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的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领域正掀起“智慧校园”建设风潮,从高等院校到职业院校,甚至中小学,“互联网+校园”由概念走向实践,推动新一轮的学校管理革新,教学提质提效,赋能教育事业更好发展。
为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实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高效协同的办公平台,通过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的信息流程约束,规范管理过程,实现管理规范化、流程制度化,使学院办公效率大大提高;统一的数据采集展现平台,改变了学院传统办公模式,让学院所有的员工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在线进行业务数据的上报并通过统一门户进行展示,实现了学院数据、资源、信息的实时快速沟通共享。
一、学院简介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机电学院)坐落于长沙市万家丽北路,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完备,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万余人。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教学部等八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建成了深度融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汽车技术、智能制造服务四大专业群。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30个全日制专科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为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群,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示范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为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为全国机械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建设专业,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为省级精品专业。牵头制定了全国高职院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跟制造装备智能化和制造过程智能化的趋势,打造“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品牌,全面提升学院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度。
二、管理难点
高校信息化发展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六大保障措施之一,并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求“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实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信息通信技术使得高校的运行和管理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促进了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加快了信息与数据传递的速度,为人才培养一体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进一步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目前,高校在基于管理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上,按照服务对象主要为三个方向七个部分,三个方向为协同办公管理、协同学习管理和协同服务管理,而七个部分主要是:
校园网络基础
构建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身份认证
协同管理系统
综合信息门户平台
信息安全体系
规范的数字校园保障体系
高校信息化特点与难点
但是,统一平台后端的各业务应用之间并没有实现融合,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没有改变,业务处理的复杂度也没有降低。也就是说,业务系统只是将自己接入到平台而已,虽然实现了前端面向用户的统一,但后端业务仍然各自分立。概括来说,统一平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数据孤岛
高校许多管理部门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采用相对分立的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建设模式,没有共享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而且不同时期开发的信息系统在运行环境、开发语言、后台数据库系统等方面采用不同标准,致使各个部门的数据和信息散落在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中,并出现数据重复、不一致和碎片化等问题,造成数据可信度差、系统之间信息交换困难等瓶颈。业务部门既是应用系统的使用者,也是业务数据的管理者、维护者,对业务数据享有使用权——但现实情况是这种“使用权”变成了“所有权”,借用数据敏感、数据污染等各种不适宜开放的理由来阻碍数据共享。因此,当业务应用共享到数据中心后,由于校园各应用要素相对封闭,业务数据还是囿于系统内部,很难打破数据与教学、数据与科研、数据与管理、数据与服务之间的紧耦合关系,因此应用要素之间的数据交互少有发生,数据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2、应用孤岛
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只考虑到部门内部,无法实现多个部门之间的综合处理,出现各自为政的“应用孤岛”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工作效率,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随着高校信息化逐渐向应用和融合阶段推进,在各个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的需求日益强烈,如何消除已有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集成,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学院信息化蓝图
机电学院采用1个管控平台系统+N个专业信息系统建立学院信息化运营中台建设的总框架,建设机电学院门户,实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待办、统一事项处理、人员直接协作与业务展开,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学院信息化平台的互联互通。
在致力于协同管理的数字校园建设中,综合信息门户平台、数据平台、身份认证平台三部分为系统建设的关键。其中,综合门户平台为用户提供资源整合的统一门户,为各项管理系统的整合提供统一的出入口;数据平台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强大后台支撑,掌控着数字校园所辖管理系统的数据整理、查询、更新、修改与复用,为数字校园资源的整合和调用提供依据;身份认证是确保系统安全和用户使用安全的根本,是系统进行用户数据访问控制的主要手段。
在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协同办公、协同教学、协同服务等得以充分实现,并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教学和服务形式。基于协同管理的数字校园建设平台,不仅全面提高了高校日常教学、工作效率,还为资源整合与利用打造了方便、快捷、充实的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数字校园平台建设必将更多的面向个性化、数据化、生态化、智能化方面发展,以在传统教育、教学、办公基础上,打造一个基于全面协同,高效运行的数字化校园生态。
四、关键应用场景
统一门户集成
统一身份认证
行政办公
助力学院推行无纸化办公,经费申请和报销、人事请销假、用车审批、计划总结报送、休学退学处理等日常教学行政事务全部电子化,每年OA的发起数超1万,流程节点处理量达10万人次以上。为推广无纸化办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领导不签纸质报告,党委会、院长办公会不提供纸质方案。
流程绩效
机电学院要求协同办公平台内所有的行为管理实行流程绩效考核,依托于协同驾驶舱将机电学院过程行为数据、业务流程结果数据、系统使用数据集中呈现,满足学院中不通角色的不同管理诉求,对各部门和人员的流程发起数、处理速度进行打分排名,一键查看,满足学院精细化管理需求,促进学院整体进步。
业务管理员可以从流程,节点,部门,人员4个不同的角度查看流程的流转效率,同时,分布图,排名图,表格3种呈现方式,将流程间,节点间,部门间,人员间的效率对比。哪个流程效率慢,哪个节点慢,哪个部门慢,哪个人员慢,一目了然。
应用价值:协同驾驶舱,以人为中心,提供的行为效率测量工具,能够监测组织行为绩效和流程绩效,管人和管事两手抓,并将测量结果体系化反馈给管理者,职能人员,个体。管理者,个体可以对其跟踪和管理,分析它与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源头进行改善,进而提高组织的执行力。
分析云BI应用
五、整体应用价值
机电学院数字校园建设特色鲜明,具体如下:
二是以服务师生个性成长为核心,建设重点落脚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系统、服务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平台、学生的成长导航、教师的发展轨迹管理等。
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机电学院整改工作的进程得到加快,诊改效果更加明显。学校的诊改工作案例两次入选湖南省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年报,初步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的目标。
六、关键成功要素
学院使用协同系统经过近5年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信息系统的基础功能应用,在学校的战略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系统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辅助内部管理思想落地。
在提升学院硬实力的同时,坚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学院软实力;日常的工作管理、内部沟通协作、文件管理、审批管理、信息发布等都已深入应用,实现了学院内部高效协作、审批严谨规范、信息文档及时共享,成为学校内部管理有效的协同管理工作平台。
基于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机电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跟制造装备智能化和制造过程智能化的趋势,打造“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品牌,全面提升学院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