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扬帆勇向前——世界眼中的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

盛夏时节,世界的目光聚焦北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中国的改革开放新程将启。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特征、最壮丽气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开创了以改革开放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新局面。

“中国是榜样,中国共产党是榜样”

路上奔驰的新能源汽车、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网、随处可用的移动支付服务、一座又一座智慧城市……巴西公共政策学者米尔顿·波马尔近期到访中国,惊喜地看到科技创新带来的蓬勃发展。

一辆新能源汽车在重庆市江北区行驶(2023年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唐奕摄

波马尔研究中国发展问题近30年,著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成功》一书。他的最新观察是,中国近年来在各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了科技创新能力,汇聚了经济增长动能,有效助力高质量发展。“我期待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新举措,进一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十余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2.3%上升到18%左右。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30%左右,是全球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继续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近来纷纷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来自德国的留学生理查德在杭州西湖边一家商铺使用支付宝扫码支付(2024年4月11日摄)。新华社发

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表示,中国正转向重视质量胜过数量的增长模式,强调以自主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实现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要了解中国下一阶段的全面深入经济改革,必须从思考新质生产力入手,理解它如何融入中国经济愿景和未来的宏大背景中。”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起点与价值旨归。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个人所得税改革惠及2.5亿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探索城市垃圾分类……十多年来,2000多个改革方案涉及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各个环节,覆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

这是2024年6月23日拍摄的广州南站(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就有目共睹。”日本经济学者和中清说,“特别是最近十年,从东南沿海到内陆地区,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步。”2017年,和中清在日本创建“感动中国100”网站,展示中国民众的现实生活。“为了拍摄素材,我到访四川、云南、新疆等地,亲身感受到城乡贫富差距逐步缩小,民众生活和美殷实。”

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镇便民服务中心的“跨域通办·云综窗”窗口,办理开业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右一)通过该系统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视频连线,进行身份读取及材料线上审核(2024年5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在南非独立传媒集团董事长伊克巴尔·瑟弗看来,中国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锐意改革的远见智慧和勇气魄力。“中国是榜样,中国共产党是榜样。”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洛马诺夫说,期待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推出新的改革举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一定能实现现代化目标。”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世界的发展机遇”

“我对海南自贸港政策非常感兴趣,希望借此深化两国合作,促成更多科特迪瓦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在听讲解员介绍海南自贸港的特殊税收政策后,科特迪瓦驻华商务参赞高曼·库亚·贝尔丁捕捉到了中国开放的新机遇——科特迪瓦的腰果和可可原料进入海南可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

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洋浦经济开发区(2023年12月31日摄,无人机全景照片)。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4月下旬,来自15个国家的25名驻华大使、总领事和高级外交官赴海南参加“驻华使节地方行”活动。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进展和中国扩大开放的政策力度令他们印象深刻。白俄罗斯驻广州总领事安德烈·波波夫说:“我看到自贸港建设带来的经济成效,更感受到中国向世界展现出真正的开放和团结精神。”

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中欧班列(越南·河内——中国·西安——匈牙利·布达佩斯)跨境公铁联运班列准备发车(2024年3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李一博摄

对于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法国中国问题专家、作家莱娅·贝西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将为包括法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巨大机遇,对促进地区乃至全球发展繁荣起到积极作用。

如今,中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近五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

这是2024年4月15日拍摄的第135届广交会会场。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深耕中国市场多年的德国西门子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肖松说,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中国市场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形成良性竞争,产品和技术快速更新。“中国已成为最具创新力的前沿市场,西门子将以更快步伐拥抱中国市场的变化。”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高度评价中国近年来持续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开放,由此吸引包括开泰银行在内的许多外资机构不断加大在华投入。“一个开放的中国市场不仅能推动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对世界经济复苏也有重要意义。”

这是2023年服贸会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区(2023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李鑫摄

“消博会为爱尔兰厂商提供了一个重要和直接的推广平台。”爱尔兰食品局驻华代表处主任苏礼文说,通过参展,发现中国消费者对中高端产品需求旺盛,对爱尔兰产品兴趣浓厚,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仅继续“引进来”,而且更加注重“走出去”,形成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致力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

这是2024年3月28日拍摄的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无人机照片)。汉班托塔港是中斯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位于斯里兰卡南端,是一座综合性人工深水海港,许多往来亚洲、欧洲、非洲的货船在此经过。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共建“一带一路”正是中国高水平开放重大举措的鲜明例证。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圣彼得堡分校副教授斯韦特兰娜·克里沃希表示,中国通过加强互联互通,践行包容发展理念,促进全球经济更加均衡地增长。在埃及中国问题专家、阿拉伯研究所学者哈迪尔·赛义德看来,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全球性倡议为世界各国带来更多机会和公共产品,“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世界的发展机遇”。

“创造多样化的人类文明发展形态”

仲夏时节的北京大学,湖光塔影,绿树荫浓。6月底,巴基斯坦博士生阿尔法·伊克巴尔与来自近20个国家的30多名毕业生一同参加了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的毕业典礼。

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让伊克巴尔深有感触:发展中国家正以更为自信的眼光看待自身发展潜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模式,“全球南方”国家携手合作。“这将是国际秩序重构的新趋势。”

游客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游玩(2024年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杜宇摄

长期以来,许多南方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理解被西方理论所禁锢。如今,将西方现代化模式视为唯一成功和正确发展道路的“西方中心论”,正受到越来越多质疑。

阿根廷社会学家马塞洛·罗德里格斯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就表明,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中国有别于西方,开辟了一条以人民福祉为中心、寻求各国互利共赢的现代化道路,这是对其他探索现代化道路国家的重要鼓舞。”他表示,即将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推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举措,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出新规划,“这将为我们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范例”。

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非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也表示,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正激励着非洲各国在‘非洲复兴’的口号下独立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当前,“全球南方”国家正迎来新一轮觉醒,独立自主谋发展的意识空前强烈。与此同时,“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思潮涌动,阵营对抗和单边主义沉渣泛起,贫富差距和南北鸿沟不断扩大。在国际上一些有识之士看来,中国在改革开放征程中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性实践对于探索人类社会前进方向、丰富人类文明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4月2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一名男子在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的中国商品交易展示中心内购物。中欧商贸物流合作园区是中国在欧洲地区建设的首个商贸物流型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集商贸展示与交易、物流运输与仓储、产业投资与合作功能于一体的中欧企业双向互动平台。新华社记者张帆摄

2023年11月10日,在肯尼亚姆洛隆戈,Kilimall员工在仓库内工作。Kilimall是在肯尼亚运营的主要电商平台之一,也是第一家在非洲设立海外仓并实现100%在线支付的中国电商平台。Kilimall涵盖电子交易、移动支付和跨境物流三大领域,服务近千万非洲用户。新华社记者李亚辉摄

命运与共行大道,携手同行向未来。世界期待,即将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擘画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蓝图,谱写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现代化道路上并肩奋进的新篇章。站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与各国一道,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程进发。

文字记者:刘品然、刘赞、朱瑞卿

海报设计:姜子涵

编辑:阚静文、宋盈、赵卓昀、柳丝、董龙江、杨海云、徐超、王建生、任正来、鲁鹏、陈海通、王文源

THE END
1.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英文缩写为CRVA,以下简称“联盟”)旨在召集从事RISC-V指令集、架构、芯片、软件、整机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企事业单位及相关社会团体,自愿组成一个全国性、综合性、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http://crva.io/
2.开放中国正在播出:宗师列传·大唐诗人传-4 精彩预告:2024秘境之眼-317 新闻联播 焦点访谈 等着我 晚间新闻 经典咏流传 挑战不可能 故事里的中国 今日说法 时代楷模发布厅 开讲啦 我有传家宝 第一动画乐园 动物世界 人与自然 正大综艺 人口 国际艺苑 生活提示 中华民族 秘境之眼 典籍里的中国 中国诗词大会 生活圈关于https://mp.cctv.cn/tongyong/index.shtml?guid=ce6ddf71de004808ba996fcaf5e70ed8
3.开放中国(豆瓣)"开放中国"试读 ···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改变翻天覆地。30年来,许多的细节已经被我们遗忘。而近期出版的《开放中国——改革的30年记忆》一书,则向读者揭露了30年中被人们所忽略的细节。 从1978年到2008年,整整30年的时光,足以让一个国家从弱小走向强大,让人民从贫穷走向富庶。在这个历程里,是无数人的前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5610/
4.《开放中国》精品纪录片名称:《开放中国》 分类:时政 集数:9集 导演: 内容简介:该片把镜头对准了老百姓,用以小见大的故事,在寓教于乐之中带给观众感动与思考,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呈献在了观众面前。透过这些人物和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富有[查看全部] 踩评分 开放中国 第6集 和谐共荣http://jishi.cntv.cn/2015/04/29/VIDA1430279509918453.shtml
5.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 对内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当代中国命运的关https://baike.sogou.com/v50748.htm
6.中国开放数林指数网综合指数保障层服务层数据层利用层 三分钟了解开放数林指数 中国开放数林指数省域综合排名中国开放数林指数城市综合排名(前50名) 2024年度2023年度2022年度2021下半年2021上半年2020下半年2020上半年2019下半年2019上半年2018下半年2018上半年2017下半年2017上半年http://ifopendata.fudan.edu.cn/
7.中国的对外开放历程:1开放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开放深圳,珠海,厦门,汕头,1988年开放海南。中国的对外开放呈点状。 历程 历程2、开放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中国的对外开放呈线状。 历程3开放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中国的对外开放发展到面状。 历程 历程:90年代开放上海浦东,带动整个东部地区的开放 https://www.meipian.cn/2und5o2i
8.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2018-12-12 新供给新需求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2018-12-03 葡萄牙驻华大使:中国的发展可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2018-11-22 黑山驻华大使:与中国文化交流前景广阔 2018-11-16 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一带一路”和“16+1”连接中国和中东欧 2018-11-09 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018-11-06 中信环境助力https://m.56.com/c/v108840511.shtml
9.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基于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的“组织行为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探索 基于“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慕课的四位一体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经济责任审计 计算机系统基础(三):异常、中断和输入/输出 高等数学(上) 中国文学与文化 运筹学 能源科技英语翻译 光度学辐射度学色度学及测量 https://www.icourses.cn/
10.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如果说四十年前我们选择改革开放之路是为了“赶上时代”,那么,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则是为了“引领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它是富国之路,也是富民之路。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已经告诉当代中国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也才能https://www.jfdaily.com/news/detail.do?id=121856
11.印度将向中国等40国开放落地签中方免签国将增至23个印度将同时向40多个国家开放免签(资料图) 印度向中国开放落地签证 舒克拉在接受印度报业托拉斯通讯社(PTI)采访时表示,“关于向40多个国家提供飞抵落地签证的建议将成为现实,我们正在等待内政部批准这一建议。内政部的决定将是落实这一计划的最后及最终阶段,因为该决定已获得其它部委和部门的批准,例如外交部、旅游部和https://www.guancha.cn/life/2014_01_15_1998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