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宁夏凯米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宁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640100MA774ECW4K
1、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随着形势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对中国发展的限制越来越大。1980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一次接见外宾时,第一次以“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对外经济政策公之于世。1981年11月召开的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又进一步明确指出:“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加强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1982年12月,对外开放政策被正式写入我国宪法,由此确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揭开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序幕。中国的对外开放大体经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试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和1980年5月党中
2、央、国务院先后决定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市和厦门市创办经济特区。1988年4月全国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批准海南岛建省、办经济特区。这是对外开放的重大步骤,是利用国外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崭新试验。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以市场调节和外向型经济为主,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改革试验基地的作用。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国经济特区充分利用毗邻国际市场的区位优势和国家赋与的特殊政策,着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已经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经济结构,是目前中国外商投资最为集中的地区。第二阶段,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总结经济特区经
3、验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其经济技术对外自主权,实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先形成投资环境较好的“小气候”,比较集中地为外商提供投资场所,举办工业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和科技项目,开发新产品,兴办新产业,促进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各自腹地的经济发展。第三阶段,进一步扩大沿海开放区域。1985年2月,党中央提出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先后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经历了由小到大,先小三角后大三角的发展过程。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建立,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
4、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使我国对外开放由城市扩展到广大农村,大大扩大和拓宽了对外开放的规模和领域。第四阶段,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精神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和开发浦东新区,并于1990年6月2日正式批准。在浦东地区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特区的政策。浦东新区按照不同功能定位设立了四个功能小区,其中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资金充足,金融商贸机构云集,前景广阔;金桥出口加工区是集出口加工、贸易经营、商业服务和生活居住四大功能于一体的先进出口加工基地。外高桥保税区是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保税区,产业规模逐步积聚与增大,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功能效应日趋突现。张江高
5、科技园区以雄厚的科研、工业基础作后盾,以周围及浦西的科研院所和等院校为依托,强化科学、技术、智力条件来促进浦东新区的发展,并对浦东龙头地位的确立具有战略意义。第五阶段,沿边、沿江及内陆省会城市的全面开放。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先后批准开放了13个沿边城市、6个长江沿岸城市、18个内陆省会城市、32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5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13个保税区,开放了34个口岸,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和内陆地区多层次、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第六阶段: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进入全新阶段。世贸组织于2001年11月9-13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第4次部长级会议,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我国将由以前有限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