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温州市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社会事业局)、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社会事务综合服务局、浙南产业集聚区文教体局,市局直属各学校(单位):

现将《温州市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温州市教育局

2022年2月28日

温州市中小学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精神和《温州市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实施方案》有关部署,推进温州市中小学新一代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结合温州“未来教育”和创客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新时代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战略部署,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课程普及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加快构建温州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相互赋能、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育人模式变革,大力推进未来创新人才培养,打造温州教育高地、打响“学在温州”品牌。强化基础教育阶段数字人才支撑,助推温州“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城市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工具性与价值性融合,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生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满足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需求。

坚持协同开放。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基础教育与高校、科研院所、人工智能企业的协同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和机制,扩展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广度与深度。

坚持系统推进。以温州创客教育“五个一”工程实施完成及全国“青少年创客教育生态区域”成效为基础,加强新时期创客教育迭代升级顶层设计,系统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生态建设。

坚持引领发展。充分发挥温州创客教育人才和资源汇聚的优势,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特色发展总体思路,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加强人工智能教育研究,引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的理论创新、技术突破与应用示范。

二、主要目标

准确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方向,持续推动温州创客教育迭代升级发展,打造区域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温州模式”。启动实施温州市中小学校人工智能教育“五个一”工程,即打造“一校一AI课程、一校一AI团队、一校一创新项目、一校一智能空间、一校一品牌活动”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

到2023年,培育700所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60所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构建形成区域特色鲜明的“基础普及类、社团拓展类、综合提升类”校园人工智能教育三阶课程体系,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完备;到2025年,培育1000所人工智能实验学校,100所人工智能教育示范校。全市中小学实现人工智能课程全普及、人工智能实验室全覆盖,融合应用研究不断加强,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温州人工智能教育区域普及的“温州模式”在全省形成示范引领辐射效应,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知名度。

三、主要任务

(一)打造全市人工智能教育云平台

1.统一构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平台。依托一线AI企业在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能力和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与课程,集人工智能教育备授课、教学资源中心、编程创作中心、AI训练中心、智能师训等功能于一体,全市普及推广人工智能教育。

(二)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的实施

4.推进人工智能课程普及。将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纳入各县(市、区)教育发展规划与学校教学计划,列入中小学课程内容中,在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等已有课程和教学创新活动中适当增加人工智能教学内容。促进人工智能课程顺利开展,确保课程开设制度化、教学实施规范化、活动开展常态化。

5.开发项目化学习资源。结合地方特色、学校文化、特色培育与多样发展,以深化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创新为重要突破口,坚持推进多样化有特色的人工智能项目化体系建设。依托学校拓展类课程,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开发基于校本的人工智能项目化学习资源。组织举办创新项目评比,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创新项目。依据浙江省编信息技术教材人工智能模块内容,开发各级段普及类课程辅助资源包和创新教具,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在K12年级的普及化、常态化开展。

(三)加强人工智能教育师资建设

6.培育三层次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将人工智能教育师资建设纳入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重要内容,制订人工智能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增设人工智能(创客)专兼职教育教研员岗位,师训部门开展人工智能师资专项培养。分层次培养人工智能教育师资队伍,设立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研修班、AI教学能力提升班,逐步培育一批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名优教师,多途径、多形式、高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针对普及性人工智能师资进行人工智能知识技能体系化培训,并进行培训评价和考核认证。

7.培育指导师教研团队。市县教研部门要把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教研范围,建立人工智能教育教研组,以项目化、跨学科整合等方式组成教研团队,积极组织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研究活动。各校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结合各自优势和资源特点,借助人工智能专业领域的专家力量和技术支持,努力探索新课程环境下的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方式,构建以项目式学习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新模式,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教育教学质量。

8.建立健全指导师激励机制。贯彻《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引领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引领教师深化教育教学和课程教材创新,将“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理念融入学科教学,促进创客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与学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四)推进人工智能基础建设和示范引领工程

10.多路径实施人工智能空间建设。有条件的学校新建“人工智能实验室”,场地不足的学校升级迭代学校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整合形成人工智能实验室、人工智能学习空间、人工智能体验馆等。依托智慧校园建设推进,构建包含课程资源、实验硬件、网络平台、学习空间等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11.培育认定人工智能示范校100所。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特色发展”的原则,组织创新意识强、软硬件条件相对好的学校,开展人工智能实验校创建,开设系统的人工智能课程,组织学生社团活动,促进人工智能在学校管理及教学中的应用,形成鲜明的人工智能教学及应用特色。以人工智能示范校为中心,成立若干个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校,积累可推广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案例,探索新时代下人工智能教育推进策略、创新人才培养的典型途径。

12.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突出人工智能教育在推进温州创建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的内涵发展要义,促进人工智能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领域的深度融合,推进教育全方位变革。基于人工智能、学习过程数据及分析技术,推进教学智能化和学习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灵活多样、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即时提出、诊断并解决教学问题,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育管理的数据融通和整合应用,实现基于大数据和分析技术的教育治理。全方位构建对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实施大数据支持的智慧测评。

(五)促进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

13.建立素养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学生的素养评价方式,建立评估指标模型,完善评价量表和指标体系,实施人工智能素养评估,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以评促用”。

14.搭建师生创新教育平台。各校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人工智能学习环境,打造贯穿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创业创新的育人生态闭环模式。积极开展形式多种的人工智能拓展活动、组织不同层级的交流、竞赛活动,举办优秀教学成果展等,创设多元化的探索主题和实践环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人工智能领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全面培养学生探究、沟通、创新和协作能力。鼓励学生对人工智能进行深入探索和学习发展,支持参与各项有品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教育类竞赛,发现和培养人工智能优秀创新人才。

(六)打造人工智能教育品牌

15.成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中心。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由温州市教育局发起,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各中小学等机构遴选优秀人员组建温州市人工智能教育专家智库和工作团队,指导全市各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研发、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课题研究、融合应用等工作,为一线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6.树标杆育亮点。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特色发展、典型引路”的思路,培育亮点,树立标杆,以点带面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发展,做亮温州人工智能教育品牌。成立人工智能教育联盟,搭建人工智能教育交流共享平台。建设跨区域高水平交流平台,开展多层次国际、国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创客教育展示活动、人工智能夏令营等活动,筹办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人工智能联赛,高质量办好青少年创客文化节、科创春“玩”等活动,打造创新型文化品牌。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完善组织领导机构,适度超前、注重创新、兼顾特色,统筹推进创客教育迭代升级和人工智能教育普及工作。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基教、人事、教研、师训、技术等部门协同合作,全力做好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空间建设和软硬件配备,全面加强要素保障。

(二)加强经费保障。各地要切实落实国家关于财政经费可用于购买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政策,加大财政经费投入,设立人工智能教育专项预算,确保人工智能实验校建设发展经费,用于课程开发、耗材添置、师生教学实践和应用研究等。

(三)加强督导考核。将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智慧教育工作重点工作,并纳入教育科学和谐发展考核,将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情况列入各级各类教育创新建设重要内容,纳入相应评估认定指标。及时做好经验总结提炼,创新推广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THE END
1.教育部部署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 通知明确,要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进一步完善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鼓励各地各校将https://paper.dzwww.com/ncdz/content/20241216/Articel03005MT.htm
2.2024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典型案例发布为发掘一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应用的典型案例,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简称“中国信通院”)、人民日报《平安校园》杂志,面向社会开展了2024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典型案例征集活动。http://www.cww.net.cn/article?id=596253
3.树典立新!2024中小学教育数字化优秀案例征集中……教育数字化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满足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提升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 今年,广东遴选20个中小学校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实验区,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试验,目标是将有益经验http://k.sina.com.cn/article_5787187353_158f1789902001sujm.html
4.AI技术赋能,智慧教育智慧成长教学科学教师学校ai技术立德树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AI)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AI技术赋能教育,推动了教育方式的深刻变革,促进了个性化学习的深入发展。本文将深入探讨AI如何推动智慧教育和智慧成长,分析其在教育中的应用场景、技术优势及发展前景。 近年来,AI技术已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涉及内容涵盖智能辅导、个性化教学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G8RN6V05561Z58.html
5.发挥示范共建作用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普及2017年以来,湖北省百余所中小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在其中发挥了示范、服务作用。2019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牵头申报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项目,“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应用实践共同体”获批立项,围绕“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普及、普适、普惠”的目标,共同体成员单位同心协力、积极开展活动,聚https://www.edu.cn/info/zt/gtt/202111/t20211104_2171740.shtml
6.示范高中8个教学案例入选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优秀教学案例示范高中8个教学案例入选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优秀教学案例 日前,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公布福建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名单,示范高中入选8个优秀教学案例,分别来自福州一中、福州八中、厦门外国语学校、厦门六中、厦门二中、晋江养正中学、泉州一中、莆田二中。https://www.fjedusr.cn/jianshechengxiao/6185.aspx
7.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实验室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装备广州飞瑞敖15年口碑,全国1000多所高校实验室建设案例,专注于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核心技术研发、销售及服务,打造“六位一体”人工智能课程服务体系,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及师资培训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人工智能教育城市合伙人、培训机构转型课https://www.frotech.com/
8.重磅!“2023年度济南教育大事”评选结果来啦!澎湃号·政务7.高新区人工智能教育示范中心落成 8.章丘区成功实现校车公司化改革 9.市中区东西部教育协作擦亮“新样本” 10.平阴县优化城乡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 2023年度济南教育大事事迹展示 市域层面 入选事件1 济南市关爱激励中小学 (幼儿园)教师成长“出实招”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864545
9.最新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申报材料1、最新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申报材料1.创建目标(在现有基础,提出新的创建目标,300字以内)第一,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的开发设计,推进人工智能课程在学校的实践。第二,进一步组织更多专业教研力量,积极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的师资培养、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模式创新、技术平台开发等专业问题的研究和实践,积累有效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08555113.html
10.广东启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其中,将在全省建设2个省教育数字化示范区,每个示范区各建设20所示范校;并在全省建设20个“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 将建设20个“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区 今年3月,教育部启动国家中小学平台全域应用试点工作,以数字化助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广东成为全域应用试点之一,建设全域智慧教育示范区。 https://news.southcn.com/node_35b24e100d/570e257241.shtml
11.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官网青少年挑战赛官网1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首页 2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NOC) 3 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 http://www.worldrobotconference.com 4 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 https://blog.csdn.net/dllglvzhenfeng/article/details/127315860
12.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发展中以《艺术课程标准》为导向的人工智能课堂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 号】对学校艺术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加强人工智能与传统绘画技巧及美术教学的融合,针对北京市中小学美术学科智能性教学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当前中小学美术教师在一线创新https://www.eol.cn/news/hot/hangye/202401/t20240124_25563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