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根据上级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作业、手机、睡眠、读物、体质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五项管理”工作制度。

一、手机管理篇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关手机管理的具体要求如下:

1.原则上学生不将手机(智能手表)带入校园。因上下学路途较远而确实需要使用手机等各种原因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并经学校批准后方可携带至多1部手机进入校园。

2.进入校园后,学生一律不得使用手机。早自修前应将手机关闭,放入教室内手机柜抽屉的指定格子里,班干部对存放手机拍照留存保管信息,抽屉上锁,统一保管。放学前班主任将手机柜钥匙交给班干部,学生自行领回手机,不可代领,走出校园方可使用。

3.如在校期间因特殊情况确需使用手机的,向班主任申请后使用,使用后仍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

5.校内外各类考试中,手机应关机且根据监考教师的要求放在指定位置。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将被认定为考试违纪;在考试过程中使用通讯设备,将被认定为作弊。

6.如发现学生在校园里有违规使用手机或带入课堂的,学校教职工应该当场制止并妥善保管手机,交给德育处后,由德育处将通知家长来校领回手机,家校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监督和管理。

7.对于违规携带或使用手机的学生,视情节轻重,将按照《上海市金陵中学违规惩戒及纪律处分要求(试行)》执行。

附件:上海市金陵中学学生携带手机申请书

学生签名_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_

XXXX年X月

二、作业管理篇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简称“双减”)工作部署,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上海市教委《进一步加强本市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市教研室《上海市中小学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学校将加强本校作业管理,持续提高对作业功能和作业品质的认识,持续提升学校作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现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提高作业管理水平

1.建立工作机制

2.健全制度建设

建立作业公示制度,严控作业总量;建立作业档案制度,覆盖选编、布置、自做、批改、分析、讲评、辅导、调查等全过程;完善学校教学评价制度,将作业设计、批改和反馈情况纳入对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实绩的考核评价。

合理使用市教委审查通过的教辅材料,不断加强校本作业资源建设;不得推销或组织购买未经审查通过的教辅材料,不得使用未经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的学习类APP布置作业。

4.统筹作业总量

5.正确引导家长

(二)、加强作业内涵建设

1.提升作业设计能力

(2)优化结构,探索设计差异化作业。坚持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兴趣和能力特点,设计“弹性作业”,探索可选择的差异化作业,优化作业结构。

(3)丰富类型,创新设计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不同类型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不断丰富作业类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明确作业布置和批改要求

(1)布置要求。对学生应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独立、按时、规范、整洁。同一备课组书面作业类型和格式应基本统一;对无故不做或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进行批评教育并补做;对独立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教师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不得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辅导作业。

(2)认真批改。教师应及时认真批改所有学生提交的书面作业,做到作业全批改和复批;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要先做,至少做到心中有数;教师的批改要正面引导,有启发性激励性和指导性;教师要规范使用批改符号,批语准确醒目,要有批改日期。

(3)及时反馈。教师对学生作业中普遍性的错误要在课内讲解纠正,对个别学生的错题提倡个别辅导;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学生订正后教师要及时再批。

3.作业的检查

(1)检查要求。作业检查应该包括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学生作业重点检查:规范与整洁、正确率与订正;教师批改重点检查:作业是否恰当、批改率是否达到100%、是否有订正要求,及学生订正后教师是否有复批。

(2)检查流程。教导处统一指定检查日期与检查范围,确定每次检查重点,教研组长填好对应的《学生作业检查情况表》(见附件),教导处及时反馈检查结果,对优秀的学生作业和教师批改情况应予鼓励表彰,对作业布置与批改中存在的问题要予以分析总结,要帮助教师积累经验,发现问题。

(三)、加强作业的专业研讨

1.研究作业品质

加强作业品质的研究。从基于标准、优化结构、丰富类型三个层面研究作业设计标准;从流程、属性、方法、机制等方面研究作业设计的规格。

2.纳入研训范围

学校将提高教师作业设计能力纳入教研、科研、师训范围,指导教师准确理解课标和教材,通过作业的可视化技术路径、校本教科研、自我反思等途径提升作业设计与命题能力,作为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之一。

3.共建优秀资源

鼓励教师研发校本化作业资源,做好共建共享校本作业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障,定期开展调研和表彰活动。

附件:金陵中学学生作业检查情况记录表

范围:抽查

重点:教师批改和复批的规范

班级

抽查

数量

作业本

名称

作业量

教师批阅情况

教师复批情况

全批全改

标注日期

学生订正

教师复批

亮点特色记录:

填写要求:

1.抽查数量:单本作业本的抽查数量

2.作业本名称:如练习部分(配套)、作文本等

3.作业量:a表示作业有超量现象;b表示作业量适当;c表示作业量不足

4.教师批阅情况

(1)全批全改:a表示全批全改;b表示部分批改;c表示没有批改

(2)标注日期:a表示全部标注;b表示部分标注;c表示没有标注

5.教师复批情况

(1)学生订正:a表示全部订正;b表示部分订正,存在订正缺漏;c表示没有订正

(2)教师复批:a表示全部复批;b表示部分复批,存在未批情况;c表示没有复批

教研组长签名:

三、读物管理篇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现就学校加强读物管理做以下规定:

1.激发阅读兴趣。学校通过读书征文、露天书市等活动,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2.科学推荐读物。学校加强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推荐程序是“初选—>评议—>确认—>备案”。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

3.加强图书馆建设。学校定期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的使用率,加强图书室建设。定期统计汇总师生借阅图书情况,优化购书环节,提高图书的借阅率。鼓励班级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4.建立督查机制。学校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加强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建立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报备制度,畅通监督渠道。

附:课外读物管理“负面清单”

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污蔑、丑化党和国家领导人、英模人物,戏说党史、国史、军史的;

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有反华、辱华、丑华内容的;

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的;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存在违反宗教政策的内容,宣扬宗教教理、教义和教规的;

存在违反民族政策的内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不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

宣扬个人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观点,存在崇洋媚外思想倾向的;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存在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导向问题的;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存在科学性错误的;

其他有违公序良俗、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

四、睡眠管理篇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关于“五项管理”的工作要求,现就学校加强睡眠管理做以下规定:

3.加强睡眠监测督导。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睡眠管理与指导工作,将学生睡眠状况纳入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教育质量评价监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生睡眠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保障学生良好睡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要求

8:00~8:40

第一节

8:50~9:30

第二节

9:30~10:00

大课间体育活动

10:00~10:45

第三节(含眼保健操)

10:55~11:35

第四节

11:35~12:00

12:00~12:30

午休

12:30-13:10

第五节

13:20-14:00

第六节

14:10-14:55

第七节(含眼保健操)

15:05-15:45

第八节

15:55-16:35

第九节(课后延时服务)

16:45-17:30

第十节(含室内操,课后延时服务)

五、体质管理篇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关于“五项管理”的工作要求,现就学校加强体质管理做以下规定:

2.开展体育活动。学校要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综合性体育节,大力发展校园特色体育项目,加强体育专项课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促进专项体育人才培养。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4.做好体质检测。认真做好每年一次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测试,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实记录测试结果,并将测试成绩及时录入系统,保证上报率100%。建立并完善学生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台账,针对体质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改善计划,健全以体质健康水平为重点的“监测à评估à反馈à干预à保障”闭环体系。

5.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学校教学、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通过有计划地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6.健全责任机制。学校将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日常管理,定期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通过家长会、家长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提升学校的体质健康营造良好的氛围。

THE END
1.立法:禁止手机入课堂,福建各中小学幼儿园9月1日施行!立法:禁止手机入课堂 《规定》的具体内容如下:一、禁止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简称学校)学生携带手机(含电话手表)进入课堂。二、学生确有需要将手机带入学校的,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允许带入学校的,学生应当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管理;→未经允许带入学校的,老师应当代为保管,并及时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39589952504890528&wfr=spider&for=pc
2.学校手机统一的管理制度(精选14篇)学校手机统一的管理制度 篇4 一、总则 1、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携带、使用手机,以确保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2、学校将定期不定期开展手机的检查,对发现携带手机的.学生,按不同情况视其情节处予以纪律处分,同时,责令学生写出书面检查,并通知家长填写手机保管协议,由学校统一保管至https://www.ruiwen.com/gongwen/zhidu/647710.html
3.北京市教委:中小学设统一集中保管学生手机设施设备南方plus各区和学校要加强落实《通知》各项要求的条件保障,合理设置校内统一集中保管学生手机的必要设施设备。明确手机保管的工作制度和规范,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避免手机丢失或损坏。北京市教委还表示,各区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指导,将学校手机管理纳入日常监管,加强工作检查,建立通报整改制度,确保工作落实。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2/20/c4816143.html?colID=59&firstColID=59
4.中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制度范本(精选12篇)四、学校将实行手机统一上交保管制度,并设立上交、取回时间段,具体规定如下: (一)白天:每天上午和下午上课前10分钟为手机上交时间,下课和放学后为手机取回时间; (二)晚间:每天晚自习上课前10分钟为手机上交时间,次日早读课后为手机取回时间。 (三)以寝室为单位(走读生单列),上交手机分袋保管。 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gzzd/20210610155733_3708958.html
5.田园外语实验小学关于手机管理实施方案5.加强课堂教学与作业管理,教师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四、建立学生手机(电话手表等通讯设备)统一保管和使用制度 1.以年级为单位,设置固定的保管场所,组长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协助管理。对于学生确有携带手机进校园的需求,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设备关机由班主任老师收缴,https://xxgk.mhedu.sh.cn/fwxxgk/detail.jsp?id=35732&node_id=846
6.学生手机管理制度12篇学生手机管理制度12篇 在现在社会,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范围内统一的、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系列习惯、道德、法律(包括宪法和各种具体法规)、戒律、规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条例)等的总和它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三个部分构成。那么什么样的制度才是有效https://www.yjbys.com/zhidu/3805216.html
7.小学五项管理睡眠管理方案15篇(一)手机管理 1.加强学生手机带入校园管理情况。 2.建立学生手机校园内统一保管制度情况。 3.对用手机布置或完成作业的管控情况。 4.开展学生手机管理教育引导工作情况。 (二)睡眠管理 1.落实中小学上午上课时间规定情况。 2.建立学生按时就寝管理制度情况。 https://www.oh100.com/a/202303/6518096.html
8.加强学生睡眠管理工作方案(精选15篇)抓好中小学生手机管理,预防和制止学生沉迷网络。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确需带入校园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校方同意后,学生方可携带手机入校。入校后第一时间将手机交至班主任处保管,学生需要使用的时候去班主任处领取,使用完毕后立即交班主任继续保管,班主任在放学后将手机还给学生。严禁学生将手机等https://mip.cnfla.com/gongzuofangan/2602399.html
9.校园学生管理制度(精选16篇)一、学生出勤制度 (一)学生必须在每学期开学时按学校规定时间返校到系里报到注册,自开学第一天开始考勤。因故不能如期注册者,必须履行请假手续。 (二)学生必须按时参加教学计划规定的一切活动。学生上课、实验、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军训、形势教育以及规定参加的会议等都实行考勤,不得迟到、早退,因故不能参加者,必https://mip.jy135.com/zhidu/1159961.html
10.抚州市第一中学学生手机管理制度第三条学校原则上不允许学生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遵守本管理制度,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第四条学校老师依据本制度进行手机规范管理,坚持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并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学生依据本制度规范使用手机,遵从https://www.jxfzyz.org/newsinfo/6371048.html
11.青铜峡市第一中学师生手机管理制度青铜峡市人人通空间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护教学秩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手机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全校师生及来访人员在校期间对手机的使用与管理。 第三条基本原则 http://tx.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2395689
12.手机管理制度(精选19篇)第一条:在上课期间校园内严禁学生携带手机,学生到校后必须按规定把手机上交给班主任统一管理,离校时由班主任统一发放。 第二条:任何教师都有权收缴不自觉上交的手机,收缴后统一由学生处或班主任保管三个月(寒暑假也不例外)后才能返还,并做好违纪记载。 https://m.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50929160224_31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