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朱英元:艺术随心境

问: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何为艺术?

朱英元:艺术,即艺之术!再想,蒙圈,只缘身在此山。

问:艺术风格的实质是什么?

朱英元:创作者犟劲的外化呈现。

问:何谓经典?

朱英元:大浪淘沙!

问:您觉得什么是好的艺术品?

朱英元:引发深思,欲罢不能。

问:您觉得什么是不好的艺术品?

朱英元:没有不好之艺术品。

问:最近看了什么艺术展?最让您印象深刻的艺术展览都有哪些?

朱英元:没有,随遇而观。

问:就艺术而言,大自然究竟是什么?

朱英元:艺术品与艺术行为。

问:有人说艺术的实质是创新。创新和玩花样的区别在哪里?

朱英元:没区别,“玩花样”更多是外人之定义。

问:有人说艺术的实质是非艺术……我被弄糊涂了。您呢?

朱英元:我也一样糊涂。

问:对传统艺术,您态度如何?

朱英元:宝库任遨游。

问:对当代艺术,您有态度吗?

朱英元:无态度。

问:在您的观念里,艺术史究竟是什么?

朱英元:流行串串烧。

问:艺术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朱英元:必然的。

赏誉

(二)对“偶像”的态度

问:有偶像吗?是谁?为什么?

朱英元:曾经。

问:您清楚自己是谁的偶像吗?

朱英元:曾是我家小孩的偶像。

问:您喜欢被别人奉为偶像的感觉吗?

朱英元:认同感之一,当然。

问:维系自己作为他人偶像的代价,可以承受吗?

朱英元:不用。

问:最喜欢哪位艺术家、明星、作家、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和网络红人?为什么?

朱英元:没有之最,并列不少。

问:有没有自己崇拜的艺术大师?

朱英元:无名氏,如说唱俑、南朝辟邪作者等等……

问:您觉得怎么样才能称得上是大师?可不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从而成为大师?

朱英元:大师多多。有效修习只为水到渠成之一环,大师从来不知自己为大师。

问:您认为最好的西方艺术家是哪位?为什么?

朱英元:并列不少;就雕塑而言,最喜亨利·摩尔。

问:您认为最好的中国古代艺术家是哪位?为什么?

朱英元:不胜枚举。

问:您认为最好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是哪位?为什么?

朱英元:不敢妄评。

朱英元《极》160cmx60cmx50cm不锈钢2014年作

巧艺

(三)对自己艺术的思考

问:能用最精简的语言概括一下自己的艺术吗?

朱英元:多方出击。

问:艺术上,有做长期、中期、短期规划的习惯吗?都实现了吗?

朱英元:没有,自然修习。

问:您从事艺术的终极目标是?

朱英元:养家与心源宣泄两不误。

问:您的艺术风格是?它是怎么来的?谁总结的?

朱英元:面貌多样;经历使然。

问:您和经典发生过对抗乃至激烈冲突吗?

朱英元:怎么会?

问:您觉得自己的艺术会传世吗?为什么?传世需要什么条件?

朱英元:赢在起跑线;雕塑这种材质,不给传世真难!

问:艺术上,最满意自己什么地方?为什么?

朱英元:偏保守,持久力。

问:艺术上,最不满意自己的又是什么?为什么?

朱英元:偏保守,持久力!

问:如何定义艺术上的成功和不成功?在艺术上,自己是个成功者吗?

朱英元:一直在路上就是成功;基于此,算是。

朱英元:谢谢老师们!

问:为了艺术,一年里出外的机会多吗?

朱英元:不定。

问:您最重要的艺术观点都有哪些?您提出过哪些自认为有学术价值的艺术问题?

朱英元:艺术活动随心性,没观点;没有。

问:在艺术上,您获得自由了吗?如否,您将如何获得自由?

朱英元:创作活动是较劲、寻求平衡的过程,只要在线就没自由。

问:您对自己所从事的艺术的未来,悲观还是乐观?理由?

朱英元:随遇而安。

朱英元《渡》高65厘米铸铜2011年作

夙惠

(四)对自己创作、展览的想法

问:什么状态下最有创作的欲望?

朱英元:不平衡状态。

问:什么状态下绝不创作?

朱英元:无心无力。

问:最艰难的创作状态是什么?

朱英元:外在干预多。

朱英元:独处。

问:遇到创作瓶颈时,如何解决?

朱英元:走走停停,若盘山路。

问:您在艺术上的绝活是?

朱英元:好像很多,其实没有,你会别人也会。

问:去年创作的作品数量?迄今最满意的作品是?原因?

朱英元:三三两两;没有;永无止境。

问:一年大概举办几场展览?最成功的是哪一场?

朱英元:输在起跑线,雕塑个展真不易。

问:最向往在哪里举办个人展览?

朱英元:向往大漠,与天与地。

问:成功展览的要素您认为有哪些?您会如何促成?

朱英元:关键作品,平台气质相仿;随缘。

朱英元《连杆》高240厘米2010年作立于广州海珠湖畔

神思

(五)对人生的感悟

问:能用最精简的语言概括一下自己的人生吗?

朱英元:灯火阑珊,走走停停。

问:有座右铭吗?

朱英元:曾有。

问:什么时候发现自己突然需要一则座右铭了?

朱英元:低谷时。

问:什么时候突然发现自己不再需要座右铭了?

朱英元:忘记了。

问:理想跟梦想,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您的理想和梦想是?

朱英元:没有区别不细究;摆那。

问:有信仰吗?或者说,还有信仰吗?

朱英元:有,拜“老爷”。

问:当艺术家的好处是?坏处呢?

朱英元:与他人没两样。

问:有过自投罗网、向世界屈服的经历吗?

朱英元:刺猬取暖。

问:如果在大街上遇到电视台问您幸福吗,您会怎么回答?

朱英元:当然。

朱英元《泉》高80厘米汉白玉2010年作

容止

(六)对自己生活的看法

问:什么情况下最开心?通常如何表达?

朱英元:容易欢喜,喜形于色。

问:什么情况下最不开心?怎么将它打发掉?

朱英元:容易忧伤,愁容满面。

问:最近有什么开心的事?又有什么穷开心的事?

朱英元:与家人酒水、小食若干,江堤看船只穿行至凌晨二时。

问:您表示愤怒的方式是什么?

朱英元:虽手无缚鸡,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

问:人生需要犒劳自己。对自己最好的奖赏,有过哪些?

朱英元:惭愧,这体会少。

问:有口头禅吗?说说该口头禅的生成史?

朱英元:好像没有。

问:您最主要的嗜好是?会由此觉得自己是一个玩物丧志的人吗?还是说,自己是个有情趣的深情的人?

朱英元:好茶,谈不上嗜好;不知道。

问:喜欢跟什么样的人做朋友?有“一辈子”的朋友吗?

朱英元:磊落;可能。

问:讨厌别人什么性格?

朱英元:与己无关。

问:能成为您知己和心腹的,最看重他(她)的是什么?

朱英元:频律相当。

问:能说说艺术圈里您几位有趣朋友的名字吗?他们有趣的地方在哪里?

朱英元:大多有趣。

问:如果意外得了1千万现金合法收入,您会怎么安排这笔横财?

朱英元:希望能征得老婆同意,弄件大雕塑。

问:每年有去旅行的计划吗?最希望去哪里?

朱英元:没有。

问:让您带上一个人去您最希望去的地方,会带上谁?为什么?

朱英元:老婆;最重要。

问:觉得自己是一个幽默的人吗?

朱英元:不是。

问:会不经意讲冷笑话吗?仔细想想,然后讲一个?

朱英元:不记得。

朱英元《二泉映月》95cmx60cmx40cm钢铁2007年作

通变

(七)对可能遇到的艺术圈现象的态度

问:喜欢哪一类型的艺术社交活动?

朱英元:随缘。

问:在某个重要的社交场合,因为主办方一时的疏忽将您冷落了,怎么办?

朱英元:正常。

问:会像齐白石一样赧然离去吗?还是高傲地岿然不动?

朱英元:左看看右看看,看完走人。

问:您对艺术市场的态度是?

朱英元:随喜。

问:假如您的一件很珍贵的代表作,有拍卖行打保票说如果拿去拍卖就会创造出个人最高拍卖纪录;但有一家著名的省级美术馆想收藏这件作品……您更愿意托付与谁?

朱英元:看米瓮。

问:羡慕那些不断刷新拍卖纪录的艺术家吗?

朱英元:佩服。

问:市场一直很喜欢您某类题材的作品,但您又不想老是重复,您会怎么办?

朱英元:看精力。

问:有些笔会、雅集、社交活动,您觉得档次不够,不想去,会直接跟主办方说吗?

问:您会找什么样的人做经纪人?

朱英元:都值得批评了,感谢!

问:祝贺!您被媒体大肆报道了;不过,是负面的……您打算如何处理?

朱英元:难过;顺其自然。

问:艺术前进的途径有很多,您个人最不喜欢哪一种?

朱英元:殊途同归。

朱英元《小河》之二宽380厘米铸铜2019年立于广州南沙

文学

(八)对学习、阅读的态度

朱英元:不能。

问:哪些书会成为您的珍藏?

朱英元:惭愧,无库。

问:有写作的爱好吗?

朱英元:惭愧,不列。

问:如果自己要写书,准备写哪方面的内容?

朱英元:专业心得。

问:哪些书籍对您的人生和创作有过重大影响?

朱英元:艺术家传记。

问:您反复阅读的艺术类书籍都有哪些?

问:您反复阅读的非艺术类书籍都有哪些?

朱英元《柏通王子和娜迦公主》高26.2米铸铜2022年立于柬埔寨合作

玄思

(九)人生哲思

问:“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您觉得是这样的吗?目前您的状态是庸俗还是孤独?

朱英元:非此即彼?

问:“一个灰色的回忆,怎能抗衡此刻的生动与自由?”您习惯了珍爱回忆,还是拥抱自由?

朱英元:活在当下。

问:如果有机会让您重新出发,您希望远方在哪里?

朱英元:灯火阑珊依旧。

问:都在提互联网思维,假如作一比喻,那它究竟是什么动物?艺术需要互联网思维吗?

朱英元:八爪鱼;当随时代。

问:古人云:“画者,文之极也。”可是古人又说:书画乃余事,雕虫小技耳。古人的矛盾会不会也是您的矛盾?

朱英元:画与文,远及近、浅与深之感,皆重。

问:莱布尼茨曾感叹道:“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是多么令人震惊啊!”这样的体验,您有过吗?

朱英元:好像有过,非常态,奇妙。

问:“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说得对吗?

朱英元:诗意只是平衡线之一端,看大痴道人,看东坡先生……

问:贡布里希说:实际上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高山樵则认为:艺术本体的存在是绝对的,艺术家的存在则是相对的,因此严格来说,只有艺术而没有艺术家。您同意谁?

朱英元:以常人,一切的一切是在“人的意识”框架下才存在。

朱英元:没有绝对逍遥,展翅高飞是必须的,笼子却或许是看不见的。

朱英元《明镜》高450厘米不锈钢2010年作立于广州海珠湖清廉园

朱英元《洞宾植树》高380厘米花岗岩2013年作立于广州白云山巅摩星岭

朱英元《春天里》58cmx18cmx16cm铸铜2013年作

朱英元《青年朱德》连座高360厘米铸铜2014年作立于泸州况场朱德纪念馆

朱英元《饶宗颐像》80cmx56cmx42cm铸铜2014年作

朱英元《梦想》60cmx50cmx25cm铸铜2016年作

朱英元《北周五佛之一》高105厘米铸铜2017年临摹(修复)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朱英元《朱子像》43.5cmx18cmx15cm铸铜2017年作

朱英元《六祖圣像》46.5cmx27.5cmx16cm铸铜2018年作

朱英元《时代砥柱--钟南山院士》50cmx46cmx36cm仿铜2020年作

朱英元《杨恩泽先生》80cmx59cmx38cm铸铜2020年作

朱英元《云#1》107cmx93cmx45cm不锈钢2020年作

《云#1》局部

朱英元《韩文公》高230厘米汉白玉2022年作立于潮安博物馆

朱英元《叶嘉莹先生》高203厘米铸白铜2023年作立于南开大学

朱英元《张竞生博士》高220厘米铸铜2023年作并立于张竞生纪念馆

艺术家简介

朱英元:1972年生于广东潮州饶平,中国雕塑学会会员,持《中国城市雕塑设计资格证》雕塑家。代表作有:《小河》《时代砥柱—钟南山院士》《时代的刻度之二》《饶宗颐》《张竞生博士》《叶嘉莹先生》等。出版作品:《朱英元雕塑作品集》(2020年,岭南美术出版社);《中国中青年雕塑名家精品集》(2015年,天津人民出版社)。

《百问中国艺术名家》系列丛书序言

昔屈原问天问地问苍生。今我等问人问艺问至理。

提问,其实是我们的老本行。

对记者而言,提问是其工作的根本,质问是其思考的起点。答者可答无可奉告。问者绝不能沉默是金。

其实,非唯记者采访,提问,实在是一切学习、学术活动的根本。

先贤有言:提出有水平的问题,往往比回答问题更难。哲学家的地位,往往不是取决于他对问题的回答,而是他能否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问题。

如:天地何诞?真理何为?艺术何在?

诸如此类。

朱熹垂髫时曾问:天之外何物?其哲学家生涯,可从此始,亦实从此始。

千年以还,问者无数,答者龂龂。

并无标准答案,岂能千面一人?或见解相近,引为知己;或针锋相对,攻诋辩难;或大相径庭,相安无事。无论如何,对这些超越性问题的认真思考,足收动人心魄、触人玄思之功,则一也。

不得不有玄思,不得不见深情。

国之从艺者,多如屈原,能自问自答,既问天问地问苍生,复问人问艺问至理。此为我国文艺之不二传统也。

唯百年以来,国人已不知曾有天问,所问无非问枪问炮问输赢、问权问势问得失。所谓从形而上的高蹈境界,全盘堕入形而下之魔道也。

本应与世无涉之艺术,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真艺术之殇也。

《世说新语》有记:

司马太傅问谢车骑:“惠子其书五车,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

可见,无玄便无妙。玄妙并称,良有以也。

《世说新语》尽是文艺范,是中国艺术真精神的集中体现。借讽惠子,呼唤玄妙。所谓玄妙,无非是希望艺术家要在道的层面上看待艺术及人生。

中国艺术传统,重道,不复多言;其实也重器,则今人鲜知。

董其昌,便多用侧锋,人问其故,答曰求笔法秀俏耳。可见,中国艺术家也是极重视技术等器用层面的修炼的。

道器并重,绝不偏废。这便是中国艺术的真传统。

百年来,国之艺人,弃道胶器,其病深重。一曰蔽。不知有天,不知敬道。

二曰邪。不知正道何存。三曰浅。不明地之阔、时之广。四曰固陋。实不明何为不变与变,竟妄称创新,徒增笑柄。

近人之所问,亦汲汲于器、用,未及道与体。问者惛惛,答者复惛惛,实情也。

《天问》之后,踵武者众。如晋傅玄有《拟天问》,梁江淹有《遂古篇》,唐杨炯有《浑天问》、柳宗元有《天对》,明方孝孺有《杂问》、王廷相有《答天问》,清李雯也有《天问》……

俱传世。

百问发出,应者云集。

此为答问者守则——

一曰真诚。其回答或将成为美术史研究的重要素材。

二曰慎思。其或机智或深刻或委婉的回答,都是现代人文史上的精彩记录。

三曰简短。精华永远是浓缩的。每一个问题的回答,多在200字以内。

四曰深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时代之真精神,就在我们之间的一俯一仰中、一问一答里。

THE END
1.参观艺术展览的好处参观艺术展览是一种文化体验,可以给人带来许多好处。艺术展览不仅仅是展示艺术作品的场所,更是一个启发思考、提供灵感的地方。下面是一些参观艺术展览的好处: 参观艺术展览可以拓宽视野和思维方式。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现实的理解。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观众可以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艺术http://www.zjjbh.cn/zt/840/
2.线上艺术展厅可以展示哪些内容,为艺术传播带来了哪些好处6.艺术品保护:线上艺术展厅对于珍贵的艺术品保护非常重要。一些珍贵的艺术作品在实体展览时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措施,而线上展厅可以提供更好的保护,避免因触摸、气候等因素对艺术品造成损害。 7. 艺术家推广:线上艺术展厅可以帮助艺术家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通过线上展厅,艺术家的作品可以被更多的人看到,从而提高艺术https://www.bilibili.com/read/mobile?id=28662143
3.火爆全城的艺术展:揭秘让你流连忘返的五大理由学术性和专业性:一些艺术展注重学术性和专业性,这些展览通常会邀请专业的策展人和评论家参与展览策划和评选。这些专业人士可以为观众提供更加深入和专业的解读和建议,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品。社会性和参与性:一些艺术展注重社会性和参与性,例如公共艺术展览、艺术家驻地计划等。这些展览可以让观众更加深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0472558088342631&wfr=spider&for=pc
4.百问中国艺术名家丨陈天艺术家提供5.最喜欢哪位艺术家、明星、作家、知识分子、政府官员和网络红人?为什么? 没有。 6.有没有自己崇拜的艺术大师? 毕加索。那个历史节点上造就了他,同时他就是一部缩小版的西方美术史。 7.您觉得怎么样才能称得上是大师?可不可以通过有效的学习,从而成为大师? https://news.artron.net/20220722/n1112350.html
5.做一个女性艺术家究竟有哪些好处?界面新闻她们的作品大多由可视化的文字、标签和数据组成,以呈现出女性艺术在行业里所受到的冷遇,并且作品中还带有些许的幽默嘲讽。《做一个女性艺术家究竟有哪些好处》,游击队女孩儿这样写到,如:没有追求成功的压力;不用跟男人在一起被展览;可以在打四份工的时候逃离忙碌的艺术圈;知道你在年满80之后有可能被赏识;绝对不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985763.html
6.展览系列公共影像《澳大利亚失落的印象派艺术家:约翰·罗素2023年7月27日(周四), 作为亨利·马蒂斯中国大陆首次个展“马蒂斯的马蒂斯”的首场影像公共活动, 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携手乐平基金会、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 共同呈现《澳大利亚失落的印象派画家:约翰·罗素》, 并邀请观众在影像中,追寻马蒂斯与罗素之间的艺术影响,在当代与历史档案中, 通过画作、生活、19世纪艺术家们https://new.qq.com/rain/a/20230824A07L3D00
7.全面解读《疯狂的石头》(疯狂的石头)影评在艺术作品中,作者或多或少会受各种观念、准则的支配与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影视艺术“盗贼”故事的原型和母题来看,在庙堂文化中,盗贼无恶不作,烧杀抢掠,横行乡里,怯懦的人们对他们敢怒不敢言,但盗贼只有凶狠没有智商,在聪明的好人面前总是丑态百出,正义的勇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往往都会遭遇困境,最后都是清官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63869/
8.国庆看台指南·展览遇上农具与木梯,这个当代艺术展回归传统与自然艺术家申凡作品《湖畔天梯》 平杰说,以往的展览都在美术馆里,“白墙,空的,东西放进去就是一种纯粹的展示。而这个特别的展览却大不一样,各种材料、创意、观念都必须与空间融合,恰到好处。”参展艺术家希望,通过把传统建筑与当代艺术、自然环境融入一体,产生一种新的多元化的当代生态文化与空间概念,“或许可以形成一https://www.jfdaily.com/wx/detail.do?id=67224
9.带你看一场不一样的艺术盛宴每个艺术家眼里的美都不一样,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2、多看书、多看电影、多看艺术展览是为了刺激长出更多新的神经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智力不是脑大小来决定的!而且脑神经元联结多少来决定的! https://www.jianshu.com/p/3ff3500a4030
10.与“90年代”前卫艺术展览史有关的十段回忆Hi艺术在这里,我们看到快速发展的实验艺术在面对滞后的展出体制之间的矛盾开始变得尖锐,艺术家们自觉的发起各种半地下式的展览活动。那时的艺术是鲜活的,生动的,正如纪录片导演吴文光用一句话概括展览“是我!”——“作品都在里面,人都在外边。”,http://www.hiart.cn/feature/detail/b37gwvv.html
11.扩建后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创新展览叙事方式湖南博物院艺术,无论主题如何,通常都是关于其他艺术的,即使对现代艺术家来说也是如此。尽管现代艺术家拒绝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尽管那些敢于冒险的人们永远地改变了我们对其他学科艺术的看法,但他们并没有拒绝过去。恰恰相反(参考T.S.艾略特的著作《传统与个人才能》),他们想像自己和所崇拜的其他任何时代的艺术家一样优秀。https://www.hnmuseum.com/zh-hans/node/7737
12.艺术品展览时的标签,怎么写才是对的?艺术怎样管艺术品展览时的标签,怎么写才是对的? 和其他商品一样,标签是观众了解艺术品的重要工具。一个规范、简洁、准确的标签,能有效的传达关键信息,促进他人对作品的认知。经过长期实践,标签的写法也有了一些基本原则和规范。 1 标签的常见写法 艺术品标签通常包括艺术家姓名、作品名称、创作时间、材料形式、作品尺寸、售价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363114.html
13.艺术家与商业品牌联名,为什么总有强大的消费吸引力?近日,南法Gérard Bertrand吉哈伯通酒庄旗下拉克拉普法定产区的豪斯古堡 (Chateau l’Hospitalet) 联合艺术家牛佳共同推出限量版包装,在莫高窟长大的青年艺术家牛佳从敦煌壁画中汲取灵感,以作品《穿梭》建立传统壁画与葡萄酒的连接,展现双方历经时间沉淀,化短暂为永恒的遥远相似性。同时这一合作也是品牌向中国传统艺术https://m.cls.cn/detail/888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