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高度,加强互联网“微空间”的话语阵地建设
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规定,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根本原则。所谓“党性”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地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所谓“人民性”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性和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党性是人民性的集中体现,人民性是党性的力量源泉。对于两者关系认识和处理上的任何偏差,都会影响对主流意识形态本质的准确理解和完整把握,都会削弱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核心地位和引领力量。
互联网“微空间”是当代社会的新兴话语场域,话语生产的平民化、话语内容的碎片化、话语传播的群聚化、话语受众的模糊化改变了传统的话语权力结构,使得意识形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某种程度上被遮蔽、被割裂了。在今天的互联网“微空间”,有人大力鼓噪“中性的思想形式”、“零度价值观”等所谓“无价值倾向”的价值观,不少人为其所迷惑;有人以“人民”的名义,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评判一切制度、事件或行为的最高准则,催生了强大的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不少人为其所裹挟;有人甚至通过语言的篡改、作品的恶意嫁接、谎言的编造等手法,或明或暗地对党和政府进行妖魔化,不少人为其所蒙蔽……虽然互联网“微空间”里的每一个“微表达”所产生的只是“微影响”,但是,汇“微”能成“巨”,互联网每一个“微空间”的失守,都有可能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必须予以高度的警惕。
运用大数据平台和云技术手段,加强互联网微空间的话语治理
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正确认识自由与秩序的关系。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不等于“一言堂”,但也决不等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决不等于否定一切话语规则。如果只讲秩序而不讲自由,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如果只讲自由而不讲秩序,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就会被各种杂音噪音所淹没,话语权将无从谈起。因此,自由与秩序相统一是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社会转型期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预警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