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顶级收藏展,看藏家对艺术生态构建的作用藏品美术馆当代艺术

不可否认,我们迎来了“展览大爆炸”时代。在花样百出的艺术展览中,顶级收藏展以其稀缺性、独特性在艺术展览界中占据一席之地,愈发成为常见的展览类型之一。

从去年年底新开幕的星美术馆举办的“开启STAR”,到M+博物馆正在展出的“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高雄市立美术馆举办大型收藏展:世界——林明哲的艺术收藏,引起人们广泛讨论。从这些顶级收藏展中,我们得以看到各地藏家丰富、多元的收藏体系,如何通过自身收藏构建艺术生态,仿若上了一场场生动有趣的艺术市场课堂。

“M+希克藏品:从大革命到全球化”展览现场摄影:郑乐天,M+,香港,2021

“开启STAR”(第一季)展览现场

图源:星美术馆

此前,本刊在一文中已探讨过逐渐升温的“看展式社交”现象,“看展”已和“看电影”一般,成为大众日常娱乐消遣时的又一重要选择。

LIGHTWELL在2021年10月2日—12月26日带来了新世代藏家收藏展《V|ChapterI》,由年轻收藏家谢亚修(MatthewShieh,照片左)与LIGHTWELL空间主理人李品涛(右)共同发起。图源:LIGHTWELL

不同的藏家有不同的收藏思路和审美偏好,多元的收藏观往往也激发了多元的艺术创作。而藏家的收藏行为,不管是有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都成为了艺术生态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方面,他们在创造着历史,另一方面,他们的收藏亦在成为历史。

星美术馆藏品《凝固的北方极地28号》王广义1985年图源:星美术馆

近年来,全球各地相继呈现的不少重磅级收藏展,让大众有机会一窥顶级藏家的收藏趣味。

龙美术馆藏品《从线780271》李禹焕矿物颜料、胶水于布面112×145.5厘米1977

图源:龙美术馆

龙美术馆此前举办过的“1199个人——龙美术馆收藏展”的策展理念和布展方式别出心裁,打破陈规。仅仅提纯画面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引证“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会去向哪里”的经典哲学命题,就当代艺术层面为观者提供各种解读的可能。

“1199个人——龙美术馆收藏展”展览现场图源:龙美术馆

通过这数千件藏品,人们得以重温中国当代艺术兴起的历史,回顾它与全球艺术界的交流和它造成的影响,并思考孕育出这种蓬勃文化活力背后的政治、社会与经济的蜕变。

林明哲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收藏,收藏履历颇丰。高雄市立美术馆正在举办的“世界——林明哲的艺术收藏”就展出了他其中的90件藏品。这些藏品横跨了3个世纪的全球巨匠大师的经典之作,涵盖了诸多流派。这近半个世纪的收藏,相当于收藏了一段段“珍贵的历史”。

高雄市立美术馆展览现场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正值中国美术现代化大思潮的高峰,林明哲以“油画中国化”为购藏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本土油画的创作。他也曾6次赴俄,把“基本上与中国关系紧密的苏联画家的作品都买了。”在一次采访中,他提道:“艺术品收藏并非简单的财力竞赛,而是以积极主动参与艺术生态圈的观念来推动艺术发展,以一个崭新的观念来阐述新世纪中国人的收藏观。”

林明哲藏品伊萨克列维坦《白杨树林》48.3×35油彩纸板1880

而另一位从2006年开始收藏的乔志兵已将一批国内外标志性艺术家的创作收入囊中。他用“美感”“情感”“灵感”这3个词归纳他长期以来的收藏线索,希望有计划地用举办展览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收藏的理解。“乔志兵收藏展|美感”展览是第一部分,包含绘画、装置和影像等不同创作媒介的作品,从视觉的角度出发,探寻艺术作品在形式上给观者带来的启发。

“乔志兵收藏展I美感”现场图;左:刘韡,《风景》,2004年;右:杨福东,《无限的山峰——是风之一》,2020年;图片来自《艺术新闻》(THEARTNEWSPAPER)。

创作这些作品的大部分艺术家今天已享誉国际,而乔志兵很早便开始收藏他们的作品。艺术家和藏家间如何相互识别、吸引和交流,又如何共同成长,这一过程不仅反映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也反映出他们共同经历的时代。在展览现场,这些个人记忆将通过作品被串联与传递,从一个角度体现出当代艺术独特的观赏路径。

“乔志兵收藏展I美感”现场图;左:西斯特·盖茨(TheasterGate),《黄金构建》,2017年;右:西斯特·盖茨(TheasterGate),《包含动乱微粒的形态作品3》,2012年;图片来自《艺术新闻》(THEARTNEWSPAPER)。

王珺持续以身体为关键词,切入世界当代摄影创作的脉络。他在“身/情——王珺摄影收藏展”中向公众展示了他所收藏的中外摄影师和艺术家们的作品,如荒木经惟、邱志杰等。通过此次展览,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藏家王珺的艺术眼光和收藏方针,而且可以拓宽视野,促进对于当代摄影的认识与理解,也从中了解到收藏这种实践行为是推动中国当代摄影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身/情——王珺摄影收藏展”展览现场

图源: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共同的现场:UCCA15周年理事收藏展”呈现了由UCCA收藏理事会成员收藏的53位(组)国内外艺术家创作的近100件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创作于不同的国度和时期,归属于不同的收藏者,当它们被无差别地纳入展览的论述体系中时,涌现出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契合了对开放的价值观的不懈追求。

“共同的现场:UCCA15周年理事收藏展”展览现场

图源: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中的作品不乏观众相当熟知和早已在评价体系中获得定论的重要作品,在当下特定时刻的审视和解读中,这些作品又会跟此时此刻发生新的关联。

最后,通过顶级收藏展,一方面,观众可以通过观赏这些艺术品来了解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也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鉴赏能力;还可以通过展览与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藏家和艺术从业者互动,来了解他们的鉴藏观点,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起到社会公共文化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鼓励艺术家们创作出更多有价值作品,为艺术文化视野提供支持。

THE END
1.参观艺术展览的好处参观艺术展览是一种文化体验,可以给人带来许多好处。艺术展览不仅仅是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更是一个启发思考、提供灵感的地方。下面是一些参观艺术展览的好处: 参观艺术展览可以拓宽视野和思维方式。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理解。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观众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http://www.zjjbh.cn/zt/840/
2.线上艺术展厅可以展示哪些内容,为艺术传播带来了哪些好处6.艺术品保护:线上艺术展厅对于珍贵的艺术品保护非常重要。一些珍贵的艺术作品在实体展览时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措施,而线上展厅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避免因触摸、气候等因素对艺术品造成损害。 7. 艺术家推广:线上艺术展厅可以帮助艺术家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线上展厅,艺术家的作品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从而提高艺术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28662143
3.火爆全城的艺术展:揭秘让你流连忘返的五大理由学术性和专业性:一些艺术展注重学术性和专业性,这些展览通常会邀请专业的策展人和评论家参与展览策划和评选。这些专业人士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深入和专业的解读和建议,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品。社会性和参与性:一些艺术展注重社会性和参与性,例如公共艺术展览、艺术家驻地计划等。这些展览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472558088342631&wfr=spider&for=pc
4.百问中国艺术名家丨陈天艺术家提供5.最喜欢哪位艺术家、明星、作家、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和网络红人?为什么? 没有。 6.有没有自己崇拜的艺术大师? 毕加索。那个历史节点上造就了他,同时他就是一部缩小版的西方美术史。 7.您觉得怎么样才能称得上是大师?可不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从而成为大师? https://news.artron.net/20220722/n1112350.html
5.做一个女性艺术家究竟有哪些好处?界面新闻她们的作品大多由可视化的文字、标签和数据组成,以呈现出女性艺术在行业里所受到的冷遇,并且作品中还带有些许的幽默嘲讽。《做一个女性艺术家究竟有哪些好处》,游击队女孩儿这样写到,如:没有追求成功的压力;不用跟男人在一起被展览;可以在打四份工的时候逃离忙碌的艺术圈;知道你在年满80之后有可能被赏识;绝对不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985763.html
6.展览系列公共影像《澳大利亚失落的印象派艺术家:约翰·罗素2023年7月27日(周四), 作为亨利·马蒂斯中国大陆首次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的首场影像公共活动,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携手乐平基金会、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 共同呈现《澳大利亚失落的印象派画家:约翰·罗素》, 并邀请观众在影像中,追寻马蒂斯与罗素之间的艺术影响,在当代与历史档案中, 通过画作、生活、19世纪艺术家们https://new.qq.com/rain/a/20230824A07L3D00
7.全面解读《疯狂的石头》(疯狂的石头)影评在艺术作品中,作者或多或少会受各种观念、准则的支配与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影视艺术“盗贼”故事的原型和母题来看,在庙堂文化中,盗贼无恶不作,烧杀抢掠,横行乡里,怯懦的人们对他们敢怒不敢言,但盗贼只有凶狠没有智商,在聪明的好人面前总是丑态百出,正义的勇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往往都会遭遇困境,最后都是清官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63869/
8.国庆看台指南·展览遇上农具与木梯,这个当代艺术展回归传统与自然艺术家申凡作品《湖畔天梯》 平杰说,以往的展览都在美术馆里,“白墙,空的,东西放进去就是一种纯粹的展示。而这个特别的展览却大不一样,各种材料、创意、观念都必须与空间融合,恰到好处。”参展艺术家希望,通过把传统建筑与当代艺术、自然环境融入一体,产生一种新的多元化的当代生态文化与空间概念,“或许可以形成一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7224
9.带你看一场不一样的艺术盛宴每个艺术家眼里的美都不一样,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2、多看书、多看电影、多看艺术展览是为了刺激长出更多新的神经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智力不是脑大小来决定的!而且脑神经元联结多少来决定的! https://www.jianshu.com/p/3ff3500a4030
10.与“90年代”前卫艺术展览史有关的十段回忆Hi艺术在这里,我们看到快速发展的实验艺术在面对滞后的展出体制之间的矛盾开始变得尖锐,艺术家们自觉的发起各种半地下式的展览活动。那时的艺术是鲜活的,生动的,正如纪录片导演吴文光用一句话概括展览“是我!”——“作品都在里面,人都在外边。”,http://www.hiart.cn/feature/detail/b37gwvv.html
11.扩建后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创新展览叙事方式湖南博物院艺术,无论主题如何,通常都是关于其他艺术的,即使对现代艺术家来说也是如此。尽管现代艺术家拒绝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尽管那些敢于冒险的人们永远地改变了我们对其他学科艺术的看法,但他们并没有拒绝过去。恰恰相反(参考T.S.艾略特的著作《传统与个人才能》),他们想像自己和所崇拜的其他任何时代的艺术家一样优秀。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7737
12.艺术品展览时的标签,怎么写才是对的?艺术怎样管艺术品展览时的标签,怎么写才是对的? 和其他商品一样,标签是观众了解艺术品的重要工具。一个规范、简洁、准确的标签,能有效的传达关键信息,促进他人对作品的认知。经过长期实践,标签的写法也有了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 1 标签的常见写法 艺术品标签通常包括艺术家姓名、作品名称、创作时间、材料形式、作品尺寸、售价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363114.html
13.艺术家与商业品牌联名,为什么总有强大的消费吸引力?近日,南法Gérard Bertrand吉哈伯通酒庄旗下拉克拉普法定产区的豪斯古堡 (Chateau l’Hospitalet) 联合艺术家牛佳共同推出限量版包装,在莫高窟长大的青年艺术家牛佳从敦煌壁画中汲取灵感,以作品《穿梭》建立传统壁画与葡萄酒的连接,展现双方历经时间沉淀,化短暂为永恒的遥远相似性。同时这一合作也是品牌向中国传统艺术https://m.cls.cn/detail/888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