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化腾也列举了几个腾讯内部在开放问题上抢项目的例子。
2、70%的流量来自移动互联网,但移动互联网的收入只占整个互联网收入的10%-20%。这种“叫好不叫座,增量不增收”的现象曾经也让行业人有很多困惑。但看看Facebook,其目前已有40%的收入来自移动端,而Facebook移动的商业化也极大的拉高了Facebook的股价。最近俩月,股价一下子从25美元涨到50美元。Facebook是如何在手机端商业化的值得研究。
4、但腾讯也怕在投资者的高期待中摔倒。移动商业化,是趋势,但未必会那么快。腾讯的态度是,在移动端该投资该投入的还是去投资和投入,中短期的利润多一点还是少一点没关系。但千亿美金市值的确是压在头上的一根线,如果做不好,市值可能会跌到还剩百分之几个点,腾讯也压力很大。
5、有很多看似没什么的东西,其实背后更大的力量是在用互联网思维重新建立和定义。比如小米,它不是每卖掉一部手机,就完成一个生意,而是每卖掉一部手机,它的生意才刚刚开始。包括特斯拉,互联网化,智能化,充电的桩用服务形式去做,营销也是从精英用户开始口碑传播。这和深圳的电动汽车比亚迪,就不是一回事。
6、不妨去尝试调一个团队去做和自己业务、集团利益相冲突的创新项目。因为即使自己不这样做,也会有别人来这样做,迟早会冲击到自己。比如微软,Office是其最赚钱的部门之一,但苹果现在将Office类似的软件免费。这是一招错,后面步步被动。
12、“穿戴”比较火,但目前还是打动不了马化腾。从目前市场上的穿戴设备来看,主要还是缺少硬的需求,用户玩几次就不戴了。而用户对着“穿戴”来语音搜索,说:我要XXX,也觉得挺傻的,很多用户也不愿意在公众场合讲自己要干嘛,既傻,又有隐私顾虑。但腾讯内部依然在研究人工智能语音搜索。(画外音:公司老板看好不看好,与公司内部是否有团队去做,是两回事。腾讯是这样,小米也是如此。)
马化腾也列举了几个腾讯内部在开放问题上抢项目的例子。这个我就原文刊出,以免描述不准确。以下为马化腾关于此例的原话:
这个问题很实际,因为我们在想一个问题。肯定是很开放的,但问题是说开放出来的经营者为什么是你这家,而不是另外一家,因为跟你一样的公司很多,这就涉及到你怎么选择的问题,有可能是多家一起进来。
所以这个时候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要表态开放我没准备好,我觉得冒然开放的话大家都把这个东西搞乱了,因为所有人说要开放的时候,做完了怎么办,有没有想到有千千万万像你这样的公司都提同样的要求我怎么办如果只优待你的话,或者头两三个,其实也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所以我们有时候还要长远来看。我们两难,一是内部的人有时候不该他做的他抢,我们要适当解决;第二是开放出去之后,也可能有不公平,这个是挺为难的,但是我觉得慢慢摸索,一步步去做。
本文为腾讯董事局**马化腾2013年11月8日在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互访TCL站上的演讲。
以下为三小时讲话全文:
邀请我来这里是很好的机会,能跟各位企业家聊一聊,其实也不是什么演讲,最主要是希望能够跟大家互动交流,提出很多的疑问想向各位企业家请教。
移动互联网不只是延伸,而是颠覆
我们再看移动互联网,有些人说移动互联网就是加了“移动”两个字,互联网十几年了,它应该是个延伸。我的感受是远远不只是一个延伸,甚至是一个颠覆。看过去的PC互联网都已经不算太互联网了,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一个互联网,甚至以后每个设备都能够连上网络之后,人和设备之间、设备和设备之间的通信全部连接在一块,一切都连起来之后。这个还有更多的想象空间,现在还没到这个程度,还在慢慢摸索。
腾讯股价为什么炒的这么高?
改良肯定不行了,一定要有颠覆
每个企业都要给自己多一个准备
我们看为什么诺基亚曾经如日中天,2000亿欧元的市值,后来47亿美金卖掉了,我们看到他曾经很坚持说我一定不用安卓,我控制不住,它是别人控制的,我坚决不用,但后来衰落了。微软也是坚持说要维护我的Windows,还有Office,这是我的摇钱树,这两个是他最大的收入利润,不肯放弃,现在很被动。现在苹果刚发布新版本,里面什么的Office软件全部免费,以前还收钱。这是一招错后面步步被动,所以还是要做软硬一体化。
1000亿美金这个线,其实很恐怖的
O2O和手游发展特别快
穿戴我们觉得最近有点火,但是我都感觉好像还打动不了我,原来我买健康的设备,我买了好多送人,结果发现我自己不能坚持去戴,虽然可以监测身体状况,生病写了几次,发现原来也就是那样,算了不戴了,好像也很难,包括智能手表这些,我都感觉有个手机也够了,智能手表没什么意思。所以我现在还有点慢慢从很兴奋冷静下来,看形势。语音搜索,我也戴过,而且你戴了之后很反感,你一个人爽,我们所有人都觉得你在监视我,我觉得不太好,我这个是比较保守。
语音搜索突然也觉得这个是好的,但是有时候会觉得未必太好,比如说一个人说我要去干嘛干嘛,好傻,人一多我都不好意思这么说,而且也不私密,宁可按几下。我是觉得按道理我应该是支持,但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你跟他讲半天还什么什么,下次就自己输入算了。所以目前这个某些情况下可能可以用,但是我感觉离实用化还远,但是我相信一定会能解决,但是目前人工智能理解,人讲话的意图还没到这步,但我们自己内部也在研发这一块。
所谓的颠覆,是让你之前的产品和服务受到很大的挑战
我们原来也很不适应这种,为什么搞内耗嘛,这个东西打乱,不太想这样。但是两面看,因为有时候内部竞争还真的是瞎搞,是捣乱,也没看他做出什么,就是同质化,大家水平差不多,都是你搞我一下,我**一下,然后你不服我不服,最后谁都不成,这种还挺多的。我们是这样想,在大的环境变的时候,你的对手或者是假设你挑战你自己,假设你不在这个公司,你有什么破绽是我可能会抄你后面,可能不是完全一样的做法,但是你会非常难受,有些优势是成了包袱,有没有这样的动作,如果有的话就会怎么样,会怎么样,别人会出什么招,想出什么办法。当然这个东西其实也不能,因为我们看到很多都是同质化,大家水平、团队水平不是很高,往往做又做不好。
可以看到创新层出不穷,它跟每个人做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都是要走一个差异化的东西,说这个东西有没有吸引力不知道,也有些不成功的,还有很多看似好像一开始觉得很创新,但最后无疾而终,买的时候很贵,多少亿美金,最后也就无疾而终了。所以有时候真的,各个行业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个行业,因为我们不是十几岁的小孩,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喜欢,不懂。所以现在有时候要问小孩,怎么样,来做测试一下,觉得你们喜欢吗,你们的小伙伴喜欢吗,比我们还看得准。所以我想说,我们老的如果判断不出,起码要找人看,听他的意见。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我相信肯定能结合,因为怎么说呢,现在连3D打印都可以跟互联网结合,传统行业一样可以用互联网化推,这个我觉得要你们想,各行各业的导向我把握不准,甚至有时候不是跟互联网结合,但是用互联网的思想去做,刚才讲到线下餐饮,看海底捞,其实里面蛮多思想是互联网化的,是做得很极致,做的是口碑,那是可以的,这也是一种想法。
具体开放到什么程度?
所以这个时候是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现在要表态开放我没准备好,我觉得冒然开放的话大家都把这个东西搞乱了,因为所有人说要开放的时候,做完了怎么办,有没有想到有千千万万像你这样的公司都提同样的要求我怎么办?如果只优待你的话,或者头两三个,其实也是对其他人的不公平,所以我们有时候还要长远来看。我们两难,一是内部的人有时候不该他做的他抢,我们要适当解决;第二是开放出去之后,也可能有不公平,这个是挺为难的,但是我觉得慢慢摸索,一步步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