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协同数据共享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之路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的推广应用,教育信息化领域正掀起“智慧校园”建设风潮,从高等院校到职业院校,甚至中小学,“互联网+校园”由概念走向实践,推动新一轮的学校管理革新,教学提质提效,赋能教育事业更好发展。

为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实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高效协同的办公平台,通过致远互联协同运营平台的信息流程约束,规范管理过程,实现管理规范化、流程制度化,使学院办公效率大大提高;统一的数据采集展现平台,改变了学院传统办公模式,让学院所有的员工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在线进行业务数据的上报并通过统一门户进行展示,实现了学院数据、资源、信息的实时快速沟通共享。

一、学院简介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机电学院)坐落于长沙市万家丽北路,校园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完备,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万余人。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教学部等八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建成了深度融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智能制造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汽车技术、智能制造服务四大专业群。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梯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30个全日制专科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为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为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群,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示范特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为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为全国机械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创新建设专业,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为省级精品专业。牵头制定了全国高职院校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标准。

十三五期间,学院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跟制造装备智能化和制造过程智能化的趋势,打造“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品牌,全面提升学院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度。

二、管理难点

高校信息化发展趋势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六大保障措施之一,并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要求“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实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信息通信技术使得高校的运行和管理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促进了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加快了信息与数据传递的速度,为人才培养一体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进一步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目前,高校在基于管理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上,按照服务对象主要为三个方向七个部分,三个方向为协同办公管理、协同学习管理和协同服务管理,而七个部分主要是:

校园网络基础

构建数据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身份认证

协同管理系统

综合信息门户平台

信息安全体系

规范的数字校园保障体系

高校信息化特点与难点

但是,统一平台后端的各业务应用之间并没有实现融合,应用系统的业务流程没有改变,业务处理的复杂度也没有降低。也就是说,业务系统只是将自己接入到平台而已,虽然实现了前端面向用户的统一,但后端业务仍然各自分立。概括来说,统一平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数据孤岛

高校许多管理部门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采用相对分立的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上都采用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的建设模式,没有共享的应用架构和技术架构,而且不同时期开发的信息系统在运行环境、开发语言、后台数据库系统等方面采用不同标准,致使各个部门的数据和信息散落在各自独立的信息系统中,并出现数据重复、不一致和碎片化等问题,造成数据可信度差、系统之间信息交换困难等瓶颈。业务部门既是应用系统的使用者,也是业务数据的管理者、维护者,对业务数据享有使用权——但现实情况是这种“使用权”变成了“所有权”,借用数据敏感、数据污染等各种不适宜开放的理由来阻碍数据共享。因此,当业务应用共享到数据中心后,由于校园各应用要素相对封闭,业务数据还是囿于系统内部,很难打破数据与教学、数据与科研、数据与管理、数据与服务之间的紧耦合关系,因此应用要素之间的数据交互少有发生,数据的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

2、应用孤岛

各个部门的业务流程只考虑到部门内部,无法实现多个部门之间的综合处理,出现各自为政的“应用孤岛”现象。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学校的管理工作效率,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随着高校信息化逐渐向应用和融合阶段推进,在各个系统之间实现数据共享和交换的需求日益强烈,如何消除已有的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集成,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学院信息化蓝图

机电学院采用1个管控平台系统+N个专业信息系统建立学院信息化运营中台建设的总框架,建设机电学院门户,实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待办、统一事项处理、人员直接协作与业务展开,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学院信息化平台的互联互通。

在致力于协同管理的数字校园建设中,综合信息门户平台、数据平台、身份认证平台三部分为系统建设的关键。其中,综合门户平台为用户提供资源整合的统一门户,为各项管理系统的整合提供统一的出入口;数据平台作为数字校园建设的强大后台支撑,掌控着数字校园所辖管理系统的数据整理、查询、更新、修改与复用,为数字校园资源的整合和调用提供依据;身份认证是确保系统安全和用户使用安全的根本,是系统进行用户数据访问控制的主要手段。

在数字校园的建设过程中,协同办公、协同教学、协同服务等得以充分实现,并改变了传统的办公、教学和服务形式。基于协同管理的数字校园建设平台,不仅全面提高了高校日常教学、工作效率,还为资源整合与利用打造了方便、快捷、充实的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数字校园平台建设必将更多的面向个性化、数据化、生态化、智能化方面发展,以在传统教育、教学、办公基础上,打造一个基于全面协同,高效运行的数字化校园生态。

四、关键应用场景

统一门户集成

统一身份认证

行政办公

助力学院推行无纸化办公,经费申请和报销、人事请销假、用车审批、计划总结报送、休学退学处理等日常教学行政事务全部电子化,每年OA的发起数超1万,流程节点处理量达10万人次以上。为推广无纸化办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领导不签纸质报告,党委会、院长办公会不提供纸质方案。

流程绩效

机电学院要求协同办公平台内所有的行为管理实行流程绩效考核,依托于协同驾驶舱将机电学院过程行为数据、业务流程结果数据、系统使用数据集中呈现,满足学院中不通角色的不同管理诉求,对各部门和人员的流程发起数、处理速度进行打分排名,一键查看,满足学院精细化管理需求,促进学院整体进步。

业务管理员可以从流程,节点,部门,人员4个不同的角度查看流程的流转效率,同时,分布图,排名图,表格3种呈现方式,将流程间,节点间,部门间,人员间的效率对比。哪个流程效率慢,哪个节点慢,哪个部门慢,哪个人员慢,一目了然。

应用价值:协同驾驶舱,以人为中心,提供的行为效率测量工具,能够监测组织行为绩效和流程绩效,管人和管事两手抓,并将测量结果体系化反馈给管理者,职能人员,个体。管理者,个体可以对其跟踪和管理,分析它与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源头进行改善,进而提高组织的执行力。

分析云BI应用

五、整体应用价值

机电学院数字校园建设特色鲜明,具体如下:

二是以服务师生个性成长为核心,建设重点落脚在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系统、服务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平台、学生的成长导航、教师的发展轨迹管理等。

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机电学院整改工作的进程得到加快,诊改效果更加明显。学校的诊改工作案例两次入选湖南省高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年报,初步实现了智能化、数字化的目标。

六、关键成功要素

学院使用协同系统经过近5年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信息系统的基础功能应用,在学校的战略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系统提供了科学的决策支持、辅助内部管理思想落地。

在提升学院硬实力的同时,坚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学院软实力;日常的工作管理、内部沟通协作、文件管理、审批管理、信息发布等都已深入应用,实现了学院内部高效协作、审批严谨规范、信息文档及时共享,成为学校内部管理有效的协同管理工作平台。

基于十三五期间,学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机电精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跟制造装备智能化和制造过程智能化的趋势,打造“智能制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品牌,全面提升学院对行业发展的贡献度。

THE END
1.学术理论智慧教育引领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思路与推进策略在职业院校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学习环境建设的系统架构从“云+端”转向“云、网、端”和“云、台、端”,正在向“云、脑、端”的形态演进。其中,“云服务”主要提供网络学习空间、教学信息资源、在线帮助等基础服务;“智能大脑”是通过作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3MDU4MTgwOA==&mid=2247518239&idx=4&sn=ce667111473ef7bb41ea8376c6c792eb&chksm=cfd7283a1f9d76181a33e0796da793f6fbed393aab3283889fe531d0b54349382bfb6155f0af&scene=27
2.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进展情况报告.pdf园建设更是对培养学生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报告 将从数字校园建设的意义、目标、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四个方面进行 分析和说明。 一、数字校园建设的意义 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是了解高等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的需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构建教育管理新格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16/8057115107006120.shtm
3.职业院校数字校园的建设内容有哪些?职业院校数字化应该怎么做呢?国家在2015年就出台了相关规范,再结合一批标杆职业院校的建设情况,建议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做。 一、校园信息化基础设施 1.校园网路全覆盖 校园网络应覆盖到所有教学、实训、活动和办公场所。可采用以太网或光网络技术,骨干万兆或更高带宽,千兆到终端,出口带宽应满足教育教学https://zhuanlan.zhihu.com/p/413396503
4.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方案项目建设概述 教育部于2020年6月发布新版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新版规范在原版的基础上融入了最新的信息化技术和发展趋势。例如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VR/AR、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如今这些革命性的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数字校园已成为办学的基本条件,特别是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已成为支撑教育http://www.360doc.com/content/21/0626/10/75952871_983769396.shtml
5.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专业设计开发运维和服务厂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智慧校园平台_数字化校园平台 根据教育部发布教职成〔2017〕4号文《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中要求“加快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鼓励职业院校建成集行政、教学、科研、学生和后勤管理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支持学校实施校企合作信息发布、项目管理、顶岗实习管理、人力资源http://www.njsuwen.com/zhxyglpt/
6.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借鉴多年数字化校园建设经验和技术积累,并融合先进的管理理念进行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将实现校园内各类应用软件高效集成和数据资源高度共享,为学生、老师、行政办公人员、学生父母、来访用户及相关应用人员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信息服务,并为高校领导提供智能决策分析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渭南职业https://jwc.wnzy.net/info/2010/4739.htm
7.武汉市财政学校职业教育质量报告(2023)优化校园文化。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从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质文化,到校风、教风、学风的营造及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的形成,全面发挥文化育人作用,以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设班级文化。以班主任和学生为主体,共同参与班级文化设计。开辟班http://www.whsczxx.com/jiaoyuzhiliang/859.html
8.浙江信息工程学校2022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这一年,学校荣获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第一批实验校、全国无废校园等市级以上荣誉33项,教职工荣获市级以上荣誉106项。学校努力发挥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保障作用,牵头成立了湖州“共富”职教中心,助力“优教共享https://yun.zjer.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sid=3633000042&id=15283404&cid=75292&bid=7
9.喜报:我校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2020年12月8日,从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传来喜讯,我校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信息化发展中心王俊松主任获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工作成绩突出人员“。 为进一步发挥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关于开展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项目总结工作的通知》(教电馆[2020]23号)和https://www.njcit.cn/2020/1209/c3985a116598/page.htm
10.我院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暨全国职业教育智慧大脑3月16日,由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指导,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暨全国职业教育智慧大脑院校中台对接培训工作会”在湖南长沙隆华国际酒店召开。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明,智慧校园中心副主任杨健波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旨在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升职业教育数字化水平,进一步推进https://www.gzsdzy.cn/n123/20230318/i26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