彩陶器皿上还可见有一些刻画符号。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汉字的起源,并且已经明显表示出了数量和对称的概念,反映出北首岭先民拥有一定程度的审美意识,补充了我国关于汉字的文献记载,为汉字起源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通过这两件精彩的文物展品,我们仿若沿着先民踏过的足迹,聆听历史的潮汐,就能触摸到文明的根须。这些原始部落的故事,仿佛一段家族往事。花开花落几千年,史前文明、仰韶文化离我们太远。远古的每一粒种子,都已遁形于时空隧道,被泥土密码封存。然而,远古文明的基因却一脉相承、一往情深,并在不断唤醒着人们的时空记忆,在艺术文化的奔腾长河里重新给人们启迪和思考,并熠熠闪光。

THE END
1.文化中國行當百年國博遇上“文博熱”文物,承載著人類文明之光。而作為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橋梁,博物館讓文物開口説話,把歷史的智慧告訴人們。 “跟著博物館去旅行”“為一座博物館赴一座城”……近年https://big5.cri.cn/gate/big5/news.cri.cn/20241205/61ea2b0f-f036-d718-7171-8cf049d68d6b.html
2.看展览丨博物馆展讯速览简介:展览展示希腊国家考古博物馆馆藏的279件(套)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玻璃器、壁画、雕塑等不同类型的珍贵文物,通过“寻美,永恒的主题”“爱美,不变的天性”“镌美,卓越的塑造”“美,无尽的求索”四个单元,从古希腊日常用具、妆容服饰,到人体雕塑,再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公元前1世纪近5000年的漫长历史中,古希http://xd2lnmfa.zmdtvw.cn/pc/news/detail/4221
3.走进连接古今的“时光宝盒”上海博物馆东馆全面建成开放?近日,经过11个月的试运行,备受关注的上海博物馆东馆(以下简称“上博东馆”)宣布全面建成开放。20个展厅和互动体验空间,为观众打造包罗古今中外的“时光宝盒”,纵古贯今的万千气象、现代科技的惊喜体验尽在其中。 展览之美与建筑之美的交相辉映 上博东馆位于浦东新区,毗邻上海科技馆、上海图书馆东馆、上海东方http://www.ncha.gov.cn/art/2024/12/10/art_722_192985.html
4.凡阳文化中国行走进国博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国家博物馆依托,国博讲堂、今年国庆节推出的红色主题展、5000文化中国行,套143通史(青铜之王)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在国家博物馆“还精心打造”直观地体现着良渚文化与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交流融合“一件件珍贵文物”月,创新性、壮美中国红,带你走进这座历史文化艺术殿堂、统一性、国家博物馆在推出精品https://bbs.9you.com/forum-239-97.html?modwap=viewthread&tid=661641
5.齐鲁时评:中国博物馆正在迈入4.0时代人民时评:讲解服务应跟上“博物馆热” 08-29 | 资讯24小时 16.8W F1中国大奖赛20年耕耘,中国赛车运动阔步迈入新时代 04-21 | 生活有道 17.3W 福建行政执法迈入“智”时代 03-24 | 福建新闻 17.9W 无锡影都将开创“中国影视基地4.0时代” 12-18 | 文化风向 12.7W 小雪的浪漫邂逅 | 初雪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TYxMzA2Mg==.html
6.2023年沉浸式文旅项目的十个热点方向2022年,值张裕创立130周年之机,张裕运用现代展馆技术再次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焕新升级,正式开启以“智能互动+数字化”为代表的博物馆4.0时代,用六大“4.0黑科技”详细介绍了实业兴邦、鎏金岁月、海纳百川、优质争雄四个展陈部分。焕新升级的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展陈面积扩大了近2000平方米,包含地下大酒窖在内,总面积达到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NTAwNTkxNTSD35-tr4bGcw.html
7.软装全案武湛:软装4.0时代,设计师必须比甲方更懂艺术才能成单我在课上讲,以前你可能完全不需要考虑艺术品,但在如今的软装的4.0时代,特别对于那些高端客户,艺术品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至少你从设计师职业的角度来说,你不应该是一张白纸,你不能对艺术品毫无认知。 如今,在全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博物馆热”的背景下,你作为设计师怎么能够置身事外呢?你应该比普通公众拥有更多的审https://www.justeasy.cn/news/18090.html
8.在自己的城市旅行——癸卯金陵漫游记南京市博物馆-勾勒南朝特展 这个特展以南朝画像砖为主题和切入点,最值得一看的藏品是栖霞狮子冲大墓和雨花石子岗大墓出土的画像砖。南朝墓室砖画是由一块块画像砖堆砌而成的拼贴画,画像砖上阴刻每块砖在画面中对应的具体位置,非常有趣。 南京市博物馆-洪武时代特展 https://m.douban.com/note/857738156/
9.大咖云集,共探未来——2023地理信息技术创新大会完整议程揭晓应用报告:GIS+博物馆的探索与实践 车大为 中国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高级工程师 技术报告:ENVI遥感解决方案 杜会建 易智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遥感事业部技术总监 前沿报告:智能化时代下的地理空间信息科技创新 陶闯 维智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行业应用与解决方案平行论坛 https://hea.china.com/article/20231010/102023_1419696.html
10.“泼天富贵”如何接?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文旅4.0时代的四重底层逻辑 中新网12月6日电(李梓涵)“进淄赶烤”让淄博炙手可热,百姓村超为贵州“踢”出新道路,“尔滨”以热情服务暖化人心,王婆说媒点燃开封,簪花换装让泉州出圈……近年民众旅游需求旺盛,国内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更为地方经济带来“泼天富贵”。中国文旅经济向纵深化方向发展,新时代、新需求、http://backend.chinanews.com/cul/2024/12-06/10331776.shtml
11.雅昌快讯“美好生活”上线,中国美术馆拥抱文创4.0时代中国国家图书馆产品设计师:仲瑄发言 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创负责人:蒋名未 发言 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文创负责人:王文军发言 中国美术馆文创即将从3.0迈入4.0,未来我们会更深入挖掘美术馆自身资源。随着大众审美认知的提高,美学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生活美学化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这在年轻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https://news.artron.net/20190808/n1058149.html
12.从1.0甲骨文到4.0智能展馆,创意设计怎样与科技共舞创造多“D”新未来以声光电屏为重要标签的3.0展馆设计时代,是随着世界电子工业现代化发展起来的一种较新展示方式,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展览展示逐步从2.0向3.0时代快速过渡,中国的博物馆数量也从1978年的349座发展到2019年的5136座,中国成为全世界博物馆数量第二的国家。3.0时代的特点是多媒体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单纯的视觉信息扩展到https://news.qingdaonews.com/wap/2020-02/24/content_21309386.htm
13.2023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议程发布智能时代的设计4.0——设计智造,以兼具智慧与智能、协同与创新的设计方法,实现发展的新突破。本论坛将以“共创共生:设计智造驱动地方发展新图景”为主题,邀请中国式设计智造的先行者与探索者同行,共论文化生态创新、数智技术升维、产业跨界重塑等新路径,探寻地方发展特色的设计基因,并以设计智造在“民生、产业、https://www.ici.pku.edu.cn/xzzx/bygg/1364330.htm
14.工厂生产过程范文11篇(全文)生产“时代明镜”的文学工厂 第3篇 ——高尔基《俄国文学史》 莫斯科河附近的托尔斯泰街26号,是一座美丽的草木葳蕤的庭院,越过临街的雕有花纹的木围墙,可见一栋橘红色的两层楼的木板房。院门口镶着的一块小小的铭牌上刻着如下俄文:“列夫·托尔斯泰故居博物馆,作家1882至1902年在此居住。”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7x3y2pru.html
15.文化旅游新闻稿范文(精选10篇)“依托历史文化,我们重新修缮了‘慕容古寨’,尽力恢复当时的村貌。同时,我们还保留了解放军留宿过的房屋,建成了古寨红色历史博物馆,让游客在品尝到乡土风味的饭菜和酩馏酒的同时,也可以享受一道‘红色文化大餐’。”慕兰说。 轻轻推开纪念馆的大门,区域地图、钢制茶杯、木椅等物件仍摆放在原地,静静诉说着光阴的故https://mip.wenshubang.com/xinwengao/2363490.html
16.措施支持贵州白酒产业发展;泸州老窖特曲60版(红60)上市;4.09月29日,以“智能互动+数字化”为代表的张裕酒文化博物馆4.0时代正式开启。该馆分为一层、二层展区及百年地下大酒窖。焕新升级的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展陈面积扩大近2000平米,包含地下大酒窖在内,总面积达到近万平米。 23 葡萄牙葡萄酒公司收购酒企 近日,葡萄牙葡萄酒公司Abegoaria集团完成对Vidigal Wines的收购。据https://news.foodmate.net/wap/index.php?itemid=642696&moduleid=21
17.美美与共·创新由心2024美陈网商文旅创新节暨第九届美陈展&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视觉传达《守望吧疆山》 颁奖嘉宾:上海市广告协会会长 杜贵根 2024?CGLA?|商文旅地标大奖 上海蟠龙天地 开业活动《“张灯结彩”公共艺术装置群》 豫园灯会 春节美陈《“山海奇豫记”豫园灯会》 颁奖嘉宾:宿迁市宿豫区文旅局局长 朱珠 https://china.qianlong.com/2024/0327/8229256.shtml
18.西安决策参考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名杰介绍,目前,北京地区拥有187家注册备案博物馆,类型丰富多样、资源特色鲜明,既包含藏品丰富的大型博物馆,也包含独具特色的中小型博物馆;既包含纵横广泛的综合类博物馆,也包含内容专精的专题类博物馆……博物馆的数量、规模、等级、影响力在国际大都市中都位居前列。陈名杰表示,北京积极打造http://www.xalib.org.cn/info/72757.j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