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趋势,着眼于中国网络文化建设发展的伟大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增强和提升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这个重大课题,为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论武器。对此,我们要深刻理解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一、牢牢掌握网络核心技术命门,增强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技术支撑力
互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是网络文化技术支撑的最大命门。谁拥有网络核心关键技术,谁就控制网络信息传播的生死门,谁就牢牢掌握网络文化传播权、主导权和话语权。目前,我国网络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严重依赖国外,特别是美国的“八大金刚”牢牢控制国际互联网制网权,严重制约着我国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发展,成为我国网络文化软实力技术支撑的最大瓶颈。要掌握互联网发展的主导权、话语权,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掌握网络核心技术命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互联网建设发展最大差距体现在网络核心技术上。那么,我们如何突破网络核心关键技术呢?
1.树立“三心”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要取得突破,就要有决心、恒心、重心”。“有决心”,就是要有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的志气,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恒心”,就是要制定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发展战略纲要,分梯次、分门类、分阶段推进,咬定青山不放松。“有重心”,就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紧紧围绕攀登战略制高点,强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任务部署。“三心”思想,凸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突破互联网核心关键技术的战略思考、战略布局和战略自信,为网络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
2.瞄准世界互联网科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突出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非对称技术、杀手锏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创新,实现弯道超车,为突破互联网核心关键技术指明了方向。
3.强强联合、协同攻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打好核心技术研发攻坚战,不仅要把冲锋号吹起来,而且要把集合号吹起来,也就是要把最强的力量积聚起来共同干,组成攻关的突击队、特种兵”,“可以组建‘互联网+’联盟、高端芯片联盟等,加强战略、技术、标准、市场等沟通协作,协同创新攻关”,“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实现移动核心关键芯片、移动操作系统及自主生态系统创新,才能实现云计算技术体系和端计算技术体系的创新发展,才能构建我国从移动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智能终端、云计算平台的移动互联网优势生态。
4.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要突破互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必须不拘一格降人才,下大气力引进高端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必须“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战略人才、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为网络核心技术攻关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增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
首先,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对网络空间的领导,坚持党管网络媒体。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与陆地、海洋、天空、太空同等重要的人类活动新领域,是国家主权、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拓展延伸的新空间。“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领导网络空间是党的性质和国家性质所决定,是使命所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管媒体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的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必须置于党的领导。因此,网络媒体必须同样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
再次,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各种网络错误思潮。旗帜鲜明地反对、揭露、批驳网上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民主社会主义、西方普世价值论等各种错误思潮,严厉打击利用网络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抹黑英雄人物、妖言惑众等行为,绝不给任何错误思潮、错误思想和错误观点提供网络传播渠道。
三、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增强网络文化产品吸引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我国网络文化内容产品就数量、规模而言,毫无疑问名列世界前茅。但在网络文化内容产品整体创新能力、创意能力不强,原创力作鲜少,精品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网民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需求。那么,该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呢?
要努力创作大批网络文化产品精品力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不断推出讴歌党、祖国、人民和英雄的精品力作”,“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要“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网络文化产品生产同样如此。为了满足广大网民日益增长网络文化需要,必须创作出大批具有凝聚力、亲和力、感染力的网络文化精品,创新网络文化产品的内容、形式、载体,创作出内容鲜活、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精品力作,满足广大网民日益增长的网络文化需求,不断推进中国网络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四、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当下的中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也处于矛盾凸显期和危机高发期,各种危机层出不穷,各种热点应接不暇,各种舆情突发频发,给网络舆论引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舆论导向工作难度加大。那么,我们该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呢?
首先,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主旋律和正能量主导报刊版面、广播电视台、电视屏幕、主导网络空间、移动平台等传播载体,不能搞两个标准,形成‘两个舆论场’。”因此,各级网络主流媒体、各门户网站、各商业网站、各专业网站、各社交网站和自媒体,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讲好中国故事,唱好中国声音,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不断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提高政治辨别力和网络舆论引导力。
再次,把握好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时,就是时机、节奏”,“度,就是力度、分寸”,“效,就是效果、实效”。因此,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必须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才能抢占先机,掌握制高点,赢得主导权。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网络文化软实力研究”[13XKS021]、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专题项目“党中央网络文化软实力战略思想研究”[2016ZDZT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