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芳:大国网络竞争与中国网络安全战略选择行业动态安全频道企业网D1Net

网络聚合了政府、企业、组织、机构和个人等多元主体,技术、财富和权力等多种资源,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新空间、发展的新驱动和安全的新领域以及大国拓展国家利益、输出意识形态和建立战略优势的新载体,因此也成为大国竞争的新高地。大国网络竞争体现了新时代的新特点,中国作为重要的竞争方,既介于竞争之中,又深受竞争影响。作为网络大国,中国需要直面大国网络竞争现实,审慎选择维护网络安全的战略路径,实现网络强国目标。

一大国网络竞争的特点

大国网络竞争本质上是一场综合性的战略较量,是大国战略竞争最新、最集中的体现,其关乎国家的安全、发展以及大国权力升降和国际格局演变。大国网络竞争的主角有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大国,其中以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为主线。大国网络竞争在多领域、多层面和多维度展开,主要围绕网络话语权和治理权展开,话语权是外在表现,核心是治理权以及由此延伸的主导权。大国网络竞争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网络竞争手段灵活多样

(二)国家战略和政策影响大国网络竞争程度

(三)大国网络竞争以集团的方式呈现

(四)网络竞争加入军备竞赛成分

(五)大国网络竞争焦点突出

大国网络竞争主要体现为两大焦点。

(六)网络竞争形态与大国网络发展共进退同起伏

2010年之前,大国网络竞争强度相对较低,基本维持在产业和技术等专业层面,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兴大国在网络发展方面处于落后状态,扮演着学习者、跟进者和参与者的角色。2007年,中国互联网企业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的市值先后超过100亿美元,(16)进入全球最大互联网企业行列。2008年初,中国网民人数首次超过美国,位居全球第一,网民数量的增加及其对互联网商业的巨大影响,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正向促进作用让美国产生了危机感,刺激大国网络竞争向战略层面转进。此后,中美网络竞争逐步升级,到2014年两国网络竞争达到峰值。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抽样检测,2014年60天内源自美国的2077台木马或者僵尸网络控制服务器控制了中国境内1.18多万台主机。(17)同年,中国成为全球网络数据资源主要的生产国和最大的消费国,网络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占比超过美国。(18)2015年后,中美网络竞争转向温和多变,但美俄竞争趋向激烈。随着中国网民突破7亿以及中国网络产业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美国持续阻止中国互联网和通讯技术企业的发展,中美网络较量的力度和方式将出现新的波动。

综上可见,大国网络竞争激烈,但尚未出现失控的情形,保持了斗而不破、以竞争促合作的基本态势。随着大国综合实力的变化以及网络技术和网络产业发展,大国网络竞争的广度和深度将会进一步加大,有可能趋向激化和复杂化。

二大国网络竞争对中国网络安全的影响

大国网络竞争从战术层面上升到战略层面,对中国网络安全以及整体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急剧上升,影响面也越来越广。大国网络竞争对中国网络安全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网络意识形态角力国内政治和社会稳定压力加大

(二)核心技术竞争加剧面临失去安全控制权的挑战

(三)网络安全产业竞争狼烟四起网络经济安全面临威胁

中国在网络规模方面拥有优势,支撑电子商务超常发展,但受大国资金、技术和市场等综合压力以及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限制,网络经济发展的阻力同时也触目可见。美国“八大金刚”顺利进入中国市场,深度渗透至电信、金融、石油等关键网络基础设施。其中,思科公司占据了中国联通169骨干网约81%、金融业70%以及电视传媒行业80%以上的份额,使中国经济命脉被掌握,系统运行被控制,甚至存在被依令破坏的巨大隐忧。(20)中国企业“走出去”阻力重重,美国、印度等国以国家安全为名,对中国互联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设限、置障,中国与网络强国产业不对称、不对等、不平等竞争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网络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四)大国加快网军建设存在落入网络军备竞赛陷阱的风险

网络军事化由美国引导和主导,大国网络竞争又助推了这一趋势,且激起网络军备竞赛。网络已成为战争的新平台和军备建设发展的新领域。据联合国裁军研究所报告统计,世界上已有近五十个国家先后建立了网军。(21)中国反对网络军事化,但网络军事化现实已将中国推到了不得不应对、不得不军备的境地。客观上,中国面临着来自国家、恐怖主义和犯罪团伙、个人等源头不明且性质复杂的各类网络攻击,需要军事上有所准备,但是作为网络大国到底如何应对来自网络强国的遏制和压制,在军事政策和行动上把握好分寸和尺度殊为不易。

(五)大国奉行双重多重标准网络恐怖主义的威胁持续存在

大国因战略利益和政策的双重多重标准,导致在反恐问题上面合心不合、言合行不合,为恐怖主义滋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大国网络竞争,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东突”之外许多未被认定却对中国安全带来现实和潜在威胁的恐怖主义组织提供政治、经济和技术上的帮助,使得国际恐怖组织包括“东突”恐怖组织有机可乘,持续利用网络串通联动,有可能对中国实施各种形式的网络攻击和破坏活动。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进行网络情报合作方面,大国有共识,但是缺乏行动,美国等西方大国合作相对紧密,却对中国有保留、有防范,为恐怖主义网开多路、继续发展留足了活动余地。

(六)大国网络竞争持续网络安全治理生态复杂

三中国网络安全战略选择

对中国来说,在网络领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利用好机遇、应对好挑战是筹划网络安全战略的重中之重。移动互联网开启的今天,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于近代以来第一次拥有了与世界同时展开科技和产业的赶超机遇,(23)存在着弯道超车的可能。中国网络安全战略目标已经确定,(24)未来网络安全战略选择主要聚焦于破解以下四个问题。

(一)树立什么样的网络安全理念

(二)选择什么样的网络安全应对手段

在大国网络竞争中,美国主导着竞争的方向和议程,中国总体上处于守势,需要持续开拓、扩大作为的空间。大国网络竞争手段可以从不同视角理解:从类别看,有技术手段、法律手段等;从领域看,有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手段等;从性质看,有竞争手段和合作手段。维护网络安全须以性质为主,选择竞合相济的手段,将硬性手段与柔性手段叠加融合。

(三)铸就什么样的网络安全能力

大国网络安全竞争的核心是能力。网络安全能力是软、硬实力的相加,是中国综合实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维护网络安全的核心支撑。中国在政策法规、安全产业、技术发展和安全监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是基于日益复杂的国际网络安全形势,仍然面临网络安全能力不足的短板。(27)综合来看,网络技术创新能力、关键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网络经济发展能力、网络治理能力、网络攻防和威慑能力对维护网络安全至关重要。如何打造以上五种能力,需要聚焦体制、技术、产业和人才四个层面。

一是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良好的体制机制可以确保各主体有效协同,各要素有机联动,为提升能力提供制度保障。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体制,有效协调政府网络信息主管部门、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和网民的资源和力量,实现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合作应对的局面。建立维护网络安全的系列配套制度,比如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重要数据境内留存制度、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制度等。建立权威统一的国家和军队网络空间领导指挥机制,统筹军地资源人力。建立健全情报信息工作机制,军政商三位一体、相互协作联动的应急响应机制,协调各骨干网络运营商和网络应急响应机构开展网络安全事件的预防、发现、预警和协调处置等工作,有效应急、应变。建立专家咨询机制,关键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的灾难恢复机制,同时完善联合打击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的国内部门协调机制和国际协调机制,为维护网络安全提供稳定的保障。

三是推动网络安全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网络安全产业是生成网络安全能力的基础。“互联网+行动”已成为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政策导向和新支柱,网络安全产业也因此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中国网络市场活力充沛,发展潜力巨大,从国防、交通、能源、金融等关键行业领域,到零售、电子商务等消费服务领域,在政府引导的前提下,以网络安全需求为引领,利用市场运行机理,健全网络安全产业链,构建领先的、强大的信息产业,推进网络产业发展,增强网络安全实力,有力支撑国家网络安全。同时,政府应联合在信息安全和网络领域有技术影响力、产业号召力、发展竞争力的产学研用等公司、个人、团体和机构,壮大网络联盟力量,确保中国信息安全产业持续发展。

四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优秀人才与经济繁荣、安全稳定形成良性循环,而人才危机与市场危机、安全危机则形成恶性循环。中国拥有丰厚的人力资源以及网络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巨大潜力,但高科技人才短缺,尤其网络专业人才缺口很大,(32)未来需要分领域、分层次、分类型,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宏观上,人才队伍建设要面向全球、全社会,在一些重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微观上,人才建设需重点培养顶级网络安全人才和创业家两类。网络安全人才属于专业人才,需特殊技能,要在一些关键技术上独辟蹊径,形成支撑网络安全的专业力量和团体。人才队伍建设一要靠自建,二要靠引进。自建主要有赖于教育和投入,引进则需要建构良好的环境。引进主要是吸引留学生回国创业,(33)集聚外国人才加入中国研发和创业队伍。

(四)如何进行网络安全治理

信息革命正在强化21世纪的权力扩散,更大的能力和互联性也造成了更大的漏洞。(34)与此同时,全球互联网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问题依然存在,互联网发展与治理仍然面临复杂问题和严峻挑战,(35)对个人安全、企业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了重大影响。美国等西方国家将网络视为无主之地,属“公域”;中国认为网络有边界,有“私性”。如何规范、管理国际网络空间?国际上,缺乏普遍认可且统一的认知和行为准则,大国间围绕网络安全治理矛盾突出;在国内,中国网络安全治理尚处于探索阶段。对中国来说,网络安全威胁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未来网络安全治理可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展开探索。

1.国际层面

2.国内层面

四结论

网络作为一个新的竞争领域,具有高度且宽广的聚合性、扩散性和辐射性,使得大国网络竞争成为观察大国战略关系和国际安全局势变化的一个新视角。大国网络竞争基于对网络认知、立场、利益和目标不同,导致战略、竞争政策、手段和途径也出现差异。大国网络竞争既有技术竞争,也有经济角力、军事较量和附着在其中的政治较量,新兴大国争的是主权和发展权,发达大国争的是霸权和控制权,主要争的是权力、财富、资源和声望。相对于现实世界的安全困境,网络世界的安全困局刚刚显示出来,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寻找并提出一系列措施。目前,许多措施属于探索性质,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网络大国,在理念、手段、能力等重要方面需要有持续的建树和作为,而且依据信息社会的快速变化,保持相应的敏锐度、反应力和决断力,在有效维护本国网络安全的同时,为国际网络安全治理提供行之有效的政策和行动参照。

感谢《国际安全研究》匿名评审专家和编辑部提出的中肯意见和建议,文中错漏由作者承担。

②张笑容:《第五空间战略——大国间的网络博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第139页。

⑦方兴东、胡怀亮:《网络强国——中美网络空间大博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第8页。

⑩六大战区司令部是:太平洋司令部、中央司令部、南方司令部、北方司令部、欧洲司令部和“最年轻的”非洲司令部。三大职能司令部是:特种作战司令部、战略空军司令部和航天司令部。

(13)2010年1月13日,谷歌公司宣称因中国政府对其“强化政治审查”“发动网络攻击”“窃取知识产权”等,决定退出中国市场,引发了中美关于网络主权和网络自由的争议。谷歌公司的网络搜索引擎占全球搜索引擎70%的份额,基本控制了用户的信息流向和内容。

(15)鲁传颖:《试析当前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困境》,载《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11期,第49页。

(16)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公司在香港上市,市值超过250亿美元,成为全球排名前五名的世界级互联网企业。2014年,阿里巴巴公司在美国上市,成为全球市值第二大互联网企业。

(19)方兴东、胡怀亮:《网络强国——中美网络空间大博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年版,第157页。

(20)叶征:《我国网络空间的主要威胁和基本对策》,载《中国信息安全》2015年第11期,第32页。

(24)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描述了建设网络强国的基本构想。

(25)四项原则,即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五项主张,即促进互联互通、文化交流互鉴、经济共同发展、保障网络安全、互联网治理促进公平正义。

(26)2016年6月召开的第八轮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达成的四项成果中,第一项“中美双边合作”,开头就指出两国重申不得从事或者在知情情况下支持网络窃取知识产权,包括贸易秘密以及其他机密商业信息,以使其企业或商业行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科技驱动创新行业智行千里

以分析之力造福亿万生灵——SAS白皮书下载

融绘数字未来——H3CNavigate2018新华三领航者峰会

国药国际CIO冯伟:数字化转型要打破信息化建系统的固有思维

THE END
1.江小涓:新中国对外开放70年——国情改革及全球化【编者按】2019年12月20日晚,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国情讲坛』第45讲在公共管理学院报告厅开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江小涓就“新中国对外开放70年——国情、改革及全球化”主题发表演讲。讲坛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https://www.iccs.tsinghua.edu.cn/announce_info/512.html
2.近11亿人!你是其中之一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天(29日)发布了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10.9967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0%。上半年,我国互联网行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互联网基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E5NzMxNg==&mid=2651893895&idx=1&sn=7258bdab1fe2558633afa254f967fff0&chksm=f3481316fe1da7553a6ca0f7a939354c72681f9960acc8d0a856c2207d37b3adcffc8408af36&scene=27
3.知乎在中国网络的地位是如何发展这么快的?这时的知乎无疑是封闭的,但是知乎并没有大家想象那么封闭,它在制造孔洞,在未开放注册的早期,知乎也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157976/answer/47288316
4.美国是世界网络中心,如果美国切断服务器,我国网络会瘫痪吗在03年的时候,美国动用这这种根服务器,让伊拉克停止了域名的解析让伊拉克的人无法访问网络。那如果美国把中国的网络断开我国的网络会瘫痪吗?答案肯定是不会了。 美国断开网络对于中国来说是不会有多大的影响的,只是不能访问国外的网站罢了。中国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镜像全球的根服务器,就是将根服务器上的东西复制到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381970
5.互联网专条的是与非——多角度评议《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送审这一阶段,中国网络普及率整体较低,互联网从“门户入口”开始转向“搜索入口”。在用户经常使用的网络服务中,搜索引擎的比例达到了62.7%。搜索引擎掌控流量的主要入口,并引发了一些列不正当竞争案例。典型的是赤裸裸地通过软件干扰争夺装机量和广告位的行为。例如在百度诉“3721网络实名”阻止“百度搜霸”下载案中,为了https://www.tisi.org/4689
6.2021年中国网络与数字法治领域十大事件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这一年我国网络与数字法治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行动持续发力,成绩可圈可点。 由网络空间治理与数字经济(长三角)研究基地、中国行为法学会网络与数字法治研究院和中国通信学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委员会发起,联合中国网络与数据安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2-01/01/content_14373156.html
7.中国移动研究院SDN项目经理王瑞雪:中国移动数据中心网络规划和王瑞雪: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国移动研究院的王瑞雪,主要负责公有云、私有云组网建设,分享一下我们在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实践经验。 中国移动在网络转型的时候提出来了NovoNet的想法,希望资源能灵活调度、网络灵活调整、业务可以开放的未来网络架构,所以我们提出来了NovoNet愿景。我们实际上是通过WNFV/SDN实现的,建立全网的http://www.caict.ac.cn/pphd/zb/2018ODCS/17/3/201810/t20181016_187068.htm
8.中国网络电视台央视网央视网(www.cctv.com)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是以视频为特色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是央视的融合传播平台,是拥有全牌照业务资质的大型互联网文化企业。秉承“融合创新、一体发展”的理念,以新闻为龙头,以视频为重点,以用户为中心,建成“一网一端多平台多渠道”融媒体https://www.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