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持续释放高水平开放信号新闻频道

图为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本报记者吴琼

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也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回顾这一年,中国持续释放高水平开放信号,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面临种种危机挑战之际,为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宝贵的开放性、稳定性和新动力。

论坛展会搭建开放平台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国不断以务实举措搭建开放平台、合作平台,以论坛凝聚打造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合力,以展会整合开放合作的全球要素资源,持续释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鲜明信号。

4月11日至15日,以“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消博会)在海口市举行,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个知名品牌参展。英国作家、视频博主托比·西蒙兹等海外人士认为,消博会向世界展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蓬勃生机,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9月2日至6日,以“开放引领发展合作共赢未来”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在北京举办。本届服贸会线下参展企业超2400家,线上参展企业6700余家。阿联酋《观点报》财经专栏作家纳伊勒等海外人士指出,作为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服贸会的市场吸引力和全球竞争力不断提升,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提供新机遇,彰显中国坚持开放合作的决心和信心。

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行,150多个国家和4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加,论坛期间形成了458项成果。与会国际人士一致认为,此次论坛上,中国领导人对外释放了中国大规模对外开放的强烈信号。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举行,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路透社等媒体指出,六年进博会,是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的一个缩影。

11月28日至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链博会)在北京举行,吸引了515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观展人数达15万人次,成为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新载体。日本AGC集团中国总代表上田敏裕等多位跨国公司高管表示,链博会彰显中国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国际公共产品作用显著

回顾2023年,中国持续不断地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在推动中国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同时,也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和顶层设计,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打造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一面旗帜。

回顾这一年,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再次明确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继续把共建“一带一路”作为中国与世界实现开放共赢路径的顶层设计;10月18日,中国领导人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就包括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11月24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提出凝聚合力携手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

回顾这一年,作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从实际成果来看,2023年,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中国市场同世界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从昔日西南腹地的内河港,到如今联通全球的枢纽站,贸易伙伴遍布全球,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生动缩影。

在这一年,共建“一带一路”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其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在中南半岛,中老铁路让老挝从“陆锁国”变成“陆联国”,有力激活了沿线经济;在肯尼亚,蒙内铁路拉动当地经济增长超过两个百分点……无论是基础设施的“硬联通”,还是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抑或共建国家人民的“心联通”,都将“一带一路”成功地打造成为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平台。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撰文称赞说,共建“一带一路”是开放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共建“一带一路”将促进全球经济重塑。

2023年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周年。目前,对外开放的中国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流砥柱,新时代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将有力地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

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倡议与行动》白皮书。白皮书提出,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各国应该坚持开放的政策取向,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反对“筑墙设垒”,反对单边制裁、极限施压,推动各国经济联动融通,共同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莫桑比克前总统若阿金·希萨诺等国际人士认为,为了中国人民的福祉,为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也不会停滞。

2023年,中方继续坚持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务实行动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如今年中国与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塞尔维亚签署自贸协定,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及与海合会、以色列、洪都拉斯等自贸协定谈判进程等。

系列举措陆续落地见效

2023年,当脱钩断链的声音在全球此起彼伏时,中国逆流而上,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将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在这一年,一系列标志着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政策、新举措陆续落地、惠及中外,助力高水平开放提质增速。

自12月1日起,我国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从原来的2个增至8个。在文莱、新加坡的基础上,增加了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新规实施后,我国多个机场口岸迎来首批免签旅客。“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姿态,表明中国在扩大对外开放。现在,游客们去中国观光探访变得非常方便。”德国旅客莫尔说。

同样在12月1日,新版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正式签发启用。因加入了体现国家标识的五星元素,新版永居证又被称为“五星卡”。

不止如此,2023年以来,中外往来航班大幅增加。11月9日起,中美间直飞定期客运航班再次增班,2023/2024冬春航季将增至每周70班。今年以来,随着中美间航班的多次增班,曾经“一票难求”的机票价格持续下降。

2023年正值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十周年。12月初,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提出了80项措施,聚焦7个方面,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促进自贸试验区的跨境货物和资本流动。

同样在2023年,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批准设立首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推进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一系列务实的开放举措,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吸引着全球企业纷纷加码投资中国。

THE END
1.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英文缩写为CRVA,以下简称“联盟”)旨在召集从事RISC-V指令集、架构、芯片、软件、整机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社会团体,自愿组成一个全国性、综合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http://crva.io/
2.开放中国正在播出: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4 精彩预告:2024秘境之眼-317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等着我 晚间新闻 经典咏流传 挑战不可能 故事里的中国 今日说法 时代楷模发布厅 开讲啦 我有传家宝 第一动画乐园 动物世界 人与自然 正大综艺 人口 国际艺苑 生活提示 中华民族 秘境之眼 典籍里的中国 中国诗词大会 生活圈关于https://mp.cctv.cn/tongyong/index.shtml?guid=ce6ddf71de004808ba996fcaf5e70ed8
3.开放中国(豆瓣)"开放中国"试读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改变翻天覆地。30年来,许多的细节已经被我们遗忘。而近期出版的《开放中国——改革的30年记忆》一书,则向读者揭露了30年中被人们所忽略的细节。 从1978年到2008年,整整30年的时光,足以让一个国家从弱小走向强大,让人民从贫穷走向富庶。在这个历程里,是无数人的前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5610/
4.《开放中国》精品纪录片名称:《开放中国》 分类:时政 集数:9集 导演: 内容简介:该片把镜头对准了老百姓,用以小见大的故事,在寓教于乐之中带给观众感动与思考,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呈献在了观众面前。透过这些人物和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富有[查看全部] 踩评分 开放中国 第6集 和谐共荣http://jishi.cntv.cn/2015/04/29/VIDA1430279509918453.shtml
5.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对内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https://baike.sogou.com/v50748.htm
6.中国开放数林指数网综合指数保障层服务层数据层利用层 三分钟了解开放数林指数 中国开放数林指数省域综合排名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城市综合排名(前50名) 2024年度2023年度2022年度2021下半年2021上半年2020下半年2020上半年2019下半年2019上半年2018下半年2018上半年2017下半年2017上半年http://ifopendata.fudan.edu.cn/
7.中国的对外开放历程:1开放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开放深圳,珠海,厦门,汕头,1988年开放海南。中国的对外开放呈点状。 历程 历程2、开放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国的对外开放呈线状。 历程3开放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中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到面状。 历程 历程:90年代开放上海浦东,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的开放 https://www.meipian.cn/2und5o2i
8.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2018-12-12 新供给新需求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2018-12-03 葡萄牙驻华大使:中国的发展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2018-11-22 黑山驻华大使:与中国文化交流前景广阔 2018-11-16 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一带一路”和“16+1”连接中国和中东欧 2018-11-09 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018-11-06 中信环境助力https://m.56.com/c/v108840511.shtml
9.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基于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的“组织行为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 基于“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慕课的四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经济责任审计 计算机系统基础(三):异常、中断和输入/输出 高等数学(上) 中国文学与文化 运筹学 能源科技英语翻译 光度学辐射度学色度学及测量 https://www.icourses.cn/
10.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如果说四十年前我们选择改革开放之路是为了“赶上时代”,那么,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则是为了“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它是富国之路,也是富民之路。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已经告诉当代中国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也才能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do?id=121856
11.印度将向中国等40国开放落地签中方免签国将增至23个印度将同时向40多个国家开放免签(资料图) 印度向中国开放落地签证 舒克拉在接受印度报业托拉斯通讯社(PTI)采访时表示,“关于向40多个国家提供飞抵落地签证的建议将成为现实,我们正在等待内政部批准这一建议。内政部的决定将是落实这一计划的最后及最终阶段,因为该决定已获得其它部委和部门的批准,例如外交部、旅游部和https://www.guancha.cn/life/2014_01_15_1998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