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工智能与学校教育

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非常迅猛。因为一个国际项目,最近对于AI在教育领域的出现,作了一点扫描,下面是一些初步的观察。

A.把AI作为未来需要的一门知识来学习

一、AI作为课程。也就是把AI作为一个科目,让学校可以有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已经有科技公司,编写了颇为完整的AI课本,供学校使用。在内地,也的确有些城市,在学校里设立了AI课,作为正规的科目。

二、把与AI有关的原理或者知识,融入现存的科目里面。例如把编程(coding)有关的原理,融入到数学学习里面。不过,目前这似乎只是一种设想,真正成事的,还在小范围的试验阶段。

三、通过应用AI,学习AI。最典型的是在小学做种种机器人的游戏、设计、应用、剖析、创造。这在国内香港的小学非常普遍。对于通过机器人的活动学习AI,有不同的意见。有科学家不认为这是学习AI,也有觉得这才是学习AI的正途。这里面有对于「学习」这个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也有负责的老师会有不同的认识、阐释与设计。

B.AI应用于教育

四、AI应用于教育行政、学校管理。这方面严格来说,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

五、AI用于改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2.帮助人类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人工智能可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头到尾纪录下来,让学生可以自我反馈,让教师可以观察从而改进教学,也让研究人员可以追溯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特点,可以因此产生有关学生学习的大数据,从中提炼出学生学习的规律。如果没有人工智能,只能靠教师的经验,观颜察色,加上推测,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学生也可以对于自己的学习过程,毫无认识。

3.人工智能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例如很多人工智能的设计,在于减轻教师的批改工作量。这属于替代人类劳动的一部分。

4.人工智能若与虚拟技术结合,可以大幅度增加学生的经历。原来许多受地理距离和历史时代隔绝的情景,都可以通过科技的创造,让它们在学生的观感中再现。也可以通过科技,缩短非常长的和放长非常短的物理或生物过程,以供肉眼观察。

但是人工智能这些积极的作用,又会带来一些问题,不可不注意。

第一、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可以允许而且要求对学生有精准的观察、量度与干预。这种精确度,是教师无法达到的。问题是,教育的过程,精准一定是方向吗?精准的教学就是优质的教学吗?精准,是教师追求的吗?

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带有不完整、不完美、不精确的部分,有经验的教师,懂得如何在大体正确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缺陷;除非如此,就难以要求学生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看到一名学生的发展大方向,而不一定「精准」地计较学生的每一个细节。

第二、假如把注意力放在精准化,会不会把一些过时的、保守的元素加以固化了。例如假如不断地研究考试的精准化,会不会结果把考试固化了。这个研究过程,技术上是没有过错的,问题是,对于考试改革的大方向,是促进了,还是固化了?

第三、人工智能既然是科技,当然讲究客观性。在不少谈论中,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传统教学里面教师的人性、情感一面。这些主观因素,往往是学生是否成功的关键。老练的教师,会从许多方面综合看每一名学生,而不是分析性地把学生看成是一堆指标的合成。

第四、科技的精准性,往往需要观察每一名学生的「精准」表现。现在大陆内地已经出现了全面监察学生表现的课堂,包括学生的面部表情,用以观察学生的情绪。如此,在其他社会就不一定行得通,因为涉及私隐。

第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在不经意之中,点点滴滴不断在改善的;里面也会有很多点滴创新,几乎无日无之。而改进与创新的天地是无穷无尽的,要机器人做到这一点,是否有点过分?

第六、再说,与人工智能几乎是同步发展的虚拟技术。假如我们只是强调虚拟的经历可以替代现实的经历,会不会学生就更加不必去接触现实的社会和自然界了?看过一些设计,让学生进入虚拟的自然界。是否学生将来就不需要真正接触自然界?

以上几点,只是不成熟的观察。背后也许存在四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现在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是技术作主导,是科技界主动进入教育。

教育界觉得有需要而要求引入科学技术的,鲜见(去年介绍的上海刘京海的「学程包」,是少数的特例之一)。因此,往往是技术人员很有热情去拓宽技术的应用,而教育界只是被动地接受;又或者教育界觉得这是新颖的东西,是向前发展的方向,因此必须努力追上,而没有细想是否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

第二类问题:从教育界本身看,前述的问题,似乎也暴露了目前教育、课程、教学的前瞻方向不够明确。

环顾一下,全球来说,似乎研究宏观政策与规划的比较多,但是对于微观的教育元素,例如课堂教学、学习经历、考试测评,下一步应该如何走,甚少前瞻性的讨论。没有强烈的意愿,甚至没有摸索的方向,因而也没有明确的界线,去辨清到底哪些技术是促进了教育的,哪些其实只会让教育原地踏步,甚至妨碍前进。

第三类问题:又回归到本栏不断倡议的──要发展学习科学。

不论是教育界还是技术界,科技用于教育,归根到柢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假如我们对于学生的学习,只是想当然的假设,或者是未经思考的猜想,那技术的发展,肯定不会使教育往前走。目前看到的AI在教育的应用,绝大部分(也许没有夸张)只是按照知识内容的逻辑结构设计程序。知识的逻辑流程,与学生的学习流程,不是同一回事。

第四类问题,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机器人能否代替教师。

在幼儿阶段,似乎肯定不可能,因为人与人之间赖以互相呼应的镜像脑细胞,不存在于机器之中。近来参加不少有关科技的会议与讨论,不禁感到,机器是否会代替人这个问题,在科技界好像是不言而喻的、理所当然的。真的吗?人类为什么打算用机器来取代自己?其实也许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也许这是一个盲目的假设。

THE END
1.关注教育!“人工智能”将带来哪些重要改变?当前,多数人工智能教育产品主要集中在自适应学习领域,它们通过智能算法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反馈。然而,教育的目标远不止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的全面发展,如社交技能、心理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培养。而现有的人工智能教育产品在这些素质方面的培养则显得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DczMTc4NA==&mid=2657870849&idx=1&sn=6e9806acddc04a9b4405a04b19151e30&chksm=bc7c81254c8306fe6a370d023480911faaf797c15957e9b0ddb27d9050be248cce10c7f6d80f&scene=27
2.“人工智能+”行动,教育何为(下)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正逐步超越其作为技术工具的传统角色,成为推动教育转型和革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基础教育应该如何应对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中小学教师又该如何有效开展人机协同教学?智慧教育专刊特约请专家、学者就此展开讨论,敬请关注。 http://www.jyb.cn/rmtzgjyb/202404/t20240420_2111183842.html
3.加快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理论对教育系统来说,人工智能是把“金钥匙”,它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将人工智能素养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内容,设置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拓展教育资源和空间,还可以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创新型人才。https://www.workercn.cn/c/2024-04-05/8211489.shtml
4.人工智能科技教育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据悉,腾研班是腾讯教育腾实学院推出的短期训练营系列标杆课程,首期由腾讯教育主办,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协办,为期5天,围绕“科技与教育的智慧交融”的主题,与60余位来自全国各高校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领导和骨干教师展开深度交流据悉,本届腾研班的课程由腾讯公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information/%E4%BA%BA%E5%B7%A5%E6%99%BA%E8%83%BD%E7%A7%91%E6%8A%80%E6%95%99%E8%82%B2
5.现场高校人工智能教育澎湃前行—2021(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教育?4月23-24日,2021(第二届)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大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际合作研究分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指导,中教全媒体主办,阿里云、慧科集团协办。http://www.cedumedia.com/i/31337.html
6.当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科技让学习成为美好体验近日,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一起教育科技作为人工智能+https://3w.huanqiu.com/a/b97902/9CaKrnKkEVs
7.2021“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大会成功举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一带一路”人工智能创新联盟、陕西省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陕西国博政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承办;陕西省自动化学会、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西安人工智能研究院、教育部电子信息教指委人工智能专家咨询https://zsb.xidian.edu.cn/info/1034/3106.htm
8.科技向善:国际“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新路向——解读《教育中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ProFuturo在2019年移动学习周期间发布的《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工作报告,阐述了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给教育领域利益相关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给教育利益相关者带来的机遇包括:应用人工智能协作环境与智能辅导系统、信息管理系统改善学习,促进师生数字能力发展,加快更新教育计划与https://www.zhuanzhi.ai/document/0b30f834623e1945c4c65b2947056d6f
9.第一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论坛暨AI教育科技成果展管理全过程、全环节的指导精神,学科网联合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行行AI、北京理工大学基础教育管理中心,于2024年8月23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举办第一届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论坛暨 AI教育科技成果展,以“AI 强校大时代——用新质生产力打造金钥匙强校”为主题,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创新应用https://m.zxxk.com/activity/aijydh/
10.“人工智能+”行动,科大讯飞发布信息科技教育解决方案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信息科技”“科学教育”更是在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中频繁出现。作为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科技承担着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使命。当前,全国各地积极推进相关课程建设与应用普及落地,但也面临着专业教师、教学资源匮乏,以及评价难等众多挑战。 https://edu.iflytek.com/about-us/news/company-news/731.html
11.优必哑技AI教育的“攻城略地”优必选科技AI教育的“攻城略地” “教育不是一个风口型行业,而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行业。真正做好人工智能(AI)教育,首先要立足于教育本身。AI教育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AI只是一个切入口”,优必选科技高级副总裁、产品与解决方案部负责人钟永告诉PingWest品玩。https://www.pingwest.com/a/193303
12.2024年,教育科技迎来九大值得关注的趋势先进的教育科技有机会改善全球数亿儿童和成人的学习成果。 2024年,教育科技领域经历着变革与创新,从人工智能的全面渗透到游戏化学习的兴起,再到职场在线学习的持续增长……种种趋势正在引领教育行业迈向新的未来。 那么,今年教育科技领域最受关注的趋势是什么呢? https://36kr.com/p/2986806745309697
13.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用AI给出了答案……人工智能时代,教育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随后,学生将该问题输入了人工智能软件,用AI自动生成的答案来回答老师。 这是发生在课堂中的真实案例,这样的场景也引发了教师们的进一步思考。 身处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教师如何将科技与教育相融合?课堂教学中是否需要引入人工智能?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132744
14.江苏:把握前沿夯实基础人工智能为教育赋能!1月11日,教育部公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共推荐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其中,江苏省6所学校入选。 作为教育强省,江苏始终关注教育与科技发展前沿,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深度融合。 https://www.cqcb.com/jiangsusheng/2024-01-12/5480082_pc.html
15.小米鸭AI小米鸭AI,云物大智教育科技自主平台,服务于人工智能教育产业,为师生开创一个云端培训学习的教育平台。http://www.xmy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